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功与能》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功与能》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功与能》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功与能》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功与能》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功与能》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高新区校级模拟)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0o%最高点、、

4助胸_______起_L跺L套.遽勰蕊该谡滂然X粼落地点

A.助跑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D.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2024•澄城县一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洋发现地面有垃圾,于是拾起垃圾拎在身体一侧保持不

动,沿水平方向走一段距离寻找垃圾桶,站在垃圾桶旁辨别垃圾的分类,最后扔掉垃圾,整个过程中

小洋对垃圾做功的是()

A.拾起垃圾B.沿水平方向走

C.站在垃圾桶旁D.垃圾掉落桶中

3.(2022•泾阳县模拟)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举行.高山滑雪项目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

之一,若某运动员在该项目测试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e)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起点

B.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运动员在c点的机械能等于d点的机械能

D.运动员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的重力势能

4.(2024•榆阳区三模)2023年11月26日,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总决赛在卡塔尔落下帷幕,中国队以2

金4银2铜的成绩位列奖牌榜首位。如图是运动员使用气手枪射击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瞄准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气枪弹离开枪膛后,机械能逐渐减小

C.气枪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气枪弹命中靶心将靶纸打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2024•陕西模拟)有关小明刚刚进入考场的情景,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步入考场的步伐5m/sB.迈一步为50cm

C.小明的心跳80次/sD.爬楼的功率为1000W

6.(2022•澄城县二模)如图是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关于他运动

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下滑过程中,以滑雪板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B.他能在空中持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C.他从跳台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在雪地下滑过程中他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7.(2022•勉县一模)甲、乙两人分别提着书包并肩从一楼匀速登上二楼,已知甲、乙两人对书包做功的

功率Pv>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书包重力一定大

B.甲对书包做的功可能少

C.甲对书包做功可能慢

D.甲一定先到达二楼

8.(2022•碑林区校级模拟)将两个相同的带有电子显示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

将铁球把左边的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自由释放,(不计阻力)则分析正确的是()

电子显示读数电子显示读数

A.铁球的速度一直增加

B.铁球在加速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两边弹簧的电子屏最大读数相同

D.小球接触右边弹簧后的电子屏读数一直增大

9.(2023•雁塔区校级三模)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身系弹性蹦极绳的蹦极运动员从高台

跳下,假定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最大

B.蹦极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C.蹦极绳伸至原长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做功的功率不变

D.蹦极绳伸至原长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变大

10.(2023•武功县模拟)2023年1月28日,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从上海虹桥飞抵南昌昌北国际机

场,完成癸卯兔年的首次飞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停在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机在加速上升时,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飞机升空利用了“空气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

D.飞机在高空中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11.(2024•宝鸡三模)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静止在空中

B.返回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返回舱静止在地面时,所受支持力与其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航天员出了返回舱后,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将减小

12.(2023•雁塔区校级模拟)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

高铁、“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等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

涌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

B.国产大飞机减速下降时,其机械能守恒

C.绕月飞行的“嫦娥”探测器,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D.“天舟一号”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4•佳县模拟)小美居住的小区单元楼加装了电梯,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小美乘坐电梯匀

速下楼时,相对电梯,小美是的,小美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若小美乘坐电梯从7楼下降到1楼用时0.2min,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下降的平均速度为

km/ho

14.(2022•陕西模拟)如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下落

至B点的过程中,它的转化为动能;弹性小球从B点上升至C点又开始下落,小球在B

点的机械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C点小球的动能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15.(2022•雁塔区校级二模)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所示,

质量为1300kg的“天问一号”在距火星表面100m高处短暂悬停,选定安全地点后平稳着陆。悬停时

发动机要持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则“天问一号”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o“天问一号”在100m高空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天问一号”在

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对“天问一号(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16.(2023•高新区校级模拟)如图1所示,小明制做橡皮筋测力计,这是利用了物体受力越大,物体的

就越大的原理。如图2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书匀速前进,然后在书和桌面间垫几支

圆柱形铅笔,再次拉动它匀速前进,得出变滑动为滚动可以物体间摩擦。如图3所示,将

橡皮筋在罐子的盖子和罐底的小孔固定,将罐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去后又会自己往回滚,在罐子滚回

来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

O„、匕占一

3橡

图1图2图3

17.(2023•山阳县模拟)某汽车厂商对汽车进行试验。将汽车模型放在如图-1所示的风洞中,固定在水

平地面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汽车模型相对

于风是的。汽车外形呈流线型,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选填“大”或

“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并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

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在0〜10s时间内,汽车发动机做功

Jo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No

图一2

18.(2024•子洲县三模)如图甲所示,在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有一条黄色安全线,人必

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防止乘客

会被“推”向列车,从而发生危险。为了充分利用能量,某地高铁站火车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

构成一个缓坡,如图乙所示,进站上坡前关闭发动机,列车由于具有冲上缓坡,这样设计

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动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

19.(2024•商南县模拟)如图-1,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上,橡皮筋固定在易拉罐两端,易拉罐从不太陡

斜面上滚下后会立刻滚上斜坡,说明能与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如图-2,在空易拉罐中加少量

的水,加热水沸腾以后,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过一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这个现象证明

了的存在。如图-3,将两个空易拉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两个易拉罐中间用力吹

气,两个易拉罐相互靠近,说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o

图一]图一2图一3

20.(2022•合阳县一模)炎热的夏季,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水不停地喷洒着,使

街道空气有清新凉爽之感。此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

或“保持不变”),以车为参照物,两边的树木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洒水

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3000N,功率为30kW,则洒水车行驶的速度为km/h。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2024•紫阳县三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工地上看到如图-1所示的夯式打桩机的重锤由高处下落后能

将下面的钢桩打入地里。通过讨论,小组同学知道重锤将钢桩打入地里是因为被举高的重锤具有重力

势能,那么物体的重力势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针对这个问题,小组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组同学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如图-2所

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桌面的中心部

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铁块质量m/g铁块距桌面高度桌腿进入沙子的深

H/cm度h/cm

①20201.9

②20302.9

③20403.8

④30202.9

⑤40204.1

(1)铁块将小桌桌腿撞入沙子的深度越深,表明铁块能够对外做功越,说明它的重力势能

越。

(2)铁块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它的能。(不计空气阻力)

(3)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4)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0

(5)桌子的桌腿进入沙子后,速度不断减小直至静止,桌子的机械能转化为能。此过程中能

22.(2023•莲湖区校级三模)斜面在生活生产中常见,在物理实验中也常有,以下物理实验都用到了斜

面。

(1)如图甲所示利用斜面测平均速度,为了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度,可以(填“增大”或

“减小”)斜面坡度,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2)如图乙所示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毛

巾、木板、平板玻璃等表面上运动不同的距离后停止,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

W2、W3,它们的关系是o

(3)如图丙所示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小车A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

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

23.(2022•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弹弓是80、90后小时候都喜欢玩的玩具。小明看到爸爸玩弹弓引起了

他的好奇。他根据所学知识知道弹珠的弹射距离与橡皮条的弹性势能有关,所以他想探究“橡皮条的

弹性势能与橡皮条长度、宽度的关系。”于是小明同学利用相同的弹珠,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

的橡皮条进行实验,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

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橡皮条橡皮条宽/cm橡皮条长/cm弹射的水平距离

/m

1a0.5015.0013.20

2b0.5020.0010.10

3c0.5025.009.10

4d0.5030.008.20

5e0.5035.006.00

6f0.5040.003.00

7g0.8020.0012.00

8h1.0020.0014.00

9i1.0020.00

(1)实验中,是通过来反映橡皮条弹性势能大小的。

(2)比较第1-6次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其它条件不变时,。

(3)对比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其它条件不变时,橡皮条越宽具有弹性势能越大。

(4)小明同学想进一步研究弹珠弹射水平距离与弹珠质量的关系,在前面实验基础上又用质量较大的

铁弹珠进行了第9次实验,小明认为同样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一样

大,转化给弹珠的动能一样大,由于铁弹珠的质量大,其速度,因此可以判断出弹射的水平

距离14m。(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5)小明想做一个能将弹珠发射的更远弹弓,应选用的橡皮条。

A.窄面长的

B.宽而长的

C.窄而短的

D.宽而短的

(6)你认为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还有(写出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2022•武功县模拟)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如图所示,该飞机蓄满水后总质量60吨,为检测飞

机性能,先后进行了模拟灭火和水面滑行测试。在灭火测试中:飞机盘悬在火场上方200m处,将所蓄

水分次投下,每次投水200kg,用时20s到达地面。在水面滑行测试中:飞机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

度沿直线匀速滑行了60s,若飞机发动机牵引力的总功率始终保持2.5X1()6W。(p*=1.0X103kg/m3,

g=10N/kg)求

(1)飞机蓄满水静止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

(2)每次投下的水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飞机在水面沿直线匀速滑行时,飞机所受的牵引力。

25.(2024•榆阳区三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愈发广泛。如图是某公司的送餐

无人机。某次送货过程中,该无人机搭载重50N的货物,在20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100m后到达目

的地。

(1)该无人机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该无人机搭载货物上升过程中,拉力对货物做的功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高新区校级模拟)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建.

JL........X

助跑起跳徭春墨窸蒸潺:这溪建袤潺达滨嵬运

A.助跑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D.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答案】D

【分析】(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4)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解:

A、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没有弹性形变;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变大,A选项错误;

B、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小,故B选项错误;

C、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C选项错误;

D、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属于基本内容。在判断动能和

重力势能的大小时,要注意看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怎么变化。

2.(2024•澄城县一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洋发现地面有垃圾,于是拾起垃圾拎在身体一侧保持不

动,沿水平方向走一段距离寻找垃圾桶,站在垃圾桶旁辨别垃圾的分类,最后扔掉垃圾,整个过程中

小洋对垃圾做功的是()

A.拾起垃圾B.沿水平方向走

C.站在垃圾桶旁D.垃圾掉落桶中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专题】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

A、拾起垃圾的过程中,小洋对垃圾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垃圾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小洋对垃圾做了

功,故A正确;

B、沿水平方向走的过程中,小洋对垃圾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垃圾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小

洋对垃圾没有做功,故B错误;

C、站在垃圾桶旁的过程中,小洋对垃圾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垃圾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洋对垃圾没

有做功,故C错误;

D、垃圾桶落掉桶的过程中,没有施加力,但垃圾向下移动了距离,所以小洋对垃圾不做功,故D错

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通过的距

离。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同时注意下列几种情况不做功:(1)F=0、sWO;(2)FWO、s=0;(3)FWO、sWO,但F_Ls。

3.(2022•泾阳县模拟)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举行.高山滑雪项目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

之一,若某运动员在该项目测试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fd-e)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起点

A.运动员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动能增加

B.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运动员在c点的机械能等于d点的机械能

D.运动员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的重力势能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机械能的概念.

【专题】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在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时,要搞清题目提供的条件或环境,此

题的条件是:①不计空气阻力;②滑雪板与雪之间存在摩擦。

【解答】解:

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正确;

B、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B正确;

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腾空状态,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故

C正确;

D、a、c两点高度不同,重力势能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结合机械能的概念(动能、重力势能概念),根据题目的条件可分析出答案。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只能说明它的动能为零,它的机械能不一定为零。

4.(2024•榆阳区三模)2023年11月26日,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总决赛在卡塔尔落下帷幕,中国队以2

金4银2铜的成绩位列奖牌榜首位。如图是运动员使用气手枪射击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瞄准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气枪弹离开枪膛后,机械能逐渐减小

C.气枪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气枪弹命中靶心将靶纸打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机械能的概念;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用惯性判断物体的运动.

【专题】运动和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C

【分析】(1)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原理就是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

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4)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变化。

【解答】解:A.运动员瞄准时,当靶心、准星、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表示已经瞄准了靶心,这利用

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气枪弹离开枪膛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及重力的影响,速度、高度会变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小,

所以机械能逐渐减小,故B正确;

C.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气枪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气枪弹具有惯性,

故C错误;

D.气枪弹对靶纸的作用力使纸发生了形变,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机械能的变化、惯性现象及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知识。

5.(2024•陕西模拟)有关小明刚刚进入考场的情景,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步入考场的步伐5m/sB.迈一步为50cm

C.小明的心跳80次/sD.爬楼的功率为1000W

【考点】功率的估测;常见的长度及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的估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结合日常生活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估测即可。

【解答】解:A.人正常走路的速度大约在1〜1.5m/s左右,在学生进入考场时,速度一般在lm/s左右。

故A不正确;

B.人正常走路的步幅大约在0.5〜0.75m左右,在学生进入考场时,走路的速度要慢一些,步幅在0.5m

左右。故B正确;

C.人的正常的心跳的速度约为80次/分钟,不能是80次/秒。故C不正确;

D.中学生的体重在50kg左右,爬楼时的速度大约在每秒钟1个或2个台阶,约0.16X2=0.32m,所以

爬楼功率为

pJLgl卫l=5°kgXl°N/kgX、8321rl=i6ow,不可能到达1000W,故D不正确。

tttIs

故选:Bo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估测能力,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

大小由一定的认识能力,对一些常识有一定的积累.

6.(2022•澄城县二模)如图是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关于他运动

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4

A.下滑过程中,以滑雪板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B.他能在空中持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C.他从跳台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在雪地下滑过程中他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参照物的选择;惯性的概念;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通过判断运动员相对滑雪板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还是静止;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

高度有关;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他能在空中持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他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他从跳台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

势能减小,故C正确;

D、在雪地下滑过程中他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

误。

故选:Co

【点评】此题以单板滑雪为背景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难度中等,综合性强,属于中考热点题型,

值得关注。

7.(2022•勉县一模)甲、乙两人分别提着书包并肩从一楼匀速登上二楼,已知甲、乙两人对书包做功的

功率P^>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书包重力一定大

B.甲对书包做的功可能少

C.甲对书包做功可能慢

D.甲一定先到达二楼

【考点】功率的大小比较.

【专题】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人分别提着书包并肩从一楼匀速登上二楼,说明甲、乙做功的时间相

同,运动时间相同;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由p=y■可分析甲乙做功的多少;根据w=Gh可分析两书包的重力大

t

小关系。

【解答】解:D、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人分别提着书包并肩从一楼匀速登上二楼,说明甲、乙做功的

时间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故D错误;

C、由于P^>P乙,可知甲做功一定比乙做功快,故C错误;

B、由P=也可知,W甲〉W乙,甲做功一定比乙多,故B错误;

t

A、由亚=611可知,甲的书包的重力一定大,故A正确。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功率和功的有关知识,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8.(2022•碑林区校级模拟)将两个相同的带有电子显示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

将铁球把左边的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自由释放,(不计阻力)则分析正确的是()

电子显示读数电子显示读数

A.铁球的速度一直增加

B.铁球在加速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两边弹簧的电子屏最大读数相同

D.小球接触右边弹簧后的电子屏读数一直增大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分别从铁球竖直和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由平衡力的条件作出判断;

(3)不考虑能量的损失,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4)分别从铁球向右运动压缩弹簧和铁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左运动分析。

【解答】解:A、弹簧被压缩后恢复原状,给铁球弹力的作用,铁球由静止变为运动,速度逐渐变大;

当铁球离开弹簧后,不再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因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所以铁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错误;

B、铁球在加速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和

重力作用,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不计阻力,铁球在滚动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撞击右侧弹簧后,铁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

弹性势能时,弹簧形变最大,且与左侧弹簧最大形变相同,所以两边弹簧的电子屏最大读数相同;故

C正确;

D、铁球向右运动压缩弹簧,弹簧形变增大,弹力增大;当弹簧形变最大时,铁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

向左运动,弹力逐渐缩小,示数变小,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识的应用,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9.(2023•雁塔区校级三模)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身系弹性蹦极绳的蹦极运动员从高台

跳下,假定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最大

B.蹦极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C.蹦极绳伸至原长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做功的功率不变

D.蹦极绳伸至原长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变大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守恒;功率的大小比较.

【专题】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根据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运动状态分析;

(2)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3)根据P=Z=31=GV分析重力做功的功率的变化;

tt

(4)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

【解答】解: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为0,是最小的,故A错误;

B、蹦极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能会转化为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

恒,故B错误;

C、蹦极绳伸至原长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根据P=W=@l=Gv可知,运动员

tt

重力做功的功率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

D、蹦极绳伸至原长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形变程度一直变大,所有弹性势能一直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功率公式的应用等,难度不大。

10.(2023•武功县模拟)2023年1月28日,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从上海虹桥飞抵南昌昌北国际机

场,完成癸卯兔年的首次飞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停在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机在加速上升时,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飞机升空利用了“空气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

D.飞机在高空中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机械能的

概念.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1)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这两个力平衡。

(2)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3)流体压强的特点: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4)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解答】解:A、停在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飞机在加速上升时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故B错误;

C、飞机升空利用了“空气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原理,故C错误。

D、客机在高空中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围绕飞机考查了机械能的变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以及平衡

力的辨别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1.(2024•宝鸡三模)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静止在空中

B.返回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返回舱静止在地面时,所受支持力与其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航天员出了返回舱后,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将减小

【考点】机械能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固体压强的比较大小;重

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D

【分析】(1)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

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

(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口上可知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变化情况。

PS

【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返回舱将以外力消失

的一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因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返回舱静止在地面时,所受支持力与其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

D.航天员出了返回舱后,返回舱的总重力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

知,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将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机械能的变化、平衡力的判断及压强大小的变化情况,难度适中。

12.(2023•雁塔区校级模拟)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

高铁、“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等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

涌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

B.国产大飞机减速下降时,其机械能守恒

C.绕月飞行的“嫦娥”探测器,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D.“天舟一号”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考点】机械能的守恒;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惯性的概念;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3)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说明运动状态改

变;

(4)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飞机在减速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B

错误;

C、绕月飞行的“嫦娥”运动方向在不断的变化,说明其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天舟一号”发射上升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大,故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通过热点问题考查物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和

生产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此类题目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题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4•佳县模拟)小美居住的小区单元楼加装了电梯,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小美乘坐电梯匀

速下楼时,相对电梯,小美是静止的,小美的机械能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若小美乘坐电梯从7楼下降到1楼用时0.2min,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下降的平均速度为

5.4km/h。

【考点】机械能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其他综合题;理解能力.

【答案】静止;减小;5.4o

【分析】(1)被研究对象是否运动,主要看被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有变

化,则是运动的,没有变化,则是静止的;

(2)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3)根据速度公式v?即可解答。

【解答】解:(1)乘坐电梯匀速下楼时,人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

(2)电梯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和速度都没有变化,所以动能不变;但是他的位置变低了,也就是

重力势能变小了,故机械能减小。

(3)乘坐电梯从7楼下降到1楼所通过的距离$=(7-1)X3m=18m电梯下降的平均速度为

vqo'?、=L5m/s=5.4km/k

t0.2X60s

电梯下降的平均速度为5.4km/h„

故答案为:静止;减小;5.4o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机械能以及速度,属于基础题目。

14.(2022•陕西模拟)如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下落

至B点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弹性小球从B点上升至C点又开始下落,小球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C点小球的动能

为零(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机械能的概念.

【专题】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重力势能;大于;不为零

【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有关,物体质量越

大,速度越快,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质量越大、

高度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图中小球弹跳的最大高度越来越低,隐含的信息是机械能逐渐减

小。

【解答】解: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其重力势能变小,同时速

度变大,则动能变大,所以该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由图知,小球弹跳的最大高度越来越低,说明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与地面撞击做功,则小球机械

能逐渐减小,且B点在C点之前,所以弹性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在C点时,小球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动能不为零。

故答案为:重力势能;大于;不为零。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以及比较机械能的大小,对于这类题目要抓住题目的隐含信

息,小球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说明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

15.(2022•雁塔区校级二模)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所示,

质量为1300kg的“天问一号”在距火星表面100m高处短暂悬停,选定安全地点后平稳着陆。悬停时

发动机要持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则“天问一号”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

体。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天问一号”在100m高空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天问一

号”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对“天问一号”不做功(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的相互性.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喷出的气体;相互的;不做功。

【分析】(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不做功。

【解答】解:(1)“天问一号”悬停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天问一号”对气体产生一个向

下的力,气体对“天问一号”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天问一号”获得向上的推力,这是利用了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推动“天问一号”向上加速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2)天问一号在100m高空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天问一号所受的火星

重力对天问一号不做功。

故答案为:喷出的气体;相互的;不做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施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功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16.(2023•高新区校级模拟)如图1所示,小明制做橡皮筋测力计,这是利用了物体受力越大,物体的

形变就越大的原理。如图2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书匀速前进,然后在书和桌面间

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拉动它匀速前进,得出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物体间摩擦。如图3所

示,将橡皮筋在罐子的盖子和罐底的小孔固定,将罐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去后又会自己往回滚,在罐

子滚回来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考点】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

互转化.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1)形变;(2)减小;(3)弹性势;动。

【分析】(1)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其形变就越大;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3)橡皮筋在缠绕过程中具有了弹性势能,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再转化为动能。

【解答】解:(1)由图可知,橡皮筋测力计的原理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2)图乙中,由该小实验可得出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物体间摩擦;

(3)图丙中,小明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去后,“魔罐”内的橡皮筋发生缠绕,将动能转化为

弹性势能;当动能为零时,弹性势能最大,随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减小,动能

增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

故答案为:(1)形变;(2)减小;(3)弹性势;动。

【点评】本题通过三个小实验,考查了橡皮筋测力计的原理、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量的转化等,有一

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7.(2023•山阳县模拟)某汽车厂商对汽车进行试验。将汽车模型放在如图-1所示的风洞中,固定在水

平地面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汽车模型相对

于风是运动的。汽车外形呈流线型,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选填“大”或

“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并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

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在0〜10s时间内,汽车发动机做功9义1()5J。

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3000No

图一2

【考点】功、功率的图像问题;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功的简单计算;功率的

计算;功率的推导式P=Fv.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应用能力.

【答案】运动;小;9X105;3000o

【分析】(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状态可能

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比较高速流动的空气对模型车向上向下压强的大小;

(3)知道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做直线运动,利用W=Pt求轿车发动机做功,再利用P=Fv求汽车

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而汽车匀速行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解答】解:汽车模型相对于风,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汽车的车身形状上凸下平,

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升力,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

力比静止时小;

轿车的功率P=90kW=9X104W,

则轿车发动机在0〜10s时间内做功为:W=Pt=9X104WX10S=9X105J,

由图示知轿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30m/s,

由P=t』^=Fv得到轿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f=F=E=90°°°W,=3000N。

ttv30m/s

故答案为:运动;小;9X105;3000o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功率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

和应用,综合性较强。

18.(2024•子洲县三模)如图甲所示,在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有一条黄色安全线,人必

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