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三维设计》P226-P230考点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考查方向命题特点2024·新高考II卷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意境的概括①本考点偏重于对物象的考查,其次是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考查较少,但会在对人物情感中间接考查到。2024·全国甲卷15.请赏析颈联“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中“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意象的特点2023·新高考Ⅱ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情景交融2023·全国乙卷选项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画眉鸟》(欧阳修)《画眉禽》(文同)]物象的作用2022·北京卷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物象的意蕴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考查方向命题特点2021·天津卷“黄昏弄清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意境的概括②对形象的作用与意蕴的考查深受命题者青睐,特别是物象和意象。选择题中也有一定体现。2021·天津卷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物象寄寓的情感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意象的作用2020·全国卷Ⅱ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苦笋》陆游)物象的作用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人物形象的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作者)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其他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一)回顾教材,温故知新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我从(),读出了一个()的杜甫。【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从叔尉①渑池顾非熊同登科第皆清列②,尚爱东畿一尉闲。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白首青衫犹未换,又骑羸马出函关。【注】①尉:县尉。这里指担任县尉。②清列:高贵的官位。本诗刻画了“从叔”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赏析。(6分)【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从叔尉①渑池顾非熊同登科第皆清列②,尚爱东畿一尉闲。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白首青衫犹未换,又骑羸马出函关。【注】①尉:县尉。这里指担任县尉。②清列:高贵的官位。本诗刻画了“从叔”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赏析。(6分)参考答案:①本诗刻画了从叔淡泊名利、喜好清闲、甘贫乐道、热爱自然的底层官员形象。(概括特点)②尽管同年进士都已显贵,但他毫无歆羡之情,安心做一名县尉,乐享清闲自在的生活。他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因此甘于贫穷。他性好山水,不汲汲于仕进,直到很晚才踏入仕途。(分析例句)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结合诗中五六两句分析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6分)练习一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①诗中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想要归隐田园,却又进退两难的形象。②第五句,既申述了自己的多病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意向。第六句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民疾苦的愧疚之情,表现了其正直。抓描写——品意象——析环境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有些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塑造了“远离官场、品性高洁”的隐者形象。3.抓描写,把握形象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4.析典故,理解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魏尚自比,抒发了自己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鉴赏人物形象的“四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答题模板: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位(两字或四字形容词)的形象。诗(词)句(结合诗句或词句具体分析)体现了其(两字或四字形容词)的特点,表现/表达了作者(两字或四字形容词)的性格/情感。作者描绘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一句话概括,2分)。他为官三年,马依然瘦弱;为了还债卖掉家当,任满只带书回家,衣衫单薄,难以抵挡冬日的寒风(分析,2分)。这些细节描写(指出表达技巧,2分),生动地表现出邹明府的清正和廉洁。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为,并简要分析练习二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练习三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高雅生活的追求与享受。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③“品茶”、“熏香”、“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的洒脱和闲适自得。抓描写——品意象——析环境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练习四(2019年浙江卷)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①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②通过“竹”写出将军品性高洁。③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抓描写——品意象——析环境关注人物身份,注意“将军”与“书斋”的文武兼容【真题演练】(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解题流程](1)从标题、注释看:由题目可知,诗人写此诗是为弟弟壮行。由注释①②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苏轼时知杭州,兄弟相隔千里。(2)从描写看:“云海相望”“那因远适更沾巾”。虽天各一方,无法送行,但诗人表示不会“泪沾巾”,显得乐观旷达。[参考答案]①诗歌的首联表现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性格。②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课时检测》P639一赠郭将军①李白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②。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注】①此诗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出翰林后在长安作。②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郭将军少年武威事迹,后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护卫皇帝的重任。B.颔联写对郭将军的赞美,由此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受到礼遇时的满足。C.颈联通过郭将军对家中爱子吹笛、美人起舞景象的回忆,寄托其对归家的渴望。D.全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郭将军形象?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郭将军形象?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参考答案:①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宠、生活惬意、潇洒豪放,先得宠后失意的将军形象。②主要使用反衬(对比)手法,前六句层层铺垫,用铺叙的手法从各个角度层层渲染表现郭将军的志得意满,功高得宠,生活美满顺利。③紧接着笔锋一转,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也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知识梳理】古代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形象类型举例分析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历经磨难、执着追求的形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形象“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他们面对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改其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我们看到一个漂泊无依、形影相吊的愁苦女子的形象,她的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诗人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其对山水风光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展现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知识分子形象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慷慨愤世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孤傲高洁、不媚权贵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形象类型举例分析【知识梳理】古代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均饱含同情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有情人别离时的悲伤与无奈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词中两位依依惜别的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辛苦劳作、淳朴善良的形象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的卖炭翁的形象,其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刻画形象类型举例分析【知识梳理】古代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一般指咏物诗和杂诗中的物象,如咏物诗中的松、竹、梅、兰、菊、柳、蝉、山泉、瀑布等。这些形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古代诗人常用“托物言志”,使“物”往往具有诗人的“志”,是诗人情感与志向的依托之物。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是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事物形象回顾教材,温故知新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这是一棵怎样的松?(形、色、声、味、功能、品性)亭亭、劲、端正、本性正面描写(形色声味、功能、品性)挺拔高耸、强劲有力刚强正直、坚贞不屈侧面烘托(环境、他物)风声盛、冰霜惨凄、凝寒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为什么要咏赞这棵松?松人?环境特征松瑟瑟谷风冰霜凝寒挺拔高耸、强劲有力刚强正直、坚贞不屈刘桢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坚守本性绝不屈服建安风骨:面对悲凉天地,报之以慷慨情怀析事物特征————品寄予性情(正、侧面描写)(身世之感,君国之忧)人生选择社会风貌既是勉励堂弟,也是自勉。事物形象的特点:1.被诗人人格化;2.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3.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感;鉴赏事物形象的总原则:由物及人,物人一体1.把握所咏之物的形神特点:①外在特点: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②内在特点:神韵、品格;形神2.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处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咏之志由物及人物人一体(一)洞察特征,读懂物象(二)寻求共性,抵达诗心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技巧答题步骤提挖找点提炼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品格、精神寻找物与志的“契合点”点明作者塑造物象的意图特别提示: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问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一)洞察特征,读懂物象正面描写(形色声味、功能、品性)侧面烘托(环境、他物)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事物特征苦(味)白玉婴(形、色)耿介(品性)苦节(品性)藜藿盘(放在装粗劣饭菜的碗中)味道苦涩洁白鲜嫩正直高洁坚守气节不同流合污【2020全国II卷】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问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二)寻求共性,抵达诗心事物特征人物特征味道苦涩洁白鲜嫩正直高洁坚守气节不同流合污直言进谏正直清高刚正不阿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问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唐太宗是怎么对待魏征的?我是怎么对待苦笋的?很妩媚勿多取珍视人才坚守德操—保护重视—拼搏磨练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问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出非不得地③,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2022北京卷】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长。④鸱鸮:猫头鹰。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病柏生病前:茂盛挺拔长于高岗龙虎之姿号令群雄受人敬仰生病后:形色枯坏失去依凭树叶凋零树根损坏丹凤飞离由盛转衰唐王朝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担忧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出非不得地③,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2022北京卷】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长。④鸱鸮:猫头鹰。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①这首诗主要选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③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意象的作用(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①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②。【注】①李侍郎:李进,掌管兵部的高级官员。②《西京杂记》有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此处作者化用其事。本诗颈联写到“惊蝉”和“旅雁”,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参考答案:①作者以“惊蝉”和“旅雁”两个意象自比,表明自己在宦海沉浮中的漂泊无依之苦;②希望李侍郎引荐、提携自己;③同时,还生发出对自己功业未成的遗憾和感慨,形成刚柔并济的劝进之力。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画面。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或特点分析题,二是写景作用题。景物形象(一)回顾教材,温故知新牡丹亭·游园汤显祖
〔明代〕【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1.梳理“美景——园景、春景”的特点,并描绘“良辰美景”。2.良辰美景之下杜丽娘心情如何,原因何在?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色调阴暗,画面凄凉情感高昂乐观情感低沉伤感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秦娥·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色调含情(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注】饷田:到田间送饭。“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景物形象鉴赏答题步骤:(202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第一步:描绘画面。“黄昏闲弄影”,写梅花在黄昏时分闲展芳姿;“清浅一溪霜月”,写月色清凉,梅花的美好姿态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第二步:概括画面。“梅花”“溪水”“霜月”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参考答案: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澈的溪水中。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次张子仪韵章甫半生江海惯浮游,邂逅今成客此州。忧国幸逢年谷熟,望乡长恨晚山稠。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独把酒杯悲节物,何时弟劝与兄酬。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请分析这首诗颈联的意境和作用。(6分)参考答案:①斜风细雨连成一片,天地间烟雨蒙蒙,远飞的鸿雁,近处的白鸥,朦胧之中让人有寂寞孤清之感。②诗人在广阔的背景中点染几个动点,意境深远,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迷蒙清冷的画面。③两句自然景观描写,既承前文而来,描绘新来此地所见的景色,又为后面抒发客居在外的思乡之情做好铺垫。鉴赏意境题答题步骤:找意象抓词句描画面品意境点作用寻找体现意境的意象抓住体现情感的关键词描摹诗句呈现的画面品味画面呈现的意境特点点明作用效果及作者情感答题模板: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1、再现画面。2、概括特点。3、分析作用。
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6分)
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残枝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凄凉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分析景物作用答题“两技巧”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常用雪、竹、梅、松、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营入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委托代缴社保代理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管线探测与测绘分包合同精准实施范本3篇
- 2025年水泥编织袋市场拓展与品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5年度制片人知识产权聘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用地租赁合同简易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行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支持与维护合同
- 2025年离婚协议签订时效与婚姻解除后续子女监护权协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废轮胎胶粉回收及橡胶制品生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酒店用品采购合同
- JTG∕T E61-2014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
- 高中英语短语大全(打印版)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软件研发安全管理制度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运算300题
- 寺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比摩阻-管径-流量计算公式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GB/T 33688-2017选煤磁选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