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潍坊中学高一12月月考)(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辽东朱孝纯子颖知泰安府之二年,境内既治无事,作楼于居室之东,曰晴雪之楼。又一年,馀①自京师来游泰山,偕子颍登其上。思昔子颍西在巴、蜀,以军兴②使云南永昌,后又逾美诺之岩,入小金川③之阻,冰雪所冱④,师旅所屯,往来常数千里。今年贼起泰安邻郡,子颖最先造大府⑤暮,为出方略,亲战临清城下,巨炮越头上,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馀孽。馀诚伟其气,然方其出入险难之地,履锋镝之所交,忠谋勇气,谊不顾己,固不知复有燕游之乐。及事定时夷,口不言功伐,萧条登眺,澹若无为。此所挟持,盖过人益远矣。馀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与子颖仰瞻巨岳,指古明堂之墟,秦、汉以来登封之故迹;东望汶源西流,放乎河济之间、苍莽之野;南对徂徕、新甫,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慨然者久之,又相视而笑。馀之来也,大风雪数日。崖谷积满,霁日照临,光晖腾映。是楼之名若独为馀今日道也然则楼之记非馀而孰宜为?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选自姚鼐《惜抱轩集·晴雪楼记》)材料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节选自姚鼐《惜抱轩集·登泰山记》)【注】①馀,同“余”。②军兴,战争爆发。③小金川,河名,在四川省西部。④迈,冻结。⑤大府,指总督或巡抚。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是楼之名A若独B为馀C今日道也D然则楼E之记F非G馀H而孰宜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名词用作状语,与《赤壁赋》“顺流而东也”中的“东”用法不同。B.伐,功也,指功勋、功业,与成语“伐功矜能”中的“伐”词义不相同。C.封,指帝王筑坛祭天地及四方山岳之神,这里指泰山封禅,以报天之功。D.居,指停留、停息,与《小石潭记》“不可久居”中的“居”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子颖担任泰安知府时,兴建晴雪楼,后姚鼐同他登上泰山时,恰逢风雪后放晴,姚鼐觉得晴雪之名十分应景。B.姚鼐与朱子颖仰望巨岳,指点旧迹,远眺河山,泰山风光令二人浮想联翩,感慨不已,产生在泰山隐居的想法。C.姚鼐从京城冒着风雪,历经数县,赶来泰安,登山时,云雾障目,冰雪溜滑:可见登山之不易以及内心之坚定。D.姚鼐与朱子颖从南麓登泰山,沿着中谷,越过中岭,又循着西谷,到达山巅,与古人沿东谷登山的路径不一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馀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②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14.材料一中,姚鼐认为朱子颖远超他人的事迹有哪些?【答案】10.ADF11.D12.B13.①我驽钝(才能低下)胆小,没有功绩,又正好因为疾病退休(辞官、引退),暂时游览山川景物,来消解自己的深沉忧愁。②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一样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14.①在巴蜀时,朱子颖出使云南永昌,越过美诺岩,进入小金川,出入险难之地。②朱子颖最先拜访总督,出谋划策,亲手射毙贼首,率领士兵进城,平定泰安邻郡贼患余党。③平定混乱后,不夸耀功劳。【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晴雪楼的名字,好像只是为我今日的到来诉说。既然这样,那么关于晴雪楼这篇文章,除了我还有谁适合写呢?“是楼之名”偏正短语做主语,表强调,其后A处可断开;“也”是句尾助词,“然则”是句首连接词,应在之前D处断开;“非……为”意思是“不是……呢”,单独成句,在“非”前F处断开。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掌握能力。A.正确。名词用作状语,亲手;名词作动词,东下。句意:他亲手射杀一位贼人首领。/沿长江顺流东下。B.正确。功勋、功业;夸耀。句意:却不说自身功劳。/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C.正确。D.错误。两者意思相同,都是“停留、停息”的意思。句意: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不可以很久停留。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产生在泰山隐居的想法”错误,原文是“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想象着有隐士在其中或者从那里来,不是自己想在此隐居。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驽”,驽钝,才能低下;“方”,正好;“退”,退休。②“稍”,逐渐;“……者……也”,表判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定语后置句,“数十立白若樗蒲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昔子颍西在巴、蜀,以军兴使云南永昌,后又逾美诺之岩,入小金川之阻,冰雪所冱,师旅所屯,往来常数千里”可知在巴蜀时,朱子颖出使云南永昌,越过美诺岩,进入小金川,出入险难之地。由“今年贼起泰安邻郡,子颖最先造大府暮,为出方略,亲战临清城下,巨炮越头上,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馀孽”可知朱子颖最先拜访总督,出谋划策,亲手射毙贼首,率领士兵进城,平定泰安邻郡贼患余党。由“及事定时夷,口不言功伐,萧条登眺,澹若无为”可知平定混乱后,不夸耀功劳,萧然洒脱登高远姚,安然自若好像无所作为。参考译文:材料一:辽东朱孝纯任泰安市知府的第二年,其填内已治理得井井有条,便在居室的东侧建造楼阁,命名为晴雪楼。又过了一年,我从京城来游历泰山,与子颍一起登泰山。回想从前子颍在巴蜀之时,因为征集财物以供军用去往云南永昌,后来又越过美诺(今指四川小金县)之山,进入小金川的险要地带,那里冰雪冻结,同时也是军队的驻扎之处,(从巴蜀到云南永昌)往来常常有几千里之远,今年贼寇在泰安的临近州郡兴起,子颍最先建造大府幕,(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制定方法和谋略,亲自在临清城下作战。大炮从头顶掠过,他亲手射杀一位贼人首领,率领士兵进入城中,于是平定残余的寇贼。我实在是佩服他豪气冲天,然而当他出入于凶险艰难的地方,经历着战争的洗礼,忠心多谋勇武豪气,坚守道义不顾及自己,固然不知还有闲游的快乐,等到诸事安定时局平定,却不说自身功劳,萧然洒脱登高远姚,安然自若好像无所作为,凭借着这些,他大概超过常人很远了。我愚懦笨拙,行止无状,又刚因病辞官,游览山川景物,来消解内心深深的忧虑。与子颍仰望追慕大山,奔向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荒地,秦、汉以来帝王登泰山祭祀天地的旧迹,向东望汶水西流,放眼于黄河,济水之间以及无边无际的原野,向南面对着徂徕,新甫,想象着有隐士在其中或者从那里来,感慨良久,又相视而笑。我来的时候,有大风雪多日,山崖山谷都积雪满满,晴日照耀,光芒四下跳跃辉映,这晴雪楼的名字,好像只是为我今日的到来诉说。既然这样,那么关于晴雪楼这篇文章,除了我还有谁适合写呢?乾隆三十八年十月,晴雪楼刚建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人姚鼐记述。材料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夜归临皋①苏轼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③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16.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人愿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度自己的余生,获得精神解脱,体现出词人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凭吊江上的明月,词人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的感慨,体现出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三句中,“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对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一语双关,情景交融,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由此可知,“专心于建功立业”表述不当。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临江仙·夜归临皋》中,词人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达出自己乐观潇洒的心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词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这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除此之外,也表达了词人的旷达之情。由此可知,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遗世独立而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_____________”。(2)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比兴手法常为后世文人追随认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写法。(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渺渺兮予怀④.望美人兮天一方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重点注意的字,如“须臾”“兮”“予”“繁”“潦”“停”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山东名校联盟高一选科调研考试)(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劝学》)材料二: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今人诚能砥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通道之要,观始卒之端,览无外之境,逍遥乎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以游神也。然晚世之人莫能,闲居心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友贤大夫;学问讲辩,日以自虞;索援世事,分明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福,设义立度,以为法式;穷道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此皆人材之所能逮也。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忠孝A人君人亲之B所甚欲也C显荣D人子人臣之E所甚愿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者,求学的人,与《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意思相同。B.疾,“努力”的意思,与《劝学》“声非加疾”的“疾”字意思不相同。C.神明,“非凡的智慧”,这与《劝学》“神明自得”的“神明”含义相同。D.“此皆人材之所能逮也”与《师说》中“道之所存”的“之”用法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主、父母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臣下子女的忠孝,子女、臣下得不到他们所向往的显荣,最终都是不努力学习造成的。B.“圣人生于疾学”,与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人非生而知之者”,有着相同的看法,都承认后天努力的重要。C.人之所以能够精神集中,感应事物的变化,通晓道理的要领,游览广阔的天地,是因为人的心神能够自由遨游。D.人年幼时勤奋学习并向老师请教,修养自己的本性,晚世的人不能这样做,偷懒懈怠空暇日子太多,失去了根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2)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14.刘向强调学习“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如何“求师正本”?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鹧鸪天[南宋]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①,汉箭朝飞金仆姑②。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①胡(lù):箭袋。②金仆姑:古代有名的箭。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中“拥”“飞”二字,写军容之盛和义军南奔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情况,有声有色。B.词的下片前两句,今昔对比,一“追”与一“叹”,由上片的忆旧过渡到下片的叙今。C.本词用语平实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顺应自然、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D.词的末尾“换得”一句与苏轼《念奴娇》中的“一尊还酹江月”意蕴相似,悲切感人。16.词的下阕“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手法巧妙,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即便天涯海角,心却能相通,白居易《琵琶行》“,”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是“,”用行路来表达了积累的重要。(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许多古村落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听着鸡犬之声,一名游客随口吟出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两句诗“,”。【参考答案】10.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结合上下文语段文意,根据文言句式对称的特点,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忠孝”对应“显荣”,“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对应“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在保证句意完整的前提下,可以判断出在A和D两处停顿,“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对应“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对称,所以可以在C处停顿。故断句处为:ACD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判断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级。A项.文中“学者师达而有材”的“学者”,与《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意思相同,都是“求学的人”之意。B项“疾”,是“努力”的意思,《劝学》“声非加疾”的“疾”是“劲疾”,意思不相同。C.项,神明,指“非凡的智慧”,《劝学》“神明自得”的“神明”也是“非凡的智慧”,含义相同。D项“此皆人材之所能逮也”与《师说》中“道之所存”的“之”用法相同,都是句间停顿,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故选D。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级C级。C项因果颠倒,应该是人之所以能够心神得以遨游,是因为能够精神集中,感应事物的变化,通晓道理的要领,游览广阔的天地。13.(1)所以老师教授(学生)的时候,不计较(他们)的轻重、尊卑、贫富,却看他是否能接受理义。(2)人在儿童幼稚时期,如果不找到老师来端正(自己的)根本,就不能立足社会保全(自己)天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理解表达能力。能力层级C级。(1)“教”,教授、教导;“争”,计较、讲求、看重。“道”,道义。每处1分,句意通顺完整1分。(2)(2)“正”端正,校正,使正直。“无以”,没有用来的,不能。“全”,保全。每处1分,句意通顺完整1分。14.(1)从师学习的人要尊重老师,不计较老师的贵贱贫富。(2)从师学习的人要努力学习,不随意行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能力层级C级。材料二强调“求师正本”,结合材料一“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可以得出第一点结论,即“从师学习的人要尊重老师,不计较老师的贵贱贫富。”结合文中“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可以得出第二点结论。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3分。译文:先王的政教中,没有比孝更荣耀的了,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的了。忠孝,是作君主和父母所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荣,是子女、臣下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然而作君主、父母的却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作子女、臣下的却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向往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太平平安了。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能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他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只有在成为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疆政法学院《实验诊断F》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3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供应商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体育学院《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培养技术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影机械装置在战争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数字游戏设计与开发考核试卷
- 硼氢化物生产考核试卷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课题开题报告: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学思政”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 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那么旧那样新》8
- 2025年公路工程预制箱梁运输安装合同
- 2025年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疆克州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2025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 2025年陕西华电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并购绩效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700字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单元项目九《了解手写数字识别-体验人工智能》说课稿001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