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操作手册_第1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操作手册_第2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操作手册_第3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操作手册_第4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操作手册TOC\o"1-2"\h\u11029第一章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概述 271761.1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意义 2161251.2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312130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目标 3251762.1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3197632.2规划目标的设定与评估 44316第三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 4191743.1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463093.1.1原则 5232953.1.2方法 5296013.2城市功能组织的优化策略 590553.2.1优化产业结构 574633.2.2完善交通网络 5294333.2.3提升公共设施配套 6198273.2.4优化城市景观 6312043.2.5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制度 64578第四章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6161644.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6123174.2城市交通设施设计标准 710662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 7295935.1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7241365.2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816402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97346.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9227676.1.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与原则 9139666.1.2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范围与分类 932466.1.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9209966.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10114686.2.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0220906.2.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1015807第七章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 10264347.1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10266267.1.1生态优先原则 11222967.1.2以人为本原则 11149167.1.3历史文化传承原则 11128407.1.4可持续发展原则 1136337.1.5整体协调原则 11305067.2城市景观设计的实施策略 11113817.2.1明确设计目标与任务 11178257.2.2科学编制设计规划 11291607.2.3优化景观布局 12237767.2.4强化景观功能 1217957.2.5注重景观美学 12225667.2.6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21036第八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 12144898.1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与设计 12285768.1.1确定保护对象 1251698.1.2制定保护规划 12129268.1.3设计保护策略 13145388.2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13129948.2.1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13197018.2.2制定开发利用规划 1366488.2.3实施开发利用项目 131101第九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监管 1493809.1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14274689.1.1实施组织架构 1438969.1.2实施管理内容 14120279.1.3实施保障措施 1450069.2城市规划监管的法律与政策 1599699.2.1法律体系 15172499.2.2政策体系 15236769.2.3监管机制 1512119第十章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 162455910.1典型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案例 16195010.1.1案例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 16137410.1.2案例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 16260010.1.3案例三: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 161135310.2案例分析与启示 162970410.2.1案例分析 17470910.2.2启示 17第一章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概述1.1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意义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公平等因素,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通过规划与实施,可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第四,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优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为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支持。1.2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遵循科学规律,以事实为依据,注重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保证城市长期稳定发展。(3)公平性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遵循公平原则,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兼顾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和谐。(4)动态性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规划内容。(5)创新性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注重创新,积极摸索适合城市特点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果。(6)协同性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应注重部门协同,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目标2.1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导城市发展的总体方针,它以城市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旨在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以下因素应予以关注:(1)城市定位:明确城市在区域乃至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2)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定位,设定具体、明确、可行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为城市各项事业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3)空间布局:依据城市规模、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结构。(4)产业发展: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5)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6)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城市宜居性。2.2规划目标的设定与评估规划目标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它指导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保证城市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实施。以下为规划目标设定与评估的要点:(1)目标设定:规划目标应具有以下特点:明确性:目标应具体、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可行性:目标应在现有条件下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可量化: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便于监测和评估。动态性:目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2)目标评估:规划目标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实现程度:评估各项目标是否按期完成,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目标适应性:评估目标与城市发展实际需求的一致性,调整目标以适应新形势。目标协同性:评估各项目标之间的协调性,保证目标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目标可持续性:评估目标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城市长远发展。通过对规划目标的设定与评估,有助于保证城市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第三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3.1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其原则与方法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3.1.1原则(1)整体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2)协调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与区域发展、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协调,实现城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3)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人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关注人的需求,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3.1.2方法(1)空间分析:通过对城市现状、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要素的分析,明确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框架。(2)功能区划分:根据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交通网络等因素,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实现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3)空间规划: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性质。(4)实施评估:对城市空间布局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觉和调整布局中的问题,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3.2城市功能组织的优化策略城市功能组织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城市功能组织对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城市功能组织的优化策略:3.2.1优化产业结构(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经济实力。(2)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附加值。3.2.2完善交通网络(1)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运行效率。(2)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3.2.3提升公共设施配套(1)完善公共设施布局,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提高公共设施建设标准,提升设施品质。(3)加强公共设施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2.4优化城市景观(1)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底蕴。(2)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打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形象。3.2.5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制度(1)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规划实施效果。(2)加强城市综合执法,维护城市秩序。(3)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第四章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4.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便捷、舒适与环保。以下为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市民的出行安全、便捷、舒适和环保。(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城市交通与生态环境、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等因素的协调。(3)系统优化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将城市交通视为一个系统,优化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4)科学预测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基于科学预测,充分考虑城市人口、用地、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交通需求的影响。(5)弹性适应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6)区域协调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与周边城市和区域交通规划相协调,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4.2城市交通设施设计标准城市交通设施设计标准是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以下为城市交通设施设计的主要标准:(1)道路设计标准:城市道路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车道宽度、道路纵坡、平面线形、交叉口设计等。(2)交叉口设计标准:交叉口设计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等级、周边环境等因素,包括交叉口形式、尺寸、信号控制方式、渠化设计等。(3)公共交通设施设计标准: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应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包括公共交通站点设置、线路规划、车辆选型、车站设计等。(4)停车设施设计标准:停车设施设计应考虑城市停车需求,包括停车场的选址、规模、类型、停车方式、进出通道设计等。(5)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设计标准: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设计应满足行人、自行车出行需求,包括宽度、坡度、铺装材料、绿化配置等。(6)交通标志与信号设计标准:交通标志与信号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标志类型、尺寸、颜色、位置设置等。(7)交通组织与管理设计标准:交通组织与管理设计应保证交通秩序井然,包括交通组织方案、交通管制措施、交通安全设施等。(8)交通环境保护设计标准:交通环境保护设计应关注噪声、尾气等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5.1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布局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地形地貌等要素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2)生态功能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生态功能,包括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3)景观美学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注重景观美学,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4)可达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需求,提高绿地的可达性,便于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具体规划与设计要点如下:(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根据城市规模、人口结构、用地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目标。(2)划分城市绿地类型。根据绿地功能、形态和区位特点,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类型。(3)确定绿地规模与布局。根据规划目标,合理确定各类绿地的规模和布局,实现绿地系统与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4)优化绿地景观设计。注重植物配置、地形处理、景观小品等设计,创造富有特色的绿地景观。(5)提高绿地生态效益。通过植被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提升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5.2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以下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主要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保护和恢复城市绿地中的自然植被,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2)提高生态廊道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连接城市各绿地斑块,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促进生物种群交流。(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对城市绿地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保证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4)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对受损的城市绿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5)推广绿色建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推广绿色建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6)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7)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6.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与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布局、安全可靠等原则,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6.1.2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范围与分类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通信、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地等设施。根据设施的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公共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通信等;(2)环境基础设施:如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3)社会基础设施: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4)绿色基础设施:如园林绿地、生态公园等。6.1.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1)城市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根据城市规模、地形地貌、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2)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与标准:依据城市发展规划、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基础设施的规模与标准;(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融资:制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优化融资结构,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4)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与衔接:注重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与衔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5)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保证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6.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6.2.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建设;(2)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资源: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等因素,实现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3)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来源,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4)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管,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6.2.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基础设施管理的职责、范围和标准;(2)强化基础设施运行监管:对基础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安全、高效、稳定运行;(3)提升基础设施维护水平:加强基础设施维护保养,提高设施使用寿命;(4)优化基础设施服务: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5)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管理效率。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七章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7.1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如下:7.1.1生态优先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7.1.2以人为本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应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关注人的需求,创造宜人、舒适、安全、便捷的景观环境。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的使用需求,提高景观空间的包容性和可适应性。7.1.3历史文化传承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应尊重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和利用城市的文化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与利用,展示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7.1.4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提高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景观的长期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7.1.5整体协调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应注重整体协调,实现城市景观与城市空间、建筑、道路交通等要素的和谐统一。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提高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7.2城市景观设计的实施策略7.2.1明确设计目标与任务城市景观设计应明确设计目标与任务,根据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应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7.2.2科学编制设计规划城市景观设计规划应科学编制,充分调查和分析城市现状,明确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标准等。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保证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施性。7.2.3优化景观布局城市景观设计应优化景观布局,注重景观空间的组织与划分,提高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与建筑、道路交通等要素的融合,实现景观与城市的和谐共生。7.2.4强化景观功能城市景观设计应强化景观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要注重景观的休闲、娱乐、教育、生态等功能,提高景观空间的品质和实用性。7.2.5注重景观美学城市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美学,创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景观环境。在设计中,要注重景观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处理,提高景观的视觉效果。7.2.6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城市景观设计应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引入先进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设计水平和实施效果。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景观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第八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8.1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维护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以下为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与设计要点:8.1.1确定保护对象在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与设计中,首先应明保证护对象,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8.1.2制定保护规划保护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保护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格局,保证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2)可持续性原则:保护规划应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科学性原则:保护规划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公众参与原则:保护规划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保证规划的公平性和合理性。8.1.3设计保护策略保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范围与界限: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界限,保证核心区域的完整性。(2)保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护对象,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修复、加固、保护性开发等。(3)环境整治:对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高环境质量,彰显历史风貌。(4)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保障。8.2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内容,以下为开发利用的要点:8.2.1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8.2.2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开发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特色原则: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打造独特的城市名片。(2)市场导向原则: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3)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4)公众参与原则: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保证开发利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8.2.3实施开发利用项目开发利用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文化旅游: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2)文化创意产业: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软实力。(3)教育培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历史文化素养。(4)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保护成果。通过以上措施,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第九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监管9.1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与管理9.1.1实施组织架构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架构应遵循科学、高效、协调的原则,形成以部门为主导,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实施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城市规划实施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对城市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2)设立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机构,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规划目标的有效落实。(3)建立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机构,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觉问题并督促整改。9.1.2实施管理内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编制与审批: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并对规划成果进行审批,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2)规划实施与调整:根据城市规划,组织相关项目的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调整,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3)规划评估与反馈: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为规划调整提供依据。9.1.3实施保障措施为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效果,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和支持。(2)完善城市规划实施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3)加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保证规划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9.2城市规划监管的法律与政策9.2.1法律体系城市规划监管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明确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为城市规划监管提供根本法律依据。(2)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等方面作出规定。(3)行政法规:对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和管理进行细化,如《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条例》等。(4)地方性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监管法规。9.2.2政策体系城市规划监管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等,对城市规划监管工作提出总体要求。(2)部门规章: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实施办法》等,对城市规划的具体操作进行规定。(3)地方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