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开题报告:国内除颤仪市场及技术应用进展趋势的分析研究》2200字_第1页
《医疗器械开题报告:国内除颤仪市场及技术应用进展趋势的分析研究》2200字_第2页
《医疗器械开题报告:国内除颤仪市场及技术应用进展趋势的分析研究》22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国内除颤仪市场及技术应用进展趋势的分析研究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规范选题类别设计型()论文型()社会调查报告()课题来源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自拟()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心搏骤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心脏泵血功能骤停,是急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如抢救及时,病人有可能生存下来。心搏骤停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占90%左右,其中心室颤动占80%,心脏停搏占20%;电除颤对室颤的疗效最好,及时除颤,可以使病人窦性心律得以恢复。《200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就提出“生存链”这一概念,其中,早期除颤被列为生存链中第3位。所谓“生存链”,就是心搏骤停病人在顺利抢救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相互密切相连的救护措施,包括五个部分,包括:急救系统的即时识别与启动及早期心肺复苏、前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及全面心搏骤停术后处理。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发现,CPR对早期死亡的室颤,可使室颤时间延长,但是不能使室颤向正常心律转化。曾经有调查显示,出现室颤时,抢救时间窗在10min以内,且最佳抢救时间在初始3~5min内,心肺复苏及除颤每隔1min推迟一次,则心源性猝死生存率下降7%—10%。故,尽早识别室颤并进行有效的电除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之一。除颤仪是用脉冲电流在心脏中传播,用于心律失常抢救与治疗的医疗器械,本发明作用迅速、疗效好,这对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是必需的抢救设备。为了研究除颤仪在市场上销售时存在的风险,国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已把体外除颤仪作为“十三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重点对象,而医院医务人员是临床急救中除颤仪最主要的用户,要熟悉和掌握除颤仪使用和维修方法,对于改善除颤仪疗效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是非常有意义的,更是确保病人能及时获得救助的根本。对除颤仪有关设备进行了技术更新和国内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对医疗机构和有关设备企业的产品更新和采购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课题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二、课题所要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一)目标对除颤仪的国内市场有一定的认识,分析除颤仪技术应用的进展趋势,以及对除颤仪的相关公司的技术更新提升和市场定位有所借鉴,为医疗机构进行设备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圆满完成1篇毕业论文。(二)主要内容1.资料调研,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除颤仪品牌市场现状、除颤仪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除颤仪相关政策研究。2.技术分析,通过文献检索与研究分析除颤仪除颤治疗过程的临床需求及技术参数,运用图表综合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政策研究方法,对国内相关领域的采购政策进行梳理研究。3.通过分析与文献研究除颤仪国内市场现状,提出国内除颤仪市场的主流产品及先进技术,技术更新及政策引导在设备市场地位提升与临床接受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除颤仪相关企业技术更新与市场定位提供参考,为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决策提供依据。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除颤仪在除颤处理过程中的临床需求和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对除颤仪的市场现状、除颤仪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除颤仪的有关政策等进行初步的了解。采用图表综合方式分析数据,与政策研究的方法相结合,梳理出我国有关方面采购政策。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对国内外除颤仪生产厂商进行比较,对除颤仪的国内市场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国产除颤仪的主要产品和先进技术。最后,针对我国目前除颤仪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和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四、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第01周初步了解除颤仪品牌市场现状、除颤仪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除颤仪相关政策研究第02周论文工作任务细化,下载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检索与研究,分析除颤仪除颤治疗过程的临床需求及技术参数。第03~05周制定论文工作计划与医院实况调研。第06~07周初拟论文框架目录与论文技术路线。第08~10周运用图表综合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政策研究方法,对国内相关领域的采购政策进行梳理研究。第11~15周通过分析与文献研究除颤仪国内市场现状,提出国内除颤仪市场的主流产品及先进技术。提出技术更新及政策引导在设备市场地位提升与临床接受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除颤仪相关企业技术更新与市场定位提供参考,为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撰写论文。第16周论文修改和提交、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用电气设备第2-4部分:心脏除颤器安全专用要求:GB9706.8-2009[S].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05-06.[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脏除颤器安全管理:WS/T603-2018[S].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08-17.[3]陈伟胜,温润龙,李亮华,等.广东省12地区医院除颤仪使用情况和认知度调查[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12):142-145.[4]陈珍珠,鲁永杰,金伟.基于计量检测数据的除颤监护仪性能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2):53-57.[5]孙振兴,王书馨,卢明.基于全员生产维护的除颤器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9,(9).150-152,156.[6]李进.提升除颤仪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4):7,12.[7]曹珍珍,杨利,周鑫等.基于PDCA循环法的医疗设备购置计划管理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22,37(1):122-124.[8]魏昊业,宗会迁,柳青等.迈瑞D3除颤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2020,(9).173-175.[9]骆丁,张娜,郑源等.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置现状及实施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21,41(2):182-184,[10]Hajari,Hadi,Salerno,等.SimulatingPublicBusesasaMobilePlatformforDeploymentofPubliclyAccessible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s[J].Prehospitalemergencycare.2020,24(2).238-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