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认证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绿色食品认证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绿色食品认证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绿色食品认证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绿色食品认证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认证流程作业指导书TOC\o"1-2"\h\u17347第一章绿色食品认证概述 435031.1绿色食品的定义 4110921.2绿色食品认证的意义 418779第二章认证申请与受理 537952.1认证申请条件 547232.1.1申请人资格 5131612.1.2生产条件 554342.1.3产品质量 623332.2申请材料准备 6274242.2.1企业资质证明 6120362.2.2生产条件相关材料 6319392.2.3产品质量相关材料 64352.3申请材料提交与受理 6146062.3.1申请材料提交 6200752.3.2申请材料审查 7292372.3.3申请材料受理 722693第三章前期评估与审查 7306183.1企业现场检查 732933.1.1检查目的 7317163.1.2检查内容 7211953.1.3检查方法 743073.2生产过程审查 7170133.2.1审查目的 837243.2.2审查内容 8232303.2.3审查方法 8108703.3环境评估与检测 834103.3.1评估目的 8250613.3.2评估内容 8212883.3.3检测方法 816157第四章产品检测与评价 8220054.1产品抽样 8295594.1.1抽样原则 8241264.1.2抽样数量 9224514.1.3抽样方法 9294184.1.4抽样记录 9111844.2检测机构选定 9160104.2.1检测机构资质 9310194.2.2检测机构选定流程 9122034.3检测报告评价 9228364.3.1检测报告接收 9135504.3.2检测报告评价原则 1067694.3.3检测报告评价流程 1015041第五章认证评审与决定 10303245.1评审程序 10327425.1.1评审启动 10139855.1.2评审准备 10161725.1.3现场评审 10280345.1.4评审报告 10245895.1.5评审结果反馈 10203445.2评审标准 11115255.2.1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11200045.2.2相关法律法规 11178915.2.3认证机构内部规定 11297045.3认证决定 11300505.3.1认证通过 11107915.3.2认证不通过 1132775.3.3认证暂停 1181115.3.4认证撤销 1115738第六章认证证书发放与管理 1130616.1认证证书发放 11264616.1.1认证机构在完成对申请单位的现场审核、资料审查及合规性评价后,确认申请单位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将按照以下程序发放认证证书。 1113536.1.2认证机构将根据申请单位提供的资料,制作认证证书。证书内容包括:申请单位名称、认证产品名称、认证编号、认证范围、认证有效期、认证机构名称等。 11197226.1.3认证机构将通过挂号邮件或其他可靠方式将认证证书寄送至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在收到认证证书后,应及时核对证书内容,如有错误,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认证机构提出更正申请。 12152106.1.4认证机构对认证证书的发放实行信息化管理,保证证书发放过程的可追溯性。 12247886.2认证证书使用 1268216.2.1认证证书仅限申请单位在认证有效期内使用,用于证明其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 12153516.2.2申请单位在使用认证证书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2176366.2.3申请单位在使用认证证书过程中,如发生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认证证书,并告知认证机构: 1261176.3认证证书续期与变更 12307746.3.1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申请单位应向认证机构提交续期申请。认证机构将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续期。 1290126.3.2申请单位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如需对认证产品名称、认证范围等进行变更,应向认证机构提交变更申请。认证机构将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变更。 12303616.3.3认证机构对认证证书的续期和变更实行信息化管理,保证证书续期和变更过程的可追溯性。 1258206.3.4认证机构将在完成认证证书续期或变更后,重新制作认证证书,并按照6.1节的程序发放。 1224843第七章认证后监管与跟踪检查 12217347.1监管部门职责 13184787.1.1监管部门应依法对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绿色食品的相关规定。 13277117.1.2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认证后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监管内容、监管程序和监管要求。 1317937.1.3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其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 13245187.1.4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使用管理,保证认证标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13247097.1.5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对认证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管。 13272847.2跟踪检查程序 13243767.2.1跟踪检查的频率 13250317.2.2跟踪检查的流程 13117347.2.3跟踪检查的内容 13120037.3不符合规定的处理 1468517.3.1对于跟踪检查中发觉不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的企业,监管部门应要求企业立即整改。 14281547.3.2对于情节严重的企业,监管部门可暂停其绿色食品认证资格,直至整改到位。 14174097.3.3对于连续两次跟踪检查均不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的企业,监管部门应撤销其绿色食品认证资格。 14221097.3.4对于伪造、冒用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企业,监管部门应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 1460527.3.5对于未按照规定使用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企业,监管部门应要求其停止使用,并处以相应罚款。 142478第八章认证违规处理 14299868.1违规行为认定 1411498.1.1本章节旨在明确绿色食品认证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 14240558.1.2违规行为认定应依据《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1412438.1.3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4226308.2违规处理措施 1478218.2.1对于认定违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认证机构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4321098.2.2认证机构在处理违规行为时,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证处理措施的合法、合规。 15127378.2.3认证机构在处理违规行为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企业或个人的陈述、申辩,保障其合法权益。 15130868.3处理结果公布 15246858.3.1认证机构应在处理违规行为后,及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布。 15243168.3.2处理结果公布应包括以下内容: 15163328.3.3处理结果公布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5307388.3.4认证机构应保证处理结果公布的及时性、准确性,以便于社会监督和公众查询。 1511920第九章认证信息管理与公开 15242779.1认证信息收集与整理 15158039.1.1收集范围 15207609.1.2收集方式 15187599.1.3整理要求 16170479.2认证信息发布 16263419.2.1发布渠道 16177309.2.2发布内容 16245149.2.3发布要求 1682999.3认证信息查询与反馈 16233309.3.1查询渠道 16279879.3.2查询内容 1616469.3.3反馈渠道 16184369.3.4反馈处理 1710435第十章国际合作与交流 172904610.1国际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17108510.1.1国际绿色食品认证概述 171541410.1.2国际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主要内容 172421210.2国际认证合作与交流 17180710.2.1国际认证合作的意义 172139010.2.2国际认证合作的形式 183230510.3国际认证互认协议 182664410.3.1国际认证互认协议的概念 182417810.3.2国际认证互认协议的主要内容 18第一章绿色食品认证概述1.1绿色食品的定义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技术规范,采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方式,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对环境友好的一种食品。绿色食品强调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1.2绿色食品认证的意义绿色食品认证是对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实施的一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以下意义:(1)提升食品质量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生产者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健康的食品。(2)促进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要求生产者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3)提高消费者信心绿色食品认证为消费者提供了权威的质量保障,使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加放心。同时认证标识有助于消费者识别绿色食品,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信任。(4)增强企业竞争力绿色食品认证有助于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拓展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5)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绿色食品认证推动农业产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6)引导消费观念转变绿色食品认证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7)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绿色食品认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第二章认证申请与受理2.1认证申请条件2.1.1申请人资格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具备相应的生产规模和条件;(3)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无不良诚信记录;(4)具备一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能力。2.1.2生产条件申请认证的产品生产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1)生产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2)生产过程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3)生产设备、设施及生产环境达到相关标准要求。2.1.3产品质量申请认证的产品应具备以下质量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2)具有稳定的品质和良好的市场信誉;(3)产品包装符合绿色食品包装标准。2.2申请材料准备2.2.1企业资质证明申请企业需提供以下资质证明材料:(1)营业执照副本;(2)组织机构代码证;(3)税务登记证;(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2.2.2生产条件相关材料申请企业需提供以下生产条件相关材料:(1)生产许可证;(2)产地环境检测报告;(3)生产过程管理文件;(4)产品质量检测报告。2.2.3产品质量相关材料申请企业需提供以下产品质量相关材料:(1)产品执行标准;(2)产品生产工艺流程;(3)产品质量检验报告;(4)产品包装设计稿。2.3申请材料提交与受理2.3.1申请材料提交申请企业应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至当地绿色食品认证机构。提交方式包括现场提交和邮寄提交。2.3.2申请材料审查绿色食品认证机构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对材料进行审查,主要包括:(1)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完整;(2)申请企业是否符合认证条件;(3)申请产品是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2.3.3申请材料受理审查合格后,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将正式受理申请。受理后,认证机构将组织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做出认证决定。第三章前期评估与审查3.1企业现场检查3.1.1检查目的企业现场检查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条件、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保证其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3.1.2检查内容(1)企业基本资料审核: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的审查。(2)生产场所检查:检查生产车间、仓储设施、检测设备等硬件条件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3)生产流程检查:了解企业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4)管理体系检查:审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5)产品质量检查: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了解产品是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3.1.3检查方法采用现场查看、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3.2生产过程审查3.2.1审查目的生产过程审查旨在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3.2.2审查内容(1)原料采购审查:审查企业原料采购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包括原料来源、质量标准等。(2)生产加工审查:审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生产工艺、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等。(3)产品质量控制审查:审查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包括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环节。(4)包装、储存、运输审查:审查企业包装、储存、运输环节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3.2.3审查方法采用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询问等方式进行。3.3环境评估与检测3.3.1评估目的环境评估与检测旨在评估企业生产环境是否对绿色食品生产产生不良影响,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3.3.2评估内容(1)生产环境评估: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检测与评估。(2)污染物排放评估:审查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要求。(3)生态保护措施评估:审查企业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3.3.3检测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第四章产品检测与评价4.1产品抽样4.1.1抽样原则在进行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抽样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抽样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抽样应在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4.1.2抽样数量抽样数量应根据产品批次大小、生产日期、品种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批次产品抽样数量不得少于5个样品。4.1.3抽样方法抽样过程中,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1)在生产环节,应在生产线上随机抽取;(2)在加工环节,应在加工完成后随机抽取;(3)在储存环节,应在储存场所随机抽取;(4)在销售环节,应在销售现场随机抽取。4.1.4抽样记录抽样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抽样时间、地点、数量、品种等信息,并填写《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抽样记录表》。4.2检测机构选定4.2.1检测机构资质选定的检测机构应具备以下资质:(1)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证书;(2)具备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3)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检测业绩。4.2.2检测机构选定流程检测机构选定流程如下:(1)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检测机构选定申请;(2)认证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核,确定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3)企业根据认证机构确定的检测机构名单,选择合适的检测机构进行产品检测。4.3检测报告评价4.3.1检测报告接收企业应在检测完成后,及时接收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2)检测方法及检测过程;(3)检测结果及判定标准;(4)检测机构盖章及检测人员签名。4.3.2检测报告评价原则对检测报告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国家相关标准、法规为依据;(2)以检测报告中的检测结果为准;(3)对检测报告中存在的疑问,应及时与检测机构沟通,要求澄清或补充。4.3.3检测报告评价流程检测报告评价流程如下:(1)企业对检测报告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检测项目、方法、结果等无误;(2)企业将检测报告提交至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进行评价;(3)认证机构对检测报告进行详细审查,对报告中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4)认证机构根据评价结果,对产品是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进行判定。第五章认证评审与决定5.1评审程序5.1.1评审启动认证机构收到申请者提交的完整申请材料后,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启动评审工作。5.1.2评审准备评审人员应充分了解申请者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情况,对申请材料进行详细审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5.1.3现场评审评审人员应按照绿色食品认证现场评审的要求,对申请者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对相关环节进行验证。5.1.4评审报告评审人员应根据现场评审情况,编制评审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记录评审过程、发觉的问题及整改建议。5.1.5评审结果反馈认证机构应将评审报告及时反馈给申请者,申请者应根据评审报告进行整改。5.2评审标准5.2.1绿色食品认证标准评审人员应依据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申请者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进行评审。5.2.2相关法律法规评审人员应参照我国有关绿色食品生产的法律法规,对申请者的生产过程进行评审。5.2.3认证机构内部规定评审人员应按照认证机构内部规定,对申请者进行评审。5.3认证决定5.3.1认证通过申请者满足绿色食品认证标准,且整改措施到位,评审报告无重大问题,认证机构应予以认证通过。5.3.2认证不通过申请者未满足绿色食品认证标准,或整改措施未到位,评审报告存在重大问题,认证机构应予以认证不通过,并告知申请者原因。5.3.3认证暂停申请者在认证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认证机构可暂停认证,待申请者整改到位后,重新启动认证程序。5.3.4认证撤销申请者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后,出现严重违反认证标准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认证机构应撤销其认证资格。第六章认证证书发放与管理6.1认证证书发放6.1.1认证机构在完成对申请单位的现场审核、资料审查及合规性评价后,确认申请单位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将按照以下程序发放认证证书。6.1.2认证机构将根据申请单位提供的资料,制作认证证书。证书内容包括:申请单位名称、认证产品名称、认证编号、认证范围、认证有效期、认证机构名称等。6.1.3认证机构将通过挂号邮件或其他可靠方式将认证证书寄送至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在收到认证证书后,应及时核对证书内容,如有错误,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认证机构提出更正申请。6.1.4认证机构对认证证书的发放实行信息化管理,保证证书发放过程的可追溯性。6.2认证证书使用6.2.1认证证书仅限申请单位在认证有效期内使用,用于证明其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6.2.2申请单位在使用认证证书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出租、出借认证证书;(2)认证证书应在其产品包装、宣传材料、广告等场合上显著位置展示;(3)认证证书不得用于非认证产品的宣传和销售;(4)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逾期未续期的,认证证书自动失效。6.2.3申请单位在使用认证证书过程中,如发生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认证证书,并告知认证机构:(1)认证证书遗失或损坏;(2)认证产品名称、认证范围等发生变更;(3)认证机构撤销或暂停认证证书。6.3认证证书续期与变更6.3.1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申请单位应向认证机构提交续期申请。认证机构将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续期。6.3.2申请单位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如需对认证产品名称、认证范围等进行变更,应向认证机构提交变更申请。认证机构将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变更。6.3.3认证机构对认证证书的续期和变更实行信息化管理,保证证书续期和变更过程的可追溯性。6.3.4认证机构将在完成认证证书续期或变更后,重新制作认证证书,并按照6.1节的程序发放。第七章认证后监管与跟踪检查7.1监管部门职责7.1.1监管部门应依法对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绿色食品的相关规定。7.1.2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认证后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监管内容、监管程序和监管要求。7.1.3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其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7.1.4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使用管理,保证认证标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7.1.5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对认证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管。7.2跟踪检查程序7.2.1跟踪检查的频率跟踪检查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根据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可适当调整检查频率。7.2.2跟踪检查的流程(1)监管部门应提前通知企业进行跟踪检查,明确检查时间、地点、内容等。(2)检查组应按照检查程序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包括查阅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实地查看生产环境等。(3)检查组应根据检查情况,对企业进行评价,形成跟踪检查报告。(4)监管部门应对跟踪检查报告进行审核,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5)企业应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7.2.3跟踪检查的内容跟踪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生产环境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2)企业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规范。(3)企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4)企业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使用是否规范。(5)企业内部管理是否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7.3不符合规定的处理7.3.1对于跟踪检查中发觉不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的企业,监管部门应要求企业立即整改。7.3.2对于情节严重的企业,监管部门可暂停其绿色食品认证资格,直至整改到位。7.3.3对于连续两次跟踪检查均不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的企业,监管部门应撤销其绿色食品认证资格。7.3.4对于伪造、冒用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企业,监管部门应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7.3.5对于未按照规定使用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企业,监管部门应要求其停止使用,并处以相应罚款。第八章认证违规处理8.1违规行为认定8.1.1本章节旨在明确绿色食品认证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8.1.2违规行为认定应依据《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8.1.3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骗取绿色食品认证的;(2)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3)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违反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要求的;(4)其他违反绿色食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行为。8.2违规处理措施8.2.1对于认定违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认证机构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暂停或撤销其绿色食品认证资格;(2)收回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3)依法进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4)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再次申请绿色食品认证;(5)对严重违规行为,移交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8.2.2认证机构在处理违规行为时,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证处理措施的合法、合规。8.2.3认证机构在处理违规行为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企业或个人的陈述、申辩,保障其合法权益。8.3处理结果公布8.3.1认证机构应在处理违规行为后,及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布。8.3.2处理结果公布应包括以下内容:(1)违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名称、地址;(2)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3)处理措施及实施时间;(4)处理结果的有效期限。8.3.3处理结果公布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在认证机构的官方网站上发布;(2)在绿色食品相关媒体上进行公告;(3)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企业或个人。8.3.4认证机构应保证处理结果公布的及时性、准确性,以便于社会监督和公众查询。第九章认证信息管理与公开9.1认证信息收集与整理9.1.1收集范围认证信息的收集应涵盖绿色食品认证的整个过程,包括申请单位的基本信息、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测、现场检查、审核评价等方面。9.1.2收集方式(1)书面材料:申请单位需提交的相关文件、报告、证明材料等;(2)现场检查:检查员对申请单位的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查看;(3)产品质量检测:检测机构对申请单位的产品进行检测;(4)其他途径:通过网络、数据库等途径获取与认证相关的信息。9.1.3整理要求(1)分类整理:按照认证阶段、信息来源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2)归档保存:将整理好的信息归档保存,便于查询与管理;(3)保密处理:对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保证信息安全。9.2认证信息发布9.2.1发布渠道(1)官方网站: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官方网站发布认证信息;(2)公告:在相关媒体发布认证公告;(3)其他途径:通过社交媒体、短信平台等发布认证信息。9.2.2发布内容(1)认证结果:发布绿色食品认证的合格、不合格、暂停、撤销等结果;(2)认证进展:发布认证过程中的重要进展,如现场检查、产品质量检测等;(3)认证知识:发布绿色食品认证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认证的认识。9.2.3发布要求(1)及时性:保证认证信息的及时发布,便于公众了解认证动态;(2)准确性:保证认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误导公众;(3)完整性:发布认证信息时,应提供完整的信息,便于公众全面了解。9.3认证信息查询与反馈9.3.1查询渠道(1)官方网站:提供认证信息查询服务,便于公众查询;(2)客服电话:设立客服电话,解答公众关于认证信息的咨询;(3)现场咨询: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方便公众了解认证信息。9.3.2查询内容(1)认证结果:查询绿色食品认证的合格、不合格、暂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