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科技培训推广作业指导书TOC\o"1-2"\h\u5093第一章:培训推广概述 249331.1 2164001.1.1培训推广的意义 2174981.1.2培训推广的目标 3136111.1.3培训推广的原则 3206401.1.4培训推广的方法 316310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 4195881.1.5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 4318951.1.6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 4314511.1.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4242651.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514401第三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5306551.1.9引言 56441.1.10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构成 5163031.1.1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610701.1.12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6177581.1.13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635091.1.14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710535第四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7288921.1.15道德素质 895491.1.16文化素质 862041.1.17专业技能素质 8137891.1.18创新能力 8174361.1.19法律意识 8175821.1.20培训模式 8243141.1.21培训方法 88764第五章:农业技术培训 9121531.1.22培训目标 967621.1.23培训内容 967931.1.24理论培训 10113951.1.25实践培训 1051.1.26网络培训 10265911.1.27跟踪服务与指导 1019746第六章:农业机械培训 10151311.1.28农业机械操作基本要求 10315771.1.29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 11127541.1.30机械化种植技术 11101731.1.31机械化施肥技术 11156561.1.32机械化植保技术 123543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2178351.1.33农业生态环境概述 12190651.1.3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12310701.1.3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概述 13118261.1.36主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37905第八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14256631.1.37农产品质量标准 14161491.1.38农产品安全标准 1467051.1.39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 14165631.1.40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14301141.1.41监管制度 14116801.1.42监管机构 15206551.1.43监管手段 15225531.1.44监管效果 1515114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1514991.1.45概述 15278791.1.46主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15148421.1.47政策引导 165301.1.48措施保障 1614852第十章:培训推广效果评价与反馈 16181581.1.49培训推广效果评价的目的 1745111.1.50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7282061.1.5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17122361.1.52评价方法 17321291.1.53反馈机制 17第一章:培训推广概述1.11.1.1培训推广的意义三农科技培训推广工作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培训推广,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训推广有助于农民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3)增加农民收入:科技培训推广使农民掌握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培训推广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就业渠道。(5)提高农民科技素养:科技培训推广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1.1.2培训推广的目标(1)提高农民科技水平:通过培训推广,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科技水平。(2)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3)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通过培训推广,使农民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4)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培训推广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第二节:培训推广的原则与方法1.1.3培训推广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培训推广内容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2)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推广计划。(3)可持续性原则:培训推广工作要注重长远发展,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的持续转化。(4)合作性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合作作用,形成科技培训推广的合力。(5)互动性原则:注重培训推广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培训效果。1.1.4培训推广的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培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农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开展线上培训,同时结合线下实地教学,提高培训效果。(3)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4)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根据农民需求,开展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保证培训工作的持续进行。(5)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培训推广,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第一节: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与内容1.1.5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在农业领域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原理、方法与手段,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完善与提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创新活动。1.1.6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1)种质资源创新:通过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等手段,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性的新品种。(2)农业技术研发: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设施农业等领域的创新。(3)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研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5)农业产业链创新:优化农业产业链结构,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二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与机制1.1.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1)政产学研合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2)技术推广与服务: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生产实践中。(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4)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1.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1)政策引导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2)激励机制: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提高其积极性。(3)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用评价体系,保证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4)合作共享机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5)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管理,降低转化过程中的风险。第三章:农业信息化建设第一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1.1.9引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本节主要阐述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成及其重要作用。1.1.10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构成(1)农业信息采集与传输设施农业信息采集与传输设施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这些设施能够实时采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农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设施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云计算平台等。这些设施能够对采集到的农业信息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农业信息发布与传播设施农业信息发布与传播设施主要包括农业网站、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这些设施能够及时发布农业政策、市场行情、科技动态等信息,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4)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农业电子商务、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应用等。这些平台能够为农民提供在线交易、技术咨询、市场预测等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升级。1.1.1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养殖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政策法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3)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4)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二节:农业信息技术应用1.1.12农业信息技术概述农业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智能农业设备等。1.1.13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1)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方案。(2)农业市场预测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市场预测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价格预测、市场需求分析等。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市场走势,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3)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在线交易、农业供应链管理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拓宽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4)农业咨询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咨询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查询、技术培训等。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农民可以随时获取所需的农业信息,提高信息获取能力。(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农田土壤监测、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1.1.14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3)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4)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拓宽收入渠道,提升生活水平。第四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第一节: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1.1.15道德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包括诚信、敬业、团结、奉献等品质。这些素质是农民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1.1.16文化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包括基本的读写能力、计算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这将有助于农民更好地理解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1.17专业技能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操作、农业经营管理等。这些技能素质是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1.1.18创新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敢于尝试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值。1.1.19法律意识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了解国家有关农业、农村的政策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二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与方法1.1.20培训模式(1)短期培训班: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2)长期培训班:针对农民的素质提升需求,开展长期培训,系统传授农业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3)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在线培训,拓宽农民学习渠道。(4)实践基地培训: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建设一批农民实践基地,让农民在实践中学习、提高。1.1.21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形式,传授农业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2)实践教学:组织农民到生产基地、实验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3)案例分析:以典型成功案例为借鉴,分析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农民学习借鉴。(4)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5)考核评价:对农民培训成果进行考核评价,保证培训质量。通过以上培训模式与方法,可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第五章:农业技术培训第一节:农业技术培训内容1.1.22培训目标农业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23培训内容(1)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种植技术的培训,如良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2)养殖技术培训:主要包括家禽、家畜、水产等养殖技术的培训,如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3)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主要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械等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和保养技术培训。(4)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主要包括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培训。(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主要包括农业资源保护、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培训。(6)农业政策法规培训:主要包括农业法律法规、农业产业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培训。(7)农业市场营销培训: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策略、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培训。(8)农业企业管理培训:主要包括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项目策划等培训。第二节:农业技术培训方式1.1.24理论培训(1)邀请农业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讲解农业技术知识。(2)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农业技术操作过程。(3)编写农业技术培训教材,供学员学习参考。1.1.25实践培训(1)组织学员到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园区等进行现场教学。(2)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活动,让学员亲身体验农业技术成果。(3)鼓励学员参与农业科技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1.1.26网络培训(1)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平台,开展在线农业技术培训。(2)建立农业技术培训群、QQ群等,方便学员交流学习。(3)开设农业技术网络课程,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求。1.1.27跟踪服务与指导(1)建立学员档案,定期跟踪了解学员培训效果。(2)开展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解决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3)组织农业技术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学员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第六章:农业机械培训第一节: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1.1.28农业机械操作基本要求(1)操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操作农业机械的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农业机械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农业机械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2)操作前的准备(1)阅读和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说明书,掌握其结构、功能、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要求。(2)检查农业机械的完整性、安全性,保证各部件齐全、紧固、无损坏。(3)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液位,保证符合规定要求。1.1.29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1)启动前检查(1)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油位。(2)检查燃油箱油量。(3)检查冷却系统水位。(4)检查空气滤清器。(2)启动与运行(1)按说明书要求启动发动机。(2)发动机启动后,应低速运转一段时间,观察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3)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作业环境、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调整作业速度。(3)停机与维护(1)停机前,应将发动机转速逐渐降低至怠速。(2)关闭燃油开关,拔出钥匙。(3)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第二节: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1.1.30机械化种植技术(1)播种前准备(1)选用优质种子,进行种子处理。(2)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底肥。(3)调整播种机参数,保证播种深度、行距和株距符合要求。(2)播种过程(1)按照作业要求,启动播种机。(2)保持稳定的作业速度,保证播种质量。(3)注意观察播种机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故障。1.1.31机械化施肥技术(1)施肥前准备(1)选择合适的肥料,根据作物需求确定施肥量。(2)调整施肥机参数,保证施肥深度和施肥量符合要求。(2)施肥过程(1)按照作业要求,启动施肥机。(2)保持稳定的作业速度,保证施肥均匀。(3)注意观察施肥机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故障。1.1.32机械化植保技术(1)植保前准备(1)选用合适的农药,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2)检查喷雾器等植保设备,保证工作正常。(2)植保过程(1)按照作业要求,启动喷雾器。(2)保持稳定的作业速度,保证喷雾均匀。(3)注意观察喷雾器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故障。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1.1.33农业生态环境概述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自然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特点,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3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1)土壤污染: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含量升高,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2)水资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化肥残留物、畜禽粪便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3)大气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恶臭气体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4)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开发、乱采滥伐等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生态平衡。(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1)政策法规: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2)技术措施:推广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等。(3)生态补偿: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补偿,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1.1.3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是指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旨在减轻生态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技术。1.1.36主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1)土壤保护技术(1)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2)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翻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3)保护性耕作:减少翻耕次数,降低土壤侵蚀风险,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水资源保护技术(1)水资源合理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农田节水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3)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对农业废水进行处理,实现循环利用。(3)大气保护技术(1)生物质能利用:推广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2)农业废弃物处理: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大气污染。(4)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1)生态农业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生物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保护: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恢复生态平衡。(3)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补偿,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第八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37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是对农产品品质、规格、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规定。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制定,企业标准是由企业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1.1.38农产品安全标准农产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等。这些标准旨在保障农产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安全,防止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1.39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认证要求。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这些认证标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1.1.40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是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等方面的规定。这些标准保证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41监管制度我国建立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责任、监管制度和监管措施。同时各级及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1.1.42监管机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分级管理,、省、市、县四级分别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这些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1.1.43监管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包括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技术手段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风险评估、预警预报等;经济手段包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奖励、补贴、惩罚等。1.1.44监管效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符合国际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还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和监管,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1.45概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主要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46主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龙头企业带动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签订订单、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具有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种子供应、产品销售等一站式服务。(2)合作社(联合社)型以农民合作社或联合社为载体,通过农民自愿参与、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产业化经营。(3)家庭农场型以家庭农场为单位,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家庭农场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得到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4)农业园区型以农业园区为载体,通过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教育等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5)电子商务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探究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数字故事》说课稿设计
- Module 1 Unit 2 Its at the station(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新说课稿(统编版2024)
- 塑料人造革的生态修复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度木雕工艺品制作木工劳务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安置房租赁转售合同模板2篇
- 代理商业务模式创新与实践考核试卷
- 公证员信息安全法律事务考核试卷
- 法人代持免责任协议书(2篇)
- 产业链治理协同性
- 闸站监理实施细则
- 高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 2024年初三数学竞赛考试试题
- 窦性心动过速的危害
- 深基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解析答案
- 医药制造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以贵州百灵为例
- GB 31335-2024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医院高风险意外事件应急措施和救护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