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与应用推广研究报告TOC\o"1-2"\h\u11187第一章绪论 316075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301401.2研究目的与内容 319051.3研究方法与框架 322826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441332.1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与特点 4257742.1.1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 4165932.1.2工业互联网平台特点 43235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 4452.3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 531099第三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 5181763.1平台整体架构 5211443.1.1架构层次划分 5128073.1.2架构模块划分 6125453.2关键技术模块 6123983.2.1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61373.2.2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668513.2.3业务逻辑与功能实现技术 629153.3架构设计原则与策略 778803.3.1开放性与兼容性 728813.3.2安全性与可靠性 737273.3.3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7134143.3.4经济性与实用性 7219613.3.5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74698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118194.1数据采集技术 728434.2数据处理方法 8133954.3数据存储与管理 817667第五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8185895.1设备管理模块 8196475.2生产管理模块 9173425.3质量管理模块 91025第六章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913176.1安全性设计原则 9263356.1.1遵循国家标准与法规 9208486.1.2分层防护 10258446.1.3动态更新与自适应 10269956.1.4权限控制与审计 10135036.2安全防护技术 10180936.2.1访问控制 10314526.2.2数据加密 1041206.2.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0112616.2.4漏洞扫描与修复 10129776.2.5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理 1020116.3可靠性保障措施 1090196.3.1系统冗余设计 10154746.3.2故障检测与自愈 11151006.3.3数据备份与恢复 11318056.3.4系统监控与优化 11285576.3.5灾难备份与恢复 1126457第七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 11260947.1制造业应用案例 11262937.1.1某汽车制造企业案例 1190877.1.2某家电制造企业案例 11209157.2服务业应用案例 12295877.2.1某电商平台案例 12148257.2.2某医疗服务机构案例 1237627.3农业应用案例 12219947.3.1某农业种植企业案例 12145287.3.2某养殖企业案例 122865第八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策略 13301268.1政策环境优化 13227088.1.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3123838.1.2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13119328.1.3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13199288.2产业协同发展 13259148.2.1建立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 13140878.2.2发展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 14215578.2.3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14301108.3技术创新与应用 14216268.3.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1494248.3.2推广成熟技术应用 1426928.3.3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415605第九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挑战与应对 1410019.1技术挑战与应对 14146939.2产业挑战与应对 15190319.3政策挑战与应对 1520997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62441310.1研究结论 16367410.2研究局限 162861010.3未来研究方向 1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工业生产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正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连接人、机、物、数据等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通过平台建设,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的地位,推动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舞台。1.2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与应用推广,旨在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梳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技术趋势。(2)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探讨平台的技术体系、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研究。(3)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策略,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在平台应用中的需求和挑战。(4)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供借鉴。1.3研究方法与框架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结合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以下研究框架:(1)梳理国内外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包括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技术趋势。(3)从技术体系、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4)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策略,包括行业应用、企业应用和区域应用等方面。(5)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6)提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发展建议,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参考。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2.1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与特点2.1.1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在工业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工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实现工业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协同创新的网络化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提供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等功能,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2.1.2工业互联网平台特点(1)跨界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了工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资源,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2)全要素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人、机、料、法、环等全要素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3)数据驱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驱动企业决策和优化生产过程。(4)开放共享:工业互联网平台倡导开放、共享的理念,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发展。(2)平台数量增长: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涌现,涵盖制造、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3)技术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4)应用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企业和产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助力企业转型升级。2.3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平台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为企业和产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2)技术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不断引入新技术,如边缘计算、5G、区块链等,提升平台功能和功能。(3)应用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将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全面互联互通。(4)国际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走向国际市场,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合作。(5)安全与合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安全和合规将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关注点。第三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3.1平台整体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整体架构设计。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架构:3.1.1架构层次划分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架构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数据采集与接入层:负责实时采集工业现场设备、系统、传感器等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平台。(2)数据处理与存储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转换等操作,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中。(3)业务逻辑与功能层: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业务功能,如设备管理、数据监控、故障诊断、优化决策等。(4)应用与展示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展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种应用场景,如设备监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3.1.2架构模块划分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架构可分为以下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工业现场设备、系统、传感器等数据。(2)数据处理与存储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转换等操作,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中。(3)数据分析模块: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支持。(4)业务逻辑模块: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业务功能。(5)应用与展示模块: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展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种应用场景。3.2关键技术模块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技术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3.2.1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工业现场设备、系统、环境等数据。(2)有线与无线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3)数据压缩与加密技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安全。3.2.2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3)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3.2.3业务逻辑与功能实现技术业务逻辑与功能实现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设备管理技术: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维护与管理。(2)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实时监测、诊断与预警。(3)优化决策技术:基于数据分析,为生产、运营等环节提供优化决策。3.3架构设计原则与策略为保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其架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与策略:3.3.1开放性与兼容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具备开放性,支持与各类工业设备、系统、平台等无缝对接。同时应具备兼容性,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3.3.2安全性与可靠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因此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同时平台应具备高可靠性,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3.3.3可扩展性与灵活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具备可扩展性,支持不断接入新的设备、系统、应用等。平台还应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3.3.4经济性与实用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实现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平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硬件、软件及运维成本。3.3.5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关注用户体验,提供简洁、直观、易用的界面。同时交互设计应符合用户习惯,提高操作便捷性。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4.1数据采集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采集是构建平台信息架构的基础环节。在数据采集技术方面,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如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等,采用相应的数据采集接口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对现场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数据传输压力,提高数据采集的实时性。边缘计算设备可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清洗和压缩,减轻中心处理节点的负担。引入大数据采集框架,如ApacheKafka、Flume等,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这些框架具有高吞吐量、可扩展性强、容错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采集需求。通过数据采集协议和标准化技术,保证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格式、编码和传输协议的一致性,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4.2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数据清洗方法。针对原始数据中存在的缺失值、异常值、重复值等问题,采用数据清洗技术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数据集成方法。将不同数据源、不同格式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为后续分析提供支持。数据挖掘方法。运用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分类预测等算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数据可视化方法。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将数据分析和挖掘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用户理解和决策。4.3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的重要保障。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如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采用相应的存储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数据索引技术。构建数据索引,提高数据检索速度,降低数据查询延迟。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采用快速恢复技术,降低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数据安全管理技术。通过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加密传输等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第五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5.1设备管理模块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在于实现设备、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其中设备管理模块作为基础,承担着的角色。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设备注册、设备监控、设备维护和设备数据管理等功能。设备注册功能负责将平台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和分类,便于后续的数据管理和维护。设备监控功能通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异常并报警。设备维护功能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制定维护计划,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设备数据管理功能对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5.2生产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跟踪和生产数据分析等功能。生产计划功能根据市场需求和设备状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生产调度功能根据生产计划和设备运行状况,动态调整生产任务分配,优化生产流程。生产跟踪功能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保证生产任务按照计划执行。生产数据分析功能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生产优化提供数据支持。5.3质量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该模块主要包括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质量追溯等功能。质量检测功能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检测,保证产品质量。质量分析功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产品质量问题。质量改进功能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升产品质量。质量追溯功能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追踪,找出问题源头,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通过以上功能模块的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设备、生产和质量的全面管理,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6.1安全性设计原则6.1.1遵循国家标准与法规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中,安全性设计需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保证平台的安全合规性。6.1.2分层防护安全性设计应采用分层防护策略,从底层设备到顶层应用,逐层实施安全措施,保证各个层面的安全。6.1.3动态更新与自适应安全性设计需具备动态更新与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平台运行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实时调整安全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6.1.4权限控制与审计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策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分配,同时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对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和监控。6.2安全防护技术6.2.1访问控制通过访问控制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保证合法用户能够访问平台资源。6.2.2数据加密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6.2.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并阻断非法访问和攻击行为。6.2.4漏洞扫描与修复定期对平台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降低安全风险。6.2.5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理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定位、响应和处理,减轻安全事件带来的影响。6.3可靠性保障措施6.3.1系统冗余设计采用冗余设计,对关键设备和组件进行备份,保证在设备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6.3.2故障检测与自愈实施故障检测与自愈机制,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觉故障后能够自动进行修复,提高系统可靠性。6.3.3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建立数据恢复机制,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降低业务中断风险。6.3.4系统监控与优化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分析系统功能指标,发觉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6.3.5灾难备份与恢复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方案,保证在发生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极端情况下,系统能够迅速恢复运行,保障业务连续性。第七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7.1制造业应用案例7.1.1某汽车制造企业案例某知名汽车制造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生产管理。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连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生产线上各类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2)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设备故障预测、生产优化等决策支持。(3)生产调度:平台根据生产任务需求,自动进行生产调度,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7.1.2某家电制造企业案例某家电制造企业为实现智能化生产,引入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研发:通过平台实现设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2)生产过程管理:平台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不良品率。(3)供应链管理:平台整合供应商、物流等资源,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降低采购成本。7.2服务业应用案例7.2.1某电商平台案例某知名电商平台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以下应用:(1)仓储管理:平台对仓库内的商品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库存优化、智能拣选等功能。(2)配送调度:平台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进行配送调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用户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体验。7.2.2某医疗服务机构案例某医疗服务机构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以下应用:(1)患者管理:平台对患者的病情、就诊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2)医疗资源调度:平台根据患者需求,自动进行医疗资源调度,提高医疗服务效率。(3)医疗数据分析:平台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科研支持。7.3农业应用案例7.3.1某农业种植企业案例某农业种植企业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以下应用:(1)土壤监测:平台对土壤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为种植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灌溉管理:平台根据作物需水量,自动进行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农药使用:平台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自动推荐农药使用方案,降低农药使用量。7.3.2某养殖企业案例某养殖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以下应用:(1)养殖环境监测:平台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为养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饲料管理:平台根据动物生长需求,自动调整饲料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3)疾病预防:平台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疾病风险,降低养殖损失。第八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策略8.1政策环境优化8.1.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证政策环境的优化。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任务;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平台运营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动平台建设与发展。8.1.2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是优化政策环境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如下:设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基金,为平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8.1.3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健康发展,应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简化市场准入程序,降低企业投资门槛;完善退出机制,保障平台运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平台运营企业的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8.2产业协同发展8.2.1建立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产业链协同发展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链内企业共同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8.2.2发展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措施如下: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联盟,加强产业链内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发展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协会与部门间的沟通,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8.2.3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规划,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加强区域间合作,推动产业链延伸;建立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共享技术成果。8.3技术创新与应用8.3.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核心动力,具体措施如下: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设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研发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8.3.2推广成熟技术应用成熟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应用指南,推广成熟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应用能力;开展应用示范项目,推广优秀案例。8.3.3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成果转化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第九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挑战与应对9.1技术挑战与应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技术挑战也日益凸显。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1)数据安全性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大量敏感数据,数据安全成为首要挑战。应对策略是加强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安全性。(2)平台兼容性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与各类设备、系统和应用兼容。应对策略是采用标准化协议,如OPCUA、MODBUS等,保证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3)实时性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处理高速传输的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应对策略是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速度。(4)智能化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需具备智能化分析、预测和优化能力。应对策略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9.2产业挑战与应对产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链协同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多个产业链环节,协同难度较大。应对策略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构建产业生态圈。(2)产业标准化挑战:工业互联网平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制约了产业发展。应对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22-2025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要求
- 上下铺销售合同范本
- 临汾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宁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
- 劳务派人员合同范本
- 代理经纪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水电改造施工合同范本
- 修房劳动安全合同范本
- 酱菜批发合同范本
- 包租协议合同范例
- 智慧工厂计划总结汇报
- 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 教案 1-3“数学计算小能手”单元教学设计
- 医疗器械经营基础知识培训合规指南
- 小学数学(含奥数)数图形个数和找规律、简便运算专项及练习题附答案
- 新产品研发(开发)项目管理培训教材
- 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
- Android Studio开发实战(从零基础到App上线)
- 布草类送洗记录表
- 药物警戒培训
- 中央民族大学 学生休学申请表
- 哈萨克斯坦劳动法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