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29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2.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C.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已低于正常水平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3.如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Ⅵ为效应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也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D.Ⅲ可以接受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4.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5.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指标正常仔鼠甲减仔鼠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20.425.9015.92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3.129.294.97心肌重量(mg)68.2741.2965.66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7.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8.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9.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10.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11.我国科学家研究新冠疫苗的进程目前全球领先。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G特异性识别抗原,并能吞噬大部分新冠病毒B.细胞E能识别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C.细胞A、B、D都能增殖,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是新冠病毒的易感者D.细胞E也可合成物质C,C能使病原体凝集成团12.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的主要手段。角膜无血管、无淋巴管,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对的困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移植后角膜出现脱落可能是由特异性免疫引起的B.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大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概率C.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D.相对免疫赦免区的存在,有利于角膜的移植13.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14.下列叙述中,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摘除棉花的顶芽,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B.扦插时,保留芽或者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C.将成熟香蕉放入未成熟的柿子中,有利于柿子成熟D.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获得无子果实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促使其产生α-淀粉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B.各种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能进行极性运输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16.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甲>乙17.关于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一园林中蚜虫的密度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上斑马的种群数量C.对酵母菌抽样检测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盖玻片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18.观察图示,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天敌、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J”型曲线代表的种群不断增大且无K值19.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问题范畴的是()A.农田种植的玉米株距与产量的关系B.蝌蚪的竞争力是否受捕食者影响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产生的影响D.动物的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的关系20.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B.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不属于生产者22.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c=a+b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24.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猫竖尾巴向对手示威;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大小不能只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B.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二、填空题2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人体血浆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等。(2)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________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发生变化。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的稳态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3)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当人体由于剧烈运动导致大量排汗,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上升,导致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饮水,另一方面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激素进入血液后作用于________,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强,调节渗透压下降。(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7.下列为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相关问题:(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原因是种子中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加,打破了种子的休眠。(2)含淀粉多的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不相等,说明种子此时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3)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促进豌豆离体的茎段生长的作用。在豌豆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4)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被称作“激素”,两者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5)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28.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②、③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破坏________(填序号)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2)图乙表明,在1880年后该动物数量小幅度波动,该动物在该岛屿上的环境容纳量大约是__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丙可知,该动物在调查的第15年时年龄组成是________,20年内该动物的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第________年。29.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宜居”摆在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任务的第二位,足见其重要性。如表是某农田弃耕之后40年间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1)表中所示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演替的进行,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将____(填“降低”“不变”或“提高”)。(2)群落的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3)在弃耕农田的某些区域,不同种群的明显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等环境因素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_______和_______有关。30.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示意图(甲图)和碳循环示意图(乙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此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成分。(2)甲图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则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图中,若D是分解者,则过程5是_____,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4)乙图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2、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肌肉注射时,药物进入组织液,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血浆和淋巴,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C.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已低于正常水平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数目多少,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详解】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比如H2CO3/NaHCO3,B正确;C、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仍能维持正常水平,C错误;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C。3.如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Ⅵ为效应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也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D.Ⅲ可以接受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答案】D【解析】【分析】传入神经上存在神经节,所以Ⅵ为感受器,Ⅳ和Ⅴ表示传入神经,Ⅱ表示传出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但在突触间却只能是单向传递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详解】A、图中Ⅵ为感受器,Ⅲ表示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A错误;B、分析图示中肌肉处的情况并结合题意可知,只有Ⅰ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Ⅵ表示感受器,不以突触的形式与肌肉相连,除此之外神经中枢中含有3个突触,故图中共有4个突触,B错误;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刺激Ⅳ时,需考虑来自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以及Ⅲ为抑制性神经元时的情况,因此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C错误;D、Ⅲ可以接受到来自IV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D正确。故选D。4.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根据分析回答。【详解】A、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A错误;B、乙神经元兴奋,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丙神经元兴奋,B错误;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和图文转化的能力。5.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答案】C【解析】【分析】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高级神经中枢以下的部位(脊髓)。【详解】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需要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A错误;B、学生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参与该活动的是语言中枢、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B错误;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为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C正确;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这与高级神经中枢的语言中枢有关,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指标正常仔鼠甲减仔鼠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20.425.9015.92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3.129.294.97心肌重量(mg)68.2741.2965.66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答案】A【解析】【分析】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由垂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正常人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同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反之,则促进其分泌。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正常仔鼠是对照组,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是实验组,根据数据情况分析可知,甲减仔鼠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由于甲状腺激素较少,因此甲减仔鼠组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意图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且甲减仔鼠组心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综上所述,可见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以用于治疗甲减。【详解】A、TSH(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B、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B正确;C、由表可知,正常仔鼠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心肌重量都比甲减仔鼠的重,所以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C正确;D、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D正确。故选A。7.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视网膜为感受器,视网膜感受暗信号后,作用于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为松果体;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属于反馈调节。【详解】A、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本题中下丘脑直接控制松果体,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暗信号会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而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B正确;C、据图可知,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后,经体液运输到下丘脑,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褪黑素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对促进睡眠不利,D错误。故选D。8.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由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理清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功能、血糖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各选项的关键。【详解】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点睛】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9.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详解】成年后仍然能够分泌生长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B错误;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短暂,而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C正确;神经中枢也可以通过分泌激素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若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故A正确,D表述错误;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应属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也只有特异性免疫中才会产生,C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意在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属基础题。11.我国科学家研究新冠疫苗的进程目前全球领先。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G特异性识别抗原,并能吞噬大部分新冠病毒B.细胞E能识别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C.细胞A、B、D都能增殖,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是新冠病毒的易感者D.细胞E也可合成物质C,C能使病原体凝集成团【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示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发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中的A~G依次表示B细胞、浆细胞、抗体、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详解】A、G属于吞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它的识别作用没有特异性,但能吞噬大部分新冠病毒,A错误;B、E是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可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原体,还可释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B正确;C、B是浆细胞,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增殖,C错误;D、E是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合成C抗体,只有浆细胞能合成抗体,D错误。故选B。12.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的主要手段。角膜无血管、无淋巴管,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对的困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移植后角膜出现脱落可能是由特异性免疫引起的B.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大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概率C.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D.相对免疫赦免区的存在,有利于角膜的移植【答案】B【解析】【详解】A、移植后角膜脱落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A项正确;B、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减弱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产生免疫排斥的概率,进而使得移植的器官成活,B项错误;C、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进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C项正确;D、角膜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免疫赦免”对人体有益,有利于角膜的移植,D项正确。故选B。13.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实验过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然后将其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都弯曲生长,且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详解】A、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A错误;B、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C、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D、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D错误。故选B。14.下列叙述中,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摘除棉花的顶芽,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B.扦插时,保留芽或者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C.将成熟的香蕉放入未成熟的柿子中,有利于柿子成熟D.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获得无子果实【答案】C【解析】【分析】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详解】摘除棉花的顶芽,降低了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有直接关系,A错误;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扦插时,保留芽或者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有直接关系,B错误;成熟的香蕉中含有乙烯,乙烯能存果实成熟,因此将成熟的香蕉放入未熟的柿子中,有利于柿子成熟,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获得无子果实,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有直接关系,D错误。【点睛】注意:扦插时,保留枝条的芽和幼叶是因为二者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而对枝条上部分成熟叶片要去除是因为叶片上气孔较多,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这样插条更容易成活。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促使其产生α-淀粉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B.各种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能进行极性运输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指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

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

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详解】A、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促使其在不发芽的情况下产生淀粉酶,降低相关生产成本,A正确;

B、只有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能进行极性运输,其他激素不一定是极性运输,B错误;

C、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共同调节的,而不是单一激素起作用,从根本上说是基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有序表达的结果,C错误;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

故选A。

16.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1、甲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2、乙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3、丙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详解】据分析可知,甲属于增长型,乙属于衰退型,丙属于稳定型,衰退型更容易进入老年化,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序:乙>丙>甲,C正确。故选C。17.关于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一园林中蚜虫的密度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上斑马的种群数量C.对酵母菌抽样检测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盖玻片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蚜虫为活动能力较弱的个体,可以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B、斑马为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C、对酵母菌抽样检测时,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C错误;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因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故采用取样器取样法,D正确。故选C。18.观察图示,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天敌、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J”型曲线代表的种群不断增大且无K值【答案】B【解析】【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详解】A、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无限增长,呈现J型增长曲线,A正确;B、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种群数量不能无限长大,呈现S型曲线,B错误;C、在自然界中,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C正确;D、J型曲线中种群能无限增长,没有K值,S型曲线存在环境容纳量,即K值,D正确。故选B。19.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问题范畴的是()A.农田种植的玉米株距与产量的关系B.蝌蚪的竞争力是否受捕食者影响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产生的影响D.动物的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的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详解】A、玉米是一个种群,不是群落,因此研究玉米株距与产量的关系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问题范畴,A错误;B、蝌蚪与捕食者是群落内的不同物种,属于群落水平问题,B正确;C、群落演替是一种群落类型取代另一种群落类型的过程,属于群落范畴,C正确;D、动物与植物的关系属于群落内的问题,D正确。故选A。20.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的演替分为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图示为某处沙丘处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其中阶段Ⅰ表示草本植物阶段、Ⅱ表示灌木阶段、Ⅲ表示森林(乔木)阶段。【详解】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B错误;阶段Ⅰ到阶段Ⅱ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阶段Ⅲ为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群落演替的含义、过程以及种类,明确两者的起点和过程都不相同,且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之前的种群不一定灭绝了。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B.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分解者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不属于生产者【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分别是: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种动物),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详解】A、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A正确;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错误;C、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D、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不是生产者,D正确。故选B。22.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c=a+b【答案】B【解析】【分析】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传递到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④未利用。【详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四个去路:自身呼吸、流入消费者、流入分解者、未被利用,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总值为c,则a>b+c,ACD错误。故选B。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运动。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式,与能量流动的单方向性不同。【详解】A、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A错误;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B正确;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D正确。故选A。【点睛】24.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猫竖尾巴向对手示威;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其中“闪光”属于物理形式,因此通过“闪光”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猫竖尾巴向对手示威属于通过行为传递信息;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合物是一种化学物质,传递的是化学信息。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的作用,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大小不能只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B.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A、某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的大小,主要与生物种类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A正确;B、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越高,如北极的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B错误;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C错误;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2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人体血浆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等。(2)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________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发生变化。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的稳态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3)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当人体由于剧烈运动导致大量排汗,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上升,导致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饮水,另一方面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激素进入血液后作用于________,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强,调节渗透压下降。(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1)①.HCO3-②.HPO42-(2)①.化学成分②.监控和清除(3)①.Na+②.Cl-③.下丘脑④.垂体⑤.肾小管、集合管(4)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问1详解】人体血浆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HCO3-、HPO42-等。【小问2详解】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发生变化。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小问3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大量排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多饮水,另一方面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导致渗透压下降。【小问4详解】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7.下列为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相关问题:(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原因是种子中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加,打破了种子的休眠。(2)含淀粉多的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不相等,说明种子此时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3)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促进豌豆离体的茎段生长的作用。在豌豆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4)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被称作“激素”,两者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5)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答案】(1)赤霉素(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①.不能②.色氨酸③.非极性(4)微量、高效(或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或都是调节代谢的信息分子)(答案合理即可)(5)根冠、萎蔫的叶片【解析】【分析】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脱落酸的合成部位在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小问1详解】打破种子休眠的激素是赤霉素。【小问2详解】含淀粉多的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不相等,说明种子此时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为消耗底物只有葡萄糖时,只存在无氧呼吸时O2吸收量为0,产生CO2不为0,只存在有氧呼吸时,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相等,只有两种呼吸都存在时,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速率都不为零且不相等。【小问3详解】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进行比较可知,该结果只体现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故不能体现生长素促进豌豆茎段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非极性运输。【小问4详解】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小问5详解】ABA主要合成的部位在根冠和萎焉的叶片。28.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②、③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破坏________(填序号)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2)图乙表明,在1880年后该动物的数量小幅度波动,该动物在该岛屿上的环境容纳量大约是__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丙可知,该动物在调查的第15年时年龄组成是________,20年内该动物的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第________年。【答案】(1)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⑤④.田螺是一种活动能力弱(缓慢)且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⑤.随机取样(2)①.2000②.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①.衰退型②.9或第10【解析】【分析】根据图甲:①是种群密度,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④是年龄组成,⑤是性别比例。【小问1详解】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可影响出生率,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因此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破坏⑤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田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小问2详解】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下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虽然在1840~1860种群数量曾达到高峰,但种群数量最终维持在2000只左右,因此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只。【小问3详解】λ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当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λ等于1时,种群数量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