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解析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苏科版2024)_第1页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解析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苏科版2024)_第2页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解析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苏科版2024)_第3页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解析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苏科版2024)_第4页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解析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苏科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测试卷

(考试时间:25分钟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天种子萌发,破土而出,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活需要营养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能够生长和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可见,春天种子萌发,

破土而出,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能够生长和繁殖。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当老师的手从小明眼前闪过,小明立马眨眼。描述的生物特征是()

A.获取营养B.遗传变异

C.生长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当老师的手从小明眼前闪过,小明立马眨眼。体现了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这一特性。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鱼戏莲叶间B.小荷才露尖尖角

C.长河落日圆D.稻花香里说丰年

【答案】C

第1页共13页.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

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鱼戏莲叶间,鱼和莲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小荷才露尖尖角,描写了娇嫩的小荷的生长,体现小荷的生命力,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长河落日圆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体现了生物的繁殖现象,属于生命现

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太行大峡谷位于我市林州境内,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景区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

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山峰B.溪水C.流瀑D.太行花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

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

【详解】ABC.山峰、溪水、流瀑都是自然景观,不具有生物特征,不属于生物,ABC不符合题意。

D.太行花属于植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能生长B.需要营养C.能排出体内废物D.能繁殖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生物学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我们食用的蔬菜、瓜果主要来源于植物

第2页共13页.

B.生物学研究可解决环境污染、防治疾病等问题

C.我们食用的禽蛋、肉类主要来源于动物

D.生物学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答案】D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

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

系,生物学对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非常重要。

【详解】A.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我们食用的蔬菜、瓜果主要来源于植物,A正确。

B.生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

如人类正在研究的生物能源,B正确。

C.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我们食用的禽蛋、肉类主要来源于动物,C正确。

D.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但生物学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D错误。

故选D。

7.(23-24七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进入初中,你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下列关

于对生物及生物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C.生石花、扫地机器人、支原体等都属于生物

D.观察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答案】C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动物等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

环境的关系,都是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

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详解】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故A正确。

B.植物、动物等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故B正确。

C.生石花、支原体都属于生物,机器人属于非生物,故C错误。

D.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测量、实验等,其中观察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故D正确。

故选C。

第3页共13页.

8.(2024·吉林·中考真题)吉林省查干湖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为了解查干湖地区植物资

源组成及数量,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调查法B.比较法C.实验法D.推测法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要了解某地区地区植物资

源组成及数量,常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详解】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

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

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所以吉林省查干湖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为了

解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数量,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A正确。

B.比较法指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数量,

不能用比较法,故B错误。

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

科学结论,了解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数量,不能用实验法,故C错误。

D.推测法指根据已有的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结论或答案,了解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组成及数量,不能

用推测法,故D错误。

故选A。

9.(2024·江苏泰州·二模)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生命的奥秘,下列主要应用实验法

进行研究的是()

A.查找关于东北虎在我国分布情况的资料

B.调查八年级同学近视眼的发生情况

C.利用望远镜、摄像机等工具对鸟类形态进行研究

D.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详解】A.查找关于东北虎在我国分布情况的资料,属于分析资料法,A错误。

B.调查八年级同学近视眼的发生情况,属于调查法,B错误。

C.利用望远镜、摄像机等工具对鸟类形态进行研究,属于观察法,C错误。

第4页共13页.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

科学结论。可见,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属于实验法,D正确。

故选D。

10.(22-23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一致

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做实验

【答案】D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

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

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

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

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2-23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下列有关探究实验以及实验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多次重复实验可以消除或避免误差

C.要用酒精灯盖熄灭酒精灯

D.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和饮料

【答案】B

【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

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详解】A.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和实验是获取数据和验证假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收集

到关于研究对象的现象和特征;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控制变量,观察因变量如何随自变量变化,从而验证

或推翻假设,A正确。

第5页共13页.

B.误差是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仪器精度、人为操作等)导致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因为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抵消一些随机误差的影响。但是,误差是

不可避免的,即使多次重复实验也不能完全消除误差,B错误。

C.在实验室中,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酒精灯盖盖灭,而不是用嘴吹灭。因为用嘴吹灭可能导致

火焰沿着灯芯进入酒精灯内部,引起酒精灯爆炸,C正确

D.实验室中通常存放有各种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其中一些可能对人体有害。在实验室吃东西和饮料

可能导致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D正确。

故选B。

12.(2024·江苏宿迁·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和下降

B.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且透明

C.用转换器可以调节使用大小不同的光圈

D.物像偏右上方,可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答案】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目镜和物镜)

和反光镜组成。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

旋(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详解】A.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

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可见,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和下降,A正确。

B.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使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因此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

的材料必须是“薄且透明”,B正确。

C.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

倍数的物镜镜头;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

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

中央,D正确。

故选C。

13.(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6页共13页.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

B.乙图中,选用物镜②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

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

D.由丙图转为丁图时,需将乙图中②换成③

【答案】A

【分析】低倍镜下: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高倍镜下: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

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粗准焦螺旋:转动它,可以大

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转动它,使物像更清晰。

【详解】A.细准焦螺旋: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转动它,使物像更清晰。换用高倍镜后,应调节①细准

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乙图中②物镜比③物镜放大倍数小,选用物镜②

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B错误。

C.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丙图物像在左侧,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左侧移动,

物像才能向右移动到达视野中央,C错误。

D.丙丁图中细胞体积一样大,所以都是在乙图②低倍镜下观察所得,D错误。

故选A。

14.(24-25七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

下列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操作,可行的是()

A.若目镜有污点,应用纱布擦拭

B.观察时,左眼看向目镜右眼闭着

C.当光线较暗时,用平面镜来观察

D.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第7页共13页.

【答案】D

【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使用大光圈、凹

面镜调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详解】A.若目镜有污点,应用擦镜纸擦拭,故A错误。

B.观察时,左眼看向目镜,右眼睁开,故B错误。

C.凹面镜聚光,因此当光线较暗时,用凹面镜来观察,故C错误。

D.低倍物镜视野亮且宽,容易找到物像,因此,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故D正确。

故选D。

15.(23-24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用下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欲使视野中的物像

更清晰,应调节()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分析】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遮光器。

【详解】A.①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A不符合题意。

B.②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B符合题意。

C.③转换器安装在镜筒的下方,转换器上安装不同的物镜,C不符合题意。

D.④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4·江苏盐城·一模)下列关于练习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相应准焦螺旋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第8页共13页.

A.注视物镜B.注视目镜

C.注视物镜D.注视标本

【答案】A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调节物镜距离的正确操作步骤是: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

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

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

标本,甚至损坏物镜,A符合题意。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B不符合题意。

C.当镜筒上升到一定距离时,停止转动粗准焦螺旋,眼睛注视目镜,左手逆时针方向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B不符合题意。

D.转动细准焦螺旋时,眼睛应当注视目镜,观察物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024·广西·二模)在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

其中能有效解决对应问题正确做法的是()

A.视野光线较暗——转动遮光器用小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将玻片朝左上方移动

C.物像不够清晰——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D.观察目标偏小——换用倍数更小的物镜

【答案】C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详解】A.在显微镜的使用中,如果视野光线较暗,通常是因为进入镜头的光线不足。为了增加光线,

我们需要使用更大的光圈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因此,当视野光线较暗时,应该转动遮光器使用大光圈,

而不是小光圈。小光圈会进一步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使视野更暗,A错误。

第9页共13页.

B.在显微镜观察时,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如果物像偏右下方,那么为了将物

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我们需要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因为当玻片向左上方移动时,物像会相对地向右下方

移动,从而回到视野中央,B错误。

C.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物像不够清晰,通常是因为焦距没有调节好。此时,我们应该略微转动细准

焦螺旋来微调焦距,使物像变得清晰。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焦距,是观察过程中常用的操作,C正确。

D.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观察目标偏小,我们想要看到更大的物像,应该使用倍数更大的物镜。因为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而使用倍数更小的物镜会使物像变得更小,这与我们的目标

相反,D错误。

故选C。

18.(2024·云南·中考真题)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同一目镜下,观察到清晰物像时,

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A.B.C.D.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

察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因此,四台显微镜中应选放大倍数最小的一台,观察到的范围才

最大。

【详解】显微镜的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D选项中的物镜最短,放大倍数最小,观察的视野范围最大,因此,D符

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综合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9.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10页共13页.

(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③],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4)物像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方移动。

(5)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

镜是标有“”的。

【答案】(1)反光镜

(2)⑤细准焦螺旋

(3)d

(4)左上

(5)10×

【分析】图中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

【详解】(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③反光镜,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目镜中看到一个

白亮的视野。

(2)细准焦螺旋有调焦的功能,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成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d。

(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物像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要将其移

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左上方移动。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多。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

标有“10×”的。

第11页共13页.

20.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蚂蚁聚集到一些食物周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从网上购

买了许多蚂蚁,用白糖、面包、白醋、辣条和白瓷盘、放大镜等材料进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瓷盘的中央铺上一层薄薄的湿土,把蚂蚁放在土上面,建一个“蚁窝”,在白瓷盘四角放置四种

食物(如图),保持与蚁窝距离。选择四种食物的作用是形成。

(2)每隔3分钟观察一次,把到达不同食物的蚂蚁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3)从表格数据中小明发现,相同时间内到面包上的蚂蚁比到白糖还要多,这说明蚂蚁主要是靠

(选填“嗅觉”或“视觉”)来寻找到食物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