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规范性引3术语4 评 评价对象 评价依据和内容 评 调查评价方法 评价工 5准备工作与基 准 划定评价单元 确定评 现 数据采集6农田建设质 评 综7 编写评价报告 成 成8数据附录A(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流程、技术路线图B(资料性)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C(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附录D(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涵义、数E(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F(规范性)农田建设质量评价结果等级划分规则G(规范性)农田建设质量评价评分、结H(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 T3310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自2016年发布对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尺度与方法、提升农田建设质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新变化,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更高T33130-2016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GB/T30600-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修订实施.GB/T33130-2016中的评价对象、内容和指标要求等发生了变化。鉴于此,确有必要修GB/T33130,以不断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发展的新需求,确保高标准农田标准体系的整体协调。本次修订,综合考虑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规划以及GB/T2022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以旱能浇、涝机能耕、产能增为基本要求,以田块平整、通水通路以及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修订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技术规则。通过确立更加明晰、统一的评价对象及其评价规则.提升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引导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为,从而促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挥应有效益,更好地实现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本文件确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通则,规定了准备工作与基础调查、农田建设质量评价成果建设的内容和本文件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的建设质量评价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包括所有的修改单本文件。GB/T21010GB/T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GB/T33469— GB/T36197土壤质量土壤采样技术指南GB/T36199土壤质量土壤采样程序设计指南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NY/T1118测土配方施肥技NY/T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NY/T 土壤检测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TD/T1041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术语和定义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适宜耕作、土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来源GB/T30600—2022,3.1,有修改高标准农田建 well-facilitatedfarmland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障碍土层消除、土等农田地力提升GB/T33130—GB/T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assessmentofwell-facilitatedfarmland依据GB/T30600—2022等标准,在基础调查、评范、系统的评价方法,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耕作田块farmland由田间灌排沟渠、道路、田坎等固定设施围成的耕地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生产措施相同的基本耕作建设质量construction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的安全、使用、环保、经济评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2021—2030年)和T30600-2022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评价对象与范围评价对象应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耕作田块。在评价过程中,要基于耕作田块划定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相邻或接近的耕作田块组成,其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应一致,耕地利用类型应相同。评价范围包括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注:各部门和评价依据和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应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基础上开展。实施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为工程质量评定报告、设计工程复核报告、项目竣工监理资料以及评价过程中开展的现场调查、专家评议等成果。评价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在田、土、粮及其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质量水平,应包含提状况、灌排能力、土壤性状、道路可达性、生产能力及其他基础设施配套等评价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依据T30600-2022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进行制定,由田、土、水、路、粮及其他基础设施指标田、土、水、路、粮指标分为因子层、指标层两个层次,其他基础设施指标不分层次。各地应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指标选取。其中,田、土件全部其他基础设施指标从给定指标中依据GB/T21010中的耕地利用类型,分为旱地与水浇地、水田两类建立评价指标调查评资料查阅法。通过查阅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包括勘测设计文件设管理文件、施工资料和当地统计资料等现场调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采用现场检查、量测和检验等方法,以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有关诉求和实际感受进行现场沟通,对建设质量进行核实、分析与评定。专家评议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专业性强、难以直接量化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单元的多个方面分别给予定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各个指标所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对评价单元做出整体性评价工作原则系统科学的原则。评价工作既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的质量评价,也综合反映粮食生等,满足高标准重点突出的评价工作以旱能浇、涝机能耕、产能增为基本要求,以田块平整、通水通路以及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突出高标准农田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作用,遵循以水定地原则,将水资源的保障能力作为建设评价的关键指标,同时突出田、土其他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重要作用。分区分类的原则。评价工作统筹考虑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特点,根据耕地利用类型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标准。简便易行的原则。评价方法简便、适用和实效,便于各地操作和实施。评价指标以简明、可量化、可验证为基准时效性,也可量测、检测、计算。评价结果在省域内具有可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工作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评价过程、方法和结果要做到公正,评价的内容、指标和程序规范。评价工评价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与基础调查、农田建设质量评价、成果编制与审查、成果归档等作程序按照附录A的图A.1准备工作与基础调查。包括成立评价工作组及专家组,编制评价方案单元.确定评价开展现场调查,采集数据并进行校验等工作。农田建设质量评价。包括开展综合评价,并汇总整理评价结果。按照图A.2的评价技术路线成果编制与审查。编写评价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并开展数据库建设等工作。评审专家对果存在较大分歧时,应重新开展综合成果归档。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评价成果进行完善并归档。准备工作与基准评价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组。评价工作组应承担评价方案评价单元划定、评价指标选择,组织开展撰写评价报告等具体专家组应对评价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审定评价方案,集中评议调查过程中难以量化的指标,审核评价成果。专家组应由财政、农业、土地、水利、林业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不少于5人。当评价工作量较少或建设内容较为单一,可只成立评价工作组,同时应将相关专家纳入工作组编制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实施计收集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主要国家、省、自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项目管理制度立项批(包括勘察测绘、初步施工图、概算文件等),设计变更文件等项目立项设备和产品供应商资料,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包括施工图阶段工程量清单),施工总结报告,竣工图,监理资料,工程检验试验资料,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等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耕地质量评定资料,工程结算报告,审计报告,运行件等项目验收和管理文件;工程质量控制文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建设前后耕地质量评等工程质量控制与施工质量验收近年最新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成果其他资料。划定评价单元结合最新的国土调查及其变更调查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和实地状况,根据田间灌排渠道、道路、田坎等固定设施围合形成的界线,遵循耕地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生产措施相同的原则合理划分为耕作田块。耕作田块可直接作为评价单元。当项目内耕作田块数量较多、分布相对集中时,在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一致的前提下,可选择耕地利用类型相同、地形地貌与灌溉方式一致,空间相邻或接近的多个耕作田块作为评价单元,并绘制评价单元图。确定评依据T30600—2022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青藏区7大区域,应根据区域特点针对性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见附录B。根据耕地利用、土粮指标,各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选择其他施指标。按照附录C构建评价指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旱地与水浇地类的田标共有20的田、土、水、路、粮指标共有19个,其他基础设施指标共有3田、土、水、路、粮指标应全部选取.不应增加其他基础设施指标由各地根据当地建设特点,从给定的输电线路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配套、农田防护面积比例3个指标中选定2个或1附录D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指标涵义及数据来源。现场调查深入项、测量、取样、试验、专家评议、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座谈等方式评价指标中的具体数据,依据评价评价指实地走区相关询问项目建设前后有关耕作田块和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效果。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诉求和满意程度,收集建设质量相关基础数问卷调查对象应为高标准农田的利益相关方,包括项目区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经营者和基层管理人员。结合实地踏勘、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工作组应对调查结果、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复核,专家组应对选取评价指标的合价指标的现场初评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应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遥感图像量测、无人机航摄测量和取样检验等获取客的基础数据。针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应执行下列对于长度、面积、体积等数据.通过图纸量算、遥感图像现场测量等方对于农田建设质量可通过查阅项目实施后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成果、工程质量果和现场抽样检查、外观质量复核等,结合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方法获取,工程质量抽测应对高标准农田建成的灌溉与排水设备设施开展质量抽测;其他标准规定采集数据时,应按GB/T33469—2O16、GB5OO26、NY/T1118,NY/T1119,NY/TNY/T1634、TD/T1041等规定执行;如果需要进行补充土壤采样与化验GB/T36197,GB/T36199数据检验时NY/T1120,NY/T1121.2、NY/T1121.3.NY/T1121.4、NY/T1121.6农田建设质评农田建设质量GB/T306002022GB/T33469-2016等规定,涉及田、土其他基础设施等具体指标的调查评定TD/T104LNY/T1634等评价工作组应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复核,在数据合理准确、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前以评价单元为基础,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形成综合评价基础数评价指标的打分应客观合理,得分的依据来源等应提供相应的佐证对于因建设活动导致评价单元剧烈变化、难以直接获取的评价指标,可依据长期耕种、地稳定的邻近评价单元的调查值或实测值,经专家集中评议后,代替该评价单元的评价指评价结果应客观反映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抗灾能力、效率效益,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相综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按照划定的评价单元和构建的指标体系,开展综合依据选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单项评价指标评分。不同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标准不同,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确定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按EE.1表E.4,指标评分按照附录F中表F.L按照附录G中表G.1对各评价单元的农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打当“不合通过汇总各单项指标评分,计算出田块建设质量分。田块建设质量分满分为100分,其中田、评价结果等级划分。根据田块建设质量分,依F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五等:分值9080<分值<90为70<分值V80为60<分值V70为一般、分值V60为不评价结果汇总。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各评价单表G.2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农田建设质量评价结果汇评价成编写评按照附录H的规定编写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报告括:基本情况及项目区概况、工作组织和程序、基础数据收集整理、评价单元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农田建设质量综合评价和结果分等、评价结果汇总分析、结论与建议等。依据评价报告主要结果,评价工作组应提出评价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后期利用和进造提升的意见与成评价报告及相关技术成果形成后,评价工作组应召集财政、农业、土地、水利、林业审查专家应给出审查意见,提出相关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和建议善评价成果。专家意见与原评价结论存在较大分歧时新开展评价工作.修正原评价内容和结论后,再次开展专家成完善评价成果,并进行归档,包括评价报告、基础资料、过程评价成果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政策制定、规划设计、资金安排等活动的参考数据库建设应用地理信息等相关软件对评价区获取的基础数据、过程数据、评价结果等各类空间信息、数据、文档进行数字化整理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数附 (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流程、技术路线图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流程技术路线图分别见图 图A.2O图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流程GB/T33130—图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技术路线GB/T33130—附录(资料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见表表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单位为千克粮食综合生范737877内蒙古赤峰、通辽、兴安(盟83776710黄淮海区78767967736长江 湖94464安75浙74357345574868365表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续单位为千克粮食综合生区785甘738(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68内蒙古呼和浩特、锡林郭勒、包头、乌海837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阿(市
青 7西 注:GB/T30600—2022附录(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体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C.1表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体田田集中连集中连片程度田有效土有效土田面田面耕层砾耕层土壤质地耕层土康质地耕层厚度土土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土盐渍化程度盐渍化程度灌排设施配套完备程度灌排设施配套完备程度灌排设施灌排设施灌溉水源灌溉水源 灌排能 旱地应急抗旱能灌溉水浇地:灌溉农田排农田排农田排渍能力农田排渍能力道路通达度道路道路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其他基础设施
输电线路配高效节水灌溉设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其他基础设施指标由各地根据当地建设特点.从32133130—2024附 33130—2024(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涵义、数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数据来源见表D.1。表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涵义、数据来序 评价指 计量单 指标涵 数据来 田块面
项目建成后耕作田化经营的适宜程度
竣工验收资料,评价单元图测算,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 集中连片程
项目建成后耕作田块边界与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反映
竣工验收资料.评价单元图测算,工程复核报告,现 层以上的土体总 层以上的土体总当有障碍层时田面项目建成后耕作田块内的田面高差与田面起伏情况了田块的宜耕程度等耕层内的砾石含量耕作适宜性和作物生灌排设施配套完备程度指灌溉排水设施的配套情况,主要包括取水、输水、排程及其建构筑物等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灌排设施例,计算方法为:质量合格率=正常使用数量/抽测量评价区农业灌溉水源.一般包括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灌溉水源地下水以及无灌溉水源,反映了农田灌溉水的供给能力和可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质量评价成果,现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耕地质量评价成果,现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程复核报告质量评价成果,现场调查,补充土壤采样检竣工验(现场检测资料),现场调查,设实地复核(现场检测资料)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设计文件(现场检测资料表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涵义、数据来源(续序 评价指 计量单 指标涵 数据来水浇地、水田:灌溉保证率水浇地、水田:灌溉保证率农田排涝能力农田排渍能力耕层土壤质地耕层厚度土
项目建成后保障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水资源供给程度映了灌溉系统应急抗旱的可靠性早地和水浇地从作物受淹起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田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的时间,反映了排水系统保障农作物K的可靠性和早地和水浇地从雨后起将地下水埋深降至要求深度、水田从晒田起将地下水埋深降至要求深度的时间,反映了排水系统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可靠性和农业生产的持续性耕层土壤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情况,反映了土壤性、保水性和营养物质的保持能力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表层土壤厚度,反映了田块的度和根系生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包括土粒和孔隙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设计文件,工(现场检测资料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设计文件报告,竣工验收技术总(现场检测资料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设计文件,工报告,竣工验收(现场检测资料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程复核报告质量评价成果,现场调查,补充土壤采样检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质量评价成果,现场调查(现场检测资料),耕地质量评价成果,补充土壤采样检 土壤有机质含
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含量,反映了土壤的养分力和保水保肥性能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 土壤 土壤酸度和碱度的总称,反映了土壤的酸碱程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质量评价成果.补充土壤采样检 盐渍化程 —
表层土壤中盐分积累程度•主要因较多可溶性盐分累•从而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渗反映了土壤受盐化危害情况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耕地33130—2024质量评价成果.补充土壤采样检33130—2024
13 道路13
项目建成后的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与外部交通网络之间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反映了农田的宜机化以及耕作便利程度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现场检测资料),现场调查表表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涵义、数据来源(续评指标涵义数据来源田间道路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车辆载荷以及宜机作业等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竣求反映田间道路对农业生产需求的满足程 验收文(现场检测资料),现场调查项目设计文粮食综合生在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人所形成的•能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现场调杳,统计数据,邻近地输电线路配套程度农田输电线路的配套程度输电线路设施完善,田器变频柜、塔杆、导线和附属配件搭配合理,电力系统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竣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低压输电线路满足田间定位 验收文(现场检测资料),现场调查项目设计文测、信息化建设和管高效节水灌溉设项目建成后耕作田块中实现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设施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的完备性和适用性,反映了水资源利用和肥料利用(现场检测资料),现场提农田防护面积比例项目建成后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受农田四周的林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成果,工程复核报告他生态防护工程的保护面积与田块总面积的(现场检测资料),现场项目设14附录(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各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准见表 表E.4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黄淮海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因子 指标指分档标 分档标分档标准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面积平原区二15,面积平15,丘陵面积平原区28,区》区 区》区》田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GB/T面面积815,2 陵区2 陵区1面积58,1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面积平原区V5面积平原区V5,区区区区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V7O,丘陵区GB/T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70100.丘陵区33130—2024(29)33130—2024 1515
不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100,丘陵区 深
GB/T2016B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高标准农田建
评价指
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较深 80 60 60 60 适 60 40 40 40
以GB/T33130—202433130—2024格山或梯田的田面无高差或高差 喷、微灌或条田的田面高差V10平 一般不 田格田或梯田的田面高差为3喷、微灌或条田的田面10GB/T基2022C(29)存在个别洼地格田或梯田的田面高差 喷、微灌或条田的田面高差》15不平 存在局部倒坡
耕层不存在砾石或含(粒径 且不存在>3mm砾 mm 耕层砾石含(粒径
GB/T20226.2适 土壤中无过沙、过黏现象,以中壤、重壤、砂壤为 土(13分)
土壤中存在明显的过沙、过黏现象以砂壤、轻壤、黏土为
GB/T20227.2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序号评价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指分黄淮海区分分分得 依据标》》以GB/T 2016B1.0 土(13分) 1.25-以GB/T2016B土 质15101515GB/T2016中附录B105-1010
33130—20241733130—202417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33130—2024得 依据标33130—20246.56.06.56.0GB/T2016B4.04.54.0 上(13分)
不适 <4.0, <4.0, <4.0, <4.0, 未出现盐渍化.饱和浸出液EC值为0mS/cm2mS/cm,作物正常生
盐渍化程度较低,饱和浸出液ECe2mS/cm4mS/cm,土壤颜色呈现绿色乃至(绿藻现
GB/T2016B中 盐渍化程度较高•饱和浸出液EC,值为4mS/cm8mS/cm,土壤颜色呈现白色或者红 基重 盐渍化程度高,饱和浸出液EC值8mS/cm,植物无法生 灌(30分)
灌排设施
兀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 较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备•但存在部分设备不适用不好用等问 不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不完备,存在缺
GB/T20226.3灌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 以GB/T20226.3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75 基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灌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GB/T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20226.3 不合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 基地表水或
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为主、降水址丰沛,水源供应充足能满足整个生长期灌溉需 降雨量不足且缺乏常规灌溉水源,只能用于抗旱补水等紧急情
GB/T20226.3 灌
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且降水量严重不 (30分)
抗旱能力溉保证率
充分满足
水灌溉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水浇地:灌溉保证率1970%19
应用节水灌溉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应用节水灌溉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水浇地:灌溉保证率75%
水灌溉技术,旱地2次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水浇地:灌溉水灌溉技术,旱地1次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水浇地75%
技术,旱地2及以上关键生急水浇地:灌溉技术,旱地1及以上关键生急水浇地:灌溉75%
GB20183.233130—202433130—2024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33130—2024得 依据标33130—2024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灌扣
水浇地:灌溉保证率
基本满足无
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水浇地50%旱地无法保障1次关键生育水浇地:灌溉保证率设
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保证率50%1次关键生育水浇地:灌溉保证率设计暴雨
及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50%水灌溉1次关键生育水浇地:灌溉保证率设计暴雨
及以上急水浇地:灌溉50%1次关键生育设计暴雨
GB20183.2(30分)
强排 10年5年,1d3d20年10年,1d3d20年10年,1d3d20年10年,1d3 能 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内排至田面
内排至山面
内排至山面
内排至田面设计暴雨
设
设
10年5Jd3
20年10年,1d3d20年10年,1d3d20年10年,1d3
GB 能
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
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
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
暴雨从作物受淹 1d3d排至田面
20183.3设计暴雨
设计暴雨
设
设计暴雨
10年5年,1d3
20年10年,1d3d20年10年,1d3d20年10,1d3暴雨从作物能3d5d排
暴雨从作物3d5d排
暴雨从作物3d5d排
暴雨从作物受淹 3d5d排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极
设10年5年,1d3
设20年10年,1d3
设20年10Jd3
设20年10年,1d3
GB能 能
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超过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超过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超过暴雨从作物受淹5d排至田面无积 5d排至田面无积 5d排至田面无积 5d排至田面无积能(30分农能能
雨后1d内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能
雨后1d3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雨后3d5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EQ面以下0.4m0.6 雨后超过5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GB20183.3紧邻机耕路和紧邻机耕路和基与机耕路、生产路有一定距离5m6m,2m3m(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路面 20226.433130—202433130—2024(9分 达
适当放宽)。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完备,充分满足农机具暴雨冲刷严重的区域,可采用混凝土硬化路面。生产路路面采用素土、砂石等集中地区,可采用石板、混凝土等。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完备.满足农机具通行,耐久
2121
GB/T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33130—2024得 依据标33130—2024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机耕路路宽为3m4m,生产路路宽VIm,道路路面材料采用碎石铺设。下田设施 道路 道
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较不完备,农机具通行受限易产生维护保养问 以GB/T(9分 达 质
机耕路路宽V3m,生产路路宽>3m,田间道路路面为土路面,未铺设其他材料。 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农机具无法正常通行存在结构性隐患易产生不整、沿岸坍塌等问题
20226.4高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5%能处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平均水平的GB/T(15分能低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5%2022中附录能低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10%
配 输电系统能符合DL/T5118规 以GB/T配
不配 输电系统不能符合DL/T5118规
其他基础设施(4分
灌溉设施
配 配有管灌、滴灌、喷灌及渠道防渗等高效节水灌溉技 以GB/T不配 未配有管灌、滴灌、喷灌及渠道防渗等高效节水灌溉技 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 以GB/T 面积比
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为50 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
2022中附录C注:分档标准中 表示指标分档区间时,该区间包含较小的数值,但不包含较大的数值见表B.1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其他基础3个124分1个时该指标4分.选择2个时每2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指高标准农田建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分档标 分档标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面积平原区二15,面积平原区二15,丘陵面积平原区>8区》 区田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GB/T面中等规模面积面积面积面积20226.2223丘陵区1 基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面积平原区V5, 区区区陵区 田(23分)
连 耕作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V70,丘陵区
传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70100,丘陵区120 不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100,丘陵区二
GB/T20226.2有效 较深80606060GB/T2016B 60404040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33130—2024得 依据标33130—2024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田(23分)
基
格田或梯田的田面无高差或高差<1一般不存在局部倒坡格田或梯田的田面1cm3存在个格田或梯田的山面3存在局部倒坡
GB/T 2022C适 土壤中无过沙、过黏现象以中壤、重壤、砂壤为
土壤中存在轻微的过沙、过黏现象•以砂壤、轻壤、中壤、重壤为
GB/T土壤中存在明显的过沙、过黏现象以砂壤、轻壤、黏土为 土(13分)性 耕
深
以GB/T
适 1.0- 以GB/T2016B偏紧 1.25 基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高标准农田建指分黄淮海区分分分得依GB/T2016B土GB/T2016B5.56.55.55.5(135・8・5.5GB/T土壤2016B较4.0不适 <4.0, <4.0, <4.0, <4.0,
未出现盐渍化,饱和浸出液EC.值为0mS/cm2mS/cm,作物正常生 盐渍化程度较低,饱和ECe2mS/cm4mS/cm,土壤颜色呈现绿
GB/T
33130—2024 33130—2024
(绿藻现绿色苔群类植物生长
2016B25中 盐渍化程度较高,饱和浸出液EC,值为4mS/cm8mS/cm,土壤颜色呈现白色或者红 25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33130—2024得 依据标33130—2024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上(13分)
重 盐渍化程度高.饱和浸出液EC值8mS/cm.植物无法生
GB/T灌排设施 配
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 较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备,但存在部分设备不适用不好用等问 不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不完备,存在缺
GB/T20226.3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 灌(36分)
灌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75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60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45 不合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
GB/T20226.3地表水或灌
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为主、降水量丰沛,水源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整个生长期灌溉需 降雨量不足且缺乏常规灌溉水源,只能用于抗旱补水等紧急情
GB/T20226.3
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且降水量严重不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高标准农田建指分黄淮海区分分分依充
无法满
GB基较设计暴雨设计暴雨10年13d12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设10年J3d暴雨从作物24d排至农作物耐设计暴雨10年,13d45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 灌(36分)能力
能
设计暴雨重现期10年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超过5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
GB能
晒田后1d内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晒田后1d3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能
GB33130—202420183.333130—2024
晒田后3d5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基能2727
晒田后超过5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高标准农田建
评价指
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充分可 紧邻机耕路和生产 可 紧邻机耕 基本可 紧邻生产 不可 与机耕路、生产路有一定距 5m6m,2m3m(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
GB/T20226.4 当放宽)。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完备,充分满足农机具通行 4m5m,1m2m,(9分达暴雨冲刷严重的区域.可采用混凝土硬化路面。生产路路面采用素土、砂集中地区,可采用石板、混凝土等。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GB/T完备.满足农机具通行,耐久20226.4机耕路路宽为3m4m,生产路路宽VIm,道路路面材料采用碎石铺设。下田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较不完备,农机具通行易产生维护保机耕路路宽V3m,生产路路宽23m,田 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农机具无法正常通行,存在结构性隐患易产不平整、沿
生(15分)能力
kgInn
能
高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5%及以 处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平均水平的 低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5%
GB/T2022F为表 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东北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东南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粮 生(15分)能
低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10%及以
GB/T2022F为输电系统输电系统能符合DL/T5118GB/T输电系统不能符合DL/T511820226.6配、喷GB/T、喷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GB/T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502022C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 其他基础设施(4分
注:分档标准中 表示指标分档区间时,该区间包含较小的数值.但不包含较大的数值a见表B.1中粮食综b“其他基础3124分1个时4分2233130—2024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33130—2024
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耕作田块或耕作58,丘1-
耕作田块或耕作田块或评价单815,2
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面积平原区)15,丘陵区》耕作田块或评价单815,2
GB/T 20226.2耕作耕作田块或评价单耕作耕作田块或评价单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平原区V8,丘陵区平原区V8,丘陵区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GB/T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100,120 基不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100,丘陵区 田
效 较深 50 60 30 适304010格田或梯田的田面无高差或高差 喷、微灌或条田的田面高差一般不田 格田或梯田的田面高差为3cm 喷、微灌或条田的田面高差为10cm基本平
以GB/T
存在个格田或梯田的田面高差 喷、微灌或条田的田面高差存在局部倒坡
GB/T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高标准农田建依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指分分分耕层不存在砾石((( 且不 且不 且不3mm3mm10mm耕(粒径>2mm)(粒径(粒径GB/T20226.2(29分状砾 砾10mm(粒径
(粒径
(粒径
适 土壤中存在轻微的过沙、过黏现象以砂壤、轻壤、中壤、重壤为
以GB/T土壤中存在明显的过沙、过黏现象以砂壤、轻壤、黏土为 土
深
以GB/T2016中附录B33130—202433130—2024
31 31 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33130—202433130—2024评价指高标准农田建因子 指标指分分分LO1.25GB/T2016B土15815GB/T2016B较10610上(13分6.05.55.54.57.57.5GB/T2016B较不适 4.04・5,8・5 4.05.5,8.5 4.05.5,8.5 基
不适 <4.0, <4.0, <4.0, 未出现盐渍化,饱和浸出液EC,值为0mS/cm2mS/cm,作物正常生 以GB/T程 轻
盐渍化程度较低EC.2mS/cm4mS/cm,土(绿藻现绿色苔辞类植物生长
2016B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中盐渍化程度较高,饱和EC,4mS/cm8mS/cm,土壤颜以GB/T(13分盐渍化程度高.饱和浸出 值>8mS/cm,植物无法生2016中附录B灌溉排水设施配GB/T配食完令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备,但存在部分不好用20226.3灌溉排水设施配套不完备.存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GB/T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20226.3 灌(30分)
基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45 不合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 浅H地下
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为主、降水量丰沛,水源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整个生长期灌溉需 降雨量不足且缺乏常规灌溉水源,只能用于抗旱补水等紧急情
GB/T20226.3
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且降水量严重不 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33130—202433130—2024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旱地:应用
旱地: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早地:应用充
地能保障2次及期应急水浇地:灌溉保证率
地1以上关键生育地1期应急补灌 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保证率 水浇地:灌溉保证率早地
旱地: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地能保障1次及水浇地:灌溉75%早地:缺乏
一水浇地70%旱地:缺乏
水浇地70%旱地:缺乏
GB20183.2 灌(30分)
溉
基无
地能保障1水浇地:灌溉50%旱地:缺乏节水灌溉技术,旱地无法保障1次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保证率
地能保障1期应急补灌;水浇地:灌溉50%旱地:缺乏节水灌溉技术,旱地无法保障1次关键生育期应急水浇地:灌溉保证率
地能保障1水浇地:灌溉50%旱地:缺乏节水灌溉技术,旱地无1水浇地:灌溉保证率
20年10年.设计暴雨20年1010年5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能1d内排至田面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1d内排至田面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 1d内排至田面
设20年10设20年10设10年5
GB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能1d3d排至田面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 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
20183.3
20年10年.设计暴雨20年1010年5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能3d5d排至田面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3d5d排至田面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 3d5d排至田面无积水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20年10设计暴雨20年1010年5
GB
极能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过5d排至田面无积水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过5d排至田面
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 5d排至田面
20183.3 灌(30)
能
雨后1d内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雨后1d3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雨后3d5d将地下水埋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 能紧邻机耕路和紧邻机耕路基与机耕路、生产路有一定距离能紧邻机耕路和紧邻机耕路基与机耕路、生产路有一定距离
GB20183.3GB/T (9分
宽)。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完备4m5m,1m2m,机耕路路面采用泥结石、碎石等材质,暴雨冲刷严重的区域,可采用混凝土硬化路面。生产路路面采用素土、砂石等,在暴雨集中地区采用石板、混凝土等。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较完备•满足农行,耐久
GB/T20226.433130—202433130—2024
35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配套较不完备,农机具通行受限维护保养问题35
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旱地、水浇地(续33130—202433130—2024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GB/T 道(9(9分达较粮能(15能kg能能
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农机具无法正常通行,存在结构性隐患易产生不平整
20226.4高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5%及以 处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平均水平的士 低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5%
GB/T输配
低于通则要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10%及以 配 输电系统能符合DL/T5118规 以GB/T不配 输电系统不能符合DL/T5118规 基 其他基础设施
灌
配 配有管灌、滴灌、喷灌及渠道防渗等高效节水灌溉技 以GB/T(4分
农田防护面
不配 未配有管灌、滴灌、喷灌及渠道防渗等高效节水灌溉技 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 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为50 农田林网化率或生态保持工程建设面积
GB/T注:分档标准中 表示指标分档区间时,该区间包含较小的数值.但不包含较大的数值a见表B.1中粮食综b“其他基础3124分14分22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田
耕作田块或评价单元面积耕作
耕作耕作815,2
耕作平原区、15,耕作815,2
GB/T 20226.2耕作耕作田块或耕作田块或耕作耕作田块或耕作田块或平原区V5,丘陵区平原区V8,丘陵区平原区V8,丘陵区
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印块的距离平原区V70,丘陵区 以GB/T 田(23分)
较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70100,丘陵区120 不连 耕作田块距周边最邻近田块的距离平原区100,丘陵区
20226.2506030304010、b
淀
格田或梯田的田面无高差或高差VI一般不格田或梯田的田面1cm3格田或梯田的田面3
GB/T 2022C 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33130—202433130—2024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
适 土壤中无过沙、过黏现象以中壤、重壤、砂壤为
GB/T20227.2土壤中存在明显的过沙、过黏现象,以砂壤、轻壤、钻土为 深 》 以GB/T2016中附录B(13) 1.0
偏紧 1.25 过紧 过
以GB/T2016B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高标准农田建指指分分分土15815GB/T2016B10610序号准则层
适 5.5 5.5 5.5 土(13)
较适 4.55.5,7.0 7.5 7.5 较不适 4.04.5,8.5 4.05.5,8.5 4.05.5,8.5 不适 V4・0,》 <4.0, <4.0,
GB/T2016B 未出现盐渍化.饱和浸出液EC值为0mS/cm2mS/cm,作物正常生
盐渍化程度较低.饱和Ec2mS/cm4mS/cm.土壤颜色呈现绿色乃至(绿藻现绿色苔薛类植
GB/T2016B中 盐渍化程度较高,饱和浸出液Ec值为4mS/cm8mS/cm,土壤颜色呈现白色或者红 基重 盐渍化程度高,饱和浸出液EC.值28mS/cm,植物无法生 33130—2024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33130—2024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灌排设施 配
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 较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完备,但存在部分设施不适用不好用等问 不完 灌溉排水设施配套不完备.存在缺
GB/T20226.3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 灌(36分)
灌排设施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75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60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45 不合 灌排设施质量合格且正常使用数量占抽测设施数量的比例为
GB/T20226.3地表水或 下
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为主、降水量丰沛,水源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整个生长期灌溉需 降雨量不足且缺乏常规灌溉水源,只能用于抗旱补水等紧急情
GB/T20226.3
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且降水量严重不 表 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指标、指标分档、分档标准、得分及依据标(水田(续评价指
高标准农田建西南 西北 青藏
得 依据标序号准则层因子 指标 指标分 分档标 分档标 分档标基基较难满足
GB 保证
无法满
20183.2设设10年13d12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设计暴雨重现期10年,1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24d排至农作物耐设10年,13d45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能 灌(36分)能力
能
能极能
设计暴雨重现期10年,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超过5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
GB能
晒田后1d内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工作总结创新
- 急救医学知识与技术中专教材
- 支教工作总结汇报
- 房贷客户关系管理协议
- 拍卖法律合规协议
- 房屋拆除与重建协议
- 孵化器投资合作协议
- 学生节假日安全教育
-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测绘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地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建设单位甲方对监理单位考核管理办法
-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小型提灌站管护合同范本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传统康复方法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库及答案
- 臭氧参考光度计nist srpqaqc手册
- 厨房烹饪操作流程图
- 比色皿的配套性检验方法
- 盘点数据统计表
- 铁路站段年度消防知识试卷及(答案)
- 银行保险客户KYC基础信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