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3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均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A.解旋酶、载体蛋白B.抗利尿激素、O2C.血浆蛋白、尿素D.HCO3-、细胞因子【答案】A〖祥解〗1、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2、内环境:(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2)内环境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细胞因子、血液运送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所需的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析】A、解旋酶存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存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符合题意;B、抗利尿激素、O2均可存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不符合题意;C、血浆蛋白、尿素均可存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D、HCO3-、细胞因子均可存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人体中某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F为传入神经B.若给予G适宜的刺激,则F不会兴奋C.若给予G适宜的刺激,则H能收缩D.若给予F适宜的刺激,则H不能收缩【答案】D〖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详析】A、图中E皮肤是感受器,F为传入神经,A正确;BC、图中G是传出神经,在反射弧中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刺激传出神经不能传到F传入神经,可以传到效应器H,H能收缩,BC正确;D、若给予F传入神经适宜的刺激,兴奋会传到H效应器,则H能收缩,D错误。故选D。3.多巴胺转运体(DAT)是一种神经递质转运蛋白,能将突触间隙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回收至突触前膜内。毒品可卡因会阻断DAT的转运功能,导致吸毒者产生毒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机体中需要多巴胺转运体参与多巴胺的释放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若多巴胺转运体不能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可卡因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药物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答案】A〖祥解〗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突触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酶分解或被运回突触前神经元。【详析】A、多巴胺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A错误;B、若多巴胺转运体不能正常工作导致突触间隙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无法回收,持续作用在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B正确;C、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C正确;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药物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故选A。4.人体神经细胞膜上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载体蛋白对离子的运输可保证Na+、K+在膜内外的浓度差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能会导致Na+通道蛋白开放C.图示三种转运蛋白进行物质的运输时均需要ATPD.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中,K+会顺浓度梯度经通道蛋白向膜外运输【答案】C〖祥解〗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析】A、据图分析可知,载体蛋白运输Na+、K+时消耗ATP,该方式是主动运输,可保证Na+、K+在膜内外的浓度差,A正确;B、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导致突触后膜Na+通道蛋白开放,使Na+内流产生兴奋,B正确;C、图中运输Na+、K+的两种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ATP,载体蛋白转运Na+、K+时需要消耗ATP,C错误;D、神经细胞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开放,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B.激素是内分泌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C.人体内激素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体内激素含量较高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提高血糖浓度上具有协同效应【答案】D〖祥解〗体液调节是指细胞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进行调节【详析】A、体液调节是指细胞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A错误;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因此激素不是内分泌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B错误;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体内激素含量不会较高,C错误;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在提高血糖浓度上具有协同效应,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紊乱引起的C.过敏原引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D.找到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答案】B〖祥解〗1、过敏反应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2、过敏反应特点: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h后才有正状,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过敏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详析】A、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A不符合题意;B、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自稳功能紊乱容易引起自身免疫病,B符合题意;C、过敏原进入机体引起浆细胞产生抗体,会吸附在某些细胞(肥大细胞)表面,C不符合题意;D、由过敏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故找到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D不符合题意。故选B。7.饥饿素是由胃部P/D1细胞分泌的促食欲激素(多肽类),其能够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使人产生饥饿感,调节人的食欲和饮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口服饥饿素可以增加人体进食量B.人脑部的某些神经元上存在饥饿素特异性受体C.在调节人食欲的过程中,体液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D.由题干信息推测,空腹状态下饥饿素含量可能会升高【答案】A〖祥解〗1、由内分泌腺或者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叫做激素调节。2、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详析】A、饥饿素是多肽类激素,口服会使其分解,不能发挥相应作用,A错误;B、人脑部能接受饥饿素传递信息,说明在人脑部的某些神经元上存在着能与饥饿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B正确;CD、由“饥饿素是由胃部P/D1细胞分泌的促食欲激素(多肽类),其能够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使人产生饥饿感,调节人的食欲和饮食”,空腹状态下饥饿素含量可能会升高,故在调节人食欲的过程中,体液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CD正确。故选A。8.辅助性T细胞极易被HIV攻击,这与该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CCR5有关。某医疗团队将一名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的骨髓移植给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病人,研究发现该患者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体内的部分HIV也被清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但是细胞免疫功能不受任何影响B.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进而产生抗体C.HIV不易侵染B细胞的原因可能是B细胞内无编码CCR5的基因D.捐献者辅助性T细胞表面因无正常CCR5而不易被HIV感染【答案】D〖祥解〗题意分析:T细胞极易被HIV攻击,与其表面特殊蛋白CCR5有关,CCR5基因异常捐献者的T细胞表面没有正常的CCR5,故不会遭到HIV攻击,则可以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也清除了体内的HIV。【详析】A、HIV主要攻击的是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不仅参与体液免疫,也会参与细胞免疫,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均严重减退,A错误;B、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进而提高免疫功能,B错误;C、HIV不易侵染B细胞的原因可能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而并非无相关基因,C错误;D、捐献者辅助性T细胞表面因无正常CCR5这一特殊蛋白而不易被HIV感染,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芽等幼嫩的部位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猕猴桃植株开花初期,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增多C.根向地生长、春种秋收,分别主要体现了温度、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答案】C〖祥解〗植物激素的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析】A、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为芽等幼嫩部位,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A正确;B、猕猴桃开花初期,生长旺盛,此时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增多,进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B正确;C、根向地生长主要体现了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春种秋收主要体现了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C错误;D、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而植物代谢的调节本质是由基因来调控的,D正确。故选C。10.为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生长素浓度/(10-6mol·L-1)050100150200主根长度(相对值)1.00.90.70.50.3侧根数目/个46863A.在实验范围内,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主根生长B.生长素在浓度为200×10-6mol·L-1时,抑制侧根生长C.主根和侧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应D.生长素促进侧根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0×10-6mol·L-1【答案】D〖祥解〗分析表格可知,在实验范围内,含生长素组主根长度都比不含生长素组短,说明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主根生长;对于侧根数目而言,生长素浓度为200×10-6mol·L-1时,侧根数目比不含生长素组少,说明此生长素浓度抑制侧根生长,据此答题即可。【详析】A、分析表格可知,在实验范围内,含生长素组主根长度都比不含生长素组短,说明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主根生长,A正确;B、分析表格可知,在生长素在浓度为200×10-6mol·L-1时,侧根数目比不含生长素组少,说明此生长素浓度抑制侧根生长,B正确;C、分析表格可知,在实验范围内,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主根生长,对于侧根而言,生长素浓度在50×10-6mol·L-1-150×10-6mol·L-1之间,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侧根生长,说明主根和侧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应,C正确;D、分析表格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00×10﹣6mol/L的生长素侧根数目最多,则生长素促进侧根生根的最适浓度在100×10-6mol·L-1左右,还需进一步缩小浓度范围进行实验,D错误。故选D。11.下列不属于种群范畴研究内容的是()A.“S”形增长特点B.迁入率和迁出率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C〖祥解〗1、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2、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详析】ABD、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S”形增长特点、迁入率和迁出率和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BD不符合题意;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范畴研究内容,C项符合题意。故选C。12.某一年生生物(即世代间隔为一年)种群,开始时有N0个个体,到第二年变成N1个,t年后变为Nt个,以λ表示两个世代的比值:λ=Nt+1/Nt。下列关于“λ”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在理想环境下且λ>1,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N0λtB.若λ=1,则该种群没有个体死亡,也没有个体出生,种群数量无变化C.若λ>1,则表示该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增加D.若λ=0,则表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答案】B〖祥解〗“J”型(形)曲线实现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J”型增长曲线没有K值。【详析】A、λ=Nt+1/Nt,若在理想环境下且λ>1,则种群数量呈“J”型(形)增长,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N0λt,A正确;B、若λ=1,则该种群数量没有变化,但是不代表种群没有个体死亡,也没有个体出生,可能是出生数与死亡数相等,B错误;C、若λ>1,λ=Nt+1/Nt,t+1年的个体数大于t年的个体数,则表示该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增加,C正确;D、若λ=0,λ=Nt+1/Nt,t+1年的个体数可能为0,则表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D正确。故选B。13.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某些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B.调查猛禽和猛兽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红外相机拍摄的方法C.利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D.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估算某趋光性昆虫密度属于标记重捕法【答案】D〖祥解〗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详析】A、在调查中种群密度时应尽量准确,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某些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A正确;B、调查猛禽和猛兽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红外相机拍摄的方法,B正确;C、样方法成功的关键就是随机取样,C正确;D、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该方法不属于标记重捕法,D错误。故选D。14.弃耕地演替是指耕地弃耕抛荒后所发生的演替。某弃耕地被废弃后,20年间农田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物种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演替趋势是生物的物种数增加B.弃耕后第8~20年,草本植物的数量逐渐减少C.弃耕后第8年,②乔木才开始出现D.演替过程中发生过物种的灭绝【答案】B〖祥解〗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退耕还林后,在农田上出现的植物依次是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故①②③分别表示草本植物、乔木,灌木。【详析】A、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与开始相比,20年后的物种数增多,图中演替的趋势是生物的物种数增加,A正确;B、弃耕后第8~20年,草本植物的物种数减少,但数量不确定,B错误;C、由图可知,弃耕后第8年,②乔木才开始出现,C正确;D、弃耕后第8~20年,草本植物的物种数减少,说明演替过程中发生过物种的灭绝,D正确。故选B。15.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诗文所蕴含的生态学知识的分析,错误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萤火虫发出的光属于物理信息【答案】C〖祥解〗1、群落中各生物间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寄生。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详析】A、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确;B、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而蜾蠃是寄生蜂,它常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体现了捕食关系,B正确;C、“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C错误;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萤火虫发出的光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体育运动对学习和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关B.图中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b是神经递质C.当b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c处时,细胞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若向大鼠脑内注射BDNF的抗体,则会导致突触间隙内b的含量变多【答案】CD〖祥解〗由图可知,b为神经递质,运动应激会促使调节因子与DNA结合,进而促进BDNF基因的表达(a过程),表达产物BDNF一方面可以促进神经递质b的释放,另一方面可以激活突触后膜的受体AMPA,进而促进神经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产生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详析】A、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有新突触的形成,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的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图中物质b储存于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由此可知物质b是神经递质,B正确;C、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故当b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c处时,细胞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错误;D、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可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向大鼠脑内注射BDNF的抗体,BDNF的抗体与BDNF特异性结合后,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的含量变少,D项错误。故选CD。17.GR24是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的人工合成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合理应用GR24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某小组研究了弱光条件下GR24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指标处理叶绿素a含量/(mg·g-1)叶绿素b含量/(mg·g-1)叶绿素a/b单株干重/g单株分枝数/个弱光+水1.390.612.281.111.83弱光+GR241.980.982.021.301.54A.GR24处理会抑制幼苗分枝B.GR24处理提高了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C.GR24处理使幼苗叶绿素含量上升,有利于植株生长D.与GR24的作用效应相似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答案】ABC〖祥解〗表格数据分析:GR24处理可以使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增加,叶绿素a/b比值降低,单株干重增加,单株分枝数减少。【详析】A、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与弱光+水处理相比,弱光+GR24处理后单枝分枝数减少,说明GR24处理会抑制幼苗分枝,A正确;B、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与弱光+水处理相比,弱光+GR24处理使幼苗叶绿素含量上升,从单株干重可看出,净光合速率增加,GR24处理提高了幼苗对光的利用能力,B正确;C、GR24处理可以使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净光合速率增加,有利于植株生长,C正确;D、GR24处理抑制了幼苗分枝,属于抑制侧芽生长的作用,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题中没有涉及GR24的浓度,D错误。故选ABC。18.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人参、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松毛翠等。某科研团队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三种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植物老年植株成年植株幼年植株密度/(株·hm-2)占比/%密度/(株·hm-2)占比/%密度/(株·hm-2)占比/%长白松9492.1687.8400草苁蓉13834.2412531.0214034.74平贝母604.2230721.57105674.21A.与人参相比,调查长白松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该更大一些B.可预期草苁蓉、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分别是稳定、增加C.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D.仅根据平贝母的种群密度最大并不能得出其种群数量会增加【答案】C〖祥解〗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详析】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根据被调查植物的大小而定,植物越大样方面积相对比较大,所以调查长白松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该比调查人参时的样方面积大,A正确;B、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草苁蓉老年、成年、幼年植株占比接近,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数量变化是稳定;平贝母老年植株占比较少,为4.22%,成年植株占比21.57%,幼年植株占比74.21%,所以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群数量变化是增加,B正确;C、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D、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所以仅根据平贝母的种群密度最大并不能得出其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故选C。19.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其生活的水层及主要食物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种生活的水层主要食物青鱼中下层螺、蚌、水生昆虫等草鱼中下层水草鲢鱼上层浮游植物鳙鱼中上层浮游动物A.与青鱼和鲢鱼相比,青鱼和草鱼的种间竞争可能更剧烈B.四种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四种鱼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四种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但水中的植物不存在分层现象【答案】D〖祥解〗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四大家鱼能混合放养的原因是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食物和生活空间不同;从生活空间上看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之间都有竞争关系。【详析】A、由图表可知,青鱼和草鱼处于中下层,鲢鱼处于上层,三者的食物不同,但从生活空间上青鱼和草鱼之间种间竞争可能更剧烈,A正确;B、四大家鱼在池塘水体不同水层的分布,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混养可提高空间和食物等资源的利用率,B正确;C、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D、水中的植物、动物均有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错误。故选D。20.烟草等植物遭到天蛾等害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为探究茉莉酸的抗虫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如表所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项目处理方法检测实验一实验组用适量的茉莉酸处理未着卵的烟草检测烟草上天蛾的着卵量对照组取等量未着卵的烟草,但不做处理实验二实验组用适量的茉莉酸处理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检测烟草上天蛾卵的被捕食量对照组取等量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但不做处理A.烟草等植物的抗虫反应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B.烟草通过茉莉酸传递信息,该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C.茉莉酸可以降低天蛾的着卵量和天蛾卵天敌数目D.利用茉莉酸防治天蛾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答案】ABD〖祥解〗实验一中实验组用适量的茉莉酸诱导,对照组未处理,烟草上天蛾的着卵量减少,说明茉莉酸诱导可以降低烟草上天蛾的着卵量。实验二中取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实验组用适量茉莉酸诱导,烟草上天蛾卵的被捕食量增多,说明茉莉酸诱导提高烟草上天蛾卵的被捕食量。【详析】A、烟草等植物的抗虫反应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类型是化学信息,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A正确;B、茉莉酸是化学物质,故该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B正确;C、由实验一及结果可知,茉莉酸可以降低烟草上天蛾的着卵量。由实验二及结果可知,茉莉酸增加了天蛾卵的被捕食量,可能是增加了天蛾卵天敌的数量,C错误;D、利用茉莉酸可以有效防治天蛾,该措施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甲、乙表示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t2之前,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乙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为______。(2)比较图1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种内竞争的强度是_______(填“甲>乙”“甲=乙”或“甲<乙”)。(3)图1中t2之后,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L。现向1mL酵母菌样品中加入99mL无菌水稀释,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稀释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现观察到图2所示a、b、c、d、e,5个中方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个。【答案】(1)先增大后减小(2)甲<乙(3)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pH的改变(4)2.2×105〖祥解〗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注意:1、每天同一时间,取样检测,连续观察7天;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菌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3、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4、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点的菌体数;5、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1)依据图示信息可知,t2之前乙种群酵母菌的增长符合“S”形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2)由于培养液都是10mL,因此种群数量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据图1可知,t1时甲种群的细胞数量小于乙种群的,此时种内斗争的强度是甲<乙。(3)图1中t2时,甲、乙均达到K值,都消耗了较多的营养物质,若在t2后继续培养,由于营养物质过度消耗,且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pH不适宜等,环境阻力增大,最终使得种群的数量下降。(4)计算酵母菌总数时,要先计算出每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乘以酵母菌样品总体积。向1mL酵母菌样品中加入99mL无菌水稀释,说明培养液被稀释了100倍,计数室的容积为0.1mL,所以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的菌体总数=(44÷80)×400×100÷0.1=2.2×105个。22.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人工种植乔木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指标样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g·kg-1)草本植物物种数/种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只·样本-1)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弃耕地(对照)0.260.091.13.10.6禁牧草地0.660.362.69.41.7人工灌木林0.770.422.87.40.8人工乔木林1.370.271.610.01.1注:*多样性指数可以反映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越高,丰富度越高。(1)通常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农田弃耕后_______(填“会”或“不会”)演替形成森林群落。上述农田弃耕后土地易沙化,据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2)上表中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是_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3)从物种丰富度角度分析,在中温带半干旱地区,上述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用来改造弃耕后土地的是_____。(4)在中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___(填“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答案】(1)①.会②.土壤含水量过低(2)①.人工灌木林②.互利共生(3)围封禁牧(4)①.高②.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祥解〗分析数据可知,对照组的各类数据均最低;禁牧草地的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人工灌木林中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和草本植物种数最多;人工乔木林中土壤含水量最高和土壤小动物个体数最多。(1)群落演替的最终方向与气候等有关,通常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农田弃耕后会演替形成森林群落;上述弃耕农田可能因为土壤中含水量过低等原因,土地容易沙化。(2)由表格可知,人工灌木林中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豆科植物能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而根瘤菌能给豆科植物提供氮元素,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3)围封禁牧后草本植物物种数较多,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更明显,物种丰富度更高,说明其土壤条件适合土壤小动物的生存,土壤条件更好。(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所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2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我国加快绿色经济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其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相应过程。图2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能量的变化示意图,其中I~V表示相应过程中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1中的C代表_______,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2)图2中Ⅲ代表第二营养级通过______散失的能量,IV属于______的同化量。Ⅱ代表的能量不会全部都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_______。(3)碳中和指大气中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若要实现碳中和,则图1应满足的数量关系为___(用图中序号表示)。结合图1分析,我们可以通过_____(答出2点)等措施实现碳中和。【答案】(1)①.分解者②.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①.呼吸作用②.生产者##第一营养级③.Ⅱ代表的能量中一部分会流向分解者,最终被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散失掉(3)①.⑩=①+②+③+④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开发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祥解〗1、图1分析:根据A和D之间有双箭头,说明A是生产者,D是二氧化碳库,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2、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为: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向:同化量+粪便量(粪便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能量传递效率=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该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1)图1中A代表生产者,B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图2中I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Ⅱ表示用于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Ⅲ表示其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IV表示其未同化量(粪便量)。第二营养级的粪便量(IV)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Ⅱ代表的能量中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并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最终散失掉,Ⅱ代表的能量中可能还会有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所以Ⅱ代表的能量不会全部都流向下一营养级。(3)若要使大气中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即要满足⑩=①+②+③+④。结合图1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开发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措施实现碳中和。24.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机体初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和再次感染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为研究药物A的治疗作用,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甲组)和药物A(乙组),培养后,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引起______合成分泌抗体。激活体液免疫功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血浆抗体浓度的升高会_____(填“提前”或“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诚信管理》课件
- 《证券投资操作教程》课件
- 《病毒营销的应用》课件
- 《纤维植物资源》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职工管理】十篇
- 2024标准工程委托合同(28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员工管理篇
- 《监理对现场消防安》课件
- 《家庭财富管理》课件
-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 委托装修售房合同模板
- 2024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2部分:设计规范
- 财富管理课程设计
- 快乐寒假安全先行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燃烧仿真.燃烧仿真软件:OpenFOAM:湍流燃烧仿真原理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 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蓝色卡通风胃肠减压护理
- 小学单位换算-体积
- 叉车自行检查记录表
- 2024新安全生产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