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2章 认识地球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_第1页
2024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2章 认识地球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_第2页
2024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2章 认识地球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_第3页
2024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2章 认识地球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_第4页
2024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2章 认识地球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与实践

探索太空,筑梦航天新课导入目

录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了解我国探月工程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学习目标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PART01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人类太空探索的主要历程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1年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65年水手4号探测器传回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1998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站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确认旅行者1号进人恒星际空间2019年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思考:明朝,我国的万户进行了飞天探索,被觉得是人类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想一想,万户飞天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传说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人——明朝的万户(有人说万户是官职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有的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万户飞天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讨论:人类观测宇宙的方法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观测宇宙的方法:肉眼观察‌;‌望远镜观测;卫星遥感技术;气象卫星技术;海洋卫星技术;空间探测器技术;放射测年法‌等。太空探索故事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飞越冥王星,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到达冥王星的太空探测器。这个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和柯伊伯带的小行星,传回了大量关于冥王星和其卫星的照片和信息,让我们对这颗曾经被觉得是第九大行星的天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PART02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1970年4月24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我国航天史的新纪元。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飞天梦想。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升空,实现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5月15日,天问-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搭载的3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举例:查找相关资料,举例说出我国太空探索的主要成就,并说明其重要意义。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在太阳探测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太空探索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也为深入研究太阳活动规律、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嫦娥探月工程‌通过嫦娥一号至五号以及鹊桥号中继星等任务的圆满执行,全面攻克了月球“环绕”与“着陆”探索两大核心挑战。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与巡视,开创了月球探索的新纪元。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不仅标志着自1976年以来人类再次从月球取回宝贵样本,还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五大开创性技术突破,为全球月球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中国目前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祖国西北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距离酒泉市260余千米,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航天发射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载人航天发射场。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中国第一座自主建设的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火箭卫星发射场。这里平均海拔1

500米以上,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40℃。艰苦的自然环境让一代代创业者苦不堪言,但特殊的经度、纬度,使这里成为我国近地、极地轨道卫星发射最理想的场所。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中国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发射卫星最多、对外开放最早、发射轨道最高、发射场气象条件最复杂的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年发射能力可以达到15发以上。了解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中国纬度最低的发射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与我国现有的3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具有纬度低、射向宽、安全性好、运输限制少等优势,与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形成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相结合的科学布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将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发射任务。了解我国探月工程PART03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了解我国探月工程了解我国探月工程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作为探月四期工程的“关键一环”,将完成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稳稳落在月背表面。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采样,将珍贵的月背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完成“打包装箱”。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背点火起飞,先后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了解我国探月工程探月原则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PART041.了解宇宙奥秘,开拓新的领域。

太空探索可以让人们探索未知宇宙,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的演化历史,激发人类的好奇心,驱使人类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开拓新的领域。认识人类填空探索的意义2.太空资源丰富,保障人类未来发展。

太空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太空资源、建设太空基地,可以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例如,月球上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月壤中含有地球上罕见的氦-3,它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认识人类填空探索的意义谢谢聆听!最后送给我们自己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3、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4、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