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 初中 语文 学考复习 第五编 写作《常用文体写作指导-第二讲 议论性文章写作指导》课件_第1页
2025版 初中 语文 学考复习 第五编 写作《常用文体写作指导-第二讲 议论性文章写作指导》课件_第2页
2025版 初中 语文 学考复习 第五编 写作《常用文体写作指导-第二讲 议论性文章写作指导》课件_第3页
2025版 初中 语文 学考复习 第五编 写作《常用文体写作指导-第二讲 议论性文章写作指导》课件_第4页
2025版 初中 语文 学考复习 第五编 写作《常用文体写作指导-第二讲 议论性文章写作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编

写作专题十二

常用文体写作指导第二讲

议论性文章写作指导

议论这一表达方式主要出现在议论文中。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证明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语言精练,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议论文的重点是“论”,要把中心论透,让“思想”显豁。江西学考对议论文写作的评分标准是基础等级的“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和发展等级的“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一、建立起三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需论述的问题所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三个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其中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它们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统帅,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设立从属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为使中心论点获得有力的支撑,并使全文观点及行文脉络清晰,我们在列写议论文提纲时要列写出分论点。从范围上看,如果中心论点是一把枪,那么分论点应在这把枪的射程范围之内;从结构上看,如果中心论点是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分论点则是这座金字塔的层层基底。设立分论点可运用以下方法:

1.时间顺序法。如中心论点:我们用奋斗书写精彩。按时间顺序分设三个分论点:①回首昨天,我们用奋斗壮大自己。②立足今天,我们在奋斗中追梦前行。③展望未来,我们用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延展顺序法。延展顺序即由个体延伸到集体、由个别推演到一般、由小角度拓展到大视野。如中心论点:我们要重视举手投足间的修养。分论点:①举手投足间的修养,展现一个人的品格(个人)。②举手投足间的修养,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城市)。③举手投足间的修养,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国家)。

3.纵深顺序法。一是通过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纵深挖掘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围绕“何为担当?”“为何担当?”“怎样担当?”分设分论点。二是就中心论点中核心要素的功能作用进行纵深挖掘,如“思考让改变发生”“思考能克敌制胜”“思考令民族振兴”,或对内含因素进行纵深挖掘,如“担当需要树立远大志向”“担当需要勇气”“担当需要坚韧顽强的精神”。三、总构好全篇的议论框架

1.向教材学习全文的论证思路框架

教材中的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多数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全篇呈现总—分—总的结构关系。为更好地论证中心论点,往往会在论证的主体“分析问题”部分设置从属于中心论点的两至三个分论点。这一主体部分的架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并列式。如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在提出中心论点“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后,运用三个分论点来进一步论证:①“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②“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③“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三个分论点为并列关系。

(2)递进式。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后,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①“有业之必要”;②“第一要敬业”;③“第二要乐业”。三个分论点为递进关系。

(3)对比式。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在提出问题“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后,从赞美圆明园和批判侵略者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这两者之间形成对比关系。

2.动笔之前列好写作提纲

列写作提纲可以为议论文搭起写作支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文字式。以纯文字的形式把中心论点、分论点、结构关系等呈现出来。如上文列举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论证思路就类似于文字式的写作提纲。

(2)图表式。以表格或各种直观符号的形式把写作构思表现出来。如以《敬业与乐业》的论证思路为例,将其转化为思维导图式的提纲:《敬业与乐业》四、安排好片段的论述框架

搭建全篇的论证框架为议论文写作提供主干,而主体部分的段落写作就是议论文写作的枝叶。那么怎样做到既枝繁叶茂,又合乎论述逻辑呢?以下说说片段的论述框架的搭建。

1.论证过程完整。段落的论证过程的一般结构如下:句序功能简要说明第一句观点句从中心论点提出分论点第二句解释句引用名言或直接说理来解释分论点第三句材料句选用单个或多个事实(道理)论据第四句分析句对论据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判断第五句总结句小结本段的观点

以上五句中,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在段落论述中不可缺少,材料句可一句也可多句,解释句、总结句可视具体情况省略。

2.论据支撑观点。我们在选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时要进行验证:能有效支撑证明观点吗?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敌方选用“信地信物信国联”的事例,证明的是“他信力”,而不能有效证明其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因此敌方选用的论据无效,不能支撑观点,作者抓住对方论据的漏洞,通过驳论据驳倒了对方的观点。我们在写作时,可采用这一验证方法,经验证不能论证观点的,或存在偏差的论据材料都要换用,直到能有效支撑观点为止。

3.分析思辨深刻。要合乎论述逻辑,我们还得在分析句中对论据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和判断。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关联词及句式特点简要说明假设分析法如果(假如)……,就(那么)……对论据提出假设,然后验证,排除,归纳结论因果分析法因为(之所以)……,所以(是因为)……从论据的已知结果分析、判断、归纳出原因对比分析法然而(但是)……,却……将论据材料与另一个相反的论据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推理

综上,为更直观有效地谋划全文思路与片段构架,我们总结出“五指支架结构法”,既可用于全篇框架,也可用于片段框架。五、选用恰当的论据材料

在片段框架的论述中,“材料句”的内容一般为论证论点的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我们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材料时,要遵循怎样的要求和方法呢?

1.选择论据材料的要求

(1)选用真实、典型、鲜活的材料。“真实”即材料确切,不虚假;“典型”即材料具有代表性,涉及的人物或名言广为人知;“鲜活”即从时事热点中选取材料。

(2)选用的材料要与观点有紧密的关联。选用正面材料,如事实或道理,要与观点保持一致性。选用反面材料时,要能够用好分析句来阐发与观点的关联性。在列出正面或反面材料之后,均要运用分析句来阐发材料与观点的内在逻辑性。

(3)全篇选用的材料要丰富。开篇可用材料引入,分论点需材料论证,这些材料可以是事实、道理。选用事实尽量能纵贯古今中外,道理能兼具名言、警句、俗语等。

2.运用论据材料的方法

议论文的论据材料要切合题旨,精当典型,能有效支撑观点。写作时,我们根据议论文的观点从材料仓库中选用出恰当的材料。在片段论述中,对论据材料的运用组合排列可用以下方法:

(1)纵向组合,论述“深刻”

运用导图:

材料采用名言+事例的方式,以名言进一步阐述观点,以事例充分论证观点,从而不断深化对观点的认识。

(2)横向铺展,论据“饱满”

运用导图:

围绕观点,突破时空限制,从多个角度调度素材集中发力,发挥“团战”力量,以充实丰富的论据来论证观点。

(3)正反对比,论证“鲜明”

运用导图:

论证过程中先从正面选择一则材料,然后从反面选择一则材料,从而构成鲜明对比,有力证明观点。六、突出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我们可结合教材中的议论文,如《敬业与乐业》《论教养》《怀疑与学问》等篇目梳理感悟,来领悟、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并尝试在表达中体现出以下特点:语言特点课文例句语言规律准确鲜明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判断句,感情色彩鲜明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谈读书》)概念表述准确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精神的三间小屋》)运用四字短语,构成短句,语气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