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预习专用】2025年春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上课课件 1.2人口迁移_第1页
【寒假预习专用】2025年春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上课课件 1.2人口迁移_第2页
【寒假预习专用】2025年春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上课课件 1.2人口迁移_第3页
【寒假预习专用】2025年春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上课课件 1.2人口迁移_第4页
【寒假预习专用】2025年春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上课课件 1.2人口迁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二节人

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课标解读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给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综合思维】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的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3.利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人地协调观】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影响因素概念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分类

世界人口迁移0

10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CONTENTS

2022年,在中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各省区人口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截至目前,除宁夏、西藏外,全国31个省区中已有29个省区公布2022年人口情况。

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广东、山东、河南的常住人口总量分列前三的格局未变,29个省区中有17个省区常住人口数量实现正增长。常住人口增量最多的省区为浙江(37万人);广东的出生人口最多(105.2万人),也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有19个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其中河南、山东、甘肃、安徽、北京、云南、陕西等7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22年首次转负。世界人口迁移知识点01拓展:人口增长包含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迁入率和迁出率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三要素A.有无越过行政区界线B.时间限制(大约1年以上)C.是否变更定居地1.概念: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改变的人口移动。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2.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流动形式:(1)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工作地与居住地的通勤人口)(2)季节性流动(如季节性牧场的牧民)(3)不定期流动(如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旅游、度假、出差、春运等是否属于人口迁移?下列哪些属于人口迁移?三峡人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小明去北京出差1个月民工涌入城市小刚去广东上大学,并在广东落户1.人口迁移的分类(按空间范围划分):二、人口迁移的分类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影响二、人口迁移的分类有利: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迁移者

可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迁入地迁出地有利:加强与外界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不利: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典例1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完成1~2题。B【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乙表示的可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故选B。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湖南位于中部地区,且人口稠密,为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出省区,而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北京和广东经济发达,因此不会成为人口迁出地;贵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不会成为人口迁入地。故选A。A1.若此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A.地广人稀的西北内陆地区B.经济发达的城市C.人口众多的农村D.风景优美的山区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图中表示的地区流向可能是(

)A.从湖南流向广东 B.从北京流向河北C.从广东流向新疆 D.从湖北流向贵州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知识点2

一、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1.自然因素二、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二、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环境问题自然灾害2.人文因素

据了解,2022年有230多万移民试图越境进入美国,预计2023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美国政府为遏制南部边境移民潮,考虑出台更为严格的移民政策,导致最近几周更多移民聚集在墨西哥边境城市。二、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在大城市积累了资金,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员被称为“城归”。据此完成3~5题。D【解析】第3题,进城务工人员到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务工,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文化、宗教、自然不是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到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主要因素。故选D。第4题,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会增加城市就业压力,增加交通压力,可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农村人口科技水平较低,无法提升城市的科技水平,C错误,所以选D。第5题,返乡创业,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从而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①②③正确;"城归"会增加乡村的人口压力,④错误。故选A。A3.进城务工人员到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B.宗教C.自然D.经济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减轻就业压力B.缓解交通压力C.提升科技水平D.提供丰富劳动力5.“城归”现象给乡村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机会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完善基础设施④缓解人口压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典例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知识点3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一、国际人口迁移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迁出地迁入地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2.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一、国际人口迁移欧洲美洲、大洋洲迁出地迁入地3.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一、国际人口迁移迁出地迁入地20世纪70年代,西亚和北非招募大量外籍工人开发石油近年来,西亚和北非大量难民前往欧洲一、国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二、国内人口迁移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二、国内人口迁移2.工业化以后人口迁移方向农村城镇二、国内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之前,有计划、有组织。开发边疆改革开放之后,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由内陆向沿海,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拓展】我国的民工流1.流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2.方式:以自发为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目的。3.成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4.积极影响(1)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2)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贡献。(3)促进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收入。(4)促进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5)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

(6)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5.消极影响:增加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2.各地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的另一面,是人口形势的变化。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已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的省份看,各地人口趋势变化有一定差异,目前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有安徽、河南等。以下关于2022年末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省份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不包括(

)A.人口基数大

B.国内人口迁移

C.医疗卫生条件差

D.人口年龄结构1.2017年以来,杭州一孩生育率总体平稳,但二孩、三孩出生率直线下降,适龄市民对于二孩及三孩生育意愿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污染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