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评价作业(四)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基础巩固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题。1.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①陆地大于海洋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b圈层的特点是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 D.以上均不是3.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氧气 B.氮气、二氧化碳C.氮气、氧气 D.氧气、二氧化碳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故为地壳,地壳厚度陆地大于海洋,高山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第2题,读图可知,b圈层为水圈,水圈为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3题,c圈层为大气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答案:1.C2.B3.C2023年6月16日,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天有大量火山灰物质喷出。据此完成4~5题。4.这些喷出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5.此次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C.软流层 D.地核解析:第4题,火山喷发后,火山灰首先冲入大气圈,并在其中蔓延,然后经重力和大气运动沉降进入生物圈和水圈,最后进入岩石圈,因此C项正确。第5题,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源地,因此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C项正确;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而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地壳位于岩石圈上部,这些区域温度不足以形成大量岩浆,A、B两项错误;地核位于地球内部2900千米以下,其物质很难穿过上部物质到达地表形成岩浆,D项错误。答案:4.C5.C2022年12月15日12时03分,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3.73°,东经121.79°)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内核 B.下地幔C.外核 D.岩石圈7.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为莫霍界面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丁为古登堡界面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解析:第6题,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部分较厚,最厚达70千米;大洋部分较薄,一般为5~10千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此次震源深度为10千米,所以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甲是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乙是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丙是古登堡界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丁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此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答案:6.D7.B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3年3月28日17时18分,在日本北海道地区(北纬41.20°,东经142.85°)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地震发生时,是通过什么向外释放能量的?(2)材料二中A、B分别为哪两个不连续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何变化特征?(3)图中字母C、(D+E)、(F+G)分别代表哪些圈层?(4)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解析:第(1)题,地震时地球内部能量的爆发,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第(2)题,地面以下第一个不连续界面是莫霍界面,第二个不连续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由于该界面以下可能是液态的金属物质,故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第(3)题,地球内部圈层界线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据此可判断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第(4)题,由于地震波穿过不同性质的物体时传播速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并且横波只能穿过固体,所以可以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判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答案:(1)地震波。(2)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壳、地幔、地核。(4)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外核)可能为液态。(二)拓展提高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千米处可以表示()A.海平面 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界面解析:第9题,两地相对高度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界面之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第10题,莫霍界面平均深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6千米,则10千米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答案:9.D10.B(三)挑战创新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及月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图1和图2分别示意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和月壳与月幔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1)分别说明图中①、X和甲所表示的地理含义。(2)简述地震波在穿过X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变化特征。(3)比较地震波在地壳、地幔和在月壳、月幔的传播速度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读图1可知,横坐标表示深度,越往右越深,纵坐标表示速度,越往上速度越快;X界面大约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始终快于横波速度;在X界面,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以判断X界面为古登堡界面;①表示地壳和地幔。读图2可知,甲速度始终小于乙速度,甲为横波。第(2)题,读图1横坐标可知,X界面对应的深度约为2900千米,对应纵坐标表示速度,越往下速度越小,地震波在穿过X界面时,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突然消失。第(3)题,可以从速度大小、变化快慢、通过的圈层来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图1、图2,相同点:纵波速度都始终大于横波速度;横波、纵波都可以穿过地壳、地幔和月壳、月幔。不同点:纵波、横波在月壳和月幔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地壳和地幔的传播速度;地震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变化较大,而在月幔中的传播速度比较稳定。答案:(1)①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