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占圣王尧、舜、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分封制()A.是古人所处客观形势发展使然B.根本取决于圣人的个人意志C.是国家由松散走向紧密的关键D.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2.1789年,华盛顿上任后,任命了部长,遇有重要事情或在紧急时期,即召集部长们开会,这就是华盛顿所首创的内阁会议制。这在宪法中并无规定,它不向国会负责,只向总统一人负责,无集体责任。这一体制被一直沿传下来。华盛顿的这一做法()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确立B.加强了总统的行政权力C.有悖于分权制衡的精神D.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局面3.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不敢轻易废除。下列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B.北洋时期共和仍是正统观念C.共和政体是军阀统治的基础D.民主共和因军阀统治而泯灭4.“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为改变这种状况,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政府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1500万贯石为本钱,向农民发放青苗贷款。每年分两期,即播种和夏、秋未熟时贷出,收割后收回,每期取息2—3分。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A.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切实解决了农民困境D.使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5.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以六百石的刺史监察两千石的郡国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A.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有效防范高级官员渎职C.以小驭大体现皇权至上D.兼顾行政与监察高效能6.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有一些共同特点: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之间保持严格中立;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西方文官制度()A.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为工业化提供了政治前提D.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7.从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A.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B.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C.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D.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是选拔的主要方式8.有学者强调,“在其他国家,找不到侵吞公共财物的人绝非易事”,相比之下,罗马共和国早期“有关文献记载却清楚地表明,在他们之中找一个犯这类错误的人相当困难”。这反映出,当时罗马()A.社会形成廉洁执政之风B.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C.法律严格规范贵族行为D.政府严惩违法乱纪活动9.11世纪,意大利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法律学校,主要培养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教学内容以法律、数学为主,使用本地的民族语言教授,很受人民的欢迎。据此可知,法律学校的出现()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中世纪教育模式D.继承了古罗马法律精神10.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选项中不是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11.有学者说,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A.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缓和了列强间的殖民争霸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12.“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材料强调民族区域自治()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13.(2022·山东高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了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4.1948年12月1日,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A.结束了旧中国的物价暴涨局面B.表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实现转移C.推动了战略大决战的全面展开D.有利于解放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15.(2023·钦州高二检测)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下列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16.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按照“士、农、工、商”实行“四民分居管理”,并在春、夏、秋分别进行“书比”“月程”“大稽”的统计工作。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竟(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等了解得相当清楚。上述做法()A.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B.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基层的控制C.迟滞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D.瓦解了政治领域的等级秩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秦汉时期,依靠庞大的公文运转实施行政管理,必须有相应的公文运行制度。秦汉公文运行大体遵循以下主要规定:文书逐级下达和上呈;遵守公文主发和签署制度;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各段传送人均有完整的收发文记录,下行公文要按要求回复。总体上看,秦汉公文大体围绕着中央政府、州郡和县乡三个层次运转。公文运转包含着公文转呈、公文下达和公文批复三个核心环节。从皇帝到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行使也主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表现出来。——摘编自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公文运行制度的基本特征。(6分)(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其他朝代与公文运行有关的制度,并作简要说明。(6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增加了“实用性”的概念,不仅仅注重以学术知识为基础的学究式的或作文格式的训练,而且把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英国文官的录用与晋升必须严格按照一步一阶的模式进行。《彭德尔顿法》则取消了进入文官行列必须仅仅以“最低等级”为起点的前提条件,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英国录用文官,倾向于出身贵族和名门等上流社会,或来自伦敦等大都市的人士。《彭德尔顿法》则特别强调文官均匀分布与职位轮换的思想,即联邦政府的文官将以人口为基础在各个州中进行分布。——摘编自石庆环《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谈起》材料二1876—1879年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曾出使英法等国。他将西方政治制度等同于中国三代之制(儒家学者将夏商周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制度最完美的时期),认为“其君民上下相与考求如此,是以所用必当其才,而无敢以私意援引,此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也”。——摘编自方莉《论郭嵩焘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考察和思考》(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是如何借鉴与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郭嵩焘观点的看法。(7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清代民法直接来源于明代民法,继承了唐宋以来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民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六部则例》及其他法规。清代民法中,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都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是清朝以前所不曾有的。清代民法一方面沿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注意维护封建的家族主义,作为族内法的家法族规,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摘编自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材料二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建立法制局,他认为外国人在中国自治其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实为非常国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命参酌外国法律制定民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三十七章。——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1979年,我国再次起草民法典,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民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民法典制定的原因。(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4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8年英法战争时,英国为筹措战争经费,开征临时性质的综合所得税,但未能实现。1803年对拿破仑军队开战时,制定新的所得税法,1815年废止。1842年英国再度引入个人所得税,因遭到民众反对而时兴时废,直到1874年才成为固定税制。这一时期,西方各国也相继效仿开征个人所得税。进入20世纪,英国个人所得税仍与政府年度预算一样,需要议会每年以法案来确立。——摘编自张艳霞、王方东《西方个人所得税法的起源及其发展》材料二1911年,为应对日趋恶化的财政状况,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后起草了《所得税章程》,但未能真正实施。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亦未能实施。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中央政府曾多次研究个人所得税,但最终没有开征。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198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初步形成三税并存的特殊格局。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全面改革个人所得税,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比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此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多次修订完善。——摘编自赵仁平、杨瑞《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与功能变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变迁过程,并指出其各阶段的历史背景。(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外个人所得税法的变迁,谈一谈你的认识。(3分)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教师版(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占圣王尧、舜、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分封制()A.是古人所处客观形势发展使然B.根本取决于圣人的个人意志C.是国家由松散走向紧密的关键D.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柳宗元认为实行分封制并非由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的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古人所处时期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A项正确,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是分封制的作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2.1789年,华盛顿上任后,任命了部长,遇有重要事情或在紧急时期,即召集部长们开会,这就是华盛顿所首创的内阁会议制。这在宪法中并无规定,它不向国会负责,只向总统一人负责,无集体责任。这一体制被一直沿传下来。华盛顿的这一做法()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确立B.加强了总统的行政权力C.有悖于分权制衡的精神D.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局面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内阁不向国会负责,只向总统一人负责,这有利于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A项与材料不相符,排除;C、D两项与史实不相符,排除。3.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不敢轻易废除。下列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B.北洋时期共和仍是正统观念C.共和政体是军阀统治的基础D.民主共和因军阀统治而泯灭A解析材料反映出北洋军阀常常利用共和招牌,不敢废除,一方面反映了民主共和是当时的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反映了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缺乏民主观念,A项符合题意;北洋军阀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北洋军阀的意识形态是封建意识,B项不符合题意;军阀统治的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C项不符合题意;北洋军阀虽然没有民主共和理想,但是他们也没有从根本上废除民主共和的形式,民主共和的理想并没有因军阀统治而破灭,D项不符合题意。4.“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为改变这种状况,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政府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1500万贯石为本钱,向农民发放青苗贷款。每年分两期,即播种和夏、秋未熟时贷出,收割后收回,每期取息2—3分。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A.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切实解决了农民困境D.使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B解析由材料“向农民发放青苗贷款。每年分两期,即播种和夏、秋未熟时贷出,收割后收回”可知,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的青苗法,青黄不接时由国家给农民提供贷款,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故选B项;青苗法是国家给农民的贷款,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切实解决”表述过于绝对,青苗法并未解决农民困境,排除C项;“趋向平等”不符合封建社会发展史实,排除D项。5.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以六百石的刺史监察两千石的郡国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A.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有效防范高级官员渎职C.以小驭大体现皇权至上D.兼顾行政与监察高效能C解析监察官的职位较低,但是巡查过程中代表中央,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因此以小驭大体现了皇权至上,故选C项;派出职位低的监察官去巡视地方,有利于中央了解地方官员政绩,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但是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项;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只能有利于防范高级官员渎职,但无法有效防范高级官员渎职,排除B项;监察官仅是监察职能,此时监察官尚未形成某一级行政机构,无法兼顾行政职能,排除D项。6.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有一些共同特点: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之间保持严格中立;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西方文官制度()A.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为工业化提供了政治前提D.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解析根据材料“西方文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可知,文官制度规范了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与管理,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的关系,排除A项;文官制度不能消除政党政治的弊端,排除B项;工业化进程是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排除C项。7.从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A.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B.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C.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D.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是选拔的主要方式B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故选B项,排除A项;C项发生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排除;D项是废除科举制之后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排除。8.有学者强调,“在其他国家,找不到侵吞公共财物的人绝非易事”,相比之下,罗马共和国早期“有关文献记载却清楚地表明,在他们之中找一个犯这类错误的人相当困难”。这反映出,当时罗马()A.社会形成廉洁执政之风B.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C.法律严格规范贵族行为D.政府严惩违法乱纪活动A解析根据材料“‘在其他国家,找不到侵吞公共财物的人绝非易事’……罗马共和国早期‘有关文献记载却清楚地表明,在他们之中找一个犯这类错误的人相当困难’”可知,在其他国家经常出现贪污公共财产的现象,但罗马共和国早期较少出现侵吞公共财产的现象,说明当时罗马社会逐渐形成廉洁执政之风,故选A项;“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不合题意,与“找一个犯这类错误(侵吞公共财产)的人相当困难”相悖,排除B项;“贵族行为”不合题意,侵吞公共财产的也可能是平民,排除C项;而非政府如何处理这种情况,题干提及的是罗马共和国早期很少出现侵吞公共财产的情况,排除D项。9.11世纪,意大利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法律学校,主要培养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教学内容以法律、数学为主,使用本地的民族语言教授,很受人民的欢迎。据此可知,法律学校的出现()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中世纪教育模式D.继承了古罗马法律精神B解析11世纪,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才的需求,出现专门培养市民阶级的法律学校,故选B项;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改变”说法错误,中世纪教育模式仍以宗教学校为主,排除C项;继承了古罗马法律精神与“教学内容以法律、数学为主”不符,排除D项。10.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选项中不是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C解析根据材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知,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而非改革开放之后,C项符合题意,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五讲四美三热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都属于改革开放之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排除A、B、D三项。11.有学者说,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A.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缓和了列强间的殖民争霸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B解析根据材料“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各国利用海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故该规定适应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要,故选B项;《战争与和平法》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为主权国家,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此时列强间殖民争霸加剧而非缓和,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海洋权益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军事与非军事力量控制与利用海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各国间利用海洋进行对外扩张,会损害其他国家的海洋主权即损害国家主权而非维护,排除D项。12.“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材料强调民族区域自治()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C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可知,这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并非高度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内容,排除D项。13.(2022·山东高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了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对非洲提供经援贷款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这符合国际经济新秩序平等互利的诉求和方向,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选D项;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指由同一区域若干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中非在地理位置上不相邻,排除A项;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会致力于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材料只强调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技术合作,排除B项;“均衡”说法错误,排除C项。14.1948年12月1日,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A.结束了旧中国的物价暴涨局面B.表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实现转移C.推动了战略大决战的全面展开D.有利于解放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统一人民币的发行有利于密切各个解放区的经济联系,促进解放区的商品流通和经济贸易往来,故选D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使党确立了对市场的领导权,结束了旧中国的物价暴涨局面,排除A项;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战略大决战是国共双方之间的战争,而统一的人民币主要在解放区发行,二者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C项。15.(2023·钦州高二检测)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下列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项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项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项错误。16.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按照“士、农、工、商”实行“四民分居管理”,并在春、夏、秋分别进行“书比”“月程”“大稽”的统计工作。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竟(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等了解得相当清楚。上述做法()A.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B.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基层的控制C.迟滞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D.瓦解了政治领域的等级秩序B解析材料“四民分居管理”和“秦国实行名籍制度”说明国家对基层实行严格控制,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控制不是民众自我管理,A项错误;材料“按照‘士、农、工、商’实行‘四民分居管理’”改变了原来的村社管理,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基层管理,不是政治领域的等级秩序,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秦汉时期,依靠庞大的公文运转实施行政管理,必须有相应的公文运行制度。秦汉公文运行大体遵循以下主要规定:文书逐级下达和上呈;遵守公文主发和签署制度;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各段传送人均有完整的收发文记录,下行公文要按要求回复。总体上看,秦汉公文大体围绕着中央政府、州郡和县乡三个层次运转。公文运转包含着公文转呈、公文下达和公文批复三个核心环节。从皇帝到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行使也主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表现出来。——摘编自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公文运行制度的基本特征。(6分)(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其他朝代与公文运行有关的制度,并作简要说明。(6分)解析第(1)问“基本特征”,根据材料“文书逐级下达和上呈”可知,文书需要逐级下达和上呈;根据材料“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可知,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根据材料“各段传送人均有完整的收发文记录”可知,公文收发记录较为完整;根据材料“下行公文要按要求回复”可知,下行公文按要求回复;根据材料“秦汉公文大体围绕着中央政府、州郡和县乡三个层次运转”可知,中央集权色彩浓厚。第(2)问,题目要求根据所学补充一条其他朝代与公文运行有关的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文运行与交通的通畅有密切关系,可以以元朝公文运行与交通的发展为例进行说明,元朝时期设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和急递铺制度,并对驿站设立的目的、概况、意义进行简要说明,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答案(1)文书需要逐级下达和上呈;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公文收发记录较为完整;下行公文按要求回复;中央集权色彩浓厚。(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2)示例制度:元代的驿站和急递铺制度。(2分)说明: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4分)(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增加了“实用性”的概念,不仅仅注重以学术知识为基础的学究式的或作文格式的训练,而且把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英国文官的录用与晋升必须严格按照一步一阶的模式进行。《彭德尔顿法》则取消了进入文官行列必须仅仅以“最低等级”为起点的前提条件,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英国录用文官,倾向于出身贵族和名门等上流社会,或来自伦敦等大都市的人士。《彭德尔顿法》则特别强调文官均匀分布与职位轮换的思想,即联邦政府的文官将以人口为基础在各个州中进行分布。——摘编自石庆环《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谈起》材料二1876—1879年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曾出使英法等国。他将西方政治制度等同于中国三代之制(儒家学者将夏商周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制度最完美的时期),认为“其君民上下相与考求如此,是以所用必当其才,而无敢以私意援引,此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也”。——摘编自方莉《论郭嵩焘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考察和思考》(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是如何借鉴与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郭嵩焘观点的看法。(7分)解析(1)“借鉴”,根据材料“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可知,美国借鉴了英国文官制度的考试选拔、择优录用、考核晋升、职务常任、政治中立等原则与方法。“发展”,根据材料“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增加了‘实用性’的概念”可知,美国文官制度考核内容注重实用性;根据材料“《彭德尔顿法》则取消了进入文官行列必须仅仅以‘最低等级’为起点的前提条件”可知,美国文官制晋升取消限制,形成开放性的文官结构;根据材料“《彭德尔顿法》则特别强调文官均匀分布与职位轮换的思想,即联邦政府的文官将以人口为基础在各个州中进行分布”可知,美国文官职位设置具有平等性。(2)“看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应辩证地、历史地看待郭嵩焘的观点。一方面,郭嵩焘认为西方的选官制度注重人才选拔,是其强盛的重要原因,希望中国向其学习。另一方面,认为西方选官制度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制度一样完美,将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制度相比附。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西方科技思想传入,郭嵩焘的观点适应了近代化的潮流,能够关注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探索国家强盛之路。但是没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有识之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进步与局限。答案(1)借鉴:考试选拔、择优录用、考核晋升、职务常任、政治中立。发展:考核内容注重实用性;晋升取消限制,形成开放性的文官结构;文官职位设置具有平等性。(5分)(2)看法:应辩证地、历史地看待郭嵩焘的观点。一方面,郭嵩焘认为西方的选官制度注重人才选拔,是其强盛的重要原因,希望中国向其学习。另一方面,认为西方选官制度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制度一样完美,将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制度相比附。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西方科技思想传入,郭嵩焘的观点适应了近代化的潮流,能够关注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探索国家强盛之路。但是没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有识之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进步与局限。(7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清代民法直接来源于明代民法,继承了唐宋以来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民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六部则例》及其他法规。清代民法中,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都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是清朝以前所不曾有的。清代民法一方面沿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注意维护封建的家族主义,作为族内法的家法族规,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摘编自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材料二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建立法制局,他认为外国人在中国自治其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实为非常国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命参酌外国法律制定民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三十七章。——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1979年,我国再次起草民法典,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民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民法典制定的原因。(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4分)解析第(1)问“特点”,根据“清代民法直接来源于明代民法,继承了唐宋以来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得出继承并发展了之前的法律制度;根据“民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六部则例》及其他法规”得出来源范围广泛,具有分散性;根据“清代民法中,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都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得出民事权主体扩大;根据“清代民法一方面沿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注意维护封建的家族主义,作为族内法的家法族规,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得出沿袭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受宗法观念的影响。第(2)问“原因”,根据“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晚清时期民法典制定的原因主要是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同时受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政治事件和西学东渐的影响,又有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和有识之士的推动。第(3)问“启示”,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法典的制定要与时供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继承传统法律的积极因素,结合实际有所创新,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答案(1)特点:继承并发展了之前的法律制度;来源范围广泛,具有分散性;民事权主体扩大;沿袭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受宗法观念的影响。(直接抄写材料不得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原因: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政治事件的影响;西学东渐,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有识之士的推动。(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3)启示:民法典的制定要与时供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继承传统法律的积极因素,结合实际有所创新;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8年英法战争时,英国为筹措战争经费,开征临时性质的综合所得税,但未能实现。1803年对拿破仑军队开战时,制定新的所得税法,1815年废止。1842年英国再度引入个人所得税,因遭到民众反对而时兴时废,直到1874年才成为固定税制。这一时期,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