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技术》课件-处方书写与审核_第1页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处方书写与审核_第2页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处方书写与审核_第3页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处方书写与审核_第4页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处方书写与审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核处方的书写中药调剂技术审方是指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配方操作之前对中药处方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审核的过程,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前言处方的概念01处方的类型02处方的格式与书写原则03处方的概念PART-01广义: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狭义: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一、处方的概念处方俗称为药方。有广义和狭义处方的区别。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辨证立法的用药要求;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一)中药处方的定义及特点中药处方:凡载有中药药品名称、数量、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中药药剂的书面文件。一、处方的概念(一)中药处方的定义及特点一、处方的概念处方的意义:法律性、技术性、经济性。处方的类型PART-02按不同时期或条件形成的分类:经方、时方、法定处方、协定处方、秘方、单方、验方、医师临证处方。按相关药事管理法规的分类:麻醉处方、精神药品、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二、处方的类型01.经方: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方剂,大多数组方严谨,疗效确实,经长期临床实践沿用至今。02.时方:泛指从清代至今出现的方剂,它在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03.法定处方:是国家药典颁布标准中所收载的处方,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二、处方的类型04.协定处方:是由医院药房根据经常性医疗需要,与医师协商制定的方剂。05.秘方:又称禁方。医疗上有独特疗效、不轻易外传(多系祖传)的药方单方、验方。06.医师临证处方:指医师为患者治病用药所拟定的书面文书,又称医疗处方。二、处方的类型二、处方的类型07.麻醉处方(淡红色):开写麻醉药品的特殊处方。08.精神药品处方(一类淡红色、二类白色):开写精神药品的特殊处方。09.普通处方(白色):开写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以外的其他药品的处方。二、处方的类型10.急诊处方(淡黄色):为急诊患者开具所需药品的处方。11.儿科处方(淡绿色):14周岁以下儿童患者所需药品的处方。处方的格式与书写原则PART-03处方前记:主要包括一般项目和中医诊断两方面的内容。处方正文:中药饮片处方包括药名、剂量、剂数、用法用量;中成药处方包括药名、数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处方后记:主要包括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三、处方的格式与书写原则

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特殊要求需注明;对饮片有特殊要求的,应写明;三、处方的格式与书写原则(一)中药饮片处方书写原则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无配伍禁忌;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包括处方用法用量;按毒麻药品管理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三、处方的格式与书写原则(一)中药饮片处方书写原则概念: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医疗文书。01处方类型:分类一:根据不同时期或条件形成的药方分类可分为:经方、时方、法定处方、秘方、单方、验方、医师临证处方等。分类二:麻醉处方、精神药品处方、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02处方格式: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0301.毒麻性中药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处方开具?审核处方的内容(一)中药调剂技术处方审核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合理用药以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前言审核处方原则和要求01审核处方规范性02审核处方前记03审核中药名称及处方应付04审核处方原则和要求PART-01认真审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是否清晰完整,处方的合法性。用药不对症、妊娠禁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拒绝调剂。处方一般当日有效,最长不得超过3天。一、审核处方原则和要求审核处方的规范性PART-02应严格遵循《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规定,如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剂量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名称应当按《药典》规定准确使用;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二、审核处方的规范性审核处方前记PART-03审核处方前记中的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项,检查书写是否清晰完整,有无遗漏,查看处方日期是否符合规定。三、审核处方前记审核中药名称及处方应付PART-04四、审核中药名称及处方应付正名别名正名别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陈皮广陈皮、橘皮地骨皮枸杞根皮三七田七、参三七大黄川军、将军西红花番红花、藏红花(一)审核饮片的规范用名01正名与别名四、审核中药名称及处方应付正名别名正名别名龙牡锻龙骨、锻牡蛎二乌制川乌、制草乌二术苍术、白术二地生地、熟地二活羌活、独活二胡柴胡、前胡(一)审核饮片的规范用名02并开药名四、审核中药名称及处方应付(一)审核饮片的规范用名03处方全名

炮制类:如酒大黄、炮附子。产地类:安徽毫县白芍、江苏靖江江壳等。产时、新陈类:如绵茵陈、霜桑叶。质地类:空沙参、明天麻、细木通、枯黄芩等。颜色、气味类:紫丹参、红茜草、苦杏仁、甜桔梗等。四、审核中药名称及处方应付(二)处方应付处方直接写药名(或注明炒)时,即付清炒的品种,王不留行、麦芽、莱菔子等。处方直接写明药名(或注明炒、麸炒)时,即付麸炒的品种,白术、枳壳、僵蚕等。处方直接写药名(或注明炒、烫)时,即付砂烫、蛤粉烫的品种,如骨碎补、龟甲、鳖甲、阿胶等。处方直接写药名(或注明炙、炒)时,即付蜜炙的品种,如枇杷叶、百合、款冬花等。审核处方的前记:处方前记主要是一些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这些看上去普通的信息,对我们审核医生处方是否合理十分关键。01审核处方正文中中药名称以及处方应付:中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我们必须对常见药物的这些名称熟练掌握。并开药名:是中医书写处方时的一种习惯。是指将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合成一个药名书写,称为“并开”,又称“合写”。处方应付:是指在中药调剂过程中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地区传统调配习惯进行中药处方应付的规律。0201.如果处方写龙骨、牡蛎等,处方应付什么饮片?并完成线下复习题。审核处方的内容(二)中药调剂技术引入审核中药用药禁忌01审核毒、麻中药使用02审核处方后记04审核计量、计数、剂型和用法03审核中药用药禁忌01审核毒、麻中药使用02审核计量、计数、剂型和用法03审核处方后记04审核中药用药禁忌PART-01中药处方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与妊娠禁忌。中药配伍能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害于人体,不宜同用,是临床医师应该避免使用的配伍,即配伍禁忌。一、审核中药用药禁忌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一、审核中药用药禁忌(一)审核配伍禁忌“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一、审核处方原则和要求(一)审核配伍禁忌调剂人员在审核处方时,应注意处方前记中的性别、年龄,婚否等内容,若为育龄妇女处方,需审查处方正文有无妊娠禁忌药。妊娠禁忌药是指妇女(除中断妊娠、引产外)应禁止使用或须谨慎使用的药物,《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妊娠禁忌药主要有妊娠禁用药与妊娠慎用药两类。一、审核处方原则和要求(二)审核妊娠禁忌妊娠禁用:为毒性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如马钱子、土鳖虫、千金子等。妊娠慎用:性质猛烈或有小毒的中药,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药性辛热的中药,可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没有必要时应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如人工牛黄、三七、大黄等。处方留存时间为2年。一、审核处方原则和要求(二)审核妊娠禁忌审核毒、麻中药使用PART-02二、审核毒、麻中药使用(一)毒性中药的使用毒性中药系指药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可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1988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所列毒性中药共28种。二、审核毒、麻中药使用(一)毒性中药的使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共收载毒性中药83种,分为三类,其中“大毒”10种,“小毒”42种,“有毒”31种。重点审核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

01注意毒性中药的使用注意二、审核毒、麻中药使用(一)毒性中药的使用毒性中药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收购、经营、加工、使用毒性中药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凡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药典或者炮制规范的规定进行;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需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科研和教学单位所需的毒性中药,必须持有本单位的介绍信;麻醉中药是指连续使用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物。1987年《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99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药罂粟壳作为麻醉品被列入其中。二、审核毒、麻中药使用(二)麻醉中药的使用指点经营;罂粟壳的供应必须根据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3日常用量(3~6g),即总共18g,使用不得超过7天;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止痛所需,可酌情增加用量;本品具有成瘾性。二、审核毒、麻中药使用(二)麻醉中药的使用01罂粟壳管理和使用注意审核计量、计数、剂型和用法PART-03三、审核计量、计数、剂型和用法超剂量用药、字迹不清、漏写剂量、剂量涂改、审剂数、审剂型、审用法。审核处方后记PART-04工作人员在审核处方后记时主要审阅药品价格,以及医师与药师的签字(或盖章)等项目填写是否清晰、完整,有无遗漏情况。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审核后认为处方合格,应签全名。四、审核处方后记中药处方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和妊娠禁忌。01毒性中药的使用:毒性中药系指药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可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02麻醉中药是指连续使用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物。这里主要注意中药罂粟壳。03剂量、剂数、剂型和用法需清晰、明确。0401.在调配过程中,发现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成药调剂常规中药调剂技术——审方情景导入小张是在当地某中医院药房工作多年的药师。一天,患者小青拿着医生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单找到小张来取药,小张接到医师处方,认真的看了起来......审处方的格式01审处方的药名、剂型、用法用量02审中成药的联用03审中成药的用药禁忌04审处方的格式PAET-01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类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否、门诊或住院病例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包括患者及代办人姓名、身份证名、编号。一、审处方的格式(一)处方前记一、审处方的格式(二)处方正文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一、审处方的格式(三)处方后记

医师签名或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药师签名或签章。审处方的药名、剂型、用法用量PAET-02二、审处方的药名、剂型、用法用量(一)审处方的药名药品名称应以《中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如无收载,可采用通用名或商品名。药名简写或缩写须为国内通用写法。二、审处方的药名、剂型、用法用量(二)审处方的剂型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强弱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剂型。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二、审处方的药名、剂型、用法用量(三)审处方的用法用量需准确,不含糊不得用“遵医嘱”、“自用”、”按说明服”等字句。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儿童患者用药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一般可根据其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来计算。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审中成药的联用PAET-03三、审中成药的联用(一)中成药之间的联用增强疗效的作用如“相使”、“相须”配伍,明显增强温胃运牌等功效。三、审中成药的联用(一)中成药之间的联用适应病情需要如治疗痰热以牛黄抱龙九为主,风痰壅盛者,可配猴束数同用。三、审中成药的联用(一)中成药之间的联用适应特殊治法对某些特殊疾病常需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三、审中成药的联用(二)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联用起协同增效的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磺胺甲基异噁唑配伍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三、审中成药的联用(二)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联用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如八味地黄九等与降血糖药联用,使糖尿病患者性神经障碍和肾功能障碍减轻。三、审中成药的联用(二)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联用降低用药剂量如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审中成药的用药禁忌PAET-04四、审中成药的用药禁忌中成药用药禁忌是中医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经验总结,它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症候禁忌及饮食禁忌。四、审中成药的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主要从审查配伍的中成药中是否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药味,是否含有可产生毒性及某些药物相互作用的联用情况。若审查出处方用药有配伍禁忌则应尽量避免合用,请医师另换其他药物。四、审中成药的用药禁忌(二)妊娠禁忌根据药物对母体及胎源的损害程度,可分为禁用药与慎用药两类,如禁用的品种有牛黄解毒片、马钱子散、妇科通经丸等,慎用的品种有十香止痛丸、温胃舒胶囊。丹红化瘀口服液等。四、审中成药的用药禁忌(三)症候禁忌凡药不对症,及药物的性能、功效与所治疗疾病的病症相悖,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恶化者,原则上都属于症候禁忌范围。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属于凉开宣窍,醒神救急之品。主治中风热绝,小儿急经风疹,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属于寒痹神昏者,当用苏合香丸以温开玄窍,则应禁用本药。审方实训中药调剂技术审核处方前记01审核处方正文02审核处方后记03审核处方前记PART-01一、审核处方前记01是否清晰;02是否完整;03是否正确;04处方日期是否符合规定。审核结论:性别有误。审核处方正文PART-02二、审核处方正文(一)审核处方名称01有无别名;02有无并开名:二芽20g/二芽各20g03有无处方全名:炙甘草审核结论:1.“芍药”名称有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