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结识人类的语言
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
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略】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
点:
一是“内容更多”。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重要:交际功能。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可以发明”。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
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略】
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但不能把“互相可以听懂”作为拟定语言的标
准,并进一步作为拟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
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辨认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从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
民族的最主线的因素,因而也是拟定一个民族的最主线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略】
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
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也叫“语言的亲属
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
的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提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
语言二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
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仅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涉及“屈折
语、黏着语”等小类。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如汉语。
屈折语重要是句子中某些词自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如德
语、俄语。
5.不同类型语言的重要特点【简朴应用】
凡是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例如汉语、藏语、壮语、苗语都属于
汉藏语系,英语和德语、法语属E】欧语系。
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体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
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pl)茶语系、马来一玻利足西亚语系、南亚语
系九大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
谱系分类越往下一级,其相似点也越多,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别也越小。
红色部分与前一知识点反复: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涉及“屈折
语、黏着语等小类。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如汉语。
屈折语重要是句子中某些词自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如德
语、俄语。
黏着语重要是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典型的如维吾尔
语、日语。
重点关注汉语(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的特点:
一是汉语不通过谓词词形变化来表达“时、体、态”的语法意义,而有一套非常丰富
的表时态的助词(如“了、着、过”等)和表语气的助词(如“的、呢、吗”等)系统。
二是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达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而是特别突出语
序和虚词的作用。
三是汉语的各种实词都没有词尾标记,因此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的
---相应关系。
6.为什么汉语中互相听不懂的吴语、粤语、闽语等仍属于汉语的方言?【综合应用】
拟定不同的语言,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比如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共同的历史文化
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等,不能仅以互相是否能听懂为依据。
如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互相都能听懂,但它们是三种不同的
语言。
汉语中的吴语、粤语、闽语虽然互相听不懂,但是它们有共同的来源,且在语言特点
上的差别也很小,人语言谱系分类的角度来讲,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下汉语层级下的不同
方言。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领略】易出单选、简答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乂成系统的那一部
分,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
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语言”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是个人的语言习惯,很难
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语言=言语活动一言语。言语极具个人特色,语言带有社会性。(索
绪尔)
2.语言的本体知识和外围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综合应用】
联系:都与语言有关。
区别:
语言本体知识:指语言内部的要素(语音、语汇、语法、语义、语用等。)
语言外围知识:指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语言知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学、语言与
文化等)。
3.为什么说“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简朴应用】
口语是语言的第一种客观存在形式,而书面语是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
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
迟或早的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古往今来,只有很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
了相应的书面语,大多语言只有口语,并不存在书面语。
第二节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
一、语言的符号特性(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语言符号【识记】
语言符号是用复杂的物质实体(声音)表达复杂表达复杂的特定意义的符号。它必须
同时具有表达特定意义的物质实体和物质实体所表达的特定意义这两个方面。
2.能指、所指【识记】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中可以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把语言符号
中由特定声音表达的意义称为“所指”。
3.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领略】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好比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一张纸的正反面无法切开,语言符
号中表达意义的声音和声音表达的意义也不能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言的声
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
4.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举例【简朴应用】
比如汉语中用“Mn”这个声音表达“人”,“Wn”就是物质实体,即能指;“人”就
是特定意义,即所指。
5.约定、任意【识记】
所谓“约定”,指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
所谓“任意”,是说用什么符号表达什么意义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只要大家都认定或
习惯就行。
6.约定性和任意性的关系【领略】
“符号”有一个主线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达
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也是一种符号,所以也有“任意性”。(开始结
合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之后具有强制性)(荀子《正名篇》:名无固实,_约之以命实,约
定俗成,谓之实名一一名称并不是生来就表达某种事物,而是由于约定俗成,人们用这个
名称称呼这种事物,习惯了,就成为这种事物的名称了。)
7.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和任意性举例【简朴应用】
为什么“rdn”表达“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它们在汉语中的最初联系是任意的,通
过约定之后,才在使用汉语的人群中固定下来。
8.不变、可变【识记】
任何符号,虽然最开始时用什么实体表达什么意义是约定和任意的,但是一旦这种相
应关系固定下来,也就不能容易改变了。这就是符号“不变”的一面。
当然符号也不是一点也不变的,有时需要适当调整。这就是符号“可变”的表现。
9.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领略】
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
是不能任意改变的,由于假如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主线上丧失
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但语言符号也不会一成不变。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细微的偏离现象是不可避免
的,时间的推移,细微的偏离,枳累成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口
的增长,居住条件的改变,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书面语的产生,生产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社会内部的阶层和行业等等的分化,都必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
10.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举例【简朴应用】
赵高想运用权势“指鹿为马”,但两种动物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假如语言符号和它相应
的意义一夜之间就变了,那就失去了它的交际功能。
我们为什么看懂《尚书》感觉十分吃力,就是由于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在缓慢地
变化,经长时间地积累,这种变化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看《尚书》时就觉得吃力了。
二、语言的结构特性(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线性、离散【识记】
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不能同时说两个以上的字、两句以上的
话。语言符号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性”特性;
语言符号又可以分解还原成本来的一个一个的符号,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特性。
2.线性和离散性的关系【领略】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性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也许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
续的语流。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就都有也许形成各种关系,产
生各种互相影响。几十个语音单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乃至更多的
一定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不同的语言单位,再通过语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动物的
声音不能拆解和重组)
3.语言结构的线性和离散性举例【简朴应用】
例如,说“我们是中国人”,只能按“我一一们一一是一一中一一国一一人”这样的顺
序说,说话速度再快的人也不能一下说出两个或更多的词。这就是语言符号线性的体现。
同时,这一句也可以拆提成单个的符号,成为组成其它线性结构的原材料。这就是语言符
号的离散性。
4.层次、层级【识记】
语言符号的组合是有“层次”的。句子、词组、词、语素之间就有层次关系,即语素
组合成词,词组合成词组,词组再组合成句子。一个小单位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叫“层
次”,各小单位之间的关系叫“层级”。
5.层次性和层级性的关系【领略】
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内部成分都是按照“层次”组合的,并且每个子系统之间都有着严
密的“层级”关系。“层次”或“层级”这个特性使得语言结构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6.语言结构的层次性和层级性举例【简朴应用】
以“我哥哥喜欢打篮球”为例说明这个问题。(略)
7.组合、聚合【识记】
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
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
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就是聚合关系。
8.组合和聚合的关系【领略】
聚合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HI来的,而组合又体现
为聚合关系的线性序列。两者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9.语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举例【简朴应用】
理解以下实例:
我们吃了苹果
小王买了梨子
农民卖了桃子
10.语言符号和其他符号的异同【综合应用】
同:从本质上来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是用语音形式来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
异: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不同于其他符号:(1)语言符号是语
音和语义的结合体;(2)语言符号是用有限符号排列组合构成无限句子的复杂的层级体
系。
第三节研究语言的科学
一、语言学的任务
1.“小学”(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识记】
三者都是为了阅读古籍才形成的学问,分别相应字的三要素:音、形、义。
2.社会需求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综合应用】
(1)阅读古典文献的需要促使一些文明古国一方面开始语言研究,比如中国、印度、
希腊、罗马等。
(2)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研究和教学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国家的出现和民族语言的消亡,促进了语言研究的发
展。
(4)计算机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些新的语言理论、语言研究方法,以
及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
3.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综合应用】
与语言要素相关的学科: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语汇学(词汇学)、语用学;
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学科:文字学、方言学、获得(买得)语言学;
外围分支学科: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应用语言学。
4.语言学的研究取向【综合应用】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属性和表意功能;
自然科学:声学特性、发音的生理现象、听觉的心理机制、语言的计算机解决;
基础学科:理论性强;
应用价值:教学、机器翻译、人工智能。
5.语言的本体研究【领略】
为弄清语言自身的情况而进行的研究,涉及语言各要素的研究和语言的历史与现状的
研究。
6.语言的共时现象和历时现象【简朴应用】
共时现象指的是语言的现状,研究范围在同一个时间平面内,如先秦汉语、现代汉语
等;
历时现象指的是语言的历史发展状况,重要表现为一种语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如汉语
史研究、方言研究和文字研究等。
7.语言与社会研究【领略】
语言与社会研究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重点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
响。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语言与民族的关系、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以及语言的规划政策等。
8.语言与心理研究【领略】
语言与心理研究着眼于语言的思维功能,重点研究语言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
响,其中既涉及偏重于哲学思考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研究,也涉及偏重于科学实验的语
言与大脑构造、语言与神经系统等的研究。
9.语言学的应用研究【领略】
语言学的应用研究着眼于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传统:语言教学: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医疗、通信和计算机解决等领域中的应
用。
二、语言研究的古代传统
1.语言研究中的哲学思考【领略】
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探讨:古希腊“名实之争”,中国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
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语言和逻辑的美系:古希腊、中国墨辩学派。
2.语言研究中的语文传统【领略】
四个语言研究传统:古印度语言学传统、古希腊古罗马语言学传统、古中国语言学传
统和古阿拉伯语言学传统。
所谓“语言学传统”,重要是指这些对语言的研究大多是为阐释古代的经典文献服务
的,注重的只是对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字的研究。因而传统的语言研究又被称
作“语文学”。
3.语言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方法【领略】
语言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方法即“以今证古”的方法,涉及把现有属于同一来源的各个
方言和语言进行比较推出语言初期状况的“历史比较法”,也涉及从一种语言内部成分的不
整齐情况来推断语言初期状况的“内部构拟法”。
三、语言研究的现代思潮
1.语言的描写方法和结构语言学【领略、简朴应用】
瑞士索绪尔;美国的描写语言学。
2.索绪尔的重要奉献【综合应用】
(1)从语言本体界定语言;(2)纯化语言学研究对象;(3)莫定「现代语言学的基
础。
3.层次分析法【识记】
也叫“直接成分分析法”,由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提出。这种分析方法把复杂词组
分析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到复杂词组为止,是分析语言结构的一处方法。
4.分布分析法【识记】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哈里斯提出了“分布分析法”,建立了划
提成分的形式类(涉及词类和词组类)的具体操作标准。
5.变换分析法【识记】
是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把一种结构的短语或句子变为另一种结构的分析方法。哈里
斯认为,变换式可以把不同结构形式联系在一起。
6.结构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和发展【综合应用】
汉语语法分析借鉴了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关于层次分析的理论方法,又根据汉语特点
进行了适当改造。
美国描写语言学只考虑“切分”的问题,不考虑直接成分间的“定性”问题。汉语语
法分析既考虑“切分”,以考虑“定性”。
7.语言的生成机制和生成语言学【领略、简朴应用】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建了转换生成语言学。其理论精髓可以
用“普遍语法”“句法自治”和“原则与参数”这三个概念来概括。
8.普遍语法【识记】
假设人的语法知识包含两部分:“个别语法”和“普遍语法”。“个别语法”通过后天学
习获得,“普遍语法”通过遗传获得,人人都同样。
9.语言的认知功能和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从社会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着重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规律。
认知语言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个流派,着重从心理体验方面研究语言。认为语言跟人
的认知活动有关,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留下了人类认知活动的痕迹,这就是语言的认知功
能。
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一一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什么是语音
1.语音【识记、领略】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是语言
的物质外壳。
2.辨别语音和其他声音【简朴应用】
理解语音与风声,语音与咳嗽声的区别。
二、语音的属性(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语音的物理四要素【识记、领略】
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音高与频率相关,联系汉语声调。
音强与振幅相关,联系轻重音。
音长与声音延长时间相关,联系长短音。
音质也叫音色,是声音的本质和特色,是四要素当中最重要的属性。音素的不同就是
音色的差异导致的。
2.语音的生理属性【识记】
语音由发音涉官发出,所以具有生理属性。
3.人的发音器官构造【领略】
动力源一一肺;发音体一一声带;共鸣器一一喉腔、咽腔、鼻腔、口腔。
4.为什么能从语音上判别男女老少【简朴应用】
成年男子声带较长较厚,音高低;成年女子声带较短较薄,所以音高高;老人音高较
低,小孩的音高较高。
5.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识记、领略、简朴应用】
语音木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主线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
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2)语音的民族性。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
音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3)语音
的地区性。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也许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
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三、语音的表现形式
语音的各级单位【领略】
可分为音流、音段、节拍群、音节、音素(相应句子、词组、词、字来理解,音素无
法相应,它是音节的进一步拆分)。
四、语音的记录方式
1.反切法【识记】
“反切”即用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原则:”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如“田,徒年切”。
2.《汉语拼音方案》【识记】
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二条基本原则: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二是采用国际通用
的拉丁字母:三是拼音字母采用音素制,每个汉字最少一个音素,最多四个音素。
3.国际音标【识记】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定的一套记音符号,用于准确地记录、分析各种
语言的语音。这套记音符号通过多次增补、修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
4.汉语历史上的几种记音符号及各自的优缺陷【领略、综合应用】
(1)直音法(东汉以前)
用同音字注音。优点:易懂。缺陷:不一定都能找到同音字,此外同音字也也许不认
知。如“之,音枝”。
(2)反切法(从东汉一直到注意字母产生)
优点:能拼读所有汉字。缺陷:掌握反切上字和下字的读音不容易,并且用于反切的
上下字也也许发生语音上的改变。
(3)注音字母
民国初年产生,现在仍在台湾、香港等地使用。优点:1.字母数量少,共39个;2.照
顾了古音;3.念法固定。缺陷:1.没有彻底音素化;2.不便国际交流。
(4)汉语拼音
优点:1.数量少,共26个;2.使用通行的拉丁字母,便于国际交流;3.音位化与音素
化相结合。
(5)国际音标
优点:1.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2.以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形体简朴,使学习的人学
习和应用比较容易;3.符号比较完备,可以标写各种音素,尚有一套附加符号可以具体地
标写语音的特性,可用来记录各种语言的语音;4.得到世界的公认。
第二节元辅音和声韵调
音节【识记】
听觉上最自然也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结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
构单位。
一、元辅音分析(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元音、辅音【识记】
元音指在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辅音指在发音过程中气流在
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
2.元音区别于辅音的特点【简朴应用】
(1)发音时声道内是否形成阻碍:元音没有阻碍,辅音有阻碍。(2)肌肉的紧张状
况: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紧张限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
(3)气流的强弱:元音气流较弱;辅音气流较强。(4)声带的振动:发元音时,声带一定
振动;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3.元音的开口度、舌位和唇形【领略】
学会根据舌位的前后、高低、唇形的圆展描绘单元音。
舌面元音(1993年版,1996年订正)
舌尖元音
4.“标准元音”及其作用【简朴应用】
在分析和描写其他元音的舌位时,可以作为定位的基准和参照的元音八个:[i]>
W、[s]、[a]、[u]、[o]、[。]、[a]。(假如你的电脑没有安装与音标相关的字
体,通常只能看到一个方框,说明音标没有正常显示,请根据课本核查并纠正)
5.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领略】(重点掌握普通话声母的发音)
1)按辅音的发音部位分类(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普通话
可以分为7类:
(1)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4)舌尖中音(d、t、n、1),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ch、sh、r),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音(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前
音。
(7)舌根音(gkh),由舌由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而后音。
2)辅音的发音方法
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涉及三个
方面:发音时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阻碍气流的强弱限度。
(1)按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普通话声母可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
音、边音五类。
一方面了解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三个阶段:
成阻(音首):阻碍的形成。发音部位开始闭合或接近,这是作势阶段。
持阻(音干):阻碍的连续。发音器官紧张,气流受阻。发音器官保持紧张,呼气不
断,阻碍就一直连续。这是构成辅音的重要阶段。
除阻(音尾):阻碍的消除。发音部位阻碍消除,紧张消除,发音结束。
讨论:作为声母的n和作为韵尾的n有什么不同?(后者没有除阻阶段。)
下面分别介绍六类辅音:
①塞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紧,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冲破阻
碍,忽然爆发成声,共有b、p、d、t、g、k六个。
②擦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近,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
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共有f、s、sh、r、x、h六个。
③塞擦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开始是靠紧,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
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摩擦而出,这种先阻塞,后摩擦而形成的音
叫塞擦音。共有z、c^zh^ch、j、q六个。
④鼻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靠紧,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
来,形成鼻音。共有m、n两个。鼻辅音ng在普通话里只作韵尾,不作声母。
⑤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舌头的两边出
来,形成边音,仅有一个,这就是1。
最后一种是半元音,i、u开头的小、[w]就是半元音,发音时阻碍小,有轻微摩擦。
(2)根据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把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
送气音两类。
①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沆较强,有p、I、k、q、ch、c六个。
②不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有b、d、g、j、zh、z六个。
(3)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这一特点,可把普通话声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
①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有b、p、f、d、t、g、k、h、j^q、x、zh、ch>sh、
z^c、s等17个。
②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有m、n、1、r四个。(鼻辅音ng、v发音时也要振动声
带,但ng不能作声母,v只用来记录方言,所以未计算在内。)
学会用术语描绘辅音。见下页图表。
感1除音檄本甫音表附拼音封照
\彝唇音舌尖音舌面音
舌小喉喉
舌舌舌舌舌舌
矍唇e舌壁
尖尖尖面面面
彝音方法\前中接前中接
唇曲音音音
M平舌魁舌舌根
不送抵bpdtt£cgkq?
清
送氯PP,tt,t*rc4kk,q'?*
塞
不送氨bdQdJga
澎
送氧b*d,Cd,J'g4G,
不送氯pfteztszhtstfjg
塞清
送氯pFte*CIS*cht§*q4'
不送氨bvdddzdz.*
擦沿
送氯bv*dd*dz*dz;屯’
渴mmn)nnQaJIngI)N
II澎rR
渴rCR
遇没11IX(1)
遏清i
擦澎b
清*ffesssh§fxpqhxXhh
擦
澎PVdzy33jYKV
wnVJj(v)(w)K
淘
w^w.putonghuaworld.com
二、声韵调分析(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声母、韵母、声调【识记】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提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
分。
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2.汉语普通话声母和辅音的异同【综合应用】
(1)两者着眼点不同。声母是从分析音节结构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着眼于音素的位
置,即音节开头的辅音音素是声母;而辅音是从分析音素性质的角度提出来的,即发音时
受到阻碍的音是辅音。
(2)两者的范围大小不同。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并不都是声母。如“光”
(gu如g)这个音节中的“ng",它是辅音,但它处在音节里后面的部位,因此它不是声母。
又如“难”(。如)这个音节,前后都有“n”,它是辅音,处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处在音节
末尾的是韵母,并不是声母。所以,辅音的范围大于声母。
3.汉语韵母的三种分类方法【领略、综合应用
(1)韵母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单韵母、更韵母和鼻韵母。
(2)按韵母尾音分为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
(3)按韵头或韵腹的口形可分为“开、齐、合、撮”四呼。
4.汉语普通话的五度标调法【领略】
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提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
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自左至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
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
调值。
5.调值和调类之间的关系【综合应用】
(I)同一种语言或同一种方言中,两者成简朴的相应关系:调类相同,调值必然相
同;反过来调值相同的,调类也肯定相同。
(2)不同语言或不同方言中,两者关系错综复杂,调类相同的,调值不一定相同;调
值相同的,而调类又不一定相同,这其中的因素也是复杂的,调类的命名重要是参考古调
类来定的,而调值却是对现行语言或方言中的读法的实际描写。
三、音节结构
1.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特点【领略】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如窗chuang),最少只有一个音素。
(2)元音在音节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元音,少则一个,多则三个(连续排列,充当
韵头、韵腹、韵尾,如“久,游”等)。一个音节假如只有一个音素,除极个别情况(姆
m,恩n,哼ng)外都是元音。
(3)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如“我、外、语、有、优”)。也没有复辅音。
(4)每个音节都有声母、声调、韵腹。韵头、韵尾可有可无。
(5)除舌尖单韵母外,其它韵母都可以自成音节,声母为零声母。
(6)声调是汉语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这是汉语音节最重要的特点。
2.汉语音节的层次构造【简朴应用】
即音节分析。
例如:
韵母
字例声母声调
韵头韵腹韵尾
威wei(uei)ue阴平
桃tdo(tdo)tQo阳平
花hua(hua)huQ阴平
第三节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素【识记】
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设立音位的因素(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音位【识记】
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
来的语音单位。
2.音位是最小的具有辩义功能的语音单位【领略】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
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二
(1)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
或超方言的音位。(2)每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而不同于其他语言
或方言的系统。(3)不同系统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系统里有不同的音素,因而
具有不同的音位。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语言或方
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事实上并不能对等。
理解普通话a的音位及其变体。ianaiaang中的a发音是不同的,由于不会混淆,
所以可以归为一个音位。
3.音位和音素的异同【简朴应用】
(1)划分角度不同。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音
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
的语音单位。(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所有语音里划分出来的
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
位。(3)并非所有的音位都是由音素构成的,非音质音位都不是由音素构成的。
4.普通话音位和音位变体之间的联系【简朴应用】
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
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
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总之,可以粗略地理解为:音位是理论概括单位,音位变体
是实际表现形式。
二、设立音位的方法(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设立音位的三个重要原则【领略】
这三个重要原则是:对立原则、互补原则、语音近似原则。
(1)归纳音位的条件变体一方面应依据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音素之间的互相关系。音
素之间存在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2)音素间的对立关
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
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
不同的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叫“对立原则”。(3)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在相同
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使
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变体。从归上说,这叫“互补原则”。(4)在使用互补原则时,也
要考虑音素之音的语音相似性。有些虽然互补,但语音差别很大的不能归为一个音位。这
是归纳音位的“语音近似原则二如汉语拼音的初历]。
2.区别特性【识记】
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言特性。
3.音位的区别特性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性【领略】
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性,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
别特性之间的对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音位的辨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性担负的。
如汉语普通话里“趴”和“八”是由“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性来区别的。所以,音位
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性的集合。
4.不同的音位之间通过什么区别特性来区别彼此【综合应用】
辅音通过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构成的区别特性来区分;元音通过舌位的高低、前后、
唇形的圆展构成的区别特性来区分。
第四节语流音变和韵律节奏
一、语流音变(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语流音变【识记】
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互相影响,因而产
生了语音的变化。这种语音变化就是“语流音变”。
2.语流音变涉及儿化、变音和变调等【识记、领略】
卷舌元音er跟其他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成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就叫
“儿化二儿化的基本性质是在韵母发音的同时带上卷舌动作。
“变音”是一个音节受到语流中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其内部音素发生某种变化,重要有
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几种现象。
音节和音节相连,声调互相影响制约,使一些音节本来的基本调值发生某些变化,这
种声调变化的现象,就叫“变调”。
3.普通话不同儿化韵的实际发音及儿化现象的作用【领略、简朴应用、综合应用】
儿化韵的发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韵母的发音同卷舌动作没有冲突,儿化时原韵母不
变只加卷舌动作。韵母或韵尾是a、o、e、u、6的音节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刀把儿dGobAr
小猫儿xiaomaor
另一种是韵母的发音同卷舌动作有冲突,儿化时要在卷舌的同时变更本来韵母的结构
和音色。韵腹或韵尾是i、ii、-ih]、-i[[、n、ng的音节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变化情况较复
杂,需要分别加以分析说明。
a.韵母是i、u(前、高韵母)的音节,保存原韵母,加卷舌音erfarjo例如:小米儿
xiaomier[-mior]o
b.韵母是in、un的音节,去掉韵尾n,再按韵母是i、u的音节儿化。例如:短裙儿
dudnquerf-tG\arJo
c.韵母是川5、-i一的音节,-i失落,变成er[sr]。例如:棋子儿qizGr[-tsar]°
d.韵尾是i、n(in、(in除外)的音节,去掉i或n,在韵腹上加卷舌动作。例如:蛋白
儿d^nbdr[-par]„
韵母in、丽的韵尾去掉后,变成了i、ii,再按单韵母i、ii的方法儿化。例如:脚印儿
jidoyler[-iar]
e.韵尾是ng的音节,去掉ng,重要元音鼻化。韵腹是Q、o、e的,直接加卷舌动
作;韵腹是i的,加e|>]鼻化,同时加卷舌动作。例如:鞋帮儿xi6bGr[・par]o
吸取到普通话里的儿化词,大部分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或表达一定感情色彩的作
用。
a.区别词义。例如:眼(眼睛)、眼儿(小孔)
b.区分词类。例如:画(动词)、画儿(名词)
c.表达细小、可爱的情感。例如:小刀儿、水珠儿、头发丝儿
4.变音涉及同化、异化、弱化、脱落【领略、综合应用】
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
现象叫“同化”。“面包”中“面”的最后一个音素。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
近的现象。如“慢慢儿"Dnaimar],[n]变成了[i],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的现象。一般都有往央元音弱化的倾向。如“爸
爸”的后一个音节。
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的现象。如“豆腐”后一个音节失去元音。
5.汉语普通话的变调类型有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识记、领略】
(1)上声变调的基本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时读本调,即降升调(214)。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变“半上”,只降不
升,调值为21。例如:
在阴平前:北京小说统一许多
在阳平前:语言旅游海洋改革
在去声前:解放法律稳定少数
在轻声前:我的椅子姐姐走了
注:假如轻声本调是上声,可变为近似阳平。如:打手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只升不降,近似阳平(24)或(34)。有人把“24”调叫做
“直上”。例如:水手抱负和谐勇敢野草洗脸
语句中有时会碰到几个上声音节连读的情况,需要运用上述基本规律灵活地进行解
决,解决的依据有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
“展览馆”与“好产品”不同。
(2)“一”的变调
“一”单用,用在词句末尾或在数词中间时,声调不变,都念阴平。
变调有三种:
a.在去声前变阳平。例如:一件、同样。
b.在非去声前变去声。例如:一天、一年、一本。
c.夹在重叠的动词中间变轻声。例如:看一看、试一试。
(3)“不”的变调
“不”的本调是去声。单用,在语句末尾,在非去声前,都念本调。例如:不、我
不、不听、不凉、不好。变调有两种:
a.在去声前变阳平。例如:不去、不是、不至于。
b.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例如:差不多、挡不住、行不行、去不去。
二、韵律节奏
1.韵律节奏涉及停延、轻重和升降等【识记、领略】
停延,即停顿和延续。停顿即中断形成,延续由音节拉长形成。
轻重、升降(略
2.停顿的三种类型【简朴应用】
气息停顿(需换气)、语法停顿(为了区别结构,如“他们三人一组”)、强调停顿(为
了突出意义,如“他不是你的对手"o)
3.汉语普通话的轻音音节和重音【领略】
(1)词内部的轻重音节:前轻后重(崇高);中轻前后重(参考书);轻音词(吧、
吗、呢);轻声词(“东西”有两种读法)。
(2)句重音
节律重音:节拍群中作为节拍群中心的词语要读得重些,这种重读的词语的重音是节
律重音。也叫“语法重音二例如,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通常重读。
强调重音:节拍群中为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故意识地特别加重某词语的读
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
4.不同语言对“轻重”的不同运用【综合应用】
印欧语最重要的是词重音,超过一个音节,在音标中就标重音符号,这是固定重音;
有的同形词运用重音可以区分词义,如“record”,重音在前是名词,意思是唱片,重音在
后是动词,意思是记录。
汉语的轻重音见上一个知识点。
第三章语言的建筑材料一一语汇
第一节语汇概说
一、什么是语汇
1.语汇、词、语【识记】
语言里所使用的各式各样词语的总称,就叫作“语汇”(也可称“词汇”)
“词”是最小的、故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语”是指那些长度相称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
段,即所谓的“熟语”或“固定短语
2.语汇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的总和【领略】
(1)范围:每一种语言有自己的语汇,不同语言有不同语汇体系。
(2)对象:语汇规定是较为凝固的结构,不能随意拆解,这样的结构单位除了词之
外,尚故意义相对凝固的“熟语”。
3.哪些语言成分属于语汇,应当收入词典:哪些不属于语汇,无需收入词典【简朴应
用】
语汇的基本规定:意义凝固,形式固定,并且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和语都符合这
个规定。意义较为松散的自由短语不宜归入语汇。
例如:“开汽车”由动词“开”和名词“汽车”构成动宾短语,“开”和“汽车”可归
入汉语语汇,而“开汽车”这个结构是一个自由的组合,他的意思完全是“开”和“汽
车”这两个词合起来表达的,没人形成固定于这个结构当中的整体含义。“开夜车”则不
同,除了有“开”、“夜车”这两个词构成的原始意义之外,尚有了由“开夜车”这个整体
结构构成的“晚上加班”之类的意思。因此“开夜车”属于语汇,可收入词典,“开汽车”
则不能。
二、语汇的特点(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语汇在产生、使用和发展上的特点【领略】
产生:任意性和理据性;
使用:普遍性和民族性;
发展:活跃性和稳定性。
后面具体讲解。
2.语汇在产生上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综合应用】
(1)任意性是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
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理据性是指语言中有相称多的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
词”和“复合词”。同源词指相同音义来源的一族词语,如汉语的“张”,初始义是把弓弦
装在箭上,如“改弦更张”,这是任意的。但后来产生的一批词语,如“帐,涨,胀”等,
不仅与“张”的语音近似,并且与“张”的引申义有着某种联系。
(3)语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词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词汇
不断丰富的手段。
3.语汇在表达上的普遍性和民族性【综合应用】
(1)普遍性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
达。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日、月,各民族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
(2)民族性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不
同语言的词语不一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也许在对象范围、褒贬等方面存在极大差
异。
(3)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普遍性使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
念,民族性使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结识,如英语“吃”后面只能跟食物,
但汉语却可以“吃败仗”、“吃官司”等。
4.语汇在变化中的活跃性和稳定性【综合应用】
(1)活跃性是指随看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旧词语逐渐消失,新词语不断产生。从这
个角度上说,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
(2)稳定性是指词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
约,有极强的稳定性。
(3)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也是统一的。
第二节词语的构造
一、语素(这一部分出题概率较高)
1.语素【识记】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词就是由语素构成的。
2.语素是语言中故意义的最小单位【领略】
“最小”是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以汉语“姐”这个成分为例,假如只考虑语
音,不管意义,那么“姐”可以分解为声母、韵母和声调,韵母还可以再分,这时得到的
单位更小,却只有语音而没故意义,所以不是语素;反过来,如只管意义,不管语音,
“姐”又可以分解为[+人/+女性+亲属/+年长],这时得到的单位也更小,却只故意义
(义素)没有语音,所以也不是语素。“姐”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不能再分了,这种
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
3.语素的四种分类方式【领略】与现代汉语教材有差别,注意体会。
(1)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A.成词语素指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
单用的语素。可细分为能独立成词,也能自由组词的语素,如“书”;尚有只能独立成词的
语素(唯词语素)。如“吗”。B.不成词语素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如
“民”、“子
(2)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A.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也
可以“单说二如“一一他拿了什么?一一书。”其中的“书”就是自由语素。B.黏看(不
自由)语素指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吗),或主线不能形成词的语素(企、阿)。
(3)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A.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词或词组中)的位
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了、儿)。B.不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
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也许前置,也也许后置。(书)
(4)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A.实义语素: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自身直接负载了
词汇意义的语素。如“书”、“机:B.虚义语素: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
语素自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当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更大单位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铝镍钴永磁市场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重庆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钴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袋式除尘器行业运营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芝麻素市场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翻译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砂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风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热水龙头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广西民族大学《建筑设备自动化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与人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解读
- ICU单间耗材出入库使用登记表
- 外研版(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 助贷机构业务流程规范
- 2024四川省凉山州林业局招聘60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L∕T 5106-2017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3月修订)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九年级物理第一课
- 代孕合同范本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读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