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头颈部放射诊断课件_第1页
【头颈】头颈部放射诊断课件_第2页
【头颈】头颈部放射诊断课件_第3页
【头颈】头颈部放射诊断课件_第4页
【头颈】头颈部放射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eadandNeckRadiologyHeadandNeckRadiology頭頸部放射診斷一、顱底頭顱湯氏位1.頂骨2.人字縫3.枕骨大孔4.顳骨岩部5.下頜骨6.乳突氣房4651122363246顱底位1.左側翼板2.篩竇3.齒狀突4.蝶竇5.卵圓孔6.上頜竇7.乳突氣房8.環椎前弓9.枕骨大孔邊緣10.外耳道7915810二、眼及眼眶檢查方法X線平片:眼眶正位(Caldwell氏位)23度位眶下緣切線位(Water氏位)37度位眶外緣切線位視神經孔位眼眶側位Sweet‘s眼眶異物定位正常X線解剖

眼眶正位眼眶側位視神經孔位晶體內異物正位側位眼眶外傷眼部異物是眼外傷中最常見,最嚴重的損傷,眼部異物可直接損傷眼球,也可造成感染或化學性損傷,甚至導致失明.<1>按異物的位置分為

A.眼內異物:異物位於眼球內;B.球壁異物:異物在球壁上;C.眶內異物:異物位於眼外眶內.<2>按異物種類:

A.金屬類:鐵,鐵合金,銅,鉛,鋁,不銹鋼等;B.非金屬類:木質,骨片,水泥,玻璃等;<3>按異物吸收X線程度:A.不透光異物(陽性物):鐵,前彈等能完全吸收X線,形成緻密影.C.半透光異物:如礦砂,石片,玻璃等部分吸收X線,形成緻密較淡的陰影.D.透光異物(陰性異物):木質,竹刺等.不吸收X線而不顯影.造影檢查

血管造影:眼動脈造影、眼眶靜脈造影。淚囊淚道造影:滴注法、灌注法。眼眶血管瘤(擴張血管團)眼眶內靜脈曲張右側眼眶內上眼靜脈不規則增粗迂曲部分呈囊狀擴張慢性淚囊炎。

左淚囊輕度擴大

中段以上鼻淚管內充滿造影劑,提示其下方鼻淚管阻塞。三、鼻和鼻竇頭面部骨折華氏位卡氏位

[正常鼻竇CT]

含氣的鼻腔和鼻竇呈低密度區;鼻甲,鼻中隔和竇壁為高密度區.正常竇壁粘膜很薄,不能顯示.竇周軟組織呈中等密度,脂肪組織呈低密度負CT值.鼻竇1.鼻中隔2.額竇3.上頜竇4.篩竇5.下鼻甲6.齒狀突214356鼻竇華氏位1.額竇2.篩竇3.鼻中隔4.顴額縫5.上頜竇6.顴骨7.顴弓8.下頜骨9.眶下緣10.左側眼眶81256791034鼻竇側位1.額竇2.上頜竇3.篩竇4.蝶竇5.蝶鞍6.枕骨7.乳突氣房8.後顱窩底9.環椎前弓10.下頜骨11.冠狀縫1091234567811一.鼻竇炎

有化膿性鼻竇炎和阻塞性的鼻竇炎兩種,前者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後者為鼻腔內慢性炎症或腫瘤阻塞鼻道口所致.上頜竇發病率最高,其次為篩竇,若一側或雙側各鼻竇均發病者,成為全鼻竇炎.化膿性鼻竇炎

急性期粘膜血管擴張,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慢性期粘膜纖維增生或息肉樣變,竇腔骨膜炎性反應致骨皮質吸收、個別病例可致骨質破壞,膿腫形成,以致骨髓炎。臨床表現為鼻塞、流膿涕,病變鼻竇局部有壓痛。

一.X線平片和體層

1.鼻竇密度增高,坐位水準投照可見竇腔內有液平面,此為急性期表現;

2.粘膜肥厚、息肉樣變、竇周骨質吸收、增生,為慢性期表現;額竇以單個發病較多,上頜竇以雙側性多見,或雙側多個竇腔發病;

3.單側上頜竇密度增高者,應考慮齒源性上頜竇炎,其他特殊炎症或腫瘤;4.一側性額、篩和上頜竇密度高者,多為中鼻道病變引起,應結合臨床鏡檢和病理檢查,排除腫瘤的可能。5.體層攝影:正位體層片有助於明辨單側篩竇、上頜竇和一側性鼻竇密度增高的原因。上頜竇積液竇腔黏膜增厚竇腔黏膜增厚竇腔囊腫形成竇腔黏膜增厚骨性竇腔縮小竇腔黏膜增厚竇腔囊腫形成上頜竇炎性肉芽腫篩竇囊腫慢性上頜竇炎黏膜增厚粘液囊腫粘液囊腫是鼻竇口堵塞分泌物在竇腔內大量瀦留所致,故稱瀦留囊腫.本病多發生於篩竇或額竇,上頜竇和蝶竇少見.粘液大量瀦留壓迫竇壁,導致竇腔擴大,竇壁變薄.一般為單側.若囊腫突入眼眶內則出現眼球突出,還可出現視力障礙.

鼻竇粘液囊腫

又稱瀦留囊腫,一般為單側,系粘液瀦留於竇腔內而形成,若繼發感染則為膿囊腫。額、篩竇囊腫可致眼球移位,眼部脹痛和複視;上頜竇囊腫可致面頰部畸形;蝶竇囊腫可致眶尖綜合征。

一·X線表現

1·竇腔透亮度減低:少數額竇囊腫因竇腔過分擴大,骨壁受壓吸收變薄,透亮度可增高。2·竇腔膨大:上頜竇膨大以內側壁和頂壁變形為主,外下壁為次;

3·竇腔骨壁改變:竇腔骨壁均有膨大、菲薄,囊腫進一步增大或繼發感染可致骨質吸收、破壞、甚至完全消失;篩竇囊腫進一步增大或繼發感染可使原來很薄的篩骨紙板明顯吸收而無法顯示,仔細觀察眼眶內側壁,於骨缺損的上、下緣仍可見弧狀膨出的殘餘骨脊,如鳥嘴樣,此為篩竇粘液囊腫的特徵性表現。4·體層攝影:能更清楚地顯示各竇腔的膨大變形情況。

篩竇囊腫

上頜竇囊腫上頜竇囊腫上頜竇囊腫上頜竇囊腫四.鼻竇惡性腫瘤上頜竇癌是最常見的鼻竇惡性腫瘤,占鼻竇惡性腫瘤的4/5,其次為篩竇癌,碟竇和額竇的惡性腫瘤少見.多見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早期症狀不明顯,就診時多屬於晚期.

上頜竇癌

腫瘤早期在竇腔內生長,腫瘤亦可直接浸潤破壞竇腔骨壁,向鄰近組織蔓延。發病率高。臨床有一側性進行性鼻塞、分泌物增多、鼻衄,面頰部疼痛,麻木。上頜竇癌X線表現

1·平片:早期僅表現為單個上頜竇或一側鼻竇透過度均勻減低,而竇腔骨壁無明顯吸收和破壞;少數可直接看到上頜竇腔內有異常軟組織影,表面不規則且僵硬,腫瘤基底一般較寬廣;上頜竇癌骨質破壞依腫瘤原發部位而定,早期多破壞相應的竇腔骨壁,體層攝片可較清晰地顯示具體骨壁破壞情況;乳頭狀瘤癌變既可使竇腔輕度膨大,又可引起竇腔骨壁的破壞;鱗癌一般只引起骨質溶解破壞而無竇腔膨大改變。上頜竇癌上頜竇癌NasalFracturesMostcommonsiteoffacialtraumaduetolocationMaybedisplacedlaterallyorposteriorlyRequirescontrolofepistaxisanddrainageofseptalhematoma,ifpresent鼻骨骨折四、耳部檢查方法普通x線攝影體層攝影咽鼓管造影CT平掃及氣池造影MRI常用照片位置許氏位(Schuller):觀察乳突最好,顳頜關節、乳突和乳突小房及其分佈顯示清晰。骨迷路顯示多不清楚。梅氏位(Mayer):顯示鼓竇及鼓竇入口清。骨迷路位於岩骨中部,多顯示不清。頦頂位:可觀察中耳及岩骨、內聽道結構。斯氏位(Stenver):可觀察岩骨和內耳結構。倫氏位[Runstrom):顯示鼓竇及鼓竇入口清。中耳骨迷路普通X線檢查外耳道內耳道鼓室蓋鼓竇竇硬膜角乳突尖勞氏位1.鼓骨6.乳突氣房2.腦板7.顳頜關節腔3.迷路8.外、內耳道4.鱗鼓裂9乙狀竇前壁5.導靜脈10.竇硬膜角

倫氏位1.迷路7.乳突尖端2.外耳道8.鼓竇入口3.鱗鼓裂9.岩骨後緣4.上鼓室10.乙狀竇前壁5.聽小骨11.顳頜關節腔6.鼓竇區12.下頜骨髁狀突梅氏位1.外耳道2.鼓竇區3.乳突氣房4.顳頜關節腔5.乙狀竇前壁6.下頜骨髁狀突斯氏位耳的正常變異和先天異常正常變異:

1.乙狀竇前位:乙狀竇壓跡前緣至外耳孔後壁距離正常為1~1.5cm,小於1,即為乙狀竇前位。

2.導靜脈高位:導靜脈匯入乙狀竇位置高於乙狀竇壓跡中部即為導靜脈高位。

3.鼓室蓋低位:沿水準半規管延長劃一水平線,若鼓室蓋凹陷近水平線上0.5-1cm範圍內為低位。先天異常:

1.外耳與中耳畸形

2.內耳畸形

3.中耳血管畸形

乙狀竇前位右乳突板障型,外耳道正常,聽小骨可見,上鼓室、鼓竇入口和鼓竇無擴大。乙狀竇前壁到外耳道後壁的距離僅3mm。慢性中耳乳突炎伴鼓室蓋低位左乳突氣化差,骨質增生硬化。鼓室蓋距水準半規管的延長線約6mm。滲出性中耳乳突炎

本症繼發於咽鼓管阻塞,中耳腔和乳突氣房內的氣體被吸收後形成負壓狀態,粘膜血管遂舒張,血清滲出,粘膜充血腫脹,咽鼓管粘液腺分泌增加。臨床患耳有悶脹阻塞感,耳鳴、聽力減退。鼓膜輕度充血和內陷,鼓室內積液時鼓膜可膨出;慢性期鼓膜增厚,色白,粘連;鼻咽部腫瘤引起者可見局部腫瘤組織,並涉及咽鼓管開口。X線表現

單純滲出性中耳炎而無乳突氣房發育者,湯氏位或顱底位片可見患側中耳腔透過度減低;乳突氣化良好者乳突氣房透過度減低,呈一片均勻增白現象;慢性期除上述發現外可見乳突氣房間隔模糊、增厚,一般無骨質破壞。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

患者乳突氣房多已發育完善,中耳的炎症可經鼓竇蔓延到乳突氣房形成中耳乳突炎。臨床有全身感染表現。局部有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聽力減退,耳道流膿,耳部紅腫且有壓痛,鼓膜穿孔。如有顱內感染則有相應表現。

X線表現雙側乳突倫氏位攝片。

1·病側乳突氣房透光度明顯減低,早期出現在鼓竇區氣房,繼而可致乳突周圍氣房一片均勻密度增高,氣房間的骨性間隔仍保持完整的網狀結構;

2·膿腫形成時,乳突骨質多有吸收破壞,易發生在乳突邊緣部分的大氣房內,表現為氣房骨性間隔脫鈣、消失或中斷;3·鼓竇周圍氣房形成膿腫時,表現為局部小片狀無結構的相對透過度增加區,若骨破壞陰影局限,膿腫重疊而攝片品質較差時可漏診;4·靠近腦和乙狀竇邊緣的骨質破壞,或邊緣模糊,常提示有顱內併發症;5·乳突氣房高度發育而有急性化膿性乳突炎者,發生顱內感染、岩錐炎、乙狀竇或海綿竇周圍炎的可能性很大,勿因骨破壞徵象不顯著而漏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Chroinc

Suppurative

OtitisMedia單純型肉芽型膽脂瘤型根據病變表現不同分為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鼓室和鼓竇有慢性充血及炎性細胞浸潤,伴纖維組織增生和粘連,鼓膜緊張部穿孔,錘骨、砧骨部分破壞。乳突尚未氣化者鼓竇周圍骨質有硬化增生;氣房已發育者,氣房粘膜也呈慢性炎症改變,氣房間骨性分隔增厚,邊緣氣房的毗鄰乳突骨質有明顯增生性反應。

患耳長期流膿、聽力減退,可有耳鳴、眩暈、頭部脹痛。鼓膜緊張部穿孔,聽小骨破壞。X線表現患側乳突倫氏位、斯氏位攝片:

可見錘骨或砧骨部分吸收破壞;鼓竇及其周圍骨質硬化增生,無骨質破壞;乳突氣房透過度減低,氣房間隔骨質增厚,結構模糊,有時在較大氣房中可見粘膜增厚影,乳突氣房週邊骨質有明顯增生征。膽脂瘤乳突炎一.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

本病是中耳乳突氣房粘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乳突炎多為中耳炎的合併症.本病為常見病,好發於兒童,病原菌為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臨床上有耳痛,聽力減退,鼓膜穿孔,外耳道流農或流水,乳突皮膚腫脹,有明顯壓痛.二.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為中耳粘膜的慢性化膿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治療不徹底所致.病理上可分為單純型,肉芽腫型和膽脂瘤型等三類.急性中耳乳突炎急性中耳乳突炎雙乳突氣化型,右乳突氣房透亮度減低,鼓竇區無骨質破壞。慢性中耳乳突炎右乳突氣化良好,但透亮度減低,氣房間隔增厚模糊,上鼓室吸收擴大。膽脂瘤

多發生於堅實型或板障型乳突,膽脂瘤增大可壓迫和侵蝕鄰近骨質,較大的膽脂瘤可破壞大部分乳突,形成大型空腔。進一步可涉及乙狀竇前壁、鼓室鼓竇蓋、內耳、面神經管和乳突骨外板。破壞外耳道後上壁骨質後,膽脂瘤可液化,自行排出,成為自然根治腔。臨床有耳道反復流膿,其味特臭,涉及內耳可有眩暈。涉及顱內可有腦膜炎表現。多伴有灰白色膽固醇結晶和膿液,還可有肉芽組織。一·X線表現1·上鼓室膽脂瘤:倫氏Ⅱ位片示正常橢圓的外耳孔變為長圓形,前鼓脊吸收,受壓變直、變尖或消失,聽小骨吸收破壞,擴大的上鼓室邊緣硬化,鼓竇入口和鼓竇多無改變;2·鼓竇入口膽脂瘤:外耳道後壁上方出現透亮區,向前與擴大的上鼓室相連,構成一較大的略為彎曲的邊緣光滑銳利的透亮區;3·鼓竇膽脂瘤:外耳道後方略偏上有一邊緣光滑銳利的類圓形透亮腔影,與擴大的上鼓室和鼓竇入口腔後方相連,構成一馬蹄形或腎形透亮腔影;水準半規管外側鼓竇區為邊緣硬化的透亮腔影;

4·乳突部巨大膽脂瘤:鼓竇破壞腔向前上方發展,可達顳骨鱗部;向外下方發展可佔據整個乳突,甚至乳突尖端;無併發症時,這些破壞腔的邊緣都較銳利、完整而有硬化環。膽脂瘤外耳道和上鼓室膽脂瘤上鼓室膽脂瘤左側乳突硬化型,上鼓室擴大顯影(箭頭示),邊緣光滑銳利。鼓竇入口和鼓竇區無明顯骨吸收。上鼓室和鼓竇入口膽脂瘤右側乳突硬化型。上鼓室和鼓竇入口明顯擴大,邊緣光滑。乙狀竇前壁至外耳道後壁距離7mm,提示乙狀竇前位。鼓竇膽脂瘤右乳突硬化型,上鼓室、鼓竇入口和鼓竇區有膨脹性破壞腔,邊緣硬化銳利,骨橋存在(箭頭示)。膽脂瘤肉芽腫左乳突硬化型,骨質增生硬化。上鼓室、鼓竇入口和鼓竇區有骨質吸收破壞腔,邊緣模糊不清。膽脂瘤併發腦板破壞右乳突硬化型,上鼓室鼓竇入口鼓竇及整個乳突巨大膨脹性骨質破壞腔,邊緣光滑銳利,向下達乳突尖部,向後超越乙狀竇。乙狀竇壁尚可見(箭頭1)。竇硬膜三角區腦板吸收破壞。(箭頭2)乳突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左乳突三角區較大類圓性骨質破壞腔,輪廓清楚但不規則,周圍有硬化,涉及乙狀竇膝部(箭頭1),乳突底部有死骨片。(箭頭2)12耳部惡性腫瘤

耳部惡性腫瘤可原發於耳廓、外耳道、中耳和乳突。大多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少數可為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等。耳痛、血性分泌物和麵癱常為突出的症狀。二.X線表現外耳道、中耳乳突癌病員,X線檢查常規應攝側斜位和顱底片,才能較全面瞭解侵犯的範圍,如用體層攝片觀察則更好。1·外耳道破壞:在側斜位片上見前壁緻密骨稀疏破壞或消失,在顱底片上雙側對照,顯示骨性外耳道破壞更為清晰,管腔透過度減低或增高,前緣與顳頜關節間隙相連。2·中耳破壞:中耳癌早期即可致聽骨破壞,中耳透過度減低,中耳骨壁稀疏;繼而可見中耳骨壁破壞。面神經管也常破壞。3·乳突破壞:該處骨質稀疏破壞,一般邊緣模糊不清。進而可出現乳突骨質大塊破壞透亮區,邊緣不規則狀。4·晚期廣泛骨質破壞:破壞邊緣典型者可見鼠咬狀不規則,大多數較清晰,亦可邊緣模糊。乳突癌神經纖維瘤病雙乳突氣化型,內聽道擴大,骨壁吸收(箭示)。前庭和半規管無涉及。外耳道並乙狀竇前壁骨折雙側外耳道骨折(箭頭1),有錯位。左乳突氣房透亮度減低,乙狀竇前壁骨折(箭頭2)。五、口腔頜面部根尖囊腫含牙囊腫PanoramicX-RayFilmoftheMandibleNotefracturesinleftangleandrightbodyofmandibleMultiplefracturesarepresentmorethan50%ofthetimeandareusuallyoncontralateralsidesofthesymphysis角化囊腫造釉細胞瘤六、咽部常規X線檢查口咽部缺乏自然對比,X線攝片對口咽部正常結構和病變觀察的意義不大,但隨著X線機的進展和CR的應用,圖像品質也將得到明顯的提高。利用X線錄象或數字胃腸機可記錄吞咽過程,作吞咽功能檢查。一.腺樣體肥大腺樣體從幼年起逐漸增大,但10歲以後開始萎縮.腺樣體因炎症刺激發生病理增生.多見於兒童,常與慢性扁桃體炎合併存在.是一種良性病變.藥物治療無效時,可做手術切除.常繼發於鼻炎、鼻竇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當咽淋巴組織感染後,鼻咽部淋巴組織增生性肥大,嚴重時充滿鼻咽部。腺體樣肥大病因和病理腺樣體為鼻咽頂後壁淋巴組織團塊,小兒明顯,青春期後萎縮。患兒夜不安眠,睡後有鼾聲,精神不振,鼻咽腔阻塞,長期用口呼吸可致面部發育障礙;阻塞咽鼓管口可併發中耳感染。患兒年齡越小,症狀越明顯。鼻咽鏡檢查見腺樣體肥大,咽喉壁有膿性分泌物,常伴扁桃體肥大和炎症。腺樣體肥大臨床表現鼻咽部側位片,見鼻咽腔頂及後上壁軟組織明顯肥厚,鼻咽腔氣道明顯狹窄和變形,腫塊增大明顯可致氣道封閉。腺樣體肥大X線表現腺樣體肥大鼻咽後壁廣泛軟組織增厚1.咽食道異物鋇透?鋇棉透?透視------看有無不透線異物吞鋇------看鋇流、粘膜相小口飲水------看殘留鋇頸側位片頸側位片正常頸側位片食道異物氣道異物頸側位片咽部憩室咽部憩室很少見,大多與局部解剖薄弱有關,依其發生部位,大致可分成下述三類咽側壁憩室咽前壁憩室咽後壁憩室X線表現一·咽側壁憩室鋇餐造影檢查時,可見舌骨和甲狀軟骨上緣之間的部位,會厭杓狀皺襞水準,咽側壁有鋇劑充盈的小袋狀突起,通常為雙側性,在行Valsalva氏試驗時可見腔影擴大。此袋狀突起可見於老年人,一般很小,不超過⒈5釐米直徑。如果異常增大至2-3釐米直徑,則成為內壓型憩室,甚至穿過舌甲膜向下擴展。

二·咽前壁憩室又稱咽-食管前壁憩室。平片上可見含液氣平面的腔影。鋇餐檢查時,可見鋇劑於環狀軟骨水準下方,咽-食管前壁處,向下進入異常的囊腔,吞鋇檢查可見憩室在食管旁偏向一側。三·咽後壁憩室X線平片可見咽後壁軟組織腫脹,有時可見液平,吞鋇檢查可見鋇劑充盈的囊袋狀憩室偏一側下垂。咽麻痹任何導致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損害都可產生一側或雙側咽肌麻痹,主要臨床表現為吞咽困難。X線表現X線吞鋇透視可見大量鋇劑淤積於會厭、梨狀窩及咽腔內,但咽腔光滑,無充盈缺損。吞咽時,咽壁缺乏收縮功能,鋇劑難以進入食管內,如鋇劑溢入氣管內可出現咳嗽反射。咽麻痹咽麻痹急進型咽後壁膿腫咽喉淋巴結感染性外傷性轉移性耳源性症狀:高燒、煩躁不安、咽痛、吞咽和呼吸困難、言語不清、頸部僵直、偏向患側、頭頸部活動受限等。向下延伸可致後縱隔炎,侵犯大動脈可發生大出血。檢查可見咽部膨脹,多居一側,而結核性者多位於中央。觸之有波動感。咽後壁膿腫臨床表現咽後壁膿腫X線表現咽部側位像,頸椎曲度變直或後突,咽喉壁軟組織增厚,多呈弧行膨隆,或一致性彌漫腫脹。如穿破膿壁,氣體進入濃腔,或為產氣菌感染,則可見氣液面。咽部及喉、氣管均可推擠向前移,且使咽喉腔變窄。如為頸椎結核引起,可見椎體破壞,椎間隙變窄或消失。膿腫向下累及縱隔,則縱隔陰影增寬。咽後壁膿腫咽後壁膿腫側位及頜頂位,腫瘤多位於咽喉腔上後壁,向咽腔內突入,表面光滑或分葉狀,輪廓清楚的軟組織腫塊影。鼻咽腔氣道狹窄或封閉。腫瘤較大可壓迫鄰近骨質,使骨質吸收;腫瘤向前擴展可阻塞後鼻孔,甚至伸入鼻腔致鼻腔擴大;竇口阻塞致成鼻竇炎;向下發展可進入口咽;向前外發展侵及翼窩及上頜竇後壁;向前上發展可侵入眶內。向上發展破壞顱底,伸入蝶竇。鼻咽纖維瘤

X線表現鼻咽纖維瘤病因及病理腫瘤組織起源於鼻咽頂部枕、蝶骨間纖維軟骨膜或骨。腫瘤大小不一。腫瘤內主要為緻密纖維組織,內含豐富血管,血管壁薄,缺乏彈性,損傷後不易收縮,常致大出血。腫瘤較大時可壓迫鄰近骨壁甚至進入顱內。鼻咽纖維血管瘤

鼻咽纖維血管瘤主要症狀為鼻衄,為反復性出血,可由鼻出血或口中吐血,嚴重大量或長期出血而引起貧血。腫瘤較大時可致鼻塞、鼻竇炎、耳鳴及聽力下降。破壞顱底可致頭痛、顱神經麻痹甚至顱內併發病,破壞翼齶窩及眼眶使眼球突出。檢查可見鼻咽部紅色腫塊,表面光滑或分葉狀,質韌而易出血。鼻咽纖維血管瘤病因遺傳因素病毒因素環境因素鼻咽癌病理未分化癌低分化癌高分化癌鼻咽癌好發於鼻咽腔咽隱窩、頂後壁、其次為側壁、前壁和底壁早期症狀為鼻衄和吸鼻後痰中帶血腫瘤堵塞後鼻孔或伸入鼻腔出現鼻塞堵塞或壓迫咽鼓管口出現耳鳴、聽力下降及卡它性中耳炎頸部淋巴結轉移顱底侵犯或顱內侵犯晚期還可有遠處轉移鼻咽癌臨床表現鼻咽腔頂、後壁、側壁軟組織增厚或不規則軟組織腫塊鼻咽部氣道狹窄與變形顱底骨侵犯破壞可發生在破裂孔、卵圓孔、棘孔、蝶竇、岩骨尖、蝶骨大翼等處。鼻咽癌X線表現莖突過長綜合征莖突位於莖突孔前方,為顳骨的一部分。莖突尖位於頸內、外動脈之間,吞咽神經行於莖突根部內側。莖突平均長度為2.5~3.0釐米,莖突異常包括:1.莖突過長;2.莖突增粗,可全部或局部增粗;3.莖突彎曲:以向內側彎曲較有意義。莖突舌骨韌帶骨化也有意義。莖突平均長度為2.5~3.0cm。超過3.0cm,可診斷莖突過長。正常人莖突有較大變異,莖突過長不一定引起咽部症狀。其過長、過粗或過度向內傾斜,可壓迫神經或血管。臨床症狀(如吞咽不適、異物感、咽痛,轉頭時疼痛加劇)和體征(扁桃體窩觸診可觸及堅硬條狀物),常常診斷為“莖突綜合征”。七、喉部杓狀軟骨環狀軟骨會厭軟骨甲狀軟骨舌骨喉室前庭襞聲襞喉室1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