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D.细胞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液,①②③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由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导致组织水肿,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渗透压降低,不会导致水肿,A错误;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是发生在②组织液中,B错误;C、①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正确;D、细胞因子、抗体可分布于②组织液中,都可以作用于细胞,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②组织液中不含有消化酶,D错误。故选C。2.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答案】A〖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详析】A、根据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A错误;B、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C、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C正确;D、将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由于会存在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故选A。3.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B.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答案】A〖祥解〗在神经调节过程中,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下丘脑兴奋,通过交感神经,其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使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素。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析】A、人在剧痛、恐惧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特征,A错误;B、边听课边做笔记是一系列的反射活动,需要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B正确;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C正确;D、情绪激动、焦虑时,引起大脑皮层兴奋,进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够促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灵敏,D正确。故选A。4.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答案】D【详析】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综上分析,答案选D。5.图中实线是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正常曲线。图中虚线是经某种方式处理后,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异常曲线。则该处理方式是()A.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B.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C.药物处理阻断Na+通道D.药物处理阻断K+通道【答案】B〖祥解〗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析】虚线表示形成动作电位后恢复静息电位时降低,静息电位是K+外流造成的,说明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6.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高于正常小鼠B.图中只有软骨细胞中GH受体基因表达C.生长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并作用于软骨细胞D.口服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答案】A〖祥解〗分析图中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过程可知: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可以直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也可以通过促进肝脏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来间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同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详析】A、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A正确;B、根据示意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都可以作用于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因此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GH受体基因和IGF-1受体基因表达,B错误;C、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靶细胞,C错误;D、生长激素的本质属于蛋白质,口服通过消化道水解了,不起作用,D错误。故选A。7.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B.结核分枝杆菌侵染人体后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不能引起细胞免疫C.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和T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D.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D〖祥解〗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由三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和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的。其中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构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析】A、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消化道中的黏膜和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误;B、结核分枝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进入人体后先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阻止寄生菌的散播感染,当寄生菌进入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将其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B错误;C、B细胞和T细胞是在骨髓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C错误;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菌酶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示体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自稳和监视功能B.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菌具有特异性C.细腋C和细胞D内表达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D.物质Ⅰ和Ⅱ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前者为细胞因子【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图中物质Ⅱ为抗体,因此该免疫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图中细胞A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I表示细胞因子。【详析】A、该图示体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A错误;B、细胞A是抗原呈递细胞,该细胞识别病菌不具有特异性,B错误;C、细胞D是由细胞C增殖和分化而来,但两种细胞内有些基因都能表达,比如呼吸酶基因,C错误;D、物质Ⅰ是细胞因子,物质Ⅱ是抗体,两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故选D。9.下图是植物激素发现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发现最初是源于人们对图1中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图2取自达尔文的实验,可证明植物的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尖端C.图3取自鲍森·詹森的实验,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给下部D.图4取自温特的实验,可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图1、图2为达尔文实验,达尔文的实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表现出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图3为鮑森•詹森的实验,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图4为温特的实验,实验证明: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温特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详析】A、生长素的发现最初是源于达尔文对图1中植物向光性的研究,A正确;B、图2取自达尔文的实验,胚芽鞘尖端被锡箔小帽遮盖后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可证明植物的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尖端,B正确;C、图3取自鲍森·詹森的实验,胚芽鞘尖端与下面的伸长区中间用琼脂片隔开后,发现与没有隔开时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一致,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到下部,C正确;D、图4取自温特的实验,温特通过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与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是吲哚乙酸不是温特证明的,D错误。故选D。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促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B.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C.连续大雨导致水稻传粉失败,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减产D.持续干热再遇阴雨,即将成熟的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是因为脱落酸减少【答案】C【详析】A、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促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A正确;B、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一定生长素浓度,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但是促进作物的生长,B正确;C、种植水稻的目的是收获种子,连续大雨导致水稻传粉失败,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防止减产,C错误;D、持续干热再遇阴雨,即将成熟的小麦种子中的脱落酸由于雨水浸泡而减少,再加上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所以种子易在穗上发芽,D正确;故选C。11.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答案】B〖祥解〗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平均生根数先增加后减少,平均根长先增加后略有减少。【详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图中显示,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12.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B.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丙为性别比例,群落中各生物种群的雌雄个体的比例均为1:1D.丁为年龄组成,用孔径小的网捕鱼会影响可持续捕捞【答案】D〖祥解〗题图分析: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详析】A、图中显示:甲会使种群数量上升,因而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它们能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A错误;B、乙会使种群数量下降,因而代表的是死亡率和迁出率,它们能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B错误;C、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群落中各生物种群的雌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1:1,C错误;D、丁为年龄组成,用孔径小的网捕鱼会导致种群中年龄组成的变化,因而会影响可持续捕捞,D正确。故选D。13.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中种群的K值为a,环境条件改变可导致K值改变B.图甲中b——c年,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图乙中第3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D.图甲中c点和图乙中c点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是稳定型和增长型【答案】C【详析】据图乙可知,种群的K值在a—b之间波动的某个大于b小于a的数值,A错误;据图甲可知在b—c年,λ>1,所以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种群数量可呈现“J”型增长,B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图乙中第3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C正确;据图分析,图甲中c点时λ≈2,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图乙中c点处于K/2时,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D错误。14.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B.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答案】D〖祥解〗小球藻可进行光合作用,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操作过程中,应先盖上盖玻片,将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详析】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培养液中,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A错误;B、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B错误;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进行稀释,一般稀释到每小格4~5个左右较为合适,C错误;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④⑤是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在反射弧中为单向传导B.神经递质只有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会使下一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D.发生膝跳反射时,①处肌肉发生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也发生收缩【答案】AC【详析】A、由图可知,②的胞体位于神经节内,因此②表示该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则结构④⑤是传出神经。由于兴奋在细胞间单向传递,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也是单向传导,A正确;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内,B错误;C、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递质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下一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导致下一个神经元更难兴奋,C正确;D、发生膝跳反射时,③处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④处的传出神经兴奋,因此①处肌肉发生收缩;③处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⑤处的传出神经被抑制,因此⑥处肌肉发生舒张,D错误。故选AC。16.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B.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C.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作用范围更广泛D.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答案】AC【详析】A、a为神经递质,其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为组织液,因此神经递质不需要借助血液运输,A错误;B、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与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有关,B正确;C、a参与的是神经调节,与b参与的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更加准确,但比较局限,C错误;D、d为甲状腺激素,c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AC。17.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是吞噬细胞,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B.b、d细胞均能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细胞因子C.该病原体的彻底清除还需要体液免疫发挥作用D.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时,c细胞也可以分化为d细胞【答案】CD〖祥解〗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给T淋巴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再接受淋巴因子的刺激和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细胞免疫: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传递给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在接受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呈递的抗原-MHC复合物后,开始分裂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作用【详析】A、图示为细胞免疫过程,a细胞最终裂解,a细胞是靶细胞,A错误;B、b细胞和d是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B错误;C、靶细胞裂解后该病原体进入体液,被体液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而后被其他细胞清除掉,可见图示病原体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作战,C正确;D、c细胞是记忆T细胞,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CD。18.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乙图中四个点中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B.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在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答案】ABC〖祥解〗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最敏感。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详析】A、在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乙图中,水平放置的燕麦幼苗,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a点生长素浓度高,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b点生长素浓度低,对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c点生长素浓度低,对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d点生长素浓度高,对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所以乙图中a点是抑制作用,A正确;B、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同时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向光性等,B正确;C、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丙图中A段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从A段向B段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的本质是主动运输,C正确;D、在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不是减小实验误差,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19.长期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和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白发、脱发。相关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和Gas6蛋白都能促进靶细胞增殖、分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度紧张、焦虑可通过两条途径调节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途径②的调节方式是____,该途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进行传导,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____(膜上、膜内)受体调节其增殖分化;去甲肾上腺素在途径①和途径②中分别作为____、____类物质起作用。(2)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方式为____,该调节方式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其意义是有利于____。其中CRH是____激素,其只能作用于垂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3)在长期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作用下,黑色素细胞干细胞因过度____耗竭导致黑色素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白发,毛囊细胞干细胞____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4)根据以上研究,提出预防过度紧张、焦虑应激下白发、脱发的可行方案____。【答案】(1)①.神经-体液调节②.电流(或局部电流或电信号)③.膜上④.神经递质⑤.激素(2)①.分级调节②.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只在垂体中表达(3)①.增殖分化②.增殖分化减弱(4)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作用)来预防白发,通过促进毛乳头细胞中Gas6表达(或注射Gas6)预防脱发〖祥解〗题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过一系列途经最终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与此同时,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或传出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使其异常增殖分化,最终黑色素细胞减少。【小问1详析】途径②表示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或传出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故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该途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电流进行传导,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膜上受体调节其增殖分化;途径①为神经调节,途径②为神经—体液调节,故去甲肾上腺素在途径①和途径②中分别作为神经递质、激素类物质起作用。【小问2详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因为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由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只在垂体中表达,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小问3详析】由图可知,在长期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作用下,黑色素细胞干细胞因过度增殖分化耗竭导致黑色素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白发,毛囊细胞干细胞增殖分化减弱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小问4详析】为预防过度紧张、焦虑应激下白发、脱发,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作用)来预防白发、通过促进毛乳头细胞中Gas6表达(或注射Gas6)预防脱发。20.糖尿病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图1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____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____打开,突触后膜电位升高。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2)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____降低血糖浓度,IR状态下由于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____,降血糖作用被削弱。图1中由②释放的③经____运输至脑部,miR-9-3p进入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内____。(3)为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缓冲液中,分别注入b、c组实验鼠,a组的处理是____。2周后检测实验鼠海马突触数量,结果如图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b组与a组相比,正常鼠AT-EV对突触数量____;c组与b组相比,IR鼠的AT-EV会使突触数量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4)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运用腺病毒载体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导入该抑制剂后,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____。【答案】(1)①.突触小泡②.钠离子通道③.变小(2)①.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或葡萄糖转化为脂肪)②.数量减少,结构异常③.体液④.相关基因表达(3)①.注入等量的缓冲液②.无影响③.减少④.IR鼠的miR-9-3P能使突触数量减少(4)突触数量,认知水平〖祥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兴奋时,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小问1详析】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发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电位升高;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膜外,静息时钾离子外流,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变小,钾离子外流减少,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小问2详析】胰岛素是机体中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该过程中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属于激素,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分析题意,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减少,结构异常,导致胰岛素无法与其结合而发挥作用,降血糖作用被削弱;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miR-9-3p是一种miRNA,能够与mRNA结合导致mRNA不能作为模板起翻译作用,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小问3详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类型及miR-9-3p的有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据图可知,图中的a是对照组,b、c组是注射溶于缓冲液的AT-EV,则a对照组应是注射等量的缓冲液;据图可知:b组与a组相比,正常鼠AT-EV不影响突触数量;c组与b组相比,IR鼠的AT-EV会使突触数量减少,说明IR鼠的miR-9-3P能使突触数量减少。【小问4详析】IR状态下突触数量等均会改变,故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突触数量、认知水平。21.病毒(COVID-19)通过S蛋白识别细胞表面的ACE2分子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下图是mRNA疫苗在树突状细胞中合成、呈递抗原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mRNA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mRNA疫苗通常要装入脂质体纳米颗粒中注入人体内,以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与_____________接触而被水解。(2)包裹mRNA疫苗的脂质体纳米颗粒通过___________进入树突状细胞,在细胞内表达合成病毒S蛋白后,经_____________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与镶嵌在_____膜上的MHCI结合,最终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激活特异性免疫。(3)图中过程⑤同时会产生特异的_______细胞。结合图示从引起特异性免疫类型分析,与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优势是________。(4)疫苗的保护效力与人体内中和抗体浓度密切相关,但随着时间延长,疫苗接种者体内抗体水平会下降,这是因为______。为加强免疫屏障,我国已全面启动加强接种,有研究证明打“加强针”后,血浆中特异性抗体浓度会迅速增加,人体能快速产生大量特异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5)为探究加强免疫时接种疫苗种类的选择,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按基础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将志愿人群分组(编号A、B),每组人群随机分成3小组(A1-A3B1-B3),测定各小组人群血浆中特异性抗体浓度;A1、B1组人群接种与基础免疫接种疫苗相同的疫苗,_____;2周后测定各组人群特异抗体浓度并计算平均值。【答案】(1)①.病毒S蛋白基因②.RNA酶(2)①.胞吞②.蛋白酶体③.内质网(3)①.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②.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①.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均具有一定寿命,且抗体不具有增殖能力②.体内的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5)A2、B2组人群接种mRNA疫苗,A3、B3组人群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问1详析】据图分析,激活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抗原物质是mRNA指导合成的病毒S蛋白,因此合成mRNA的模板应该是病毒S蛋白基因。为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被RNA酶水解,mRNA疫苗通常要装入脂质体中,形成纳米颗粒再注入人体内。【小问2详析】据图可知,包裹mRNA疫苗的脂质体膜与细胞膜可以相互融合,使mRNA疫苗进入树突状细胞,这种方式是胞吞。根据图示,疫苗mRNA进入细胞后,先在核糖体上翻译合成S蛋白,S蛋白可能被分泌出细胞以诱导体液免疫,也可在蛋白酶体作用下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与内质网膜上的MHCI(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发生细胞免疫。【小问3详析】由图可知,图中过程⑤同时会产生特异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出抗体。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一般都只能诱导体液免疫(抗原肽不能侵入人体细胞内,仅在内环境中发挥抗原作用),而mRNA疫苗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传统的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可在细胞内合成S蛋白并分泌出细胞外激活体液免疫,也可以在体内合成S蛋白后,与内质网膜上的MHCI结合,最终把抗原信息呈递到细胞表面,使树突状细胞变成靶细胞,激活细胞免疫。而传统的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无法入侵细胞,只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激活体液免疫。小问4详析】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均具有一定寿命,且抗体不具有增殖能力。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均会减少。加强免疫的目的是利用体内剩余的特异性记忆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同时还可以诱导新记忆细胞的产生。【小问5详析】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自变量是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因变量是各组人群特异抗体浓度,实验中需要同时设置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由此确定实验步骤为:A1、B1组人群接种与基础免疫接种疫苗相同的疫苗,A2、B2组人群接种与mRNA疫苗,A3、B3组人群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22.油菜素内酯(BR)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还在植物抵抗环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人工合成的BR类似物。由于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和使用含铜量较高的农药、饲料、化肥等使得铜离子在农田中积累,造成土壤铜污染。为探究EBR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正式实验之前,需要进行____确定正式实验过程中铜离子处理浓度和施加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浓度。(2)根据图1结果分析,对照组1和2的处理分别是____、____(用序号回答),其它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①无铜离子胁迫②铜离子胁迫处理③无2,4-表油菜素内酯(EBR)作用④有2,4-表油菜素内酯(EBR)作用(3)图1结果说明____。(4)根据“自由基学说”,在高浓度铜离子胁迫下,葡萄幼苗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其会攻击生物膜的基本骨架____,导致膜系统破坏;同时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____,并由此引发代谢紊乱。油菜素内脂可能会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5)图2结果显示,铜离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EBR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葡萄幼苗体内脱落酸含量,说明激素的产生受____因素的影响,植物体内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有____(至少答出两点)。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影响的过程中,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是由环境因素调节、____和____共同完成的。【答案】(1)预实验(2)①.①②.②③(3)铜离子胁迫会抑制葡萄幼苗的根系生长,一定浓度的EB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铜离子胁迫会抑制葡萄幼苗的根系生长。(4)①.磷脂双分子层②.基因突变(5)①.其他激素②.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③.协同④.基因表达调控⑤.激素调节【小问1详析】通过预实验为正式实验选择最佳实验材料,准确地控制无关变量,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小问2详析】分析图1可知,实验组为铜离子胁迫处理和有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