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_第1页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_第2页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_第3页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_第4页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选择性)利用砚台将墨条研磨成墨汁时讲究“圆、缓、匀”。如图,在研磨过程中,砚台始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墨条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时()A.砚台对墨条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桌面对砚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桌面和墨条对砚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砚台的支持力与墨条对砚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2024•鼓楼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为G5065高铁由南昌西到厦门北的路线图,期间运行5小时20分钟,全程约682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G5065通过某高架桥的时间时可以将列车看成质点 B.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5小时20分钟表示的是时刻 D.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估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3.(2024•博望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拉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s时物体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C.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t=2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4.(2024•浙江二模)利用智能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可测量手机自身的加速度。用手掌托着智能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从静止开始迅速上下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竖直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一直没有离开手掌 B.t1时刻手机运动到最高点 C.t1时刻手机开始减速上升,t2时刻速度为0 D.t2时刻手机开始减速上升,t1~t3时间内手机所受的支持力一直减小5.(2024•开福区校级模拟)智能手机安装软件后,可利用手机上的传感器测量手机运动的加速度,带塑胶软壳的手机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到地面上,手机传感器记录了手机运动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释放时,手机离地面的高度为12B.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作用时间为t3﹣t1 C.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中所受最大弹力为自身重力的10倍 D.0至t2内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中,时间轴下方与上方的面积大小相等6.(2024•镇海区校级模拟)2023年9月,长度为142.3km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如图所示,列车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列车的速度为351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2.3km是指路程大小 B.运行速度越大,列车的惯性越大 C.351km/h是列车运行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D.速度是标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为m/s7.(2024•镇海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两瓦片静止叠放在有一定坡度的屋顶上,上瓦片仅与下瓦片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坡度越大,两瓦片间摩擦力越小 B.下瓦片受到的弹力是由于下瓦片的形变产生的 C.上瓦片对下瓦片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下瓦片对上瓦片的摩擦力大小 D.在研究瓦片弯曲程度与排水速度关系时,可以将瓦片看成质点8.(2024•湖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P用轻弹簧和细线分别悬挂于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M、N两点。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轻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线的张力不可能为0 B.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伸长量为mgkC.弹簧的弹力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D.若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gtanθ,弹簧伸长量为matanθ-mg9.(2024•广东)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木块从弹簧正上方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以木块释放点为原点,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木块的位移为y,所受合外力为F,运动时间为t,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关于木块从释放到第一次回到原点的过程中,其F﹣y图像或y﹣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10.(2024•天心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直角杆POQ固定在竖直平面内,PO部分水平且表面粗糙,OQ部分竖直且表面光滑,a、b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小球,在一定范围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满足Fab=k1r2(k为定值,r为两者间的距离),方向在a、b两小球的连线上。当用一沿着PO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a小球上时,两小球均A.水平力F逐渐变大 B.a、b两小球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C.a小球对PO的压力逐渐变小 D.b小球对OQ的压力逐渐变小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600题(选择题):运动和力的关系(1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选择性)利用砚台将墨条研磨成墨汁时讲究“圆、缓、匀”。如图,在研磨过程中,砚台始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墨条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时()A.砚台对墨条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桌面对砚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桌面和墨条对砚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砚台的支持力与墨条对砚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专题】信息给予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摩擦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A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磨条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判断砚台受到磨条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桌面对砚台的摩擦力方向;CD.砚台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B.磨条速度方向水平向左,磨条受到砚台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砚台受到磨条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砚台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桌面对砚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B错误;C.砚台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桌面和磨条对砚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根据平衡条件桌面对砚台的支持力与磨条对砚台的压力和砚台的重力的合力互相平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牛顿第三定律和平衡条件的运用。2.(2024•鼓楼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为G5065高铁由南昌西到厦门北的路线图,期间运行5小时20分钟,全程约682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G5065通过某高架桥的时间时可以将列车看成质点 B.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5小时20分钟表示的是时刻 D.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估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考点】力学单位制与单位制;质点;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间间隔对应一个过程,而时刻对应一个瞬间;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在研究G5065通过某高架桥的时间时,高铁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计,故不可以将列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B、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B正确;C、5小时20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D、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不知道南昌西到厦门北的位移大小,所以不可以估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南昌西到厦门北的路线图为背景,考查时刻、质点、平均速度等,对于物理学中相近知识点要注意准确理解,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3.(2024•博望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拉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s时物体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C.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t=2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结合图像解答本题,滑动摩擦力只由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决定,图中0~3s摩擦力大小不变,可判断此时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则由受力平衡分析得出,与拉力等大反向,3s后摩擦力逐渐减小,可判断此时变为静摩擦力;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初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解答】解:A、物体在开始在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拉力随时间均匀减小后,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即在1s时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但由于F是变力,因此合外力在减小,故不是匀减速运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从3s开始,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0~3s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t-ft=0﹣mv0,即(4×1+2+42×2)﹣4×3=解得:v0=2m/s,故B正确;C、由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结合f=μmg,解得μ=0.4,故C错误;D、t=2s时,拉力大小为3N,则加速度大小a=f-Fm=4-31m/s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摩擦力认识以及牛顿运动定律,要求学生结合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的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未知量。4.(2024•浙江二模)利用智能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可测量手机自身的加速度。用手掌托着智能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从静止开始迅速上下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竖直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一直没有离开手掌 B.t1时刻手机运动到最高点 C.t1时刻手机开始减速上升,t2时刻速度为0 D.t2时刻手机开始减速上升,t1~t3时间内手机所受的支持力一直减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定量思想;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D【分析】手机离开过手掌后加速度为﹣g,约为﹣9.8m/s2,由此判断手机是否离开过手掌。根据a﹣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从而分析手机的速度变化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手对手机的支持力变化情况。【解答】解:A、由图可知,手机的加速度某一段时间内等于重力加速度,则手机只受重力与手掌没有力的作用,故手机可能离开过手掌,故A错误;B、根据Δv=aΔt可知a﹣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手机在t1时刻速度为正方向,不为零,故还没有到最高点,故B错误;C、根据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手机在t2时刻前后速度均为正方向,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由图可知t2时刻后加速度变为负方向,速度依旧为正方向,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手机开始减速上升。t1~t3时间内加速度向上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a得N=ma+mg可知加速度由向上到向下的过程中支持力一直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理解图像的意义,根据图像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判断实际手机的运动情况,要注意对图像的理解。5.(2024•开福区校级模拟)智能手机安装软件后,可利用手机上的传感器测量手机运动的加速度,带塑胶软壳的手机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到地面上,手机传感器记录了手机运动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释放时,手机离地面的高度为12B.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作用时间为t3﹣t1 C.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中所受最大弹力为自身重力的10倍 D.0至t2内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中,时间轴下方与上方的面积大小相等【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图像分析手机的运动情况,从而判断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C;根据a﹣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解答】解:A.由图可知,t1时刻手机开始接触地面,则0~t1内做自由落体运动,释放时,手机离地面的高度为h=故A正确;B.由图可知,t1时刻手机开始接触地面,t3时刻手机开始离开地面,则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作用时间为t3﹣t1,故B正确;C.由图可知,t2时刻手机的加速度最大,且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10g可得F=11mg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中所受最大弹力为自身重力的11倍,故C错误;D.由图可知,t2时刻手机的加速度最大,此时手机受到地面的弹力最大,手机处于最低点,手机的速度为零,则0~t2时间内手机的速度变化量为零,根据a﹣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0至t2内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中,时间轴下方与上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图像的分析,解题关键掌握a﹣t图像的含义和特点。6.(2024•镇海区校级模拟)2023年9月,长度为142.3km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如图所示,列车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列车的速度为351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2.3km是指路程大小 B.运行速度越大,列车的惯性越大 C.351km/h是列车运行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D.速度是标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为m/s【考点】惯性与质量;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瞬时速度.【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根据路程的定义分析;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根据瞬时速度的定义分析;速度是矢量。【解答】解:A.142.3km是指轨道的长度,是路程大小,故A正确;B.列车的惯性与列车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C.351km/h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是列车运行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故C错误;D.速度具有方向,速度是矢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为m/s,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惯性、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与其它因素无关。7.(2024•镇海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两瓦片静止叠放在有一定坡度的屋顶上,上瓦片仅与下瓦片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坡度越大,两瓦片间摩擦力越小 B.下瓦片受到的弹力是由于下瓦片的形变产生的 C.上瓦片对下瓦片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下瓦片对上瓦片的摩擦力大小 D.在研究瓦片弯曲程度与排水速度关系时,可以将瓦片看成质点【考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质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对受力物体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判断;根据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分析判断。【解答】解:A.两瓦片间摩擦力为f,瓦片的质量为m,瓦片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f=mgsinθ可见坡度越大,两瓦片间摩擦力越大,故A错误;B.下瓦片受到的弹力施力物体是上瓦片,所以是由于上瓦片的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C.上瓦片对下瓦片的摩擦力与下瓦片对上瓦片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上瓦片对下瓦片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下瓦片对上瓦片的摩擦力大小,故C正确;D.在研究瓦片弯曲程度与排水速度关系时,瓦片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瓦片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弹力、牛顿第三定律、质点的相关知识,注意理解弹力的概念。8.(2024•湖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P用轻弹簧和细线分别悬挂于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M、N两点。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轻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线的张力不可能为0 B.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伸长量为mgkC.弹簧的弹力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D.若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gtanθ,弹簧伸长量为matanθ-m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胡克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比较思想;合成分解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细线的张力为0,由平衡条件及胡克定律相结合求出弹簧伸长量;若小车的加速度满足a=gtanθ,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弹簧的弹力大小;若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gtanθ,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弹簧伸长量。【解答】解:AB、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轻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知细线拉力为0,此时弹簧弹力等于重力,即有kx=mg,解得弹簧伸长量为:x=mgk,故A错误,CD、若小车的加速度满足a=gtanθ,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sinθ=ma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有F弹+Tcosθ=mg解得:F弹=0即弹簧的弹力为0。若a>gtanθ,则F弹弹簧压缩量为x=ma-mgtanθktanθ,故故选:B。【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来解答。9.(2024•广东)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木块从弹簧正上方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以木块释放点为原点,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木块的位移为y,所受合外力为F,运动时间为t,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关于木块从释放到第一次回到原点的过程中,其F﹣y图像或y﹣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胡克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出木块的合外力特点,并由此得出木块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和对应的y﹣t图像。【解答】解:AB、木块释放过程中,位移由0增加到H时未接触弹簧时,木块的合外力为重力,保持不变。当y=H时接触弹簧,根据胡克定律,可知之后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大,且与物块的位移成线性关系,当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之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反向向上,到达最低点后木块开始向上移动,位移y变小,此后木块的受力特点和之前的受力特点呈现对称情况,位移由最大减小到零的过程,图像与之前的重合,故A错误,B正确;CD、木块在未接触弹簧时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保持恒定,则y﹣t图像为抛物线,而后弹簧开始有弹力且逐渐增大,由牛顿第二定律mg﹣ky=ma,加速度逐渐减小后反向增大,木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而后的运动情况和之前的成对称特点,故在y=H之后到位移最大的过程,图像的斜率先变大后变小到零,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应用,熟悉物体的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图像的物理意义即可完成分析。10.(2024•天心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直角杆POQ固定在竖直平面内,PO部分水平且表面粗糙,OQ部分竖直且表面光滑,a、b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小球,在一定范围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满足Fab=k1r2(k为定值,r为两者间的距离),方向在a、b两小球的连线上。当用一沿着PO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a小球上时,两小球均A.水平力F逐渐变大 B.a、b两小球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C.a小球对PO的压力逐渐变小 D.b小球对OQ的压力逐渐变小【考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对b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分析判断;以a、b两小球为整体,受力分析,列方程计算。【解答】解:D.设a、b两小球连线与QO的夹角为θ,对b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N1=mbgtanθ将a小球向右缓慢拉动一小段距离,θ减小,可知OQ对b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小球对OQ的压力逐渐变小,故D正确;B.将a小球向右缓慢拉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中,若b小球发生移动,a、b两小球间的距离可能会增大,故B错误;AC.以a、b两小球为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FN2=(ma+mb)g故PO对a小球的支持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小球对PO的压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F=FN1+f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有f=μFN2联立解得F=μ(ma+mb)g+mbgtanθ将a小球向右缓慢拉动一小段距离,θ减小,故水平力F逐渐变小,故A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掌握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受力分析方法,依据平衡条件列方程计算。

考点卡片1.质点【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命题方向】(1)第一类常考题型是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旋转可言了,所以A错误.B、研究车轮的转动是,不能把车轮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转动可言了,所以B错误.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把运动员看成质点的话,也就不会翻转了,所以C错误.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考查概念: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答: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所以A错误;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做质点,比如地球,所以B错误;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解题方法点拨】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知识点的应用及延伸】:理想模型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把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的时候,由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0万公里)比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公里)大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场合,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在研究炮弹的飞行时,作为第一级近似,可以忽略其转动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质点”;作为第二级近似,可以忽略其弹性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刚体”.在研究一般的真实气体时,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可以把它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从而直接地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处理.第二,对于复杂的对象和过程,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然后,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加以种种的修正,使之与实际的对象相符合.这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实际的气体并不符合,但经过适当修正后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就能够与实际气体较好地符合了.第三,由于在“理想模型”的抽象过程中,舍去了大量的具体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性,这就更便于发挥逻辑思维的力量,从而使得“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能够超越现有的条件,指示研究的方向,形成科学的预见.例如:在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中,常常以没有“缺陷”的“理想晶体”作为研究对象.但应用量子力学对这种“理想晶体”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其强度竟比普通金属材料的强度大一千倍.由此,人们想到:既然“理想晶体”的强度应比实际晶体的强度大一千倍,那就说明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之所以减弱,就是因为材料中有许多“缺陷”的缘故.如果能设法减少这种“缺陷”,就可能大大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后来,实践果然证实了这个预言.人们沿着这一思路制造出了若干极细的金属丝,其强度接近于“理想晶体”的强度,称之为“金胡须”.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理想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2.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知识点的认识】(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命题方向】例1:有如下一些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以下说法中指时刻的是()①7点30分上课;②一节课上45分钟;③飞机12点整起飞;④汽车从南京开到上海需4个小时.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①7点30分上课,是指的时间点,是指时刻;②一节课上45分钟,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的间隔;③飞机12点整起飞,是指的时间点,是指时刻;④汽车从南京开到上海需4个小时,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的间隔.所以指时刻的是①③,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解题方法点拨】熟练掌握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是正确解答该考点试题的关键.如图是时间与时刻在图象上的表示,下表是它们的区别.时刻时间概念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过程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意义一段时间始、末,一瞬间,有先后,无长短两时刻之间的间隔,有长短时间轴表示轴上一点轴上一段对应物理量状态量,如位置、动能等过程量,如位移、功等通常说法第几秒末、第几秒初前几秒内、后几秒内、第几秒内单位秒(s)秒(s)3.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知识点的认识】(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位移和路程的区别:①位移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②路程是标量,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所示,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道,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表示.【命题方向】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A、沿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不能相等,故A错误;B、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比如从A地到B地,有不同的运行轨迹,但位移相同,故B正确;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比如圆周运动一圈,故C正确;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最大等于路程,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解题方法点拨】①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运动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②路程是物体运动所经历的路径长度,是标量,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③位移和路程都属于过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④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知识点的认识】1.速度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速率(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2)是标量(3)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速率(4)平均速度=【命题方向】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速度的大小为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故①正确;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③对于运动的物体,若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为0.故③错误;④对于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不可能为零,则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题方法点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定义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运动质点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的大小方向有方向,矢量有方向,矢量无方向,标量无方向,标量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应某段时间(或位移)某一时刻(或位置)某段时间(或路程)某一时刻(或位置)5.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对比:平均速度=【命题方向】例1: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t2内的平均速度是vA.vB.23vC.34vD.分析:分别根据v=解:物体的总位移x=vt+v2×t2=5vt4,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解题思路点拨】定义方向意义对应平均速度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有方向,矢量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某段时间(或位移)平均速率运动质点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无方向,标量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某段时间(或路程)6.瞬时速度【知识点的认识】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对比:(1)区别: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2)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命题方向】例1:下列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8m/sB.汽车以60km/h的速度通过苏通大桥C.飞机起飞时的速度是50m/s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m/s分析:瞬时速度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为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位移内的速度.解:A、百米赛跑的速度是人在100米内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A错误;B、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B错误;C、飞机起飞速度是指飞机在离地起飞瞬间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正确;D、子弹在枪管中对应一段位移,故为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明确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定义即可求解;要牢记平均速度为某一过程内的速度;而瞬时速度对应了一个瞬间.例2: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分析: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平均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解: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A: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时间趋于无穷小时可以看做一个时间点,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一般是不相等的.故B错误;C:物体只有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故C错误;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故选:A.点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是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要加深对它们的理解.【解题方法点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定义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运动质点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的大小方向有方向,矢量有方向,矢量无方向,标量无方向,标量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应某段时间(或位移)某一时刻(或位置)某段时间(或路程)某一时刻(或位置)7.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公式:v=gt;h=12gt2;v2=3.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②从静止开始下落.重力加速度g:①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②大小:g=9.8m/s2,粗略计算可取g=10m/s2;③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g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g最小,两极g最大),g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命题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是常见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高考命题常以新情境来考查,而且经常与其他知识综合出题.单独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计算题,综合其它知识考查的一般为计算题,难度一般中等或偏易.例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也大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加速度g与质量无关.解答:A、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故A错误;B、物体做自由运动时只受重力,故B错误;C、根据v=gt可知,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与质量无关,故C错误;D、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理解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规律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例2: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A.6.5cmB.10mC.20mD.45m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曝光时间为11000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x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v2=2gh可得,h=v22g=故选:C.点评:由于AB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解题思路点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2.该知识点的3个探究结论:(1)物体下落快慢不是由轻重来决定的,是存在空气阻力的原因.(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的含义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为零.(3)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8.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知识点的认识】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②并发生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力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①支撑面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总是垂直于支撑面指向被压的物体.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②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③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4)弹力的大小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①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还可以表示成△F=k△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式中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k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弹簧的材料、粗细、直径及原长都有关系).②“硬”弹簧,是指弹簧的k值较大.(同样的力F作用下形变量△x较小)③几种典型物体模型的弹力特点如下表.项目轻绳轻杆弹簧形变情况伸长忽略不计认为长度不变可伸长可缩短施力与受力情况只能受拉力或施出拉力能受拉或受压,可施出拉力或压力同杆力的方向始终沿绳不一定沿杆沿弹簧轴向力的变化可发生突变同绳只能发生渐变【知识点的应用及延伸】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问题:怎样判断弹力的有无?解答:(1)对于形变明显的情况(如弹簧)可由形变直接判断.(2)对于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判断其弹力的有无可用以下方法.①拆除法即解除所研究处的接触,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若不变,则说明无弹力;若改变,则说明有弹力.②分析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来判断是否有弹力.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方向上,除弹力以外其他力的合力.看该合力是否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命题方向】(1)第一类常考题型是对概念的考查: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分析: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要相互接触2、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清楚弹力的方向.解答:解: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1、物体要相互接触2、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故B错误.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和被支持的方向,故C正确.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故D错误.故选C.点评:要注意支持力、压力属于弹力.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如图,球A放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正确的()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分析: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形变,它们对小球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解答:解:由于小球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形变,它们对小球产生弹力,而且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挡板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选C点评:支持力是常见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被支持物.基础题,比较容易.【解题方法点拨】这部分知识难度中等、也有难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阶段性考试中会单独出现,选择、填空、计算等等出题形式多种多样,在高考中不会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的,但是会做为题目的一个隐含条件考查.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比较复杂,因此在确定其大小和方向时,不能想当然,应根据具体的条件或计算来确定.9.胡克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②并发生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力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①支撑面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总是垂直于支撑面指向被压的物体.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②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③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2.胡克定律弹簧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其中,劲度系数k的意义是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产生的弹力,其单位为N/m.它的大小由制作弹簧的材料、弹簧的长短和弹簧丝的粗细决定.x则是指形变量,应为形变(包括拉伸形变和压缩形变)后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差值.注意:胡克定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适用.3.胡克定律的应用(1)胡克定律推论在弹性限度内,由F=kx,得F1=kx1,F2=kx2,即F2﹣F1=k(x2﹣x1),即:△F=k△x即:弹簧弹力的变化量与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即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2)确定弹簧状态对于弹簧问题首先应明确弹簧处于“拉伸”、“压缩”还是“原长”状态,并且确定形变量的大小,从而确定弹簧弹力的方向和大小.如果只告诉弹簧弹力的大小,必须全面分析问题,可能是拉伸产生的,也可能是压缩产生的,通常有两个解.(3)利用胡克定律的推论确定弹簧的长度变化和物体位移的关系如果涉及弹簧由拉伸(压缩)形变到压缩(拉伸)形变的转化,运用胡克定律的推论△F=k△x可直接求出弹簧长度的改变量△x的大小,从而确定物体的位移,再由运动学公式和动力学公式求相关量.【命题方向】(1)第一类常考题型是考查胡克定律:一个弹簧挂30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1.2cm,若改挂100N的重物时,弹簧总长为20cm,则弹簧的原长为()A.12cmB.14cmC.15cmD.16cm分析:根据胡克定律两次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解:一个弹簧挂30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1.2cm,根据胡克定律,有:F1=kx1;若改挂100N的重物时,根据胡克定律,有:F2=kx2;联立解得:k=Fx2=100N故弹簧的原长为:x0=x﹣x2=20cm﹣4cm=16cm;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胡克定律列式后联立求解,要记住胡克定律公式中F=k•△x的△x为行变量.(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考查胡克定律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1+△ll)mgB.(1+△l分析: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刚松手时手的拉力,确定盘和物体所受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刚松手时,整体的加速度.再隔离物体研究,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盘对物体的支持力.解:当盘静止时,由胡克定律得(m+m0)g=kl①设使弹簧再伸长△l时手的拉力大小为F再由胡克定律得F=k△l②由①②联立得F=刚松手瞬时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则以盘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力大小等于F,方向竖直向上.设刚松手时,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对物体研究:FN﹣mg=ma解得FN=(1+△ll故选A.点评:点评:本题考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瞬时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往往先分析平衡状态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再分析非平衡状态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瞬时加速度.【解题方法点拨】这部分知识难度中等、也有难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阶段性考试中会单独出现,选择、填空、计算等等出题形式多种多样,在高考中不会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的,但是会做为题目的一个隐含条件考查.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比较复杂,因此在确定其大小和方向时,不能想当然,应根据具体的条件或计算来确定.10.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命题方向】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解答: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要看它们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若无相互挤压,就没有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C、接触面光滑,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解题思路点拨】1.这部分知识难度中等、也有难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阶段性考试中会单独出现,选择、填空、计算等等出题形式多种多样,在高考中不会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的,但是会作为题目的一个隐含条件考查。对滑动摩擦力问题的分析与考查趋向于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这类题中一般具有多体、多力的特点,要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建立正确的方程,然后进行解题。2.摩擦力的本质摩擦力的本质,人们至今对它还没有弄得很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是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的内聚引力引起的。事实上,在表面间比较凸起的地方才互相接触,而大多数的地方是不接触的,实际接触的微观面积远小于视宏观面积。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不是与视宏观面积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所以,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正是中学物理课本中的摩擦力公式f=μN,物理学中把比例因子μ定义为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缘故。在一定速度下,动摩擦因数是一个常量。11.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求解【知识点的认识】1.共点力(1)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物体的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3.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及应用合外力等于0,即F合=0→正交分解法Fx合=0Fy合=0,其中Fx合和Fy4.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定与另外(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5.解答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6.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a.临界问题(1)问题特点:①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②注意某现象“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2)分析方法:基本方法是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进行论证、求解。b.极值问题(1)问题界定:物体平衡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涉及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2)分析方法:①解析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②图解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画出平行四边形或者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7.“活结”与“死结”、“活杆”与“死杆”模型(1)“活结”与“死结”模型①“活结”一般是由轻绳跨过光滑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夹角的平分线。②“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2)“活杆”与“死杆”模型①“活杆”:指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轻杆处于平衡状态时,轻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轻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②“死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轻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B装有一个小滑轮,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重物m。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应为图丙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F的反作用力,即AB杆弹力的方向不沿杆的方向。【命题方向】例1: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光滑且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A、FB、FC、FD,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A=FB=FC=FDB.FD>FA=FB>FCC.FA=FC=FD>FBD.FC>FA=FB>FD分析:对滑轮受力分析,受两个绳子的拉力和杆的弹力;滑轮一直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杆的弹力与两个绳子的拉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解答:由于两个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不变,即四个选项中绳子的拉力是大小相等的,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个力的夹角越小,则合力越大,即滑轮两边绳子的夹角越小,绳子拉力的合力越大,故丁图中绳子拉力合力最大,则杆的弹力最大,丙图中夹角最大,绳子拉力合力最小,则杆的弹力最小,甲图和乙图中的夹角相同,则绳子拉力合力相等,则杆的弹力相等,所以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小顺序为:FD>FA=FB>FC,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力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注意杆的弹力可以沿着杆的方向也可以不沿着杆方向,结合平衡条件分析是关键。例2: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则()A.两绳对日光灯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GB.两绳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共点力C.两绳的拉力大小均为22D.两绳的拉力大小均为G分析:两绳的拉力和重力是共点力,根据合力为零分析AB选项;根据对称性可知,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相等,分析日光灯的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求解绳子的拉力大小。解答:B.对日光灯受力分析如图:两绳拉力的作用线与重力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三个力是共点力,故B错误;A.由于日光灯在两绳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故A正确;CD.由于两个拉力的夹角成直角,且都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G=F12+F22,F1=F2,解得:F1=F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力的合成,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方程进行解答。例3: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A.mgB.33C.12D.14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依据几何关系求解即可。解答:依题得,要想CD水平,则各绳都要紧绷,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结点C受力平衡,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此CD的拉力为T=mg•tan30°D点受CD绳子拉力大小等于T,方向向左。要使CD水平,则D点两绳的拉力与外界的力的合力为零,则CD绳子对D点的拉力可分解为沿BD绳的F1以及另一分力F2。由几何关系可知,当F2与BD垂直时,F2最小,F2的大小即为拉力大小,因此有F2min=T•sin60°=1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受力平衡,解题的关键是当F2与BD垂直时,F2最小,F2的大小即为拉力大小。例4: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轻质光滑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悬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求:(1)细绳AC的张力FTAC与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分析:(1)根据力的分解及几何关系解答。(2)图甲中对滑轮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求解细绳AC段的张力FAC与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乙图中,以C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细绳EG段的张力F2以及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解答:下图(a)和下图(b)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和右图(b)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1)上图(a)中轻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轻绳AC段的拉力FTAC=FCD=M1g;上图(b)中由于FTEGsin30°=M2g得FEG=2M2g所以FTAC:FTEG=M1:2M2。(2)上图(a)中,根据FAC=FCD=M1g且夹角为120°故FNC=FAC=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斜右上方。(3)上图(b)中,根据平衡方程有FNG=M2gtan30°答:(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为M1(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为M1g,指向斜右上方;(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大小为3M2g方向水平向右。点评:本题首先要抓住定滑轮两端绳子的特点,其次要根据平衡条件,以C、G点为研究对象,按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求解。【解题思路点拨】1.在分析问题时,注意“静止”和“v=0”不是一回事,v=0,a=0时,是静止,是平衡状态2.解答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对于有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构成的系统,应明确所选研究对象是系统整体还是系统中的某一个物体(整体法或隔离法)。(2)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对三力平衡问题,一般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对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一般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分解。(4)建立平衡方程,对于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用正交分解法列出方程组。3.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分析技巧(1)求解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中的临界点和极值点。(2)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是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并依此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结论。12.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知识点的认识】本考点使用的情况是三个力中,一个力恒定,还有一个力方向恒定,如图:【命题方向】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小球,放置在墙壁和斜木板之间,当斜木板和竖直墙壁的夹角θ角缓慢增大时(θ<90°),则()A、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B、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C、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D、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分析:对球进行正确受力分析,把握其受力特点:一个力大小和方向不变(重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墙给球的支持力),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挡板给球的作用力),对于这类动态平衡问题,可以采用“图解法”进行.解答: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处于平衡装态,根据受力平衡,有:由图可知,墙壁给球的压力F2逐渐减小,挡板给球的支持力F1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分析动态平衡的各种方法,正确分析动态平衡问题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解题思路点拨】首先构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动态分析受力情况。13.惯性与质量【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惯性的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仅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小。3.惯性的性质: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其本质是任何物体都有惯性。②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本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惯性的表现形式:①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②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5.加深理解惯性概念的几个方面:(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之一,物体的惯性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运动状态、时间次序以及是否受力等均无关,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绝不是运动速度大、其惯性就大,运动速度小,其惯性就小;(3)物体不受外力时,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命题方向】例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C.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分析:一切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解答:A、影响惯性大小的是质量,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由于惯性大,惯性大是由于质量大,故B错误;C、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质量小,惯性小,故C正确;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有质量就有惯性,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有质量,故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都无关。而经常出错的是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例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分析: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大小的唯一的量度。解答: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不是可以减小惯性,而是在紧急刹车时可以防止人由于惯性的作用飞离座椅,从而造成伤害,所以A错误;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人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B错误;C、在太空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物体的惯性也不变,所以C正确;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就不变。【知识点的应用及延伸】关于惯性观点的辨析:错误观点1: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所处位置有关。辨析:惯性是物体本身想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它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所处位置等无关。惯性的大小用质量来量度。不同质量的物体的惯性不同,它们保持状态不变的“本领”不同,质量越大的物体,其状态变化越困难,说明它保持状态不变的“本领”越强,它的惯性越大。错误观点2:惯性是一种力。辨析: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当有力对物体作用时,力将“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这时惯性表现为:若要物体持续地改变运动状态,就必须持续地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一旦某时刻失去力的作用,物体马上保持此时的运动状态不再改变。因此惯性不是力,保持运动状态是物体的本能。“物体受到惯性力”、“由于惯性的作用”、“产生惯性”、“克服惯性”、“消除惯性”等说法是不正确的。惯性力物理意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存在条件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始终具有,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只有在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可量性有大小(无具体数值,也无单位),无方位有大小、方向及单位错误观点3:惯性就是惯性定律。辨析: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守的一条规律。错误观点4: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辨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有的同学认为“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就大,速度小,惯性就小”。其理由是物体运动速度大时不容易停下来,运动速度小时就容易停下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惯性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这句话。事实上,在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时,质量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