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8800字(论文)_第1页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8800字(论文)_第2页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8800字(论文)_第3页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8800字(论文)_第4页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88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目录TOC\o"1-3"\h\u一、引言 一、引言(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峻,为世界经济、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渐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及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均在持续增长。在如此经济环境之下,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出口贸易均得以飞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浙江已然发展成国内吸纳外资最多的五大省份之一,1995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应用金额为16百万美元美元,截止到2019年已然增长至11666百万美元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8.83%,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具体应用金额也从原来0.84%的国内占比增长至10.40%。但是,由于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并在其强力驱使之下,使浙江经济迅速蓬勃发展,整个省份资源耗用过量、温室反应气体(GHG)排放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恶化。随着城市化和经济总量的加速推进,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从能源消费总量上看,2019年比2010年增长了12.5亿吨标准煤。虽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放缓,但是原煤占的比重还是很高,原煤的消耗,推动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并且是增加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选题意义1.实际意义从现实层面考虑,浙江省属于能源稀缺的一个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必定会耗费许多能源,因此解决资源耗费、节省能源、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外商投资进入浙江省,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造成碳排放的大量增长,如果碳排放降低,恰恰体现出能源耗费的降低,由此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浙江省外商投资在当地碳排放造成的影响,探究是否在科学应用FDI的基础上,减少碳排放,推动浙江省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2.理论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考虑,现有文献在研究FDI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上,大多侧重于对全国的分析,学者们对各个地区的研究非常少。所以,综合思考到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本聚集在某些省份,本文基于已有理论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研究FDI对浙江省碳排放的影响,对在区域上丰富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补充意义。(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国外文献综述外商投资企业会给东道主国家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这些先进的技术会给东道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东道国的生态福利。国内与国外对FDI及其对所处投资环境的碳排放影响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的研究具有明显差异性,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相关研究的起步时间和研究投入的不同,在FDI对环境及对投资所在地的碳排放影响的研究结论常存在分歧,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了FDI对中国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贺培等学者以空间经济学研究理论作为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依据,分析了宝库奥2013年在内的前十年之间中国国内两百多个城市及城市以上行政划分区的城市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呈递数据,主要选择了二氧化硫作为评判污染的重要指标,以此为标准做出了西部和东部城市在与外部环境接壤、得到更多外部投资的情况下相应的城市整体污染情况也较中部的城市会更为严重。曹慧平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则选取了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动态面板系统GMM作为检验手段,在研究伊始阶段对不同地区所接受和引入的外商投资涉及到的行业进行了专业区分,去除了行业因素对研究结论造成的无关变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行业FDI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构成,并发现绝大部分行业对此现象有所促进,而该结论不适用于农业行业与电子软件行业。刘胜、顾乃华选取GMM系统结合国内政府对相关领域执政人员的激励政策发现FDI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关系与这种政策由强相关性。王英,王荣(2018)将全国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三部分,运用系统GMM的方法,研究各个地区FDI对河南省的影响,通过验证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不同地区对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影响,而绝大部分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都指向一个方向即国内应当大力推行低碳经济,不仅对各个地区的经济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整体政策推行追求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目标相合。总的来说,我国在FDI和碳排放的相关领域上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都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3.文献评述综上所述,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成熟、体系也相对完善,我国国内的相应研究虽则起步晚,但国家政策对其大力扶持和支撑也在帮助该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并且有国外较为先进的研究结果作引领铺垫,对我国整体研究十分利好。FDI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关系也应辩证看待,即既有正向作用亦有反向影响。研究大方向推崇诠释的“环境避难所”假说对于FDI和环境污染与碳排放的关系持正相关的看法,即前者促进后者,FDI的高引入最终导致恶化的环境与不符合政策标准的碳排放;而“污染光环假说”和“波特假说”更多的对该现象持乐观态度,认为高速的经济增长能够促进资本对环境的保护和相关技术的自我更新,最终带来高效的环境清洁能力,从而减少碳排放和优化整体自然环境。这也是该领域内相关学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先污染后治理还是边污染边治理的对立观点来源。在高速发展和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现今中国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切入角度、不同测算维度的研究,对不同环境下的库兹涅兹曲线、不同地域内的碳排放甚至是不同行业FDI流入额对环境和碳排放的影响在统计学相关研究方法下进行了详细测算和详实研究,包括单方程最小二乘法回归、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MM矩估计等,并发现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经济状况的FDI和环境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有着条件不同、结论存在差异的现象。(四)研究内容外商投资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带来了较高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于如此发展环境之下,本文重点利用实证分析,探究浙江省引入FDI在碳排放方面造成的影响。除了第一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外,本文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对FDI对浙江省碳排放影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浙江省FDI的现状和浙江省碳排放的现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第三章: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碳排放的理论分析主要是为了做接下来的实证分析而铺垫。第四章:构建模型,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分析浙江省FDI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第五章:对全文做出总结,并提出一些适用的建议。二、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发展现状分析(一)浙江省外商投资的现状分析1.浙江省FDI的规模特点根据图2.1不难发现,浙江省FDI实际利用金额在不断增加,1998年最初为48百万美元美元,截止到2019年已然增加到11666百万美元。1998年至2008年,增长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到2015年增长速率明显加速。2016年与2017年两年,由于被国际经济发展局势所影响,产生短期的下降,随后2018年又表现为迅速增长的局势。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图2.1浙江省1998-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额2.浙江省FDI的产业分布特征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对2014年以后的浙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从表2.1中可以看出,2019年,第二产业中浙江省的FDI投资额占总数的比重为52.17%,而在其他年份所占比重更高,因此对浙江省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较少,大多数年份第一产业中外商投资额占浙江省总体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不足1%,但从近几年的变化趋势上来看,呈现上升的趋势。另外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第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最大,然而此比例是逐渐降低的,2014年比例为77.71%,截止到2019年减少至52.17%,与此同时,投资额随之降低,由2014年的6908百万美元减少到6086百万美元。但是根据表格不难发现,第三产业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以及其占比都呈现不断增长的形势,其中2014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961百万美元,截止到2019年增长到54百万美元,占比也由22.06%升高到46.28%,说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投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改变。表2.1浙江省2014-2019年三次产业实际引进FDI的总额与所占比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FDI总计(百万美元)投资额(百万美元)占比投资额(百万美元)占比投资额(百万美元)占比2014210.002469080.777119610.220688892015890.008672920.703529840.2879103662016450.004569720.692230550.3033100732017800.008064570.649634030.342499402018900.008267670.615141450.37671100220191800.015560860.521754000.462811666根据行业分布而言,第二产业包含的行业为通信设施、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等,这些行业都引进较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对于第三产业来说,房地产行业引入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科研、地质勘探以及技术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二)浙江省碳排放的现状分析1.对浙江省1998至2019年碳排放的评估如表2.2,1998年至2019年浙江省碳排放量、人均碳排量和单位产值碳排量是根据YoichiKaya提出的Kaya恒等式计算而来。从1998年开始,浙江省年碳排放量不断增多,最初碳排放量只有由6713.82万吨,截止至2019年排放量增长到43796.25万吨,20年间,碳排放总量增加了七倍多。表2.2浙江省1998-2019年碳排放情况年份碳排放量(万吨)人均碳排放量(吨/人)万元GDP碳排放量(吨/万元)19986713.821.597.4219997672.691.807.0420008559.682.006.2220019935.442.305.16200211046.972.544.11200311918.092.733.35200412689.912.883.03200513381.013.032.86200613897.453.132.75200714642.283.282.69200816116.863.582.62200917818.723.942.58201020340.594.482.54201123394.075.142.41201226593.025.812.28201329558.206.422.20201432474.757.012.07201535681.437.661.90201637113.077.921.73201738243.188.111.66201841432.968.731.49201943796.259.161.362.碳排放量趋势作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增加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碳排放量是衡量地区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从图3.1可以看出,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浙江省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04-2019年间,,碳排放总量从2004年的11150.75万吨增长到2019年41724.37万吨,碳排放量总量增长了274.18%,年均增长17.14%。特别是2012年之后,碳排放量增速明显加快。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图2.2浙江省2004-2019年淅江省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从上图可以看出,浙江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占比比较高,其他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比较小,这就导致了整个浙江省的碳排放量一直在增高。3.碳排放强度分析碳排放强度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GDP,它的意思是指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所带来的碳排放量,主要用于权衡经济发展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如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此数值不断下降,就说明此地域在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形式。从图2.3可以看出,浙江省2004年-2019年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04年的3.13吨/万元,下降到2019年的2.15吨/万元,碳排放强度减少了31.31%,年平均碳排放降低2%左右浙江省在2018年提出,要实现2029年比2014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5%的目标,如果按此数据计算的话,到2029年,碳排放强度只比2014年减少31%左右,无法完成中国减排目标。图2.3浙江省2004-2019年浙江省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要实现减排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从而针对问题探寻浙江省的减排机制。三、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环保思想也逐渐增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碳排放问题。然而影响碳排放的元素较多,地理因素、人为因素都会对碳排放造成影响,就如今情况而言,并未形成一套健全具体的理论能够详细阐述碳排放的影响元素,所以基于理论分析,实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一)污染避难所假说该假说认为环境就是一种生产要素,按照要素禀赋理论来说,一个国的发展必然会倾向于利用丰富的环境生产要素来减少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换言之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减少引进外资的门槛。身为FDI引进国家,它们因为当地环境控制严格等原因,而无法发展耗能高、污染高的企业,如若想进行发展便会把这部分企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进而解决了污染问题。如此就导致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避难处。事实上,这种转移行为便是利用FDI的形式,将环境污染物进行地域转移,如此增加了东道国地区的碳排放。此环节中,尽管没有直接将环境作为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但是因为国家的环境管理制度存在差别,从而顺利完成了碳排放的转移。就东道国地区而言,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引进FDI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因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均会偏向于最大化利益,所以引进FDI使本地碳排放增多,利用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在此假说中,国际环境的管控与资本流通等要素就变成影响碳排放量的关键因素。(二)FDI影响碳排放的技术效应于兴芹(2011)在研究分析中对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具体论述。她认为减少能源耗用,提升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持久稳定的发展。李子豪与刘辉煌(2011)归纳总结出FDI企业溢出到东道国企业技术的途径主要包含三种方式,具体如下:首先是FDI企业的生产会给东道国企业进行示范,就是产生示范效应;其次是FDI企业的引进使东道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明显加强,就是产生竞争效应;最后是FDI企业的人员会流入东道国企业,就是产生人员流动效应。除此之外,FDI能够为东道国的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有利于提升东道国的技术,进而减少碳排放。(三)FDI对碳排放影响的结构效应王德振(2011)在其研究中,表明FDI会对环境影响产生结构效应(CompositionEffect),结构效应指的是引进FDI会改变东道国企业结构,进而影响本地的生态环境,此影响难以估测。彭红斌(2001)在其研究中,表明当某个产业不断颓落,处在相对劣势位置时,被叫做“夕阳产业”。马建平(2011)在研究中论述了雷蒙德·弗农教授提出的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核心观点是新产品具有导入期、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的新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具有技术差和时间差,从而产生了外商直接投资。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分为三类,即欠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级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是新产品的研发地。该理论认为随着生命周期的推进新产品在上述三类国家质检进行转移。外商直接投资造成浙江省经济组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FDI主要流进浙江省的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能耗高、排放高。其次是浙江省处于发展早期,FDI基本聚集于高排放产业,当经济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注意环境管理。四、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1.模型建立本文先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实证对碳排放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因为能源结构与效率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必定会引发能源效率发生改变,改变能源效率必定会体现出能源结构发生变化,综合思考到模型中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不同时把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带入模型中。因为结构效应包含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两项要素,因此选择能源效率。选择浙江省FDI实际使用量作为自变量,年碳排放总量作为因变量,选择产业结构、GDP以及能源效率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浙江省影响碳排放的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以及技术效应,构建以下模型:LnC=ɑ0++ɑ4lnFDI+ɑ2lnG+ɑ3IS+ɑ4EE+ε(4.1)LnC:对碳排放量总量取对数InFDI:FDI实际使用量取对数InG:对GDP总量取对数IS: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占总体GDP的比重EE:能源效率2.变量选取与数据选择本文选择的自变量为浙江省1998年到2019年期间FDI引入的实际对数,同时实施汇率转换,因变量为年碳排放量的对数。为清除数据里具有异方差,对三个变量逐一取对数处理:InFDI与InC、InGDP。因为本文实证分析主要采取时间序列数据,因而需要对变量实施平稳性检验,防止谬误回归。本章节的实证检验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利用单位根对时间序列InC与InFDI、InGDP进行平稳性检验;第二步,利用EG两步检验法明确lnC与1nFDI间是否存在协整关联。假若具有关联,指出两变量的长期比例关系;第三步,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变量的短时关联。上述都采取Eviews6.0计量分析软件实施分析。表4.1浙江省2008—2019年整理后数据年份实际引进FDI(百万美元)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价实际引进FDI(百万美元元人民币)1nFDI1nC1998484.7832231.700.848.811999925.3233488.721.588.952000945.51461621.182.799.05200110335.76205950.484.099.20200211448.61879864.024.599.31200312588.351010503.474.659.39200415208.314212639.334.849.45200515038.289812463.304.839.50200613188.279110912.024.699.54200715338.278312687.494.849.59200816138.278413350.244.899.69200922128.277018305.585.219.79201031608.277026159.915.579.92201154498.277045104.356.1110.06201266818.276855299.626.3210.19201377238.191763262.126.4510.29201488897.971870864.126.5610.392015103667.60478821.246.6710.482016100736.945169957.586.5510.52201799406.831067898.366.5210.552018110026.769574476.356.6110.632019116666.458875348.436.6210.69(二)实证检验及回归分析(1)实证检验首先多重共线性检验方程1里GDP、能源效率(EE)以及产业结构(S)三个变量的对数,检验结果如下表4.2。因为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全都低于0.8,表示自变量间没有较大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表4.2方程4.1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InGlnFDIISEEInG1.00000.7923**0.6240**-0.9841**InIS0.6240**-0.6223**1.00000.7060**InEE-0.9841**0.6701**-0.7060**1.0000lnFDI0.7923**1.0000-0.6223**0.6701**注:**和*分别代表显著水平为1%和5%。其次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序列是平稳的。表4.3对各变量进行ADF检验InClnGDPlnFDIISEET值-4.032**-7.293*-6.3727**-3.350**-3.345**阶数一阶一阶一阶一阶一阶在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各变量取一阶方差后是平稳的。(2)回归分析对多元线性方程实施回归分析,获得以下结果:表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t-StatisticProb.C-1.33051.86070.0028dlnFDI2.33523.0340.0031dlnGDP1.023518.84010.0000dIS0.15401.90950.0014dEE-1.034219.10320.0000R-squared0.9972F-statistic236.1530AdjustedR-squared0.9938Prob(F-statistic)0.0000根据表4.4不难发现,R2的检验值由原来0.9972调节后变为0.993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变量的t检验都合格,表明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能够合理解释被解释变量。IS与EE通过的t值检验水平为10%显著性水平下,说明解释能力较差。F检验值是236.1530,比1%显著水平下的F值高,说明模型F检验合格。根据回归系数而言,dInFDI是2.335,说明FDI对浙江碳排放有正的影响,dInGDP与dIS分别是1.0235、0.1504,表明GDP与产业结构都会对浙江省碳排放产生正影响。然而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太明显。dEE为1.0342,由于能源效率值越低表示能源效率越大,因此表明提升能源效率我有利于减慢碳排放。应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方程进行协整检验。利用上述回归结果,得到残差。对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表4.6残差序列的ADF平稳性检验NullHypothesis:EhasaunitrootExogenous:NoneLaglength:1(AutomaticbasedonSIC,MAXLAG=4)Phillips-Perronteststatistict-Statistc-2.239660Prob.*0.0275Testcriticalvalues:1%level5%level10%level-2.685718-1.959071-1.607456根据表4.6不难发现,残差序列e是非常稳定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个回归方程是比较合理的。(三)结果与解释通过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说明各自变量对因变量是有显著影响的。我们构建的方程合理,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及能源效率、FDI对浙江省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FDI对碳排放呈现正的相关关系,而控制变量中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也对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而能源效率对碳排放呈现负的相关关系。FDI、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将增加2.335、1.0235百分点,而产业机构调整、能源效率每增加一个单位,碳排放将分别上升0.1540个单位、下降1.0342个单位。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本文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浙江省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浙江省GDP总量、FDI实际使用额以及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当作自变量,分别表示经济规模、外商投资以及结构调节与技术效应,选择碳排放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四个因素对因变量都有显著的影响,FDI的正向影响比较大,为2.335,说明FDI在增加浙江省碳排放量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根据我们的分析可以明确,第二产业是吸引GDI最多的行业,从当前数据上看,第三产业在吸引FDI的程度上在不断增强,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占据较大的比重,而服务业属碳排放较少的行业,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增加对第三产业FDI的引进力度,第三产业的增强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从另一方面来说,FDI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因为FDⅠ可能会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因此应充分利用FDI带来的技术效应,推动高碳排放的行业进行减排。2.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及CDM项目的引进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对新能源利用和减排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浙江省可以寻求与发达国家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引进FDI,强化碳排放技术的引进,也可以在减排上节约时间成本。荷兰DSM公司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产高性能聚合物的生产,最高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进行转化。3.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中,引导外商或者将投资重点放在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政府必须建立碳排放惩戒机制建设。对碳排放超标的企业予以惩罚,对碳排放较少的企业给与奖励,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推动企业主动减少碳排放。引进低碳科技的市场体制。借鉴英国设置“碳基金”等,利用加大低碳项目的投资,提高市场碳排放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1]杨树旺,杨书林,魏娜.不同来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09):19-26.[2]党玉婷.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