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设计方案TOC\o"1-2"\h\u14972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21638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25338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25717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317098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4611.2.1节能原则 3286251.2.2环保原则 3317531.2.3生态原则 336561.2.4以人为本原则 3178591.2.5可持续发展原则 323515第二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336902.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4227572.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 4207192.3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410381第三章节能技术与应用 5204613.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 5181273.1.1墙体节能技术 5297183.1.2门窗节能技术 5275663.1.3屋顶节能技术 599963.2建筑设备节能 5279473.2.1空调系统节能 6220383.2.2供暖系统节能 6157913.2.3热水供应系统节能 6254153.3建筑照明节能 6212573.3.1选用高效照明设备 6166583.3.2优化照明设计 6251463.3.3采用绿色照明技术 64969第四章智能化人居环境设计 7324074.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7191514.1.1定义 7243334.1.2特点 743644.2智能化家居系统设计 7252364.2.1设计原则 7236464.2.2设计内容 7299614.3智能化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8259514.3.1环境监测系统 8163924.3.2环境控制系统 823804第五章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 8121665.1建筑绿化的作用与类型 8274315.2绿色景观设计原则 8205315.3建筑绿化技术的应用 91078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322346.1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方法 9209966.1.1建筑废弃物的分类 9191396.1.2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05969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9386.2.1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10263586.2.2废旧金属回收技术 1072426.2.3废旧木材资源化利用技术 1056086.2.4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11188006.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 11179516.3.1法律法规政策 11248146.3.2经济激励政策 1166156.3.3技术创新政策 11243976.3.4宣传教育政策 1122987第七章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管理 11305637.1绿色施工管理原则 11282487.2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12300647.3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1219117第八章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 13164068.1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内容 1388128.2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335608.3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效果评价 1417771第九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政策法规 14237239.1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概述 1467819.2智能化人居环境政策法规 15244559.3政策法规对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的影响 1514686第十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1593810.1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152592110.2智能化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162642310.3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融合发展前景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居住者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生活环境。1.1.2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降低能源消耗: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功能等手段,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规划、绿化配置等手段,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3)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建筑以人为本,关注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促进身心健康。(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1.2.1节能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节能原则。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体型、围护结构等因素,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1.2.2环保原则绿色建筑应遵循环保原则,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师需在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1.2.3生态原则绿色建筑应遵循生态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师需关注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注重生态景观的构建。1.2.4以人为本原则绿色建筑以人为本,关注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促进身心健康。1.2.5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设计师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2.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和处置过程中,能够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的建筑材料。根据其特性和来源,绿色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竹材等,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和可持续性。(2)再生材料:如再生砖、再生混凝土、再生钢材等,这些材料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生处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3)节能材料:如节能玻璃、节能涂料、节能隔热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功能,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4)环保材料:如低毒、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胶粘剂等,这些材料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5)功能性材料:如自清洁玻璃、防辐射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特殊功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2.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标准:(1)环保性:材料的生产、加工、使用和处置过程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节能性:材料应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功能,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3)可持续性: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利用过程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4)安全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功能和化学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5)经济性:在满足环保、节能、可持续等要求的前提下,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经济性,降低建筑成本。2.3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1)政策引导:应加大对绿色建筑材料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2)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绿色建筑材料研发投入,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和技术水平。(3)市场推广: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材料的认知度,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材料。(4)产业链建设:加强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5)示范项目:开展绿色建筑材料示范项目,总结经验,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和智能化人居环境建设。第三章节能技术与应用3.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屋顶等部分。以下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主要技术和应用:3.1.1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保温隔热材料和保温隔热系统。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膨胀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岩棉、玻璃棉等。保温隔热系统包括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外保温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减少热桥效应,提高建筑物的保温功能。3.1.2门窗节能技术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损失较大的部分。门窗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高功能门窗材料、优化窗型设计、提高门窗密封功能等。高功能门窗材料如断桥铝、铝塑复合等,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优化窗型设计,如增大窗面积、设置遮阳设施等,可降低窗户的热损失。3.1.3屋顶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选用合适的屋面保温材料、优化屋顶结构设计等。屋面保温材料有岩棉、玻璃棉、膨胀聚苯乙烯等。优化屋顶结构设计,如设置架空层、采用绿色屋顶等,可提高屋顶的保温隔热功能。3.2建筑设备节能建筑设备节能主要包括空调、供暖、热水供应等设备的节能。3.2.1空调系统节能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包括选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优化空调系统设计、提高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等。高效节能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多联机等,具有较低的能耗;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如合理选择空调设备容量、优化空调水管路设计等,可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3.2.2供暖系统节能供暖系统节能技术包括选用高效节能供暖设备、优化供暖系统设计、提高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等。高效节能供暖设备如地暖、热泵等,具有较低的能耗;优化供暖系统设计,如合理选择供暖设备容量、优化供暖管道设计等,可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3.2.3热水供应系统节能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高效节能热水设备、优化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提高热水供应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等。高效节能热水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等,具有较低的能耗;优化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如合理选择热水设备容量、优化热水管道设计等,可提高热水供应系统的运行效率。3.3建筑照明节能建筑照明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建筑照明节能的主要技术和应用:3.3.1选用高效照明设备高效照明设备如LED灯具、节能灯具等,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照明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3.3.2优化照明设计优化照明设计包括合理选择照明方式、控制照明强度、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如采用分区照明、重点照明等,可减少不必要的照明能耗;控制照明强度,避免过亮或过暗的照明环境;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降低能耗。3.3.3采用绿色照明技术绿色照明技术如太阳能照明、风光互补照明等,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绿色照明技术,提高照明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第四章智能化人居环境设计4.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与特点4.1.1定义智能化建筑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建筑物的结构、设备、能源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的建筑。4.1.2特点(1)节能环保:智能化建筑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耗。(2)舒适度提升: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提高居住舒适度。(3)安全性增强:智能化建筑具备完善的安防系统,如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紧急呼叫等,保障居住者的人身安全。(4)便利性提高:智能化建筑提供便捷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简化居住者生活操作。4.2智能化家居系统设计4.2.1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以居住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舒适度。(2)智能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在智能化功能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提高居住体验。(3)安全性优先: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居住者的信息安全。4.2.2设计内容(1)智能家居控制器:实现对家庭设备的集中控制,如灯光、空调、窗帘等。(2)智能家居终端:提供用户界面,便于居住者操作和查看系统状态。(3)智能家居网络:构建家庭内部网络,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互。(4)智能家居应用:开发各类智能家居应用,如远程控制、语音识别、场景联动等。4.3智能化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4.3.1环境监测系统(1)温度监测:实时监测室内温度,保证室内温度舒适。(2)湿度监测:实时监测室内湿度,避免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3)光照监测:实时监测室内光照,调整窗帘开合,保持室内光照适宜。(4)空气质量监测: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保证室内环境健康。4.3.2环境控制系统(1)温度控制:根据温度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空调、暖气等设备,保持室内温度舒适。(2)湿度控制:根据湿度监测数据,自动调节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保持室内湿度适宜。(3)光照控制:根据光照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窗帘开合,保持室内光照适宜。(4)空气质量控制: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通过智能化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居住环境的智能化管理,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第五章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5.1建筑绿化的作用与类型建筑绿化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建筑绿化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建筑绿化可以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居住区的舒适度;建筑绿化还具有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建筑绿化的类型主要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地面绿化等。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的屋顶空间,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墙面绿化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地面绿化则可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5.2绿色景观设计原则绿色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保证景观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人性化设计原则: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3)可持续发展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4)地域特色原则: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体现地域特色。(5)和谐统一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实现景观与建筑的和谐统一。5.3建筑绿化技术的应用建筑绿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屋顶绿化技术:采用轻质、透水、保湿的屋顶绿化材料,保证绿化植物的生长需求。(2)墙面绿化技术:利用攀爬植物、垂吊植物等,实现墙面绿化,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效益。(3)地面绿化技术:采用抗污染、耐踩踏的植物,提高地面绿化的生态功能。(4)绿色景观设施:设置绿色景观设施,如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提高景观的生态效益。(5)智能绿化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绿化植物的智能监控与管理,提高绿化效果。通过以上建筑绿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的品质,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方法6.1.1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建筑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拆除和维修过程,其分类如下:(1)土建废弃物:包括砖、石、混凝土、砂浆等;(2)金属废弃物:包括钢筋、钢材、铝材等;(3)木材废弃物:包括木屑、木块、木纤维等;(4)塑料废弃物:包括塑料管、塑料板、塑料泡沫等;(5)纸张废弃物:包括废纸、纸箱等;(6)玻璃废弃物:包括废玻璃、玻璃制品等;(7)其他废弃物:包括废弃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6.1.2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填埋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填埋场进行填埋,但此方法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破碎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进行破碎,便于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3)筛分处理:根据废弃物的粒度、形状、密度等特性进行筛分,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4)拆除回收:对拆除的建筑物进行回收,将有价值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整理和再利用;(5)物理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如压碎、筛分、磁选等;(6)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如中和、氧化还原等。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2.1再生骨料制备技术再生骨料制备技术是将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砖、石等材料进行破碎、筛分、清洗等处理,制备成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可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砖等建筑材料的生产。6.2.2废旧金属回收技术废旧金属回收技术包括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两种方法。物理回收是通过拆解、破碎、磁选等手段回收废旧金属;化学回收是通过氧化还原、电解等方法回收废旧金属。6.2.3废旧木材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木材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将废旧木材进行破碎、筛分、干燥等处理,制备成木屑、木纤维等材料;化学法是通过生物酶、化学药剂等方法对废旧木材进行处理,制备成生物质能源或化工产品。6.2.4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将废旧塑料进行破碎、熔融、造粒等处理,制备成塑料颗粒;化学法是通过热解、催化等方法将废旧塑料转化为燃料油、化工产品等。6.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6.3.1法律法规政策我国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管理规定》等,明确了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和标准。6.3.2经济激励政策为推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贷款贴息等,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6.3.3技术创新政策积极推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通过设立研发项目、搭建创新平台、推广先进技术等手段,促进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6.3.4宣传教育政策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和重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第七章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管理7.1绿色施工管理原则绿色施工管理是指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施工质量为核心,实现施工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以下是绿色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健康和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2)遵循绿色建筑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的相关规定。(3)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质量控制等方面得到有效实施。(5)推广绿色施工理念,加强与各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形成绿色施工的良好氛围。7.2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前准备:充分了解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质量控制等目标。(2)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3)施工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4)施工人员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5)绿色施工评价: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绿色施工评价,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6)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7.3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行业绿色施工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包括环保、节能、质量控制、安全等方面,具体指标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制定。(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3)评价标准:参考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的相关规定,制定绿色施工评价标准。(4)评价周期:根据施工进度,定期进行评价,以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水平。(5)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依据,对优秀项目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同时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第八章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8.1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内容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是指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建筑设施、能源消耗、安全防范、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管理:对建筑内部的空调、照明、电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进行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维修保养。(2)能源管理: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对能源使用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安全防范:利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等手段,保障建筑物内部的安全。(4)环境监测:对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参数达到舒适标准。(5)信息管理:收集、整理、分析建筑物的运行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信息。8.2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系统应涵盖建筑物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2)开放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3)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度可靠性,保证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4)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建筑物的各种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依据。(3)监控与报警模块:对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4)决策支持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5)用户界面模块: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8.3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效果评价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运行效率:评价设施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设备故障等方面的改进情况。(2)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优化效果,包括电力、水资源等。(3)安全功能:评价安全防范系统的运行效果,如火灾报警、门禁系统等。(4)环境质量:评价室内外环境质量是否达到舒适标准,如空气质量、温湿度等。(5)用户满意度:评价用户对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的满意程度,包括服务、便捷性等方面。通过对以上方面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智能化建筑运维管理的实际效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第九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人居环境政策法规9.1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概述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从政策法规层面来看,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政策引导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关注绿色建筑,通过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引导绿色建筑发展。(2)政策实施阶段:2006年,我国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志着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实施阶段开始。(3)政策完善阶段:我国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9.2智能化人居环境政策法规智能化人居环境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其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引导:通过制定相关规划,引导智能化人居环境的发展。(2)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测试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卷03(答案及解析)
- 《客户经理分享》课件
- 婚庆行业前台服务工作总结
- 七年级下《鹤群》语文版-课件
- 2024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考试直接用
- 小学生演讲稿(15篇)
- 《社会工作概论概述》课件
- 季度成绩梳理
- 皮肤护理QC课题
-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立法学(第五版)课件 第9-16章 立法程序-立法语言
-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与护理pt
- 10kv保护整定计算
- 清华大学王晓毅-《道德经》智慧
- 山东青岛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 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燕良轼)
-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 医学伦理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