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实力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2024·全国卷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别。有学者探讨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更,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变更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更对里海的影响。【解析】这些特征的变更都是“山脉隆起”导致的,因此要抓住“山脉隆起”分析对里海的影响,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隔断了里海与地中海,使里海变为湖泊;对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隆起使流域面积减小,水量较少,无法与地中海进行水体交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山脉阻挡西风,使得处于背风坡的里海降水削减,变得更加干旱。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别,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削减,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潮湿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瞄准方向提高效率【学问+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学问和方法)题号考查的学问和方法突破1A.地质地貌的变更B.地貌对水文影响C.地貌对气候影响D.地貌对生物影响答案:ABC突破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更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由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积累作用而成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更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四周,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植物→动物赤道旁边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植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四周的气候相对潮湿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变更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削减侵蚀的作用,爱护了原始地表形态突破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更。如下表: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冲突;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变更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林木茂密,空气湿度大,寄生、附生植物发达,其已成为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据此完成1~3题。1.与低海拔热带雨林相比,云雾林 ()A.植株密度较大 B.林木相对矮小C.易被开发利用 D.分布面积较广2.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 ()A.树木茂密,土层深厚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云雾缭绕,养分足够3.推想云雾林成为许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缘由 ()A.气候潮湿,位置偏远 B.人为进行开发爱护C.地处山区,风力较弱 D.自然环境独特单一【解析】1选B,2选D,3选A。第1题,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风力大,林木相对矮小,植株密度较小;海拔高不易被开发利用;由于山顶面积小,分布面积较小。第2题,热带云雾林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不会太深厚,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云雾缭绕,养分足够;人类活动影响和气温较低不是影响寄生、附生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第3题,从图中看云雾林水汽足够,气候潮湿,海拔高,位置偏远,因此成为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从材料和图中看不出有人为开发和爱护;地处山顶,风力较强;自然环境单一,动植物种类也较单一。【加固训练】位于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岛拥有世界最大珊瑚礁,生活着成群的海鸟。19世纪老鼠被带至该群岛的部分岛屿,其中鼠患严峻的岛屿珊瑚礁遭遇了巨大的破坏。科研人员发觉无鼠岛生态系统的含氮量是鼠患岛的2.5倍。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鼠患岛的珊瑚礁遭遇巨大破坏的主要缘由是 ()A.老鼠啃噬珊瑚礁B.老鼠啃食海草、藻类,危害珊瑚礁C.老鼠导致鸟类大量削减D.老鼠的粪便污染珊瑚礁(2)复原鼠患岛上含氮量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从邻岛引进鸟粪C.加强鸟类的监测 D.大规模灭鼠【解析】(1)选C,(2)选D。第(1)题,依据材料“无鼠岛生态系统的含氮量是鼠患岛的2.5倍”分析可知,鼠患岛的老鼠使海鸟大量削减,其海鸟粪便相应削减,最终导致鼠患岛珊瑚礁遭遇巨大破坏。而老鼠啃噬珊瑚礁,老鼠啃食海草、藻类,危害珊瑚礁,老鼠的粪便污染珊瑚礁并不是主要缘由。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鼠患是导致鼠患岛含氮量削减的根本缘由。因此,要复原鼠患岛的含氮量,最有效的措施是大规模灭鼠。而植树造林、从邻岛引进鸟粪、加强鸟类的监测,并不能有效复原鼠患岛含氮量。实力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2024·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样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状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状况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A.减小降水变率 B.削减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解析】选B。降水的变率和降水量的大小主要和气候有关,植被覆盖率增加对降水影响较小。由于植被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削减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削减。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削减河流径流量并有调峰补枯的作用。2.(2024·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想,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实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接着萎缩,在该湖流域应实行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整径流 B.退耕还草爱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1)选C,(2)选B。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面面积缩小,芦苇大量死亡,故湖泊自净实力减弱。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该湖面积萎缩的缘由主要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故应实行的措施是退耕还草、爱护水源。瞄准方向提高效率【学问+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学问和方法)题号考查的学问和方法1突破1A.植被变更对气候的影响B.植被对降水的影响C.植被对含沙量的影响D.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2.(1)突破2A.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湖泊的影响B.湖泊缩小对生物的影响C.湖泊的缩小对湖泊自净实力的影响D.湖泊的缩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2.(2)突破2A.防止湖泊萎缩的工程措施B.湖泊四周的生产生活应留意的问题C.防止湖泊萎缩的生物措施D.湖泊面积缩小的缘由答案:1.ABCD2.(1)BCD(2)AC突破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样的关系。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区域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更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更。在分析详细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更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更,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更。如植被破坏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变更。(3)依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更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更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供应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化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突破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实行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发展变更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需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样,造成各种各样的灾难。如对“沙尘暴”的长期探讨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实行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确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料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更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更,并做出综合评价。为探讨同一植被类型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变更及其影响因素,某探讨小组5~9月选取祁连山南坡同一植被类型的四块不同样地进行探讨。探讨发觉地上生物量的大小与当地前几月的水热条件呈正相关,且植物覆盖度、植物高度与生物量大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四块样地灌丛草甸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更。据此完成1~3题。1.关于祁连山南坡四块样地生长季地上生物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7月四地地上生物量差异最小B.8月乌鞘岭地上生物量最大C.5~9月祁连和野牛沟的地上生物量变更不一样D.5~9月乌鞘岭和门源的地上生物量变更一样2.9月乌鞘岭和野牛沟地上生物量差异较大,其自然缘由可能是 ()A.野牛沟距海更近,9月累计水分更足够B.野牛沟气温回升慢,植被萌发迟缓,9月之前地上生物量处于累积阶段C.乌鞘岭距海更近,9月水热组合更好D.乌鞘岭9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温更明显,气温较低3.若考虑放牧强度对植被覆盖度和植物高度的影响,关于放牧强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祁连>门源 B.乌鞘岭>野牛沟C.野牛沟>门源 D.祁连>乌鞘岭【解析】1选D,2选B,3选B。第1题,读图,祁连山南坡四块样地生长季地上生物量,5月四地地上生物量差异最小。7月乌鞘岭地上生物量最大。5~9月祁连和野牛沟的地上生物量变更基本一样。5~9月乌鞘岭和门源的地上生物量变更一样。第2题,9月乌鞘岭和野牛沟地上生物量差异较大,其自然缘由可能是野牛沟纬度较高,气温回升慢,植被萌发迟缓,9月之前地上生物量处于累积阶段。野牛沟位置偏向西北方向,距海更远,9月累计水分较少。乌鞘岭距海更近,9月降水少,气温较高,水热组合较差。乌鞘岭9月是秋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温不明显,晴天多,气温较高。第3题,若考虑放牧强度对植被覆盖度和植物高度的影响,乌鞘岭降水量大于野牛沟,但植被覆盖度、高度较低,说明放牧强度较大,乌鞘岭>野牛沟。不能推断祁连>门源、野牛沟>门源、祁连>乌鞘岭。【加固训练】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更状况,该区域年降水量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复原的植被。据此完成下列(1)~(3)题。(1)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的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10月(2)与其他时间相比较,该区域7月、8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的主要缘由是 ()①雨量大 ②雨量小③蒸发(蒸腾)量大 ④下渗漏失量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假如在该区域过度复原植被,会造成 ()A.表层土壤干化 B.径流量增大C.降水量增大 D.下渗量减小【解析】(1)选C,(2)选D,(3)选A。第(1)题,土壤水分的变更取决于水分收入与支出的数量关系,若收入大于支出,则表层土壤水分增多,反之则削减。据图可知,8月相对于7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增多的,9月相对于8月表层土壤水分也是增多的,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