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标准》_第1页
《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标准》_第2页
《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标准》_第3页
《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标准》_第4页
《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XXX:2016

P

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

energyefficiencytestofcoldsourcesystems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1总则

1.0.1为了规范空调冷源系统能效的测试,本标准为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测试规定

测试工况、条件和程序,及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1.0.2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制冷的水冷冷水机组和热泵系统的冷源系统能效现场检

测方法,本标准不适用风冷冷水机组和风冷热泵机组的冷源系统能效检测。

1.0.3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

范的规定。

1

2术语

2.0.1冷源系统能效(energyefficiencyratioofcoldsourcesystem)EER-sys

冷源系统单位时间总制冷量(kW)与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

却风机耗功率(kW)之和的比值。

2.0.2冷源系统设计能效(designenergyefficiencyratioofcoldsourcesystem)

DEERsys

在设计工况下,冷源系统单位时间总制冷量(kW)与冷水机组、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和冷却风机耗功率(kW)之和的比值。

2.0.3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partloadenergyefficiencyratioofcoldsourcesystem)

PEERsys

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冷源系统单位时间制冷量(kW)与冷水机组、冷冻水

泵、冷却水泵和冷却风机耗功率(kW)之和的比值。

2.0.4冷源系统季节能效(seasonalenergyefficiencyratioofcoldsourcesystem)

SEERsys

在制冷季节中,冷源系统总制冷量(kW·h)与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

水泵和冷却风机耗能(kW·h)之和的比值。

2

3测试工况及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测试单位在测试前应对系统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并对系统整体运行状态和负

荷情况进行检查和判断,以便于检测工作开始。

3.1.2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性能检测应在系统实际运行状态下进行检测。

3.1.3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编写测试工作大纲;

2做好测试前各项准备工作;

3进行现场测试;

4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

5编写测试报告。

3.2测试边界和方法

3.2.1系统供冷量测试中根据冷源系统形式,确定系统测试边界和测量点位置。

(1)一次泵系统测试边界内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塔、冷却水泵及

各设备连接管件,见图3.2-1。

图3.2-1一次泵系统测试边界

(2)二次泵系统测试边界内包括:冷水机组、一次冷冻水泵、二次冷冻水泵、

3

冷却塔、冷却水泵及各设备连接管件,见图3.2-2。

图3.2-2二次泵系统测试边界

3.2.2测试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附录A: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的规定。

3.2.3输入功率检测应按照附录B:电机输入功率检测方法进行。

3.2.4系统冷量检测应按照附录C:冷源系统冷量测量方法进行。

3.3测试工况

3.3.1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1.冷源系统设计能效(DEERsys);

2.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PEERsys);

3.冷源系统季节能效(SEERsys)。

3.3.2冷源系统设计工况能效检测应在下列测试工况下进行:

1冷冻水出水温度应在6℃~8℃之间;

2冷却水进口温度应在29℃~32℃之间;

3冷水机组运行正常,系统负荷宜不小于设计负荷75%,且运行机组负荷宜

不小于额定负荷80%,处于稳定状态。

3.3.3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检测应在下列测试工况下进行:

1:50%~75%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测试工况为:

4

1)冷冻水出水温度应在7℃~9℃之间;

2)冷却水进口温度应在29℃~32℃之间;

3)冷水机组运行正常,系统负荷负荷50%~75%,且运行机组负荷宜不小于

额定负荷70%,处于稳定状态。

2:25%~50%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测试工况为:

1)冷冻水出水温度应在7℃~9℃之间;

2)冷却水进口温度应在27℃-30℃之间;

3)冷水机组运行正常,系统负荷负荷25%~50%,且运行机组负荷宜不小于

额定负荷50%,处于稳定状态。

3:25%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测试工况为:

1)冷冻水出水温度应在8℃-10℃之间;

2)冷却水进口温度应在25℃-28℃之间;

3)冷水机组运行正常,系统负荷小于25%,且运行机组处于稳定状态;

3.3.4对于已安装监测系统,冷源系统季节能效宜采用系统的制冷季监测数据获

得。应满足下列要求:

1.监测系统可以对冷源系统中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循环水量、机

组耗电量、水泵耗电量、冷却塔耗电量等参数进行同步测量和存储;

2.监测系统安装的传感器及测量仪表应满足附录A相关要求;

3.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需定期对主要仪表和传感器的准确度进行校准和标

定;

4.长期测试周期应与系统供冷周期同步,采集时间间隔不宜大于60min/次。

3.3.5对于未安装监测系统,冷源系统季节能效可通过短期测试计算获得冷源系

统季节能效。

1.短期检测工况应包括3.4.2中的系统设计工况和3.4.3中部分负荷工况;

2.每种工况检测中,都应在测试状态稳定后开始测量。每隔5-10min读一次

数,连续测量60min,并对测量值进行平均;

3.数据处理按照本标准中4.0.5条款冷源系统季节能效进行计算。

5

4数据处理

4.0.1空调系统供冷量按公式4.0.1进行计算。

Q0Vct/3600………..……..(4.0.1)

式中:Q0—冷水机组平均制冷量(kW);

V——冷冻水平均流量,m3/h;

t——冷冻水进、出口温差,℃;

——冷冻水平均密度,kg/m3;

c——冷冻水平均定压比热,kJ/(kg.℃)。

、c可根据介质进、出口平均温度由物性参数表查取。

4.0.2空调系统设计工况能效按公式4.0.2进行计算。

QD

DEERsys…..……(4.0.2)

NDi

式中:DEERsys——冷源系统设计工况能效,kW/kW。

QD——冷源系统设计工况下平均制冷量,kW。

N——设计工况下冷源系统各设备的平均输入功率之和,kW。

Di

4.0.3空调系统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按公式4.0.3计算。

QP

PEERsys…..……(4.0.3)

NPi

式中:PEERsys——部分负荷冷源系统能效,kW/kW。

QP——冷源系统部分负荷工况下平均制冷量,kW。

N——部分工况下冷源系统各设备的平均输入功率之和,kW。

Pi

4.0.4空调冷源系统季节能效按公式4.0.4进行计算。

Q

SEERS(4.0.4)

sysN

Si,

式中:QS——空调系统制冷季的总制冷量,kW·h;

N——冷源系统各设备供冷季累计消耗电量,kW·h;

Si,

4.0.5当系统有监测系统时,公式4.0.4中QS、按照实际计量量确定。当

系统没有完整的监测系统时,SEERsys可在设计工况(见3.3.2)和部分负荷工况

6

(见3.3.3)测试基础上按照公式4.0.5计算。

n

hjjPc()T

SEERj1(4.0.5)

sysnPc()T

hj

jEER()T

j1bin,sysj

式中:Tj——BIN温度;

j——BIN编号;

n——BIN数量;

Pc()Tj——Tj时系统负荷;

hj——的温频;

EER()T——时的系统EER。

bin,sysj

我国不同城市Tj所对应的hj详见附录D。

4.0.6设计工况和部分负荷测试工况所对应的BIN温度按照公式4.0.6计算。

TPLR(T)(TT)T(4.0.6)

jjDll

式中:TD——空调室外设计温度;

T——BIN极限温度,即建筑不需要供冷或供暖的BIN温度,取16℃;

l

PLR()T——测试工况下系统部分负荷率,%。

j

4.0.7非测试工况下,不同BIN温度对应的系统负荷Pc()Tj按照公式4.0.7计

算,系统EERbin,sys()Tj通过插值获得。

TT

Pc()TPjl(4.0.7)

jD

TTDl

式中:PD——冷源系统设计负荷;

7

5测试结果及报告

5.0.1空调冷源系统能效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基本信息;

2测试方案说明;

3测试结果分析;

4测试联系人、电话和地址等

5.0.2项目基本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

1冷源系统形式;

2系统主要设备及铭牌参数;

3主要设备安装时间;

4系统日常使用情况;

5系统及主要设备维护状况。

5.0.3测试报告中应对如下内容进行详尽说明:

1测试时间;

2测试仪表及其性能参数;

3测试条件;

4测试工况和测量方法;

5.0.4测试结果分析中应包含如下内容:

1测试结果误差分析;

2空调冷源系统季节能效比(SEERsys)计算说明。

8

附录

附录A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

A.0.1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表A.0.1的要求

表A.0.1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

仪表要求精度

序号检测参数功能最大允许偏差

(级)

应具有自动采集和存储数据

1空气温度0.5级≤0.2℃

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

空调水系统供应具有自动采集和存储数据

20.2级≤0.2℃(空调)

回水温度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

应能显示瞬时流量或累计流

空调水系统循≤2%(测量值)

3量,或能自动存储、打印数2.0级

环水量

据,或可以和计算机接口

宜具有自动采集和存储数据

4冷量≤10%(测量值)

功能,并可以和计算机接口

应能显示累计电量或能自动

≤5%(测量值)

5耗电量存储、打印数据、或可以和5.0级

计算机接口

6功率2.0级≤1.5%(测量值)

9

附录B电机输入功率检测方法

B.0.1三相三线制采用两表法测量电机输入功率,其测量原理如图B.0.1所示。

图B.0.1三相三线制两表法测量电机输入功率原理

A、B、C—电源接线接头;A’、B’、C’—电机进线接头;

WA、WC—单相功率表

B.0.2三相四线制采用三表法测量电机输入功率,其测量原理如图B.0.2所示。

图B.0.2三相四线制三表法测量电机输入功率原理

A、B、C、N—电源接线接头;A’、B’、C’—电机进线接头;

WA、WB、WC—单相功率表

B.0.3两表法测试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量:

10

1选择任意一相(如图B.0.1的C相)作为线电压测试线,用钳口分别钳在其余两相(如

图B.0.1的A相、C相)的导线上用于测量该相的电流,并同时用电压表笔测试该相与选取

的电压测试线的线电压(如图B.0.1的UAB、UBC)。

2记录测量的两次输入功率,其值的“代数和”作为该设备的实际输入功率。

B.0.4三表法测试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量:

1选择零线(如图B.0.2的N相)作为相电压测试参考点,分别在三相(如图B.0.2的

A相、B相、C相)的导线上用于测量该相的电流,并同时测试该相与N相的相电压(如图

B.0.2的UA、UB、UC)。

2记录三相测量的输入功率,其值的“代数和”作为该设备的实际输入功率。

B.0.5测量过程说明

1采用两表法进行测量时,两次测试相加的结果作为设备三相总功率。

2“两表法”测量方法不适合三相四线制电路。

3采用三表法进行测量时,三次测试的WA、WB、WC功率读数为测试相的实际输入功

率,其相加的结果作为设备三相总功率。

4设备负载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不论三相电源是否对称,也不论三相负载是否对

称,均可以用“三表法”进行测量三相总功率。

5如果设备负载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当三相负载对称时,可以采用一表法来代替

三表法,只需测量一相的功率,再乘以3即得三相总的输入功率。

11

附录C系统冷量检测方法

C.0.1冷源系统冷量测量应参照《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

10870-2001规定的液体载冷剂法进行系统冷量测量,测试原理如图C.0.1所示。

图C.0.1冷源系统冷量检测原理

C.0.2测量时应分别对冷源系统的进出口温度和载冷剂流量进行测试,根据进出口温差和流

量计算出系统的冷量。测试过程中应同时对冷却侧的参数进行监测,以保证测试工况满足测

试要求。

C.0.3测点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温度计应尽量布置在靠近分、集水器的进出口处,以减少由于管道散热所造成的热损

失。

2流量计应设置在主管段进口或出口的直管段上,一般对于流量计,其最佳位置为距上

游局部阻力构件10倍管径,距下游局部阻力构件5倍管径处。若现场不具备上述条件,可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流量测点的具体位置。

12

附录D我国主要城市室外温频分布

城市:北京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6℃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3℃

室外温频分布

BIN室外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185

218246

319212

420259

521262

622264

723271

824296

925312

1026264

1127241

1228200

1329178

1430168

1531100

163274

173333

183434

193516

20368

21373

22380

23390

24400

13

城市:成都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9℃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307

218444

319411

420397

521424

622405

723420

824411

925340

1026287

1127221

1228167

1329138

1430111

153186

163241

17339

18348

19354

20360

21370

22380

23390

24400

14

城市:福州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0℃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301

218338

319406

420410

521386

622362

723394

824342

925377

1026448

1127515

1228429

1329339

1430240

1531212

1632147

173374

183473

193543

203630

213713

22383

23390

24400

15

城市:广州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2℃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8℃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214

218280

319332

420354

521369

622350

723413

824595

925717

1026654

1127552

1228511

1329385

1430303

1531265

1632203

173393

183492

193548

20368

21371

22380

23390

24400

16

城市:贵阳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1℃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3.0℃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344

218439

319442

420400

521438

622462

723423

824409

925293

1026240

1127178

1228148

132982

143049

153129

163212

17332

18341

19350

20360

21370

22380

23390

24400

17

城市:哈尔滨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6℃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3.8℃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245

218256

319261

420213

521203

622229

723232

824207

925159

1026138

1127120

122875

132954

143039

153132

163221

17331

18340

19350

20360

21370

22380

23390

24400

18

城市:海口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1℃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216

218355

319458

420533

521391

622448

723463

824564

925715

1026918

1127893

1228684

1329439

1430373

1531265

1632234

173391

183490

193527

20362

21370

22380

23390

24400

19

城市:杭州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7℃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9℃

室外温频分布

BINBIN温度小时数

(j)Tj(℃)Hj(h)

117187

218259

319350

420319

521344

622425

723382

824355

925344

1026321

1127351

1228290

1329226

1430150

1531115

1632102

173368

183467

193544

203635

21373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