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_第1页
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_第2页
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_第3页
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_第4页
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TOC\o"1-2"\h\u31271第一章乡村生态保护概述 2282801.1乡村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170671.2乡村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 2178031.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 317842第二章乡村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3218472.1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3140302.2乡村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243562.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417952第三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4242283.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493073.1.1生态旅游的概念 4323543.1.2生态旅游的特点 592103.2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5144893.2.1优势 5187423.2.2劣势 5204543.3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6262233.3.1生态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模式 6262293.3.2生态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643993.3.3生态旅游与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模式 6285613.3.4生态旅游与户外运动融合发展模式 6235323.3.5生态旅游与教育培训融合发展模式 6222133.3.6生态旅游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模式 625395第四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规划 6207154.1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6289084.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案例分析 6120024.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与启示 720163第五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链构建 717295.1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构成 7268965.2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 8286035.3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811686第六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支持 8117956.1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8118906.1.1促进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8224846.1.2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935476.1.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 9456.2我国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现状 9110636.2.1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998716.2.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9306746.2.3政策引导作用显现 9204996.3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 9249316.3.1完善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993876.3.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9258206.3.3创新政策支持方式 9304986.3.4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 10135536.3.5强化政策监督与评估 105642第七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人才培养 10311997.1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0299417.2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072047.3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1130903第八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11231188.1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11180548.1.1龙门村: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11107768.1.2凤凰村: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11136078.2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12100728.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展望 1214485第九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12101409.1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291519.2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3326089.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1314670第十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141184410.1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策略 14296710.2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 14452610.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14第一章乡村生态保护概述1.1乡村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乡村生态保护是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景观和传统文化,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乡村生态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1.2乡村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乡村生态保护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乡村生态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实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生态保护应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3)区域差异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的生态保护策略。(4)参与性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生态保护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参与生态保护规划和实施,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5)法治原则:依法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和执法力度。1.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乡村生态保护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旅游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优良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游客过多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对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产生破坏等。因此,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乡村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同时防止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管理,实现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二章乡村生态保护现状分析2.1乡村生态环境现状乡村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乡村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空气质量逐步好转。(2)水环境质量逐步提升。乡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3)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乡村地区土壤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4)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物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2.2乡村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乡村生态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1)生态环境脆弱。乡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生态保护意识不足。乡村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相对较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足。(3)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乡村生态保护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制约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4)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2.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要性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有利于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2)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3)传承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4)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升级。(5)实现绿色发展。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第三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3.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点3.1.1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观赏、体验和享受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最小干预和最大保护,旨在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1.2生态旅游的特点(1)保护性:生态旅游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避免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教育性:生态旅游注重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可持续性:生态旅游追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旅游活动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期效益。(4)原生态:生态旅游强调保持目的地的原生态特色,让游客体验真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3.2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3.2.1优势(1)资源优势: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政策优势:国家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扶持力度,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市场需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4)产业链延伸: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较长,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2.2劣势(1)基础设施落后: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旅游产品单一: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缺乏特色和竞争力。(3)环保意识不强:部分乡村居民环保意识较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4)专业人才缺乏:乡村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3.3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探讨3.3.1生态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将生态旅游与农业相结合,打造农业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品,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3.3.2生态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将其融入生态旅游产品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3.3.3生态旅游与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模式利用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养生养老产业,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养生、养老。3.3.4生态旅游与户外运动融合发展模式结合乡村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发展户外运动项目,如徒步、骑行、皮划艇等,丰富生态旅游产品体系。3.3.5生态旅游与教育培训融合发展模式利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展青少年环保教育、自然观察等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3.3.6生态旅游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模式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第四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规划4.1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方法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生态优先,保证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以人为本,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三是因地制宜,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四是市场导向,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在规划方法上,首先应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多方案比较和优化。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4.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案例分析以某乡村为例,该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在规划过程中,首先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即打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确定了规划范围,包括乡村核心区、周边景区和连接道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划:(1)生态保护与修复: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旅游产品设计:结合乡村特色,开发了一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如徒步、骑行、摄影等。(3)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接待能力。(4)旅游营销与推广: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4.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与启示实践证明,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几点启示:(1)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2)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保证规划目标与实际相符。(3)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推动规划实施。(4)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内容和方向。(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服务水平。第五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链构建5.1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构成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是一个涵盖多个环节、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等环节。(2)支持环节: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政策法规制定等环节。(3)配套环节: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态。(4)衍生环节:包括旅游纪念品开发、旅游文化传播、旅游扶贫等环节。5.2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为了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与升级。(1)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2)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合作、产业融合等手段,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3)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旅游产品设计创新,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4)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达性和接待能力。(5)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5.3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措施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1)引导: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有利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政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2)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3)产业融合:加强乡村生态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4)社区参与: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5)品牌建设: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第六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支持6.1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6.1.1促进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6.1.2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有助于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旅游产业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1.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6.2我国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现状6.2.1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我国高度重视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体系。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6.2.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我国不断加大对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手段,鼓励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6.2.3政策引导作用显现在政策引导下,我国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地纷纷开展了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推动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6.3政策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6.3.1完善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完善的政策体系。明确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3.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优化政策环境,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6.3.3创新政策支持方式积极摸索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如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绿色金融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6.3.4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加强政策培训,提高农民的政策素养,保证政策有效实施。6.3.5强化政策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政策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保证政策实施到位。对政策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措施,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第七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人才培养7.1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高素质的乡村生态旅游人才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推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从业者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使其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3)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服务业转型。(4)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培养乡村生态旅游人才,有助于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7.2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模式:(1)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整合高校、职业院校、企业等资源,形成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2)优化课程设置。结合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设置涵盖生态保护、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乡村生态旅游人才。(3)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需求。(4)推广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项目推广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7.3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为更好地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以下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应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人才培养。(2)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乡村生态旅游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3)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定期举办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培训班,提高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地区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均衡发展。(4)落实就业政策。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第八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案例8.1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8.1.1龙门村: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龙门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龙门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龙门村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1)生态建设:龙门村注重生态保护,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2)文化挖掘:龙门村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将古建筑、传统技艺、民间故事等融入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3)产业融合:龙门村积极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农业体验区、农产品展示区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8.1.2凤凰村: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凤凰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凤凰村以生态旅游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具体措施如下:(1)生态扶贫:凤凰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带动村民增收。(2)旅游扶贫:凤凰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生活水平。(3)文化传承:凤凰村注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8.2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2)深挖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品质。乡村生态旅游要注重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3)推动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生态旅游要与发展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8.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展望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乡村生态旅游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文化挖掘,旅游品质提升。乡村生态旅游将加大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力度,提升旅游品质。(3)产业融合,农民增收。乡村生态旅游将推动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4)创新驱动,旅游产品多样化。乡村生态旅游将不断创新,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第九章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9.1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指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以维护乡村生态平衡、提高旅游品质为核心,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内涵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保证乡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其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3)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9.2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企业和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2)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根据乡村生态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3)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摸索乡村生态旅游、乡村民宿、乡村旅游扶贫等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4)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旅游人才,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9.3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为实现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保障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应加大对乡村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2)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3)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4)强化社区居民参与。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能力。(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