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i.抓住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意象),进而借助联想、想像,体会一种春江月夜
的画意诗情。
2.学习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在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中,置身诗境,
体会诗境。
教学重点:
1.读懂诗意
2.抓关键字词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
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张若虚仅存两首诗,而恰恰就是这其中一
首诗使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有人评价说张若虚是"以一诗而压全唐",足见其诗的艺术
成就之高。闻一多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
二、作者简介: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今山东)兵曹。唐中宗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
唐玄宗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
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
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
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三、预习初读: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①涌麓(y3n)
②皆似霰(xian)
③捣衣砧(zhQn)
④碣(j间石
2、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标题是《春江花月夜》,涉及到五种景物,作者重点写了哪种景物?怎么写?有何特
点?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
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
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一高悬一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
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
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
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从结构层次上说,一绘江月之景、二阐人生之理、三抒相思之情。
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
春天,江水浩荡潮势汹涌,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3、诗人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
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赏析"生"字: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生"是"涌出",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
活泼的生命。可渭妙笔生辉。唐代诗人好象对这个字情有独钟,象张九龄在他的诗作中有“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句子、王湾也写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谓一字一境界,着
-"生"字,境界全出。
二、读译析第二节:
1、
淑渊随波干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或。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拧折地
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像细密的雪珠。月光象白霜从空中流下,
所以霜飞无从察觉,它照得江畔的白沙和月色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
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3、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叙)。诗人轻轻挥洒一
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明月朗照之下,趟港的水波,花草丛生的芳甸,如同
披上霜雪的,花树,银色的沙滩,一切是如此的清丽出尘,神秘朦胧。请简析这四句诗的意境:
诗人对月光的双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着世间万物,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
"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细
腻传神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三、读译析第三节:
1、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
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3、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
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叙)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
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
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
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
这几句写出了怎样的哲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整个人类则是
代代相传的,宇宙也是亘古长存的。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也有对人生
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诗人的情绪是"哀而不伤"。
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四、读译析第四节:
1、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2、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一片白云缓缓地飘走,思妇站
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
思?
3、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承"江月年年只相似"而来的T仑孤月徘徊中天,
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叙)月光下江水流动,诗篇也将诗情推向更深远
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在春江花
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请评析“悠悠"两字的表
达效果。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一笔带出寓人怨妇的主题。"悠悠"是"飘动的
样子",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没有点出抒情主体,但是更使人想到思妇的离
愁别绪苦不堪言,更有余韵。"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
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
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令人想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五、第五节
1、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
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二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
去照耀着您。送信的鸿雁能飞很远但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
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3、承"何处相思明月楼"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叙)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
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赏析“徘徊"二字:把"月"拟人化,"徘徊"二
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亮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
忍去,与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
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月色,却又"卷不去","拂还来"。这里"卷"和"拂"
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析)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
法传递音讯——又凭添了几重愁苦!(评)
六、读译析第六节:
1、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
昨晚游子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
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
相距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3、
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叙)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
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二字渲染
并加重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简析末句的意境:"落月摇情满江
树"中的"摇情"强化了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它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片,
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笔触细腻传神,意境
深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2
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
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
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1、读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
2、找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
生终身的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
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这首诗也被闻一
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
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有占石、鸿雁、鱼龙、思妇、
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
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
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美在哪里?这条学
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
计以下两个思考题:
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
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
论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似乎是游离于课堂外的陌生人,课堂冷冷清清,局面尴尬。
传统教育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弊端,强调集体意识和绝对服从,用
一种僵化、教条的思想禁锢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品质缺失,自主意识缺失,批判
精神缺失,人文情怀缺失,公民意识缺失。高中新课程的实践者应充分意识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点,培养高中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与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
视^予、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
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我们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个体,尊重生命,注重培养学生的
人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们真切地感到,课堂不能静若止水,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需要创造一个美的艺
术境界,否则便会枯燥无味、苍白无力。那么怎样为教学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
二、二改:创设艺术氛围,营造审美情境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需要创设迷人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诗文的深处。因此,我们
可以这样创设:
1、美导。
T立同行的导语设计值得借鉴: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
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学生打开了记忆仓库之后,教师再深情地说:"是啊,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
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
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祖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
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沉浸于超常的审美情境、倾心于审美的情境和把审美的心理集中指向
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
2.美听。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潺潺连绵的流水、流^婉转的,鸟鸣,他们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
胧的月色中,沉浸于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里,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有了这种倾听,那种
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3)诵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自由
体验读、个人表演读、小组竞赛读、集体体悟读"。诵读这首诗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顿挫,读
出激情。各种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体验之中,选择、感悟、深思,产生旺盛的
求知欲、强烈的参与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诗中表现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沧桑之叹,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体悟,学习的积极性
也被激发出来了。更重要的是:美读,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有了沟通,
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进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状态,在吟诵过
程中,语感语气有了,内容有了,思想有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第三次上课,我们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整堂课的主题。匆
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读,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
不在课外延伸了多少,而应该在美品课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课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壮观而有活力
(2)月升——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无处不在,江天一色,清纯空灵
(3)月落一落花摇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雾,迷茫无尽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
落花、海雾、江树等,春江潮动,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与月光融
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伤美,优雅空灵的纯净美,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
的无奈。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则是绵延永久
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读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剧之美、宇宙无穷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荡涤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壮观美,跃然纸上;江水流春,江树迷蒙,凄凉感伤
之情油然而生。诗中的情感美还指落月藏海雾,月落妆台,长夜不眠的思妇的依恋惆怅之情;
春光将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读落月摇青满江树,那月光之情,思
念之情,诗人之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学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讨问题,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
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不受约
束,大胆想象、联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维、分享
阅读成果。
诗歌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虽然学生谈出的理由不一
定充分,但他们己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浓浓的审美乐趣。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
需要,也是对学生价值的认可,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探讨的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设计,
更是从课堂教学的完全预设转向动态生成,赋予了课堂活力,使课堂异彩纷呈,活力四射。
总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
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4、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
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有关"月"的诗句。月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诗人们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
月引发哲理思考。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张若虚,
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学法指导: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明确:朗读、想象和联想、意象分析等。
三、作者简介(教材注释)
四、学生依据课文注音自由诵读。
五、教师范读。(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和配乐)
六、学生朗读(齐声朗读与个别诵读相结合)
七、思考探究:(投影展示问题)
1、通观全诗,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
明确:月。写月的诗句最多。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
轮)一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一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
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3、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样的?
明确:全诗围绕月的变化这样一条时间线索,写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妇怀人、
游子梦乡、梦醒后的情韵几方面内容。诗情从高亢逐渐平缓,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梦醒后
的孤寂。结尾情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八、赏析活动:学生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
教师及时雨介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诗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
相思愁情(情)
十、拓展练习:(作业)
学生搜集诗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诗歌意象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置身诗境,赏析本诗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缘景明情,引导学生通过意象,了解和把握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理解作品的
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
美情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想象,掌握文章脉络,理清文章写作线索,发挥联想和想象,进入诗
歌意境。
2、教学难点
理解"月”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月亮的变化,看景、情、理的有机融合。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诵读法探究法讲析法和点拨法
2、教学用具:音频资料图片多媒体
(二)教学手段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使学生在吟诵中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3、情感把握。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
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奥运会昆曲《春江花月夜》
2、导语:同学们听出来这是哪首昆曲么?(《春江花月夜》)没错,就是这样的一段春江,
一轮明月,一篇诗行,成就了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张若虚。也正是这首春江花月
夜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本文已经有
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登上那顶峰上的顶峰,云看看那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3、了解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二)整体感知,充分阅读
1、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感受作者心境与表达的主要情感。
2、通过默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相思之情,引出作者在看见美丽壮观的自然景物,特别
是一那一轮随波而生的孤月时所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的相思之情。
3、让学生自由充分的朗读课文,将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
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并指导学生找出月的变化规律,从而导出文章线索一
月。
4、通过月亮位置的变化为学生们描绘一幅"月亮变化图",并以此为参照,深入赏析课文。
(三)赏析品读,深入理解
1、找三名同学合作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当月亮随波而生的时候,诗人看见了哪些美景?
(2)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先想到了什么,后想到了什么?(可用原文)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并在回答的过程中体现世人所不能解答的疑问,从而引出
诗人笔峰一转,将对世间的疑问转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即诗人后来所想到的,感叹"宇宙永恒,
明月常在,生命个体的短暂,而人类历史繁衍的永恒”,体会诗人"哀而不伤”的情感态度。
六、艺术特色(总结概括,不讲)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
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
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
诗歌意境。
七、板书设计
春
江月
花张
月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
夜虚
(位置变化)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5
设计说明:
《春江花月夜》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孤篇横绝”的名篇,千百年来已经被专家名流进行过各
种各样的解读,要想谈出新意难度很大。那么作为课文这篇名作应该怎样教,我试图以《春江花
月夜》为例,来展示我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一种思路:在反复吟咏中置身诗境,体会诗歌作为最
讲究艺术的文学体裁的整体美感一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缘景明情,以意逆志,在深入
文本内蕴的解读中,根据诗歌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情景关系等,读出诗义,读出自己,
读出问题。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进入诗歌意境。
3、赏析本诗的景、情、理交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杨广《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请大家齐读这首小诗,大家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题目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这首诗的
作者是历史上的大名人:杨广,他还有另一个名字一隋炀帝。这首诗的题目是一春江花月
夜。我想提到这个名字,大家会很快忘掉隋炀帝,而走近一张若虚。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的唐代诗坛张若虚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因为“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
而卓绝千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色吧。
二、整体蝴。
1、略介此诗,创设情景
这首诗写农历二月间诗人在长江边上思念家乡扬州的种种感慨和想象。
2、配乐示范朗诵,学生整体感知。一个任务:纠正字音。朗读结束多媒体打出几个字并注
音,森(x百n)汀(ting)砧(zhQn油学生齐读一遍。
三、学生自读诗歌。解决两个问题:一个分句算一句,这首诗共有几句话,共分几韵。
四、深入赏析。
明确上述问题:共36句,四句一转韵,共9韵。在中国古诗当中,不管多长的诗,语言、
音节、思想内容等,一般都需要连续四句,才可以停顿下来。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第一首的前四句是“行行重行行,与
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四句为一节,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或说一个
思想段落。这样的四句诗,在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当中,就称为"一绝"。绝,就是断绝的意
思。晋宋以后的诗,差不多都是四句为一绝,成为中国古诗的一个传统。这就是后来的格律诗中
“绝句"名字的由来。
现在我请大家继续深入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以"绝"为单位,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完成三
个问题:第一,把你最喜欢的那一绝背诵下来,第二,用四个字概括你所选择的这一"绝"的主
要内容(或画面),这四个字当中至少要用到题目中的一个字.第三,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两种东
西:一是从中读出问题、困惑、启迪、感悟,二是读出你自己。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我
先给大家示范一段:
我选择了第三绝: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第一步,我把它背下来,第二步,我给它拟了个题目叫:孤月临江。碧空如洗,江天一色,孤月
高悬,夜色如水。此情此境,我读出了诗人的孤独与高迈,我看到了诗人的深邃与无奈,我从中
读出了诗人那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作者从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中,转入对宇宙生成、人类本
源的探索。这种探索古已有之,且常说常新,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并成为文学的主题
之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一个天真而稚气的孩子的疑问,也是一个穿越
亘古、永无答案的哲学家的天问。张若虚的这一问应该是受到了同时代诗人陈子昂的"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的启发,张若虚之后,李白在《把酒问月》中说:“清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
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问:"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从这一轮高悬的明月中,我也读出了自己,是的,这一轮照过李白、也照过苏轼的月光,正
照耀在我身上。张若虚、李白、苏轼们已经在时光中永恒,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
了世上。那么我对着同一轮明月,是不是应该思考,我来到世间是为了什么?我应该留给这个世
界什么,虽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但哪怕如雪泥鸿爪,哪怕只留只语片言,也不
枉对这一轮明月,不枉对浩瀚的星空和清晨的鸟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每一个个体,
虽然都如蜉蜷寄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是,我们能不能让后来人在某一个不期然的瞬间,看
到过我们曾经存在的生命足迹,这,是一个问题。
好,现在请大家阅读,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请大家展示自己的阅读
成果。
学生阅读展示,可以根据时间伸缩调整.
教师板书:春江花月夜:春江月生,江月笼花,孤月临江,江月待人,游子思妇,月伴离人,
望月怀远,江月流春,落月摇情。
五、深入探究。
现在,请大家来分析这首诗的题目中的五个字中,没有直接描写而只作为背景来写的是哪两
个字?,再结合我们刚才对上述9个章节的四字概括,看剩下的三个字中哪个字用得最少?«
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
既然江月就能概括这首诗的'主体内容,我们现在把这首诗的题目改一下,改为两个字”江
月",和"春江花月夜"比较一下,哪个好?为什么?
题目本身就具有诗情画意,先声夺人,把读者带入如诗如画的情境当中。春、江、花、月、
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
诗应该是最适宜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体裁,比如我们说"诗情画意",就是指诗画一般的美
好意境。所以德国美学家阿多诺说:"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由此可见,这首诺的题
目也是它经久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擅自改动的。
六、课堂演练。
改写第一绝,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把这首七绝改成五绝,第二种选择是把这首七绝
改写成散文。
根据改写结果评点:古诗不是用来翻译的,而是用来吟咏的。意义可译,意境难翻;语言可
译,文化不传!弄懂文意之后,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吟咏,现在我们齐读这首诗。
小结:是一轮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诗如画的美景;是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
的无穷感慨是一轮明月,平添了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一轮明月将景情理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愿同学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七、作业:全文背诵《春江花月夜》.
八、板书设计:
春江月生
江月笼花
孤月临江
江月待人
春江花月夜游子思妇
月伴离人
望月怀远
江月流春
落月摇情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6
课题: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
初一
任课教师:
刘老师
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
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
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
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
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
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
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
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
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岸、杨鸣远漱、敦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
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音乐教案《中国古曲《春
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
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
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
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
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
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
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
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
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岸、挠鸣远源、献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
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
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
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洌: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
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
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这段主题,它在K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
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
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
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
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
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
《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
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
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
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
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T立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干
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
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生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
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
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
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
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
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
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们的
‘美好意境。
下面由教师作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
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35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
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1、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
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
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
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
画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
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
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
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1、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
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
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
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
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
轮可爰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
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
「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
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
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
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
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
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升阔的。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
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蜀励着,断续着。
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
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
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
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
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
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霞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
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培训与教育
- 2025中国电信吉林白山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林业集团限公司总部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陕西陕西延安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37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贵州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9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湖北襄阳事业单位联考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四川宜宾事业单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海烟草集团上海牡丹香精香料限公司招聘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黑龙江鸡西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艺术音乐鉴赏与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
- 班主任技能大赛真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声乐、器乐表演赛项规程
- 2025年高考数学复习大题题型归纳:专题07 数列中的构造问题(解析)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从创意到创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沥青路面养护铣刨施工技术规范.文档
- 万科物业服务工作手册
- 等保2完整版本.0介绍及建设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