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规定_第1页
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规定_第2页
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规定_第3页
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规定_第4页
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规定TOC\o"1-2"\h\u6468第一章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总则 2212391.1管理目的与原则 2155141.1.1管理目的 2232071.1.2管理原则 2210081.1.3管理机构 240571.1.4职责分工 324673第二章餐饮服务人员卫生管理 3121151.1.5健康检查 398041.1.6个人卫生习惯 3260171.1.7健康状况监测 430271.1.8卫生知识培训 4148101.1.9卫生操作培训 498261.1.10卫生考核 4132171.1.11激励机制 412114第三章餐饮场所卫生管理 415909第四章食品原料卫生管理 518921.1.12原料采购 561921.1.13原料储存 6304991.1.14原料处理 6249551.1.15原料加工 66992第五章食品加工卫生管理 661191.1.16加工场所环境要求 796761.1.17加工场所卫生管理措施 7110891.1.18原料处理 778271.1.19加工操作 7176801.1.20成品包装与储存 728097第六章餐具卫生管理 821471.1.21餐具清洗 8324591.1.22餐具消毒 8315791.1.23餐具存放 83648第七章饮水卫生管理 910271.1.24饮水设施概述 9324651.1.25饮水设施建设与管理 99791.1.26水质监测 9142021.1.27饮用水处理技术 10111851.1.28饮用水安全管理 1023543第八章餐饮服务过程卫生管理 1013585第九章餐饮服务废弃物处理 11312191.1.29废弃物分类 12207171.1.30废弃物存放 12226701.1.31废弃物处理 12255191.1.32环保措施 1217707第十章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1374971.1.33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3203961.1.34食品安全管理的原则 13140801.1.35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13147181.1.36质量监控的概念 14114581.1.37质量监控的方法 14138681.1.38质量改进的措施 1413822第十一章酒店餐饮服务卫生处理 14208091.1.39分类 1487841.1.40报告 14115091.1.41处理 1583241.1.42预防 159550第十二章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监督与检查 16273241.1.43概述 1621761.1.44监督检查机构的构成 16268141.1.45监督检查机构的职责 16205701.1.46监督检查内容 1686261.1.47监督检查方法 17第一章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总则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是保障顾客身体健康、提升酒店品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酒店餐饮服务的卫生安全,特制定本章总则。1.1管理目的与原则1.1.1管理目的(1)提高酒店餐饮服务卫生水平,保障顾客饮食安全。(2)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3)增强员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1.1.2管理原则(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提高餐饮卫生质量。(3)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节管理机构与职责1.1.3管理机构(1)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政策,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2)餐饮部:负责餐饮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包括食品制作、餐具消毒、环境卫生等。(3)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员工健康体检,对食品原料、餐具等进行检测,保证卫生安全。1.1.4职责分工(1)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领导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工作。(2)餐饮部:经理负责本部门卫生管理工作,主管负责具体实施;厨师长、服务员等岗位人员负责各自岗位的卫生管理。(3)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检测人员负责食品原料、餐具等检测工作。通过以上管理机构与职责的明确,酒店餐饮服务卫生管理工作将得到有效保障。第二章餐饮服务人员卫生管理第一节人员健康管理1.1.5健康检查餐饮服务人员健康管理的基础是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餐饮服务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染性疾病、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检查合格者方可发放健康证明,允许上岗。1.1.6个人卫生习惯餐饮服务人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点:(1)保持手部清洁:员工在上岗前、如厕后、触摸食品前后等关键时刻必须洗手,并使用消毒液消毒。(2)佩戴首饰限制:员工上岗时不得佩戴戒指、项链等首饰,以免造成食品污染。(3)头发管理:员工应将头发束起,避免头发散落污染食品。(4)口罩佩戴:员工在处理食品时,必须佩戴口罩,防止飞沫污染。(5)穿着规范:员工应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穿着,保持舒适。1.1.7健康状况监测餐饮服务人员应主动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上级,暂停工作,及时就医。企业也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保证员工健康状况良好。第二节人员培训与考核1.1.8卫生知识培训餐饮服务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卫生法规、卫生操作规范、个人卫生要求等。1.1.9卫生操作培训卫生操作培训是保证餐饮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卫生规范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餐具清洗、消毒方法等。1.1.10卫生考核餐饮服务企业应建立卫生考核制度,对员工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卫生操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不合格者需重新参加培训。1.1.11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卫生管理。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物质奖励、晋升机会等激励措施,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卫生意识。第三章餐饮场所卫生管理第一节场所环境与设施餐饮场所的环境与设施是保障食品安全和顾客用餐体验的基础。为了保证餐饮场所的环境卫生,以下方面需重点关注:(1)场所选址与布局:餐饮场所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区域,远离污染源。场所内部布局应合理,明确划分功能区,包括就餐区、厨房操作区、仓储区等,保证各区域之间互不干扰。(2)厨房设施:厨房是餐饮场所的核心区域,应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如冷藏设备、冷冻设备、烹饪设备、清洗设备等。厨房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正常运行。(3)就餐区设施:就餐区应配备舒适的桌椅、空调、照明等设施。桌椅应保持干净整洁,空调应定期清洗过滤网,保证空气质量。照明设备应保持适宜的亮度,营造舒适的用餐氛围。(4)卫生间设施:餐饮场所应设置男女分开的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洁具、洗手液、纸巾等。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5)环保设施:餐饮场所应配置垃圾处理设施,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保证垃圾及时清理。同时应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环境污染。第二节清洁与消毒清洁与消毒是餐饮场所卫生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方面需严格执行:(1)清洁制度:餐饮场所应建立完善的清洁制度,明确清洁责任人,制定清洁计划,保证场所内各区域定期清洁。(2)清洁工具:餐饮场所应配备专用的清洁工具,如拖把、扫把、清洁剂等。清洁工具应分类存放,定期清洗、消毒。(3)餐具清洗:餐饮场所应设立餐具清洗区,配备专业的餐具清洗设备。餐具清洗应遵循先浸泡、后清洗、再消毒的流程,保证餐具清洁卫生。(4)食品加工设备清洗:食品加工设备应在使用后及时清洗,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5)环境消毒:餐饮场所应定期对就餐区、厨房、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消毒,保证环境卫生。(6)员工健康管理:餐饮场所应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员工定期进行体检,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守卫生规定,保持个人卫生。通过以上措施,餐饮场所可以保证环境卫生,为顾客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同时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有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顾客的食品安全。第四章食品原料卫生管理第一节原料采购与储存1.1.12原料采购(1)采购原料食品时,必须保证新鲜卫生,不得购买未经有关部门检验的肉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品及有异味、腐烂、发霉、生虫的原料。(2)采购的食品、调料要符合卫生要求,防止过期变质。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核,保证食品安全。(3)建立食品采购索证制度,对固定食品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保证供应的食品安全可靠。1.1.13原料储存(1)储存食品、原料要做到离地、离墙,干湿物品不得同室存放,防止潮湿、霉变、虫蛀等情况发生。(2)食品原料要根据不同特性进行分类储存,如冷藏、冷冻、常温等,保证食品原料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3)定期对储存食品、原料进行检查,发觉过期、变质、损坏的原料要及时处理,防止食品安全的发生。第二节原料处理与加工1.1.14原料处理(1)原料在加工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保证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2)蔬菜类原料要按照一拣、二洗、三切、四浸泡的顺序操作,保证蔬菜的清洁卫生。(3)肉类、水产品等原料在处理过程中,要避免与蔬菜等原料交叉污染,保证食品卫生。1.1.15原料加工(1)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原料,发觉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2)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生熟分开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3)加工设备、工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4)烹调时要煮熟、煮透,以保证食用安全,防止食物中毒。(5)加工好的熟食品要妥善保管,如存放时间超过1小时,要重新回炉加热处理后才能食用。第五章食品加工卫生管理第一节加工场所卫生1.1.16加工场所环境要求(1)加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无污垢、积水、异味等。(2)地面、墙面、天花板及设备表面应采用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3)加工场所的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应齐全,满足生产需要。(4)加工场所应设置适当的垃圾收集设施,并及时清理。(5)加工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更衣室、休息室等辅助设施。1.1.17加工场所卫生管理措施(1)定期对加工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环境卫生。(2)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3)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提高卫生意识。(5)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第二节加工过程卫生1.1.18原料处理(1)原料应新鲜、合格,符合食品安全要求。(2)原料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污染。(3)原料在加工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处理。1.1.19加工操作(1)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等防护用品。(2)操作人员应保持手部清洁,必要时佩戴手套。(3)加工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4)加工过程中,食品应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墙壁等。(5)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1.1.20成品包装与储存(1)成品包装应严密、卫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2)成品储存应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避免污染、变质。(3)成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损坏包装,影响食品安全。(4)成品在销售前应进行质量检验,保证食品安全。第六章餐具卫生管理第一节餐具清洗与消毒1.1.21餐具清洗(1)清洗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清洗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准备好清洗工具,如洗洁精、清洁布、刷子等。对餐具进行分类,如碗、筷、勺、盘等。(2)清洗步骤将餐具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表面污渍。使用洗洁精和清洁布对餐具进行清洗,注意清洗餐具的内外表面。用刷子对难以清洗的部位进行刷洗,如筷子头、勺子底部等。用清水将餐具冲洗干净,保证无洗洁精残留。(3)清洗后的处理将清洗干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或通风处晾干。定期检查清洗工具的卫生情况,保证清洁。1.1.22餐具消毒(1)消毒方法物理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化学消毒:使用消毒液对餐具进行浸泡消毒。(2)消毒步骤保证消毒设备正常工作,如蒸汽机、紫外线灯等。将餐具放入消毒设备中,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将餐具取出,放入指定存放区域。第二节餐具存放与管理1.1.23餐具存放(1)存放环境保证餐具存放区域干净、通风,避免潮湿、霉变。餐具存放架应定期清洁,避免积灰。(2)存放方式将餐具按照类型、大小分类存放,便于取用。餐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挤压、碰撞。(3)餐具管理(1)建立餐具管理档案记录餐具的采购、使用、清洗、消毒等情况。定期对餐具进行检查,保证卫生状况良好。(2)餐具定期更换根据餐具使用频率,定期进行更换,保证餐具卫生。对破损、变形的餐具及时进行淘汰,避免影响使用。(3)餐具卫生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餐具卫生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加强餐具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第七章饮水卫生管理第一节饮水设施与水质监测1.1.24饮水设施概述在现代社会,饮水设施是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卫生的重要基础设施。饮水设施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厂建设、输配水管网、二次供水设施等多个环节。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1.25饮水设施建设与管理(1)水源地保护:对水源地进行严格保护,保证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防止污染源对水源的影响。(2)水厂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建设水厂,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3)输配水管网:加强输配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防止管网老化、漏水等现象,保障供水安全。(4)二次供水设施: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规范建设和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二次污染。1.1.26水质监测(1)监测频率与范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监测,保证水质达标。(2)监测指标与方法:监测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等,采用科学、规范的水质监测方法。(3)监测数据管理与报告: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为饮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第二节饮水处理与安全管理1.1.27饮用水处理技术(1)预处理:对水源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泥沙等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条件。(2)主处理:采用过滤、消毒等工艺,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水质达标。(3)后处理:对出厂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调节水质、去除异味等,以满足用户需求。1.1.28饮用水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2)风险评估与预警:对饮用水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污染事件。(3)应急处理:针对突发污染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保证饮水安全。(4)宣传与培训: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以上饮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及饮用水处理与安全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保障饮水卫生安全,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饮用水。第八章餐饮服务过程卫生管理第一节服务流程卫生餐饮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是保证食品安全和顾客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服务流程中卫生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点:(1)餐前准备:服务前需保证餐厅环境整洁,餐具、桌椅、地面等均应符合卫生标准。餐具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妥善摆放。(2)食品摆放:食品摆放应遵循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同时食品摆放区域需保持干净,防止灰尘、虫害等污染。(3)餐中服务:服务过程中,员工需佩戴口罩、手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顾客提供餐具、饮料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污染。(4)餐后清理:餐后及时清理餐桌,收拾餐具,对桌面、地面进行清洁。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5)垃圾处理:餐饮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分类存放,及时清理。特别是厨余垃圾,需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第二节服务人员卫生操作服务人员的卫生操作是餐饮服务过程中卫生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服务人员应遵循的卫生操作规范:(1)个人卫生:服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戴口罩等。工作前需进行洗手消毒,避免将细菌带入餐厅。(2)着装要求:服务人员应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工作帽,保证头发不外露。工作服需定期更换、清洗,保持干净卫生。(3)餐具摆放:服务人员摆放餐具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污染。餐具摆放整齐,方便顾客使用。(4)饮料服务:服务饮料时,应使用干净的杯子,避免直接接触杯口。同时饮料瓶口不得接触桌面、嘴唇等部位,防止污染。(5)食品分餐:服务食品时,应遵循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的原则,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分餐。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食品,防止交叉污染。(6)餐后清理:餐后及时清理餐桌,收拾餐具,对桌面、地面进行清洁。同时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7)垃圾处理:服务人员应按照规定处理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理。特别是厨余垃圾,需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第九章餐饮服务废弃物处理第一节废弃物分类与存放1.1.29废弃物分类餐饮服务单位在进行废弃物处理时,首先需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食品废弃物:包括剩菜剩饭、食品残渣、废弃食用油脂等;(2)非食品废弃物:包括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以及纺织品、皮革、木制品等不可回收物;(3)有害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弃物。1.1.30废弃物存放餐饮服务单位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废弃物的存放:(1)设置废弃物存放容器:在食品处理区内可能产生废弃物的区域,应设置废弃物存放容器。废弃物存放容器与食品加工制作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分标识;(2)废弃物存放容器要求:废弃物存放容器内壁光滑,易于清洁,应配备盖子,防止有害生物侵入、不良气味或污水溢出,防止污染食品、水源、地面、食品接触面;(3)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在餐饮服务场所外适宜地点,宜设置结构密闭的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以便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和临时收集。第二节废弃物处理与环保1.1.31废弃物处理餐饮服务单位在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处理: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如回收、无害化处理、焚烧等;(2)及时清理:废弃物的存放容器应及时清理,防止废弃物溢出、污染环境;(3)环保意识:加强员工的环保教育,提高员工对废弃物处理的重视程度,保证废弃物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1.32环保措施餐饮服务单位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1)减量化:通过优化食材采购、提高烹饪技术等手段,减少食品废弃物的产生;(2)资源化: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3)无害化:对有害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绿色餐饮:倡导绿色餐饮理念,鼓励顾客光盘行动,减少餐饮浪费。通过以上废弃物分类、存放、处理与环保措施,餐饮服务单位可以有效地降低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创建绿色、环保的餐饮环境做出贡献。第十章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第一节食品安全管理1.1.33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安全管理不仅能够降低食品安全的发生,还能提高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1.1.34食品安全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源头把控。食品安全管理应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注重预防,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风险。(2)科学管理,规范操作。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原则,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规范操作流程,保证食品安全。(3)社会共治,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构建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格局。1.1.35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保障。(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到位。(3)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第二节质量监控与改进1.1.36质量监控的概念质量监控是指对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监测,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1.1.37质量监控的方法(1)检查:对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指标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标准。(2)测量: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其质量状况。(3)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4)持续改进:根据质量监控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1.1.38质量改进的措施(1)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积极参与质量改进工作。(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3)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通过质量改进活动,激发员工创新精神,提高产品质量。(4)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质量监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5)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质量。第十一章酒店餐饮服务卫生处理第一节分类与报告1.1.39分类(1)卫生问题:包括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卫生等方面的问题。(2)服务不规范:包括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标准等方面的问题。(3)消费者投诉:消费者对酒店餐饮服务卫生问题的投诉。(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等。1.1.40报告(1)报告程序:酒店餐饮服务卫生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报告程序,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报告:a.当班服务员发觉,应立即向领班报告。b.领班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部门经理报告。c.部门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总经理报告。d.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2)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b.的性质、原因、严重程度。c.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d.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第二节处理与预防1.1.41处理(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性质,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2)采取紧急措施:对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扩大;对涉及人员进行救治,保证消费者安全。(3)调查原因:成立调查组,对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责任人。(4)处理责任人: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职、解聘等。(5)加强内部管理:对涉及部门进行整顿,加强内部管理,保证类似不再发生。1.1.42预防(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卫生的认识,加强食品安全、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