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1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3大考点】(原版卷)_第1页
第1单元第1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3大考点】(原版卷)_第2页
第1单元第1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3大考点】(原版卷)_第3页
第1单元第1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3大考点】(原版卷)_第4页
第1单元第1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3大考点】(原版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

(考情速览+考点直击+考试提升)

考情揭秘素养点击

1.生物的的基本特征1.根据实例准确判断生物基本

基本考查点2.生物学探究方法特征;

3.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能安全使用常用实验器具,

1.依托古诗词文化考察生物基本特征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和

热点及难点2.以具体生物实验考查生物学探究方法开展有关细胞的科学探究活

3.直接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动。

1.多以传统文化做为切入点,常见选择题的形3.基于研究背景,正确的将探

式考察生物基本特征究实验补充完整,并针对可能

2.生物学探究方法为必考点,多见于大题考察,发生的问题进行解决;

中考中考查值得多加关注4.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形式及地位3.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的相关内容单独考进行观察,并从材料制备、仪

查的频率较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或结合观察器设备、操作程序等方面,初

临时装片考点一起考察,值得关注步分析成像不佳等情况的产

生原因;

考点一、生物的的基本特征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A.珊瑚礁B.大肠杆菌C.生石花D.流感病毒

2.花花同学从池塘中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些小颗粒,下列可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

依据是()

A.能随着水滴流动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能被碘液染上颜色D.具有一定的结构

3.夏天,小明在学习时不住地出汗,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第1页共11页.

A.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呼吸

4.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一项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考点二、生物学探究方法

1.夏季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小秦观察到这一现象,他认为: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土壤

中缺少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作出假设B.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

2.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3.若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A.B.

C.D.

4.某商家宣传自己的保健品可以提升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表示质疑,并且设计了

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给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组饲料重小鼠数

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

别量量

第2页共11页.

甲给小鼠喂食含有保健品的饲

150克1只

组料将小鼠放入迷宫,计时小鼠走出迷宫所需要的

时间

给大鼠喂食普通饲料100克1只

A.两组饲料重量统一为150克B.每组小鼠的数量改为10只

C.两组都应选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D.两组统一喂食含有保健品的饲料

5.七年级某班学生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不同小组滴加稀碘液后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下列对

实验现象的解释,符合逻辑的是()

A.1号变蓝、2号不变蓝,说明唾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B.1号不变蓝、2号变蓝,可能是水浴加热温度过高

C.1号、2号均不变蓝,说明稀碘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1号、2号均变蓝,可能是唾液中酶的含量不足

6.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

污染、生态破环。由于人为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

害影响。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李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②在5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E;③在5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④在其中四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

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⑤再向各鱼缸分别放入一条品种、大小、生长状况都相同的金鱼,定时

饲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ABCDE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050100200400

第3页共11页.

金鱼成活时间/天2515127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变量是,第⑤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品种、大小、生长状况都相同,是为

了保证变量。A组在实验中属于组。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考点三、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若想在视野中看到尽可能大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10×和10×B.5×和10×

C.5×和40×D.10×和40×

2.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下表皮细胞时的甲、乙两个视野,由甲变为乙时,不可能的操作是()

A.换用高倍B.向左下方移动装片C.调节准焦螺旋D.换用小光圈

3.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学习及实际操作,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请结合图片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4页共11页.

A.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①②③

B.转动转换器可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

D.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④使物像变清晰

4.小秦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依次看到如下四个视野。对小秦操作的分析,正

确的是()

A.由视野①→②时,小秦将临时玻片向右适当移动

B.由视野②→③时,小秦转动转换器换用低倍物镜

C.由视野③→④时,小秦细微地调节了细准焦螺旋

D.由视野③→④时,小秦选用了平面镜使视野更亮

5.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后,乐乐迫不及待的开始使用起来。

(1)乐乐在观察时应该先选用(填“高”或“低”)倍物镜。

(2)乐乐为了能够使物像更加清晰,开始调焦距,此时他转动的是。

(3)如果视野光线较弱,我们可以调整显微镜的遮光器,光弱时使用(填“大光圈”或“小光圈”),

然后转动反光镜,光线较暗时使用,光线强时使用。

(4)乐乐为什么在观察时观察的视野范围越来越小?。

1.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

2.“早秋惊落叶“”、“秋雨梧桐叶落时”,说明植物()

①需要营养

第5页共11页.

②能排出体内废物

③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②③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3.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航天乘组圆满完成飞行任务成功着陆。下列空间站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

现象的是()

A.航天员日常体能训练后出汗

B.太空舱的空气循环系统制造氧气

C.航天员在太空厨房中加热饭菜

D.太空菜园中的蔬菜种子长成幼苗

4.下列哪一现象与“河豚在遇到危险时身体会吸气膨胀成一个球体”的现象具有相同特征()

A.雄蛙鸣叫B.植物向光生长

C.食品涨袋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

质量(克)202020①

水(毫升)50②5050

温度上升(℃)2.21.431.3

A.根据实验探究的原则,①应该为20,②应该为50

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应浸入水中并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6.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树木,科研人员对长白山红松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第6页共11页.

A.25℃时,光照强度为中光时,红松种子萌发率最高

B.15℃时,光照越强,越利于红松种子萌发

C.25℃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能促进红松种子萌发

D.实验选择红松种子时,应做到随机取样

7.2023年4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由于吸热,温室气体达到

了创纪录水平,成为过去8年全球平均温度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下图所示为研究“温室效应”影响生物圈的

装置,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A与B内生态瓶中各成分的量可以不同

B.A与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实验一段时间后,若B内温度比A高,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D.若将两个生态瓶密封,不影响其中植物的生活

8.海南果农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7页共11页.

对照组实验组

组别

甲乙丙丁

夜晚照明时间段①18:30〜22:3022:30〜02:3002:30〜06:30

果实产量(千克/公顷)1980469394742940

A.①的处理是夜晚无照明B.各实验组的照明时长相同

C.增产效果乙>丙>丁D.丙组处理方法最具推广价值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是生物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

的工具。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和镜头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时,视野中的物象不清晰,应调节b

B.①③镜头组合能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C.周围环境较暗时,应使用g的凹面

D.对光时,应转动d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1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几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B.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C.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若将视野从②变为④,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

第8页共11页.

11.图1是2个目镜,图2是4个物镜,图3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a组合视野最暗

B.A和d组合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

C.转动①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④

D.物镜的使用,首先使用d,再转换为a进行观察

12.为一探显微世界的奥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节支架

等材料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一。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

可实现与图二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表示)。

A、对光;B、取镜和安放;C、观察;D、调节焦距。

(2)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上下大.幅.度.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二所

示光学显微镜的[]。

(3)图二中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填“低”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取

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D],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即可。

第9页共11页.

(4)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选

填“粗”或“细”)准焦螺旋。

(5)图二中显微镜的目镜为5X,物镜为4X时,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倍,此时观察到的细

胞数目如图三;如果物镜倍数不变,将目镜更换为15X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个。

13.下图是显微镜及其相关器材和观察到的视野,请据图答题:

(1)请写出图一中序号所表示的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①②③⑤⑦

(2)在对光时,需要转动图一中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