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工作总结高考方面_第1页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工作总结高考方面_第2页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工作总结高考方面_第3页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工作总结高考方面_第4页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工作总结高考方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_高中工作总结高考方面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网络安全生活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一、空气质素报告(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二)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1、温室效应(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森林砍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下降。2、主要危害:(1)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2.酸雨(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钙基脱硫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④加强环保教育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2NO+2CO=N2+2CO24、CO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粉尘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土壤结构破坏②降低土壤肥效③受污染的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池除臭杀菌消毒明矾---目的: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活性炭用途:去除异味原理:吸附性液氯用途: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污水处理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1)中和法适用于酸性废水的处理(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3)沉淀法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如加入适量碱控制废水pH值)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无害化处理:焚烧、卫生填埋、特殊处理回收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平衡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一、人体基本要素常见微量元素钙:乳制品镁:蔬菜和动物内脏P:鱼F:茶铁:紫菜铜:葡萄干硒:肉1.加碘盐与补碘碘盐中的碘具有碘化钾缺乏症状:它会引起局部甲状腺肿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功能:它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基本成分。缺铁的症状:贫血。儿童缺铁会导致智力迟钝补治措施:①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鱼和蛋②口服补铁剂③铁强化酱油3、龋齿与含氟牙膏缺乏氟化物:导致龋齿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机理: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4.富锌食品及补锌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补充:富含锌的食物包括瘦肉、猪肝、鸡蛋、牡蛎、大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和锌。(1)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第二单元提供能量和营养的食物一、糖类(1)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双糖和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酶的催化下水解。淀粉葡萄糖二、油: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酯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它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三、蛋白质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4.8必需氨基酸:它们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在食物中提供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四、维生素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足够的人容易患上眼病,如夜盲症和干眼症。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可预防坏血病,还原性强,易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和水果(猕猴桃、胡椒)化学性质小结:(1)还原性(还原I2和Fe3+)(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4)遇热易分解第三单元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着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不得过量食用)(2)调味剂(3)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面团时加入小苏打)(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第四单元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化学物质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1.抗酸剂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盐酸的主要成分)。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2.解热镇痛阿司匹林主要由乙酰水杨酸组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3、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死某些微生物。常用药物: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二、安全用药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非处方药(0TC)拒绝毒品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一、金属的性质与应用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1)室温下氧形成氧化膜的耐蚀性(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3)与碱2Al+2naoh+2H2O的反应==NaAlO2+3h2(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二、合金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2.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三、金属腐蚀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电化学腐蚀:当杂质金属或合金与电解液接触时,会发生电偶反应,更多的活性金属会失去电子并被氧化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4.几种重要的金属保护方法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二单元不同功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1.陶瓷:生粘土(主要由硅酸盐组成)2、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成份: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设备熔炉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工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3、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设备回转窑石膏(二水硫酸钙)可用于调节水力特性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二、光纤与新型陶瓷材料1、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2.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单元三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一、塑料1.聚合:加成聚合(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制备)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于包装食品,但应使用聚乙烯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2.单体:用于制备聚合物的材料。两种以上单体之间的加成聚合反应为共聚反应。二、纤维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由纤维素组成,属糖)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天然纤维加工,如粘胶纤维)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三、橡皮1、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含有二硫键的硫化橡胶将线性分子转变为网络分子。它有弹性,不易变形。2、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种合成材料四、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材料有很多种,可用于制造纸尿裤、农林保水剂和石化脱水剂五、复合材料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通常比原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和FRP2、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第四单元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和物理变化经常同时发生。物质的化学变化必须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三态变化是一种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有分子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但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也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特征: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密切相关。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二、物质的分类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或不同物质)组成,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石灰水、碘、矿泉水)、矿物(煤、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度和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类型无关。也就是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物。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5.单质:由相同(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例如:铁、氧(液氧)、氢、汞。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除碳元素以外的化合物(含Co、CO2和碳酸盐的化合物除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和含Co、CO2和碳酸盐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形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CaoK2O和CaoNa2O溶于水,并立即与水反应形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CaO+H2O=Ca(OH)2C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酸: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酸=NH++酸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识别酸(H+)的方法如下:①加入紫石蕊试液,酸性溶液变红;②当添加活性金属如镁、铁和锌时,会释放出氢气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有色碱(不溶于水):红棕色氢氧化铁(Fe(OH)3)、蓝色氢氧化铜(Cu(OH)2)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可溶碱溶液pH值大于7,紫石蕊试液遇可溶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可溶碱变红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三、氢的性质和用途1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低的气体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在点火时会爆炸,因此在点火之前一定要检查氢气的纯度。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亮红色的铜,管壁上产生水滴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3)氢的用途:气球充气、金属冶炼、高能燃料和化工原料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也可使用锌颗粒和稀硫酸②③⑤⑥⑦)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②铁与稀硫酸的反应Fe+H2SO4=FeSO4+H2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④铝与稀硫酸的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⑥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⑧铝与盐酸2Al+6hcl=2alcl3+3h2的反应四、铁的性质13.铁的物理性能:铁是一种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延展性和膨胀性好,柔软,是导体铁的化学性质:(1)铁与氧反应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油漆或油);镀锌金属或烤蓝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2)铁可以用酸和铁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代替(反应溶液为浅绿色)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②铁与硫酸的反应Fe+H2SO4=FeSO4+H2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现象:形成气泡,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有两种铁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其中,氧化铁Fe2O3中的铁为正三价铁,氧化亚铁FeO中的铁为正二价铁,Fe3O4为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Fe2O3FeO)的混合物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的混合物。(纯度不是合金)第五单元一、材料结构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根据同一时期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进规律,判断特定物质的酸碱性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相应离子的氧化还原。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应用,并充分注意元素推断框图。5.晶体结构理论(1)晶体空间结构:仔细分析和理解代表性物质的晶体结构。高中涉及的晶体结构来自于几种教科书。大学入学考试开始时,以此为蓝本,检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其他晶体的结构。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和晶胞的计算。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化学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这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试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了解外部条件(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三、电解质理论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重要的知识点包括: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2.盐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和离子共存的比较。四、电化学理论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特别是,高考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许多内容以及与原电池相关的新技术。还应注意,本部分的命题通常伴随着化学实验、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以及氧化还原知识。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电、废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生物物理知识的相互渗透是综合命题的热点之一。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来源:网络排序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和分享。如果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23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至今)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崩溃的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221年和公元220年,魏取代了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907)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并存时期也是民族融合时期)(北宋960年,明朝1368年)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如何熟练记忆: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五个世纪,就是西周(公元前11世纪)减去三个世纪(东周,即春秋初(公元前771年),然后减去三个世纪(即战国初(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在半封建经济中,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明清时期萌芽的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1)定义:指全国的军事、政治和财政权力属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完全由中央政府管理和控制,并执行中央法令。(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3)意思是:(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确保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独立。****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秦始皇的功过: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巩固政治、经济和军事思想统一的措施过:(1)大规模建设,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建长城、立山陵、阿芳宫)(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3)思想、焚书和宣扬儒家思想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1、依据不同:一是血缘关系,二是地域划分。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3、功能不同:一是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二是可以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理由:皇帝统治独裁。各个朝代都采取弱化宰相权力的方法,将宰相权力分割直至废除宰相,从而实现君主制。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唐朝有三省六部,宰相分为三人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明朝废除了宰相,权力分为六个部分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康熙评价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二、东南收复台湾,成立台湾政府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4.在中国东北收复雅克萨和签署尼布甲尼撒条约的战争5、汉化政策,六,加强蒙藏民族团结评价唐太宗1、政治上,唐太宗努力使唐代稳定、经济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开创了Zhenguan统治的局面,为开远兴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对外关系方面: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文化采取包容的政策,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太宗的评价要点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经济方面:休养和休养政策、土地均势制度、租金和平庸的调节、轻赋役和低税收、保护人们的思想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4.民族关系:战后和平战略、吉米县、安溪县的设立、友好政策、文成公主进藏、民族团结政策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科举制度的利益1、政治上:开放,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2.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4.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官员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科举制度的弊1.从学科结构来看:以儒学为核心和焦点,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民族近千年来对科学的偏爱。很明显,科举考试偏向于文学说教。没有科举制度搭建的单一木桥,也许中国人可以像西方社会一样自由地走向文理平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因此,现代科学落后于西方。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利润: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2.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形成重视学习的社会氛围。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4.制度建设:考试选官方式合理,相对公平弊:1.明清时期,共选出八位学者。他们大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学者成了统治者的奴隶。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百家争鸣的原因及影响?原因:1.政治上;在社会大变革和大动荡时期,诸侯国富国强军,招募人才。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3.在科学技术方面,天文学、医学和其他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1、羟基就是氢氧根它似乎是一个整体组成的哦。事实上,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材料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羟基是一个原子团,一种阴离子,可以强电离或弱电离。因此,羟基不等于羟基。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2.Fe3离子为黄色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它将水解生成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缩的FeCl3溶液为红棕色,一般浓度为黄色。归根结底,它是由水解产生的Fe(OH)3引起的。真三价铁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3.Agoh在水中分解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Agoh在获得后立即分解,因此Agoh在室温下不存在。这与水无关。如果在低温下进行此操作,则可获得agoh的白色沉淀。XX-10-39:57:00西部化雪4.多组分含氧酸是多组分酸特有的。参见酸中H的数量。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然而,在其结构中,有一个H和一个o直接连接到中心原子,而不是形成羟基。只有两个羟基O和H。因此,h3po3是一种二元酸。当然,有些人还需要考虑其他问题。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XX-10-39:57:00西部化雪5.酸性盐溶液是酸性的吗?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当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时,呈酸性,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当温度升高时,它变成碱性。如果这是一种强酸盐,因为它会电离大量H,并且阴离子不会水解,因此强酸盐溶液必须是酸性的。弱酸的酸性盐应与其电离度进行比较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nahs,na2hpo4),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如果溶液的容量很强(如NaH2PO4、NaHSO3),则溶液呈酸性。6、h2so4有强氧化性那是不对的。只需在它前面加上一个“厚”字。浓硫酸以分子形式存在,其氧化反应反映在整个分子中。在H2SO4中S6很容易获得电子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含氧酸根的氧化比价态强,这与HClO和HClO4的酸性相同。因此,当H2SO4具有强氧化性时,它必须严格,并在前面加上“稠”一词。XX-10-39:57:00西部化雪7.盐酸通常被称为w.w.w.k.s.5u.c.o.m看上去,两者的化学式都相同,可能会产生误会,盐酸就是氯化氢的俗称。其实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氢是纯净物,两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氢溶于水叫做氢氯酸,氢氯酸的俗称就是盐酸了。8.易溶于水的碱为强碱,难溶于水的碱为弱碱从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和常见的弱碱fe(oh)3、cu(oh)2来看,似乎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事实上,碱的碱度与溶解度无关。其中,不要忘记氨,它也是一种弱碱。不溶于水的东西不一定是弱碱。研究元素周期率的人知道镁和热水反应后滴酚酞变红的,证明mg(oh)2不是弱碱,而是中强碱,但mg(oh)2是难溶的。还有agoh,看ag的金属活动性这么弱,想必agoh一定这是一个非常薄弱的基础。事实并非如此。通过测量AgNO3溶液的pH值,我们还可以知道agoh也是一种中强碱。Xx-10-39:58:00西部融雪9、写离子方程式时,"易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事实上,在水溶液中,强电解质(不溶性电解质除外)在水中完全电离,因此必须去除;弱电解液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能拆卸。但是,当它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在反应系统中用水进行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否离子交换实现的,都不能拆。例如,2nh4clCa(OH)2=△=氯化钙2nh3↑2H2O,这个方程不能分解,所以不能写成离子方程。有些方程式取决于特定的反应实质,如浓h2so4和cu反应,尽管浓h2so4的浓度为98%,还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还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so42-,但是这条反应主要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作用可以通过H2SO4分子反映出来,因此H2SO4分子基本上参与了反应,因此H2SO4在该反应中不能被分解。同样,生成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电解质也有拆的时候,因为弱电解质只是相对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剂中,也许它就变成加入强电解质。例如,CH3COOH在水中是弱电解质,但在液氨中是强电解质。当液氨用作溶剂时,CH3COOH可以通过离子反应去除。这一点中学不作要求.)王水可以溶解黄金,因为它比浓硝酸具有更强的氧化作用旧的说法就是,浓硝酸和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ocl和cl2能氧化金。现在研究表明,王水之所以溶解金,是因为浓盐酸中存在高浓度的cl-,能au配位[AuCl4]的形成降低了金的电极电位,提高了金的还原性,使金可以被浓硝酸氧化。因此,王水可以溶解黄金不是因为它的强氧化作用,而是因为它可以提取黄金高金的还原性。1.干冰是固体CO2的通用名称。它不是固体水冰;因为当它挥发成气态CO2时,不会留下“湿”痕迹,看起来像冰,所以被称为“冰”。2、“白铅”是锌而不是铅。因其断面银白,硬度与铅相仿所致。3.“黑金”是对铅的误称。这是由它的灰黑色部分和金属光泽造成的。它不是金子。4、“银粉”是铝粉,因其粉末为银白色误称。5.“金粉”是铜锌合金粉末的误称,因为其合金具有金黄色金属光泽。6、“石炭酸”并非是酸,它是有机物苯酚的俗称,因它最早从煤焦油中提取又有酸性而得名。w.w.w.k.s.5.u.c.o.m7.“水银”不是银,而是水银。它之所以命名,是因为它在室温下呈液态和银白色。8、过磷酸钙是ca(h2po4)2和caso4混合物的商品名称,其各化合物结构中并无过氧键。苏打灰Na2CO3是一种盐而不是碱。由于其水解作用,溶液呈碱性,水解液中含有NaOH,因此被称为纯碱。10、铅糖并非糖,因其有甜味而得名,它有毒,不可食用,其化学名称叫醋酸铅。1L。甘油不是油,而是多元醇(甘油)。它的名字是因为它无色、粘稠、甜,看起来像油。w、w.w.k.s.5。u、狱警12、水玻璃并不是玻璃,而是na2sio3水溶液的俗名,因其无色粘稠,既有粘性(矿物胶)又不能燃烧、不受腐蚀而得名。发烟硫酸不会冒烟,但会形成酸雾。(SO3吸收水形成的小液滴)。14、不锈钢不是绝对不生锈,它也能因盐酸等强酸腐蚀而“生锈’。酚醛树脂不是酯,而是由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称为酚醛塑料)。16、王水不是水,而是由浓盐酸跟浓硝酸以3:1的体积比混合的一种能氧化金、铂的强氧化剂。w.w.w.k.s.5.u.c.o.m17.芳香化合物并不总是有芳香气味。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根据精油、芳香树脂和其他芳香物质的发现而命名的。这种基于气味的分类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就自然界而言,大多数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物质都没有香味。18、有甜味的并非都属糖,如糖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因其甜度远远大于糖类中的单糖而得名;其化学名称是邻磺酰苯酰亚胺。糖类并非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淀粉等。19.当铝与强碱溶液反应时,H2O中的H2被取代;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是2Na2O2H2O=4naohO2,而是2Na2O24H2O=4naoh2H2OO2,还原产物应为产物中的水。20、甘汞不是汞,而是hg2cl2。21.皇家铜不是铜,而是CuCl2?cu(oh)2.碱式氯化铜22、臭碱不是碱,而是na2s?h2o,因其水溶液显碱性(水解)且有h2s生成而得名。w.w.w.k.s.5.u.c.o.m23.向溶液中添加氯化钡溶液以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添加稀释HCI。沉淀不会溶解。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或Ag。如果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入稀硝酸,则沉淀不会溶解。此解决方案必须包含SO42-或SO32-。24、某气体遇nh3有白烟产生,并不一定是hcl,可能是hno3蒸气或cl2。25.电石不发电。因其在电炉内高温达到2500℃左右时由C和Cao合成而得名。26、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一定为co2,可能为so2。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要点综述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更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3)由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适中,因此表面温度适宜(平均温度为15度)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迹象:太阳黑子和耀斑,周期为11年(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射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和极光;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4.旋转和旋转的特性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圆)与赤道相交的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太阳高度为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太阳光;(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3)地转偏力:赤道无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6.昼夜长短的变化(1)在北半球的夏季和半年,太阳直接照射在北半球。在北半球的所有纬度地区,白天更长,夜晚更短。纬度越高,白天越长,夜晚越短。夏至时,北半球所有纬度的日长达到一年最大值,极昼现象发生在北极圈及其北部。从夏至到秋分,从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3)在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世界各地的白天和黑夜都一样长,每个12小时。(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7.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夏至时,太阳直接照射在北回归线上,中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下降到南北两侧。此时,北回归线及其北纬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小值。(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4)在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中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到两极降低。(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6)日出和日落:白天和黑夜的长度。日出变早,日落变晚,程度相同。(7)阴影问题:太阳的高度角变小,阴影变长。8.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度以及中午太阳的高度随季节而变化,因此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的季节分为3月、4月和5月的春季、6月、7日和8日的夏季、9月、10日和11日的秋季以及12月1日和2日的冬季。9.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球体结构以表面为边界分为内球体和外球体。(地球内圈示意图)(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岩石圈:上地幔顶部的地壳+软流圈(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1.岩石的三大类(1)岩浆岩(由岩浆上升、冷却和凝固形成)(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3)变质岩(变质作用)。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2.表面形貌变化的内力和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平整不平的表面。其特征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和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冰川侵蚀(冰桶、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3.六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相对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相对活跃的地带,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山脉和海沟通常是在灭绝边界板块碰撞时形成的。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减弱、地面变暖、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变暖、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隔热)(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的吸收很小。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部分太阳辐射无法到达地面。(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反向辐射(向地面发射的大气辐射),并将部分热量返回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3)大气垂直运动地面上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压力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5.气压带、风带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1)低纬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区:受动力作用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积聚下沉,形成小雨区(东亚季风区除外)。其控制区域全年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撒哈拉沙漠、西亚沙漠、西美洲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沙漠和澳大利亚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度西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到副热带低压区的气流在北半球转向西南,在南半球转向西北。它传统上被称为西风。其常年控制的区域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气候。(西欧、北美洲西部,如加拿大温哥华附近、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塔斯马尼亚、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区:由于热作用形成,冷空气下沉并形成一个少雨区。然而,由于极地地区温度低,蒸发量少,因此极地地区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4)气压区和风区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区)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气候(中纬度西风带)。(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稀树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压区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区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和七月,欧亚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6.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槽上形成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反气旋,中心高,周围低。多么晴朗干燥的一天啊。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1)类型:海陆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小水量)、海洋循环(最大水量)(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维持全球热平衡;改善土地和水资源;塑造表面形态;联系四个圆圈。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8.常见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人地环境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崇拜自然与狩猎文明是人与自然之间恐惧与依赖的关系;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征服自然文明和工业文明,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2.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2)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1)理念: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②可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4.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材料开采、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资源概况:矿产、生物和水资源。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特点和优势: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作用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处理地理空间数据,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信息。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1)GPS主要用于定位,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导航和定位的系统。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陆地、海洋、航空航天)、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使用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它已被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人文地理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水平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的增长方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和自然灾害也将影响人口增长。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太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并接受移民(中国依靠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2.人口迁移的意义(影响)(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少搬迁区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缺点: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这增加了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的难度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合理人口容量:可维持的人口数量。合理的人口容量应小于人口承载力。(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土地利用)发生集聚(1)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交通流量大;较强的租金支付能力。★中央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层建筑,交通便利,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居住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2.城市区域功能区划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区域结构和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区域结构分化明显,服务类型多、层次高、服务范围广。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城市密度较高(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2.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岸、沿河、沿铁路、沿高速公路可形成城市轴线。大多数北方城市位于主要道路的交汇处。★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御、宗教、科技、旅游等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迹象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了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的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的数量在增加;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反城市化原因: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扩张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中在少数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减少地下水渗透量,增加地下水漏斗区的范围和深度。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水质受到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城市(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2)改善城市交通和生活环境。拓宽主要道路,修建环形道路,修建高架道路、地铁和轻轨交通。(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人类生产活动与区域关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随着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区域范围内扩大。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二、主要农业区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季风稻田农业)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典型地域:亚洲地点条件: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形:河流下游为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较深,有利于耕作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大量的水利工程。3.混合农业牲畜和谷物的混合种植。珠江三角洲的基础池塘生产主要是渔业和林业的混合农业。六、传统工业区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鞍钢在中国的发展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2.存在的问题(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2)原材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降;(3)环境污染严重等。3.解决方案(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业,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七、新兴工业区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机场),环境优美八、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的影响:任意排放工业废气造成大气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2)酸雨:由燃煤排放的大量SO2引起。中国的硫酸雨和发达国家的硝酸雨(3)臭氧层破坏:厂矿企业、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设备等,排出大量氟氯烃。(4)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治理思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③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寻找替代品2.水污染: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3.固体废物污染九、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交通、通讯、商贸等1.重要性沟通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员、物流和信息的流动。(1)政治意义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2)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经济发展。2.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道、航空和管道3.通信包括邮政服务(传送信件、物品等)和电信服务(传送声音、图像、图片等,包括电报、电话和互联网)。4.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1)稳定的商品来源地(2)稳定的销售区(3)发达的交通十、交通运输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线路的总体走向取决于经济因素,而路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3、上海港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4.机场建设(1)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为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应提供良好的地质条件;(3)要避开低湿地点;(4)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广阔的土地利用、城市中的烟幕等。5.公路建设(1)平原地区:避开沼泽,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市发展的关系。(2)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一一、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居民点和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和聚落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商业活动,通常形成大型居住区。(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不同交通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靠近水域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部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规则形状的块状,道路呈棋盘状。★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3)交通和城市分布:城镇通常形成于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和与其他交通线的交叉点。(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2.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2)交通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类专业市场、超市、连锁店等。★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和无人化销售得到了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区域划分,是否有明显边界)(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整体性易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两者都是平原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生长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松树属略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暖季短,生长期短,与热液条件组合时间不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生产和资源条件的差异:昌的矿产资源贫乏,宋的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丰富。2.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农业方面:在水热条件良好的基础上,发展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至三季;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松树发展旱地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每年成熟一次。昌河湖水面宽阔,水产养殖发达;松花西部降水少,草地分布广,适宜畜牧业发展。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下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边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已成为中国重化工基地。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河流、湖泊、沼泽分布广泛,地势平坦,粘性土较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社会:(1)船舶被广泛用作交通工具,而长而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2)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随着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北迁移,长沙的人口越来越密集。(4)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农业社会后期:(1)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2)耕地支离破碎,不利于机械化普及,粮食商品化率低。(3)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