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理论基础2021/6/271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面貌,其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2021/6/272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四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和数字传播阶段),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2021/6/273本章概要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2021/6/274
第一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关于新媒体(new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广告》2021/6/275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会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发展,但从人类传播史的角度而言应是一个时代范畴,特指“今日之新”而非“昨日之新”或“明日之新”。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概念2021/6/276新媒体的外延2021/6/277相关概念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1.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2021/6/278相关概念辨析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2.网络媒体也不仅仅是指互联网,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媒体又称媒介、媒质,是承载信息的载体。网络媒体曾经被一些人称为“第四媒体”。他们认为,印刷的纸质媒体是第一媒体、广播是第二媒体、电视是第三媒体、互联网是第四媒体。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网络被正式作为“第四媒体”提出。2021/6/279相关概念辨析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3.所谓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也只能成为信息海量的网络媒体新的组成部分,否则它将面临信息贫乏的难题。2021/6/2710
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新媒体”即“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信息发送和接收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异步进行。诸如楼宇媒体、车载电视,由于缺乏互动性,不属于新媒体的范畴。2021/6/2711
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在线》(Online)杂志给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传统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传播者和受众两大阵营,人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观看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新媒体与此相反,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2021/6/2712
2、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2.1新出现的媒体是否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并非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楼宇广告、自行车体广告、额头广告等均非新媒体。
2021/6/2713车载电视没有互动性、选择性2021/6/2714
2、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2.2数字电视和智能电视是否属于新媒体?
1)数字电视——并非新媒体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该系统所有的信号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与模拟电视相对。国内所推广的数字电视只是增加了电视频道,提高了清晰度,但缺乏互动性,如视频点播尚不普及。2021/6/2715
2、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2.2数字电视和智能电视是否属于新媒体?
2)智能电视智能电视(SmartTV)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智能电视搭载了独立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来不断对电视功能进行扩展,并且具有上网功能。目前,智能电视正在成为电脑的一种类型,具有互动性的智能电视正在成为新媒体的新成员。2021/6/2716
3、新媒体的科学定义:借助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
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和智能电视,因为只有这三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2021/6/2717
第二节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并且具有计算机检索功能、超文本功能2021/6/2718
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转成数字,经过转播,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Bit),而非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快捷、方便和高保真等优点。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实时更新,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它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给所有用户。新媒体更新速度快,而且更新成本低,其更新周期可以分、秒计算。2021/6/2719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信息量上可以与海量信息的网络媒体相提并论。新媒体用于存储数字信息的是硬盘,容量大的优势体现在它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新媒体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读者对历史文件随时进行检索。对新闻传播来说,新媒体的这一重要功能开拓了实施“深度报道”的新的纵深途径,它能够保证读者对新闻发生的广阔背景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生存环境发生的变化。2021/6/2720
3、零成本全球传播
新媒体的传播距离、范围与成本无关,这一点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新媒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无阻碍化。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真实的地理隔离不存在了,国界等限制也不存在了,网络上的新闻传播不是单一文化而是跨文化的传播。互联网使不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新媒体的全球性使得网民可以低成本地在世界范围内便捷地选择其喜爱的新闻网站,主动获取所需的信息,增加了政治的开放性和透明度。2021/6/2721
4、检索方便
新媒体的这种特性是传统传播方式所难以具备的。纸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每天发送大量的新闻信息,储存时占用大量的空间和金钱,检索时更是费时费力。传统的报刊、电台、电视检索是靠资料室、图书馆,用人工一页页去找,一盘盘去挑。新媒体则完全不同,凡是在互联网中存储的数据,网民只要动动手指,便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各类数据库中迅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2021/6/2722
5、多媒体传播
所谓多媒体,就是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传送信息。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它可借助文字、图片、图象、声音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进行传播活动。这种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组合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所报道的对象,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新媒体传播打破了传统传媒的界限。2021/6/2723
5、多媒体传播
2021/6/2724
6、超文本
所谓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超文本设计成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文本,即在数据中又包含与其他数据的链接。用户单击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和图像,就能打开另一个文本。超媒体又进一步扩展了超文本所链接的信息类型,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转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或播放一段视频图像。网络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新闻信息,用户接受新闻内容时可方便地联想和跳转,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和思维规律。2021/6/2725
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信息组合方式,它的魅力在於将分布于全世界的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到一起,用户只要连接到一个网页,在链接字上用鼠标一点就可以访问相关的其他网页。这种方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超文本结构是网络上信息的组织方式,大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综合性、信息量、可选择性和自主性。2021/6/2726
7、互动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互动性是其根本性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Interactive,亦翻译为交互性)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编读双方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沟通。而新媒体传播既可以是单向传播,也可以双向(编者读者之间)甚至多向(编者读者之间、读者读者之间)传播,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网民与网站之间、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利用BBS、聊天室、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工具实时沟通,实现互动,对新闻内容也可以随时展开讨论,还可以举行网络会议。2021/6/2727
第三节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改变现有传播格局冲击舆论调控机制2021/6/2728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新媒体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通过网络呈现出的丰富内容和不同媒体形态。新媒体继续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改变现有传播方式,并有可能打破传媒业和通信业、信息技术业的界限,打破有线网、无线网、通信网、电视网的界限,兼容整合各种媒体形态,塑造新的传播格局。2021/6/2729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
网络重要性的上升、网络功能的增强促进了一个瞬间完成传播的、全方位包围我们头脑的新的交流环境的形成。在新媒体时代,从理论上说,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信息传播的时间发生了变化,静态的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实时接收信息转变,人际交流的话语空间也通过新媒体实现了有机整合。2021/6/2730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2媒体生态更加复杂
网络成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体,使媒体生态更加复杂,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受众分化更加明显,舆论引导难度明显加大,对既有的信息传播秩序带来了强烈冲击,特别是对传统的媒体格局和当前的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2021/6/2731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3传播主体更加多元
新媒体的发展使介入新闻信息传播的主体进一步趋于多元。新媒体是以运营商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目前网络运营商正在实施战略转型,即通过多网络、多终端、多业务的融合和价值链的延伸,实现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新媒体的个人化趋势十分明显,普通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采集、发布信息,“个人媒体”有可能得到较大发展。2021/6/2732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4受众分化更加明显
人们在获取信息的途径、接收信息的方式、需要信息的类型、选择媒体的偏好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媒体的专业化、小众化传播趋势日益明显,受众群体分化趋势逐步加剧。新媒体更多地体现了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人兴趣、个人需求,是完全个性化的传播平台;网络信息传播将会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的差异和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个人价值。2021/6/2733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论平台,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以及传播内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缺失或失效,加之整个行业发展环境和新媒体环境还不规范,新媒体的舆论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2021/6/2734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2.1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的冲击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及时、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5A”网络环境——从理论上讲,通过新媒体,“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任何媒体”(Anymedia)传播“任何信息”(Anymessage)。这给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造成了深刻影响。2021/6/2735案例: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事件概况: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随后,受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平台介入影响,舆情持续发酵,连续多日高位运行,成为2015年最具典型的热点舆情事件。2021/6/2736案例: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舆情盘点: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之所以会有如此大舆情波澜,除了事故本身的原因,和天津方面舆情处置的束手无策有着莫大关联。1、对不实信息、谣言处置不力使得信息传播失去了权威把控。泛滥于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谣言点燃了舆情的第一把火。2、在天津爆炸事故的舆情发酵中,天津官方的信息源解读是缺位的,这直接导致了天津官方将舆论解读权拱手让于一些怀揣“炒作”、“煽动”的媒体与各类自媒体账号。2021/6/2737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2.2冲击信息传播秩序
一方面,伴随新媒体的舆论化发展,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谣言迅速扩散,垃圾信息无孔不入,扰乱了信息传播秩序。另一方面,新媒体舆论化带来的不是信息的平等,而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已经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加剧了这一趋势。2021/6/2738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2.2冲击信息传播秩序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Tichenor)等人就提出了“知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一理论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继续得到验证。而作为媒体发展的最新样态,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更是加强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2021/6/2739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2.3冲击媒体发展环境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把关人”缺失和“把关机制”失效加剧了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又不断冲击“把关人”和“把关机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提供的平台自由表达意见,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意见领袖”,新媒体上的舆论变得更加多元,传统的“把关机制”受到的冲击增大,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也更加复杂。2021/6/2740
第四节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对典型观点的质疑:纸质媒体便于携带吗?纸质媒体比新媒体更有权威性、更真实吗?纸质媒体经济吗?纸质媒体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吗?纸质媒体对读者身体健康影响小吗?纸质媒体便于保存吗?2021/6/2741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1纸质媒体便于携带吗?
有人认为,传统的纸质媒体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便于携带、直观性强、阅读方便。果真如此吗?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纸的信息存储的密度大大低于新媒体,新媒体体积小、容量大、存储密度极高。事实上,在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下,新媒体远比纸质媒体更容易携带。2021/6/2742
从便携性的角度看,一张重量只有几克的DVD光盘可以存储12,616册图书(以一本书平均20万字计算).
事实上携带方便、阅读方便自由,正是手机媒体、电子图书阅读器的优势。随着通信技术(例如3G、4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延伸,手机短信只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但不是全部,也不代表未来的方向。数据
2021/6/2743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2纸质媒体比新媒体更有权威性、更真实吗?
在各类媒体的权威性、真实性上,我们需要具体对象具体分析。我们不否认发布在BBS、个人博客上的信息,其权威性、真实性在整体上不如传统媒体;但是,谁能否认在雅虎、MSN等知名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呢?在纸质媒体方面,难道一些格调低下的小报上的消息也具有权威性与真实性吗?还有人认为新媒体的报道缺乏深度,但是这同样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2021/6/2744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2纸质媒体比新媒体更有权威性、更真实吗?
事实上,在一些突发事件或敏感事件的报道方面,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更高的即时性、客观性与真实性,例如手机所拍摄的画面就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准确性。2021/6/2745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3纸质媒体经济吗?
在社会总成本方面,纸质媒体远不如新媒体经济。新媒体的传播省去了制版、印刷、装订、投递等工序,不仅省掉了印刷、发行的费用,而且避免了纸张的开支,使总的成本大大降低了。2021/6/2746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4纸质媒体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吗?
对于从小就只接触纸质图书的年长者来说,纸质媒体的确符合阅读习惯;但是对于从小就接触新媒体的新一代读者来说,他们更习惯阅读新媒体。在发达国家,不仅携带笔记本电脑上学的小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学校正在推行的电子书包计划,使刚入小学的学子就接触到了新媒体。显然,经过一两代人之后,新一代的读者会更习惯、更喜欢新媒体阅读方式。2021/6/2747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5纸质媒体对读者身体健康影响小吗?
目前并没有权威的医学对比数据可以证明,纸质媒体对读者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小于新媒体。其实,长时间地伏案阅读,不管是纸质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会对人的健康有所损害;与其说是屏幕损害了读者的眼睛,倒不如说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损害了读者的健康。随着技术越来越人性化,如人体工程学的大量运用和显示屏技术的改善,阅读新媒体损害健康的观点很难成立。2021/6/2748
1、对典型观点的质疑
1.6纸质媒体便于保存吗?
新媒体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信息存储密度极高而单位信息存储成本极低,因此,可以用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科技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关于医疗设备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5年度厂房办公室装修项目噪音控制合同范本4篇
- 个体经营者与员工2024年劳动协议样式版B版
- 花烟草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合同
- 2024版货物运输安全合同书
- 2025年度园林景区草坪修剪与生态修复合同3篇
- 2024年03月广东届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线上校招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户外广告位及摊位联合租赁及品牌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拆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合同4篇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英语Unit1 单元设计
- 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选词填空专题训练
-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试行)
- GA 844-2018防砸透明材料
- 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与读音 元素周期表口诀顺口溜
-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新版)课件
- MSDS物质安全技术资料-201胶水
- 钼氧化物还原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理研究
- (完整word)2019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试习题及答案
- 《调试件现场管理制度》
- 社区治理现代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