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卷06-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用)含答案_第1页
信息卷06-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用)含答案_第2页
信息卷06-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用)含答案_第3页
信息卷06-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用)含答案_第4页
信息卷06-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用)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卷06-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备考信息卷(新高考八省通用)2025年新高考八省联考语文模拟试卷六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就是将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传统村落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一些新的保护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值得关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该区域内的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虽然每个村落看上去都是个体,但实际上,村落之间的历史生命彼此相关。在一些地域内,往往相邻的村落在创建及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种“古村落群”,如果采用单一的个体化保护便会割断它们的历史脉络,使其人文变得孤立而单薄。相反,如果把这些相邻又相关的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则有助于村落人文的相互支持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传统生命力的保持。当然,绝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设保护区。保护区所指的“古村落群”,必须包含两大元素:首先必须有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无论一个还是多个,这是重点;其次,周围尚有一些村落,虽然未列入名录,但与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在历史人文上相互依存,文化生态保持较好。露天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的时代。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急剧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翻新,历史建筑被抛弃,民居更是首当其冲。这些“行将灭亡”的老屋,是先人的人文见证与历史财富,一些有历史文化眼光的人开始搜集它们,辟地重建,集中保护,称之为“露天博物馆”。这种保护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就更加迫切和必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国自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名录认定,对各地农耕家园的保护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项工作只是针对历史遗存整体保存较好的村落开展的,对于整体保存不好的村落,名录不收,也就不在保护之列。如果一个村落大部分民居都已翻新,却还残留着一座祠堂、一座戏台、两三座老民居,很经典又很有历史文化价值,怎么办?在一个已经“改天换地”的环境里,孤零零的一两个老民居很难保存,最适合的方式正是露天博物馆,也就是把这些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加以集中地保护与展示。本世纪以来,这种尝试已经开始。比如私人出资建造的西安关中民居博物馆,就是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易地重建,精心修缮,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当然,易地重建的原则有如文物的“落架重修”,必须坚持历史的原真性。虽然露天博物馆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不能只为旅游效益而妄加“改造”,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保护文物为主。还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建筑只有在它的原址上才最有价值,不能为搜集它而搬走它。可是,如果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当然不能让它“坐以待毙”。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在加紧对传统村落实施整体保护的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关注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零散的历史民居的保存。我们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的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的羽毛。(摘编自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材料二:光明智库:有人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可谓“春光正明媚”。当下保护现状如何?是否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胡彬彬:要说成效的话,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中看出来。第一是国家分五批把近7000个村落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组数据来自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开始,中心团队连续四次对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的长江黄河流域、西南地区207个县,进行大规模的跟踪式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村落在2004年至2010年间每年递减73%,而在2017年下降到了14%。可见,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不过,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中,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萧放: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是近年来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村落环境、结构、布局与村落房屋造型、装饰等方面的价值内涵。传统村落建筑的雕刻、绘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得传统村落成为一座座珍贵的民间艺术博物馆,给生活其间的居民与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在。正是因为有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村落才没有变成空洞的建筑。今后对于这方面的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摘编自潘鲁生、萧放、胡彬彬等《保护传统村落,守护乡土文化之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名录制传统村落保护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B.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种方式相互补充,能较好地实现对古村落群与零散经典历史民居的保护。C.材料一中的“整体地保护”与材料二中的“整体性保护”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D.制定传统村落名录、构建四级联动保护体系和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是传统村落保护已取得的成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一村落虽未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却处于古村落保护区中,说明该村落文化生态保护较好。B.如果我们想了解某地农耕社会的建筑样式及生活形态等情况,可以去参观相关的露天博物馆。C.无论古村落保护区还是露天博物馆都以保护文物为最终目的,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其旅游价值。D.要想深入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就要依托传统村落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B.传统村落的美,不仅仅是原式原样原材料的建筑格局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那股子浓浓的农耕社会人情味和乡土礼俗的原野气。C.某传统村落依托当地文化优势,邀请众多自媒体宣传代言,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D.传统村落时刻都在遭受文化消亡的威胁,一位老人的离去可能就永远带走了一份珍贵的知识,一处老屋的倒塌可能就让一点传统消逝在废墟之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下面是某县传统村落基本情况,请结合全文内容,为该县传统村落保护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某县地处太行西麓,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该县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村落之间的环境、历史文化互相映衬。(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茶香岳承贵赶到暮色下的老屋,车在高速县道环山路上整整奔驰了三个多小时。跨下车,朝屋里喊一声“娘”,喊亮屋里的灯光,迎出母亲惊喜的笑脸,带着一句话:“还没吃晚饭吧?”后面跟着父亲清瘦的身影做陪衬点缀。他提起手里的茶叶袋,晃晃,老惯例,是送新茶回来,父母都懂茶爱喝茶。“我和你大不喝茶了。”①母亲看过一眼包装精美的茶叶袋,淡淡地说,似乎毫无兴趣,仿佛未曾是茶癖。他迟疑片刻,问:“医生说的?”父母都没接话也没接茶。“怕……怕喝茶睡不着觉。”父亲看着他把茶袋放桌上,好像怕他尴尬,消除他的担心和猜测,一带而过敷衍地说。半信半疑的他跟母亲身后走进厨房。想起大学毕业去单位报到的早上。母亲送他出门,又在村口追上,向他只装几件换洗衣服的旧帆布包里塞进个小牛皮纸包。他知道,那是家里留作过年招待亲戚的明前茶,自家种父母焙制的。母亲轻声说:“请同事们尝尝,自家的。”眼里躲闪着内疚和无奈,语气却自信。家里为供他们兄弟姐妹读书,如今已是家徒四壁,负债累累,这包茶叶是家里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果然,领导和同事喝后对茶香和汤汁赞不绝口。之后,每年他都要请领导和同事品尝家乡的新茶。吃过晚饭,母亲边收拾碗筷,边问孙子和媳妇怎么没回。他说是临时起意,明天早上就要赶回单位,有个重要的会。和父母聊天时,母亲突然想起什么,给父亲一个眼神。很快,父亲从房间拎来一盒茶叶。是他年前送回家的其中一盒。“昨天早上拆盒才发现,正想送还给你,你回来正好。这茶不能喝!”父亲把茶袋放到他面前的桌上。“你得想办法……”母亲连忙地帮腔。“茶叶怎么会变成这样?口还封得好好的。”疑惑中,他取出茶罐,打开,傻眼,整整齐齐崭新的人民币,赶紧又取出一罐,拆封,还是。②一时,他失语了,像儿时犯错站到父母面前那般窘。父母看着他和茶,不说话,但脸色的态度毫不含糊。当晚失眠。儿时兄弟姐妹起早跟父母采茶,月光下给焙茶的父母打下手的往事,如放电影样一一闪过。也正是靠茶叶,父母供他们读完书。其间,从喝夏季大片茶的父母处得知茶的好处,更听到许多家乡与茶有关的传奇故事。他忘不了上班后第一次送茶回来,父母的兴奋和欣慰,在灯光下左右打量的眼光和表情,说包装都这么漂亮,茶叶品相肯定不孬。打听价格,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上耳闻的名茶。他渐渐成为家乡大山里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官越做越大。愧疚的是,自那次还茶之后,父母就不再喝茶了。他记得,小时候,父母一年忙到头。得空闲时就泡杯茶,两人默默喝上几口,脸上又泛起幸福的笑容。有茶相伴的知足,用父亲的话叫“喝茶是苦中闻香品日子”,所以再苦再累咬咬牙过去。他又接连主政几地,不再送茶给父母,他也就很少回家。偶尔一次路过回家,母亲却认不出他。父亲说母亲已患老年痴呆,怕干扰他工作,没跟他说。在他的诧异中,父亲说出一件事。几年前,在他刚调任邻县一把手,家里的茶叶被几位老板高价抢购,母亲很高兴,认为时来运转,撞上财运。后来被大姐看出,购茶的几位老板,是常找他的人,悄悄跟母亲一说,母亲吓得不轻,说干脆不喝也不种不做吧。可看着自家高山上大片的茶树荒芜,母亲想不通,无所事事时总爱自言自语:怎么会是这样?他更加谨慎勤勉从政,直到安全着地,坚持裸退。办完手续,直奔藏在深山里的老家,要与父母一起种茶,家乡的茶香清汤纯,他想做名传承人,③因为他没有玷污家乡的茶。第二年的春天,他邀请兄弟姐妹团聚,一起陪父母品新茶,喝着议着品着,母亲像突然回忆起来,看着他,问:④“老大,你退休了吧?阿弥陀佛,总算放心。”他喉咙发酸,禁不住潸然泪下,忙给母亲续上沸腾的山泉水,端起茶杯,嗯一声,说敬娘一口新茶。家人们起身呼应。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将家里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给儿子让其带给同事们尝尝,是希望儿子能做像“茶”一样的“清官”。B.从家里带茶叶到回家给父母拿茶叶再到不送茶给父母的每次变化,都因为儿子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动。C.父母不再喝茶,是因为他们怕儿子不能及时发现茶叶里的人民币,从而给他的工作带来困扰。D.“喝茶是苦中闻香品日子”这句话,是父亲在喝茶和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信条,对儿子有较大影响。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用“似乎”“仿佛”等词语设置悬念,更能激发读者去探究母亲变化的深层原因。B.句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他”拆开茶罐看到钱时的窘迫和不知所措。C.句③表意很丰富,既暗示了家乡茶的品质之高,也透露出家人具有质朴、高洁的美德。D.句④运用语言描写,反映了“母亲”对儿子一直担忧,怕他走上邪路的真实内心世界。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反映了母亲哪些内心情感?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9.本文以“家人们起身呼应”的场景收尾,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是日,帝留安石坐,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者,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耳。”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①。”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初,帝欲用安石,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故流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耳。”帝曰:“然则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甲子,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刘述率刘琦、钱觊共上疏曰:“安石执政以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陛下欲致治如尧、舜,而安石操管、商权诈之术,规以取媚,遂与陈升之合谋,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开局设官,用八人分行天下,惊骇物听,动摇人心。”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景温雅善安石。先是安石独对,曰:“陛下知今日所以纷纷否?”帝曰:“此由朕置台谏非其人。”安石曰:“陛下遇群臣无术数,失事机,别置台谏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于是专用景温。(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材料二:王安石之入对,首以大言震神宗。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彼魏征、诸葛亮者,何足道哉?”夫使尧、舜而生汉、唐之后邪,则有称孔明治蜀、贞观开唐之政于前者,尧、舜固且揖而进之,以毕其说,不鄙为不足道而遽斥之。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方步而言趋,方趋而言走,方走而言飞;步趋犹相近也,飞则固非可欲而得者矣。故学者之言学,治者之言治,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我察其情,与缁黄②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注]①四凶,指四个不受舜帝统治的部落首领混沌、穷奇、梼杌、饕餮。②缁黄,缁,原意是黑色;黄,原意为黄色。因古时候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此处“缁黄之流”代指“佛教道教的信徒”。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以天下A之大B常患无人C可以助治者D以陛下E择术F未明G推诚H未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二子者”与《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的“彼”意思相同。B.“此其所以为尧、舜也”与《登泰山记》中“其级七千有余”的“其”用法不相同。C.善,交好,与《劝学》中“善假于物也”的“善”意思不同。D.震,使……震惊,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惊”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与宋神宗讨论治国之道,他希望宋神宗学习尧、舜,而非效仿刘备和唐太宗。王夫之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的“大言”。B.王安石认为宋神宗不必羡慕唐太宗有魏征、刘备有诸葛亮辅佐。在王夫之看来,是因为王安石没有宽广的胸怀和细致的考察态度。C.王安石认为不相信经术可以用于处理政务的儒家学者大多是庸人,因此深受神宗赞赏。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D.刘述联合刘琦、钱觊向神宗上书,认为王安石执政期间不顾他人意见,轻易变更法令制度,动摇人心。王夫之对此则未置一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2)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14.王夫之强调王安石“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材料一有哪些事件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月下听孙季蕃吹笛刘克庄孙郎痛饮横长笛,玉雪胸襟铁石颜。解喷清霜飞座上,能呼凉月出云间。病创冻马嘶荒塞,失侣穷猿叫乱山。可惜调高无听者,紫髯白尽鬓毛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即以“孙郎”来称呼对方,隐含诗人对其高超才艺的赞赏之情。B.诗歌中的“玉雪胸襟”喻指人物心胸高洁,而“铁石颜”状其外表坚硬如铁石。C.诗人通过一位乐师才高而不遇的坎坷遭际,含蓄地表现了自己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D.诗歌语言虽简洁精工但意蕴深厚隽永,彰显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与品格。16.诗歌的中间两联对笛声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明由眼前所见景色转向对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2)珊珊假期去泰山看日出,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忽然想到姚鼐《登泰山记》中的句子“,”,不禁感叹云之变化与美丽。(3)单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两部分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如“朝晖夕阴”“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样的例子还有“”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题。秋季来故宫参观,你或许会注意到不少区域种有紫薇。紫薇树皮平滑略带灰色。紫薇花是因为花序造型优美、花瓣繁密、花色丰富,其从初夏可以一直开到晚秋,所以成为夏秋时节紫禁城中的一个靓丽风景线。紫薇树除了外形优美,与紫禁城内的景致(

A)外,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紫薇花与紫薇星有所关联。紫微星是古人对北极星的称呼。古人经过长期观测,认为紫微星位于中天,位置永恒不移,为天帝的居所,因此①______。紫薇花与紫微星相关联的记载,较早的可见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书中载,西晋时期,民间园圃杂草滋生、狐狸兔子频频出没;朝中官员认为此象出现,是因为②______,如不制止,都城洛阳很可能被毁,于是皇帝下令在全国园林中广栽紫薇花,以压制这种不祥之兆。宋代刘敞在《答黄寺丞紫藏五言》中称,紫薇“名与星垣同”“应是天上花”,亦反映古人对紫薇花、紫微星的理解。③______。唐代的中书省设在皇宫内,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主官为中书令。唐玄宗开元时期,中书省曾改名为“紫微省”。相应的,唐代宫中广植紫薇花。明代周祈在《名义考》中分析认为:中书令掌佐天子执政,与天宫中“藩臣匡卫”之星功能相似,因而作此改名。所谓“藩臣匡卫”,即古人认为紫微宫周边有星星环绕,它们被视为藩臣,用于护卫天帝的安全。唐代诗人杜牧曾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古人有时会将紫薇与紫微混用,因此,他又被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紫薇花陪伴紫禁城走过了一岁又一岁,一团团(

B

)丰富了紫禁城的色彩,也飘散着历史的芬芳。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20.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第5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笋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C.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22.该文段中多处引用典籍,试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疼痛感,简称为痛感,由疾病、创伤等引起,会传导至中枢神经,使人产生难受的感觉。疼痛感是人体发出的预警,没有它,我们被烫伤、刺伤或者出现某些疾病,都会浑然不觉,那是很可怕的。其实,无论是青春成长、艺术创作,还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都会有而且也需要有类似的“疼痛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社会人生,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年新高考八省联考语文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1.B2.D3.C4.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然后从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②在阐述“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部分时都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明确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5.①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②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③注重活态文化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6.D7.B8.(1)痛心,看着自家高山上大片茶树的荒芜而毫无办法;(2)困惑,对社会上部分人无孔不入谋取利益、搞坏社会风气的不解;(3)无奈,自己爱茶却不能喝茶。9.(1)以场景收尾,留下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2)表现了家人对母亲能够放心喝茶的喜悦;(3)表达了家人对母亲做出巨大牺牲的感激;(4)含蓄表达了家人对清白家风的认可的主题。10.BDG11.A12.C13.(1)当时王安石决心进行变革,而皇上的信任更加专一,同僚中没有一个人敢与他抗衡。(2)那些心怀宽广、足以包容天下的人,不会在意天下的细小差异;那些深藏不露、明察秋毫地观察天下的人,不会觉得天下有何疏漏。14.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变风俗、立法度,锐意变更旧法,设立三司条例司,屏除异己,专用景温等事件,均体现了他以尧、舜为标的,试图通过变法来镇压人心。15.C16.①颔联写笛声宛如座上清霜飘荡,呼唤出隐没在云间的冷月,运用通感,营造出清幽凄冷的意境,令人浮想联翩。②颈联写笛音仿佛受伤挨冻的病马在荒原嘶鸣,走投无路的失偶猿猴在山林间哀嚎,以声写声,突出了笛声的凄凉、悲惨,让人感同身受。17.念往昔繁华竞逐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主人下马客在船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忘归客不发

烟笼寒水月笼沙)18.A相得益彰B姹紫嫣红19.紫薇花花序造型优美、花瓣繁密、花色丰富,其从初夏可以一直开到晚秋,成为夏秋时节紫禁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20.D21.(1)紫微星也被称为“紫微宫”(2)触犯天宫中的紫微星(3)紫薇花还与古代宫廷官职有所关联22.(1)引用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关于民间园圃荒芜的记载,和帝广栽紫薇花压制不祥之兆的故事,是为了证明紫薇花与紫薇星有所关联,增强历史的厚重感。(2)引用宋代刘敞《答黄寺丞紫藏五言》中诗句“名与星垣同”“应是天上花”,体现了古人对紫薇花与紫微星之间联系的认识,增添文学色彩。(3)引用明代周祈《名义考》解释了唐代中书省改名为紫微省的原因,以及诗人杜牧在中书省任职的经历及他被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的事实,表明紫薇花与古代宫廷官职相关联,展示了紫薇花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3.例文:痛感的价值:在挑战与成长中绽放痛感,一个深藏在我们的生理与心理体验中的词汇,它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视为负面的、需要避免的。然而,若我们深入挖掘其内涵,痛感其实也是一种力量,一种推动我们前进、成长的力量。就像身体的痛感提醒我们避免危险,人生的痛感也在提醒我们面对挑战,勇往直前。在青春成长的道路上,痛感如影随形。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伴随着一次或多次的挫折和磨难。这些痛感,如同锐利的刀,切割着我们的舒适区,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残酷。然而,正是这些痛感,让我们学会了坚韧和勇敢,让我们在风雨中挺立,不屈不挠。艺术创作中的痛感,更是赋予作品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的源泉。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痛感来触及内心的深处,寻找那些最真实、最动人的情感。他们的痛感,转化为画笔下的线条、音符中的旋律,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正是这些痛感,让艺术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力量,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共鸣与震撼。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同样离不开痛感的推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是对旧有秩序的挑战与突破,都伴随着强烈的痛感。然而,正是这些痛感,激发了人们的反抗精神与创新意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历史的长河中看,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是一次痛感的洗礼,也是一次人性的觉醒。然而,我们也需要明确,不是所有的痛感都是有益的。过度的痛感,会让我们陷入绝望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在痛感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学会在挑战中挺立,学会在磨难中坚韧。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用理性去审视痛感,用智慧去化解痛感,让痛感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痛感,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真实与脆弱。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潜力。在痛感中,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勇敢。因此,让我们珍视每一次的痛感,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最后,我想说,痛感并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只有在痛感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在挑战与成长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所以,让我们拥抱痛感,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2025年新高考八省联考语文模拟试卷六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就是将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传统村落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一些新的保护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值得关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该区域内的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虽然每个村落看上去都是个体,但实际上,村落之间的历史生命彼此相关。在一些地域内,往往相邻的村落在创建及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种“古村落群”,如果采用单一的个体化保护便会割断它们的历史脉络,使其人文变得孤立而单薄。相反,如果把这些相邻又相关的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则有助于村落人文的相互支持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传统生命力的保持。当然,绝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设保护区。保护区所指的“古村落群”,必须包含两大元素:首先必须有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无论一个还是多个,这是重点;其次,周围尚有一些村落,虽然未列入名录,但与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在历史人文上相互依存,文化生态保持较好。露天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的时代。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急剧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翻新,历史建筑被抛弃,民居更是首当其冲。这些“行将灭亡”的老屋,是先人的人文见证与历史财富,一些有历史文化眼光的人开始搜集它们,辟地重建,集中保护,称之为“露天博物馆”。这种保护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就更加迫切和必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国自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名录认定,对各地农耕家园的保护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项工作只是针对历史遗存整体保存较好的村落开展的,对于整体保存不好的村落,名录不收,也就不在保护之列。如果一个村落大部分民居都已翻新,却还残留着一座祠堂、一座戏台、两三座老民居,很经典又很有历史文化价值,怎么办?在一个已经“改天换地”的环境里,孤零零的一两个老民居很难保存,最适合的方式正是露天博物馆,也就是把这些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加以集中地保护与展示。本世纪以来,这种尝试已经开始。比如私人出资建造的西安关中民居博物馆,就是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易地重建,精心修缮,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当然,易地重建的原则有如文物的“落架重修”,必须坚持历史的原真性。虽然露天博物馆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不能只为旅游效益而妄加“改造”,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保护文物为主。还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建筑只有在它的原址上才最有价值,不能为搜集它而搬走它。可是,如果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当然不能让它“坐以待毙”。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在加紧对传统村落实施整体保护的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关注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零散的历史民居的保存。我们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的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的羽毛。(摘编自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材料二:光明智库:有人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可谓“春光正明媚”。当下保护现状如何?是否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胡彬彬:要说成效的话,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中看出来。第一是国家分五批把近7000个村落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组数据来自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开始,中心团队连续四次对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的长江黄河流域、西南地区207个县,进行大规模的跟踪式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村落在2004年至2010年间每年递减73%,而在2017年下降到了14%。可见,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不过,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中,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萧放: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是近年来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村落环境、结构、布局与村落房屋造型、装饰等方面的价值内涵。传统村落建筑的雕刻、绘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得传统村落成为一座座珍贵的民间艺术博物馆,给生活其间的居民与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在。正是因为有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村落才没有变成空洞的建筑。今后对于这方面的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摘编自潘鲁生、萧放、胡彬彬等《保护传统村落,守护乡土文化之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名录制传统村落保护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B.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种方式相互补充,能较好地实现对古村落群与零散经典历史民居的保护。C.材料一中的“整体地保护”与材料二中的“整体性保护”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D.制定传统村落名录、构建四级联动保护体系和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是传统村落保护已取得的成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一村落虽未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却处于古村落保护区中,说明该村落文化生态保护较好。B.如果我们想了解某地农耕社会的建筑样式及生活形态等情况,可以去参观相关的露天博物馆。C.无论古村落保护区还是露天博物馆都以保护文物为最终目的,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其旅游价值。D.要想深入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就要依托传统村落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B.传统村落的美,不仅仅是原式原样原材料的建筑格局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那股子浓浓的农耕社会人情味和乡土礼俗的原野气。C.某传统村落依托当地文化优势,邀请众多自媒体宣传代言,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D.传统村落时刻都在遭受文化消亡的威胁,一位老人的离去可能就永远带走了一份珍贵的知识,一处老屋的倒塌可能就让一点传统消逝在废墟之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下面是某县传统村落基本情况,请结合全文内容,为该县传统村落保护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某县地处太行西麓,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该县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村落之间的环境、历史文化互相映衬。【答案】1.B2.D3.C4.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然后从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②在阐述“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部分时都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明确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5.①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②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③注重活态文化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说法错误,依据原文“采用名录制……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可知,名录制传统村落保护方式是新时代村落保护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C.“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可知,整体地保护是对古村落群的保护;依据原文“整体性保护……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可知,整体性保护是指不仅保护村落,还有周边生态环境和风俗信仰等多方面,因此两者内涵是不同的;D.“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是传统村落保护已取得的成效”说法错误,“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取得的成效,只是落实保护前所做的工作。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要想……就要……”关系错误,“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选项硬加条件关系,表意错误。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二主要阐述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除了村落还要保护其自然、风俗、精神等方面。四个论据中,A项体现了保护自然生态景观资源,B项体现了保护农耕社会人情味和乡土礼俗的原野气,D项体现了文化资源。均符合材料二论点。而C项自媒体宣传代言,是新兴方式借助古村落文化发展经济,不是传统,所以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类型。分析材料一,第一段首先提出“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这是总;然后在第二段阐述“古村落保护区”式的保护方式,三四五段阐述“露天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这是分述;最后第六段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又是总。所以文章采取的论证结构方式为总分总;在分述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时,每一段在开篇都阐释概念,然后分析此种方式的特点和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这种论证是层进式论证结构。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再联系所给文字找准对应点来组织答案。依据材料一“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该区域内的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可知,所给材料中“该县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那就要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依据材料二“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可知,所给材料中“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是其重要的环境资源,那就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材料所给此地是“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还需注重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茶香岳承贵赶到暮色下的老屋,车在高速县道环山路上整整奔驰了三个多小时。跨下车,朝屋里喊一声“娘”,喊亮屋里的灯光,迎出母亲惊喜的笑脸,带着一句话:“还没吃晚饭吧?”后面跟着父亲清瘦的身影做陪衬点缀。他提起手里的茶叶袋,晃晃,老惯例,是送新茶回来,父母都懂茶爱喝茶。“我和你大不喝茶了。”①母亲看过一眼包装精美的茶叶袋,淡淡地说,似乎毫无兴趣,仿佛未曾是茶癖。他迟疑片刻,问:“医生说的?”父母都没接话也没接茶。“怕……怕喝茶睡不着觉。”父亲看着他把茶袋放桌上,好像怕他尴尬,消除他的担心和猜测,一带而过敷衍地说。半信半疑的他跟母亲身后走进厨房。想起大学毕业去单位报到的早上。母亲送他出门,又在村口追上,向他只装几件换洗衣服的旧帆布包里塞进个小牛皮纸包。他知道,那是家里留作过年招待亲戚的明前茶,自家种父母焙制的。母亲轻声说:“请同事们尝尝,自家的。”眼里躲闪着内疚和无奈,语气却自信。家里为供他们兄弟姐妹读书,如今已是家徒四壁,负债累累,这包茶叶是家里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果然,领导和同事喝后对茶香和汤汁赞不绝口。之后,每年他都要请领导和同事品尝家乡的新茶。吃过晚饭,母亲边收拾碗筷,边问孙子和媳妇怎么没回。他说是临时起意,明天早上就要赶回单位,有个重要的会。和父母聊天时,母亲突然想起什么,给父亲一个眼神。很快,父亲从房间拎来一盒茶叶。是他年前送回家的其中一盒。“昨天早上拆盒才发现,正想送还给你,你回来正好。这茶不能喝!”父亲把茶袋放到他面前的桌上。“你得想办法……”母亲连忙地帮腔。“茶叶怎么会变成这样?口还封得好好的。”疑惑中,他取出茶罐,打开,傻眼,整整齐齐崭新的人民币,赶紧又取出一罐,拆封,还是。②一时,他失语了,像儿时犯错站到父母面前那般窘。父母看着他和茶,不说话,但脸色的态度毫不含糊。当晚失眠。儿时兄弟姐妹起早跟父母采茶,月光下给焙茶的父母打下手的往事,如放电影样一一闪过。也正是靠茶叶,父母供他们读完书。其间,从喝夏季大片茶的父母处得知茶的好处,更听到许多家乡与茶有关的传奇故事。他忘不了上班后第一次送茶回来,父母的兴奋和欣慰,在灯光下左右打量的眼光和表情,说包装都这么漂亮,茶叶品相肯定不孬。打听价格,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上耳闻的名茶。他渐渐成为家乡大山里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官越做越大。愧疚的是,自那次还茶之后,父母就不再喝茶了。他记得,小时候,父母一年忙到头。得空闲时就泡杯茶,两人默默喝上几口,脸上又泛起幸福的笑容。有茶相伴的知足,用父亲的话叫“喝茶是苦中闻香品日子”,所以再苦再累咬咬牙过去。他又接连主政几地,不再送茶给父母,他也就很少回家。偶尔一次路过回家,母亲却认不出他。父亲说母亲已患老年痴呆,怕干扰他工作,没跟他说。在他的诧异中,父亲说出一件事。几年前,在他刚调任邻县一把手,家里的茶叶被几位老板高价抢购,母亲很高兴,认为时来运转,撞上财运。后来被大姐看出,购茶的几位老板,是常找他的人,悄悄跟母亲一说,母亲吓得不轻,说干脆不喝也不种不做吧。可看着自家高山上大片的茶树荒芜,母亲想不通,无所事事时总爱自言自语:怎么会是这样?他更加谨慎勤勉从政,直到安全着地,坚持裸退。办完手续,直奔藏在深山里的老家,要与父母一起种茶,家乡的茶香清汤纯,他想做名传承人,③因为他没有玷污家乡的茶。第二年的春天,他邀请兄弟姐妹团聚,一起陪父母品新茶,喝着议着品着,母亲像突然回忆起来,看着他,问:④“老大,你退休了吧?阿弥陀佛,总算放心。”他喉咙发酸,禁不住潸然泪下,忙给母亲续上沸腾的山泉水,端起茶杯,嗯一声,说敬娘一口新茶。家人们起身呼应。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将家里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给儿子让其带给同事们尝尝,是希望儿子能做像“茶”一样的“清官”。B.从家里带茶叶到回家给父母拿茶叶再到不送茶给父母的每次变化,都因为儿子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动。C.父母不再喝茶,是因为他们怕儿子不能及时发现茶叶里的人民币,从而给他的工作带来困扰。D.“喝茶是苦中闻香品日子”这句话,是父亲在喝茶和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信条,对儿子有较大影响。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用“似乎”“仿佛”等词语设置悬念,更能激发读者去探究母亲变化的深层原因。B.句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他”拆开茶罐看到钱时的窘迫和不知所措。C.句③表意很丰富,既暗示了家乡茶的品质之高,也透露出家人具有质朴、高洁的美德。D.句④运用语言描写,反映了“母亲”对儿子一直担忧,怕他走上邪路的真实内心世界。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反映了母亲哪些内心情感?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9.本文以“家人们起身呼应”的场景收尾,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答案】6.D7.B8.(1)痛心,看着自家高山上大片茶树的荒芜而毫无办法;(2)困惑,对社会上部分人无孔不入谋取利益、搞坏社会风气的不解;(3)无奈,自己爱茶却不能喝茶。9.(1)以场景收尾,留下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2)表现了家人对母亲能够放心喝茶的喜悦;(3)表达了家人对母亲做出巨大牺牲的感激;(4)含蓄表达了家人对清白家风的认可的主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是希望儿子能做像‘茶’一样的‘清官’”错误。从原文“家里为供他们兄弟姐妹读书,如今已是家徒四壁,负债累累,这包茶叶是家里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可知,母亲将茶叶给儿子带走,是因为这是家中仅剩的值钱的东西。因此,送茶叶是一种心意,希望儿子和同事处理好关系。B.“都因为儿子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动”错误。从原文“他忘不了上班后第一次送茶回来,父母的兴奋和欣慰”“自那次还茶之后,父母就不再喝茶了”可知,他送父母茶叶因为父母喜欢茶,后来父母不喝茶了,他就不再送了,而不是因为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动。C.“是因为他们怕儿子不能及时发现茶叶里的人民币”错误。父母不再喝茶,是因为他们怕儿子不能拒绝名利的诱惑,做出不符合规范的事。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句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错误。“他失语了,像儿时犯错站到父母面前那般窘”,将“他”和“儿时的他”进行比较,不是比喻。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原文“他提起手里的茶叶袋,晃晃,老惯例,是送新茶回来,父母都懂茶爱喝茶”可知,母亲是一个爱茶的人。当她看到“自家高山上大片的茶树荒芜”,心生悲痛。从原文“‘你得想办法……’母亲连忙地帮腔。‘茶叶怎么会变成这样?口还封得好好的。’”可知,母亲非常困惑怎么有人为达目的无孔不入,如此影响社会风气。从原文“后来被大姐看出,购茶的几位老板,是常找他的人,悄悄跟母亲一说,母亲吓得不轻,说干脆不喝也不种不做吧”可知,母亲是被迫放弃喝茶的,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她的无奈。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结尾的作用可以人物、情节、主题以及阅读效果等角度考虑。阅读效果:以“家人起身呼应”的场景作结,富有画面感,故事还未深入展开,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饱含深意。人物:从文章“母亲像突然回忆起来,看着他……说敬娘一口新茶。”可知,“家人起身呼应”展现出大家为母亲终于不用再担忧儿子,能够放心喝茶感到开心。人物:家人了解母亲是爱茶的人,却为了儿子能够不做不符合规定的事,为名利所累,选择放弃喝茶、种茶。“家人起身呼应”就体现了家人感激母亲的牺牲。主题:主人公坚持“谨慎勤勉为政”,获得了家人的认可。由此可知家人对清白家风的赞同。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是日,帝留安石坐,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者,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耳。”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①。”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初,帝欲用安石,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故流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耳。”帝曰:“然则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甲子,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刘述率刘琦、钱觊共上疏曰:“安石执政以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陛下欲致治如尧、舜,而安石操管、商权诈之术,规以取媚,遂与陈升之合谋,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开局设官,用八人分行天下,惊骇物听,动摇人心。”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景温雅善安石。先是安石独对,曰:“陛下知今日所以纷纷否?”帝曰:“此由朕置台谏非其人。”安石曰:“陛下遇群臣无术数,失事机,别置台谏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于是专用景温。(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材料二:王安石之入对,首以大言震神宗。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彼魏征、诸葛亮者,何足道哉?”夫使尧、舜而生汉、唐之后邪,则有称孔明治蜀、贞观开唐之政于前者,尧、舜固且揖而进之,以毕其说,不鄙为不足道而遽斥之。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方步而言趋,方趋而言走,方走而言飞;步趋犹相近也,飞则固非可欲而得者矣。故学者之言学,治者之言治,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我察其情,与缁黄②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注]①四凶,指四个不受舜帝统治的部落首领混沌、穷奇、梼杌、饕餮。②缁黄,缁,原意是黑色;黄,原意为黄色。因古时候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此处“缁黄之流”代指“佛教道教的信徒”。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以天下A之大B常患无人C可以助治者D以陛下E择术F未明G推诚H未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二子者”与《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的“彼”意思相同。B.“此其所以为尧、舜也”与《登泰山记》中“其级七千有余”的“其”用法不相同。C.善,交好,与《劝学》中“善假于物也”的“善”意思不同。D.震,使……震惊,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惊”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与宋神宗讨论治国之道,他希望宋神宗学习尧、舜,而非效仿刘备和唐太宗。王夫之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的“大言”。B.王安石认为宋神宗不必羡慕唐太宗有魏征、刘备有诸葛亮辅佐。在王夫之看来,是因为王安石没有宽广的胸怀和细致的考察态度。C.王安石认为不相信经术可以用于处理政务的儒家学者大多是庸人,因此深受神宗赞赏。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D.刘述联合刘琦、钱觊向神宗上书,认为王安石执政期间不顾他人意见,轻易变更法令制度,动摇人心。王夫之对此则未置一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2)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14.王夫之强调王安石“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材料一有哪些事件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10.BDG11.A12.C13.(1)当时王安石决心进行变革,而皇上的信任更加专一,同僚中没有一个人敢与他抗衡。(2)那些心怀宽广、足以包容天下的人,不会在意天下的细小差异;那些深藏不露、明察秋毫地观察天下的人,不会觉得天下有何疏漏。14.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变风俗、立法度,锐意变更旧法,设立三司条例司,屏除异己,专用景温等事件,均体现了他以尧、舜为标的,试图通过变法来镇压人心。【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国家这么大,常常担心没有人才来辅助治理,是因为陛下选择的方法不够明确,没有完全推心置腹。“以天下之大”,主谓结构,“天下”为主语,“大”为谓语,语义完整,故可在B处断开。“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主谓宾结构,“陛下”为主语(省略),“患”为谓语,“无人可以助治者”为宾语,句意完整,故应在D处断开。“以陛下择术未明”,主谓结构,“陛下择术”为主语,“未明”为谓语,句意完整,故应在G处断开。故选BDG。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的能力。A.错误。词义不同。指示代词,那,那些。句意:那两个人,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代词,他。句意:他和他年龄差不多。B.正确。用法不同。代词,他们。句意:这就是他们成为尧舜的原因啊!指示代词,那,那些。句意:那些石级有七千多级。C.正确。词义不同。形容词,交好,友好。句意:景温与王安石交好。动词,擅长、善于。句意:善于借助外物。D.正确。用法相同,都是使动用法。句意:王安石一入朝对答,首先用夸大的言辞使神宗震惊。/使茂密的树林颤动,使层层山峰震动。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错误。结合材料二“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可看出,王夫之并未提到治学与治国不能混为一谈,他主要批评王安石言过其实。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锐意”,决心;“变更”,变革;“专”,专一,偏信;“同列”,同僚;“抗”,抗衡。(2)“大”,使……广大;“函”,包容。“小”,细微;“藏于密”,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密藏”。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皇帝问王安石“卿所设施,以何为先?”,王安石答道“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他认为“变风俗,立法度”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他希望通过改变社会风气和制定新的法律制度(“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这体现了他以尧、舜为标杆,效仿先贤治国理政的理念,正如他所言,皇帝如果能像尧舜一样,自然会有贤臣辅佐。材料一中“时安石锐意变更”,王安石主张变革旧有的法律制度,“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专门负责“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这种坚定的变革态度以及“专肆胸臆,轻易宪度”的做法,表明他希望像尧、舜一样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材料一中“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的描述,可以看出王安石排挤反对他的官员,数月之间,台谏官员几乎被清除殆尽。这反映了他希望通过排除异己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更好地推行变法政策,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正如王夫之所说,以尧舜为标的,“镇压人心”。刘述等人的上疏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认为王安石“专肆胸臆,轻易宪度”,“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材料一中“景温雅善安石”,可知王安石与景温交好,因此在“台谏一空”后,他向皇帝建议重用景温,认为景温能够更好地执行变法政策,并对皇帝说“陛下遇群臣无术数,失事机”。这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选择和使用非常慎重,希望通过选拔合适的人才来实现变法的目标,就像尧、舜时期选拔贤能的做法,也体现了他排除异己的意图。综上分析,材料一中的这些事件都表明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并且他以尧、舜为标杆,力求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译文】材料一:那天,皇上留下王安石,交谈中提到:“唐太宗必须得到魏征,刘备必须得到诸葛亮,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王安石回答说:“陛下如果真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自然会有皋陶、夔、后稷、契这样的贤臣;如果能成为商朝的高宗,也必定会有傅说这样的良相。那两位贤才,又哪里值得一提呢!国家这么大,常常担心没有人才来辅助治理,是因为陛下选择的方法不够明确,没有完全推心置腹,即使有皋陶、夔、后稷、契、傅说这样的贤人,也会被小人遮蔽,他们只好隐藏才能离开罢了。”皇上说:“哪个朝代没有小人,即使是尧、舜时期也不能避免有‘四凶’的存在。”王安石说:“正因为尧、舜能辨别并惩处四凶,这才是他们成为圣君的原因。如果让四凶任意散播谗言恶行,那么皋陶、夔、后稷、契这些贤臣,又怎么会愿意仅仅为了俸禄而甘愿留在朝廷呢!”起初,皇上想任用王安石,对他说:“人们都认为你只懂得经学理论,不了解实际政务。”王安石回答:“经学正是用来治理国家事务的。只是后来所谓的儒家学者,大多都是平庸之人,因此世俗就认为经学理论不能应用于实际政务罢了。”皇上问:“那么,你打算首先从哪里开始实施改革呢?”王安石说:“改变风气,制定法律制度,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皇上深表赞同,并采纳了他的意见。甲子日,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规划国家财政,提议改革旧法以畅通天下的利益,任命陈升之、王安石负责此事。刘述带领刘琦、钱觊共同上书说:“王安石执政以来,放纵私意,轻视法制。陛下想达到尧、舜那样的治国境界,而王安石却采用管仲、商鞅的权谋诡计来取悦陛下,与陈升之合谋,侵夺三司的职权,将之作为自己的功绩,开设机构设置官员,派遣八人分赴各地,震惊了众人,动摇了人心。”当时王安石决心进行变革,而皇上的信任更加专一,同僚中没有一个人敢与他抗衡。王安石排除异己,在几个月之内,台谏部门的官员都被替换一空。景温一向与王安石交好。之前王安石单独面圣时曾说:“陛下知道现在为什么纷扰不断吗?”皇上说:“这是因为朕选用的台谏官员不合适。”王安石说:“陛下对待群臣缺乏方法策略,错过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另外设置台谏官员,恐怕也只能像今天这样安排,仍然不能避免纷扰。”从此,皇上专门倚重景温。(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材料二:王安石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时,首先以宏大的言辞震撼了宋神宗。他说道:“陛下,如果您真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必然会吸引到皋陶、夔、后稷、契这样的贤臣辅佐,至于魏征、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值得提及呢?”假使尧、舜生活在汉、唐之后,听到有人称赞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唐太宗开启贞观盛世的政绩,他们也定会礼遇并倾听这些事迹,让其充分陈述,而不会轻视其为不值一提并迅速否定。那些心怀宽广、足以包容天下的人,不会在意天下的细小差异;那些深藏不露、明察秋毫地观察天下的人,不会觉得天下有何疏漏。正如人们先是缓步行走,接着加快步伐小跑,再加速到疾走,最后言论不胫而走;从行走、小跑到疾走,这些还比较接近,但说到飞翔,显然就不是仅凭愿望就能达成的了。因此,学者谈论学术,治国者讨论治理,都将尧、舜作为安定人心的理想标志来尊崇,我观察这其中的情感,其实和僧侣道士辈推崇其祖先以树立宗派风气没有什么不同。(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月下听孙季蕃吹笛刘克庄孙郎痛饮横长笛,玉雪胸襟铁石颜。解喷清霜飞座上,能呼凉月出云间。病创冻马嘶荒塞,失侣穷猿叫乱山。可惜调高无听者,紫髯白尽鬓毛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即以“孙郎”来称呼对方,隐含诗人对其高超才艺的赞赏之情。B.诗歌中的“玉雪胸襟”喻指人物心胸高洁,而“铁石颜”状其外表坚硬如铁石。C.诗人通过一位乐师才高而不遇的坎坷遭际,含蓄地表现了自己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D.诗歌语言虽简洁精工但意蕴深厚隽永,彰显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与品格。16.诗歌的中间两联对笛声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15.C16.①颔联写笛声宛如座上清霜飘荡,呼唤出隐没在云间的冷月,运用通感,营造出清幽凄冷的意境,令人浮想联翩。②颈联写笛音仿佛受伤挨冻的病马在荒原嘶鸣,走投无路的失偶猿猴在山林间哀嚎,以声写声,突出了笛声的凄凉、悲惨,让人感同身受。【解析】刘克庄的《月下听孙季蕃吹笛》通过精炼的文字描绘了笛声的清越与感染力。“玉雪胸襟铁石颜”描摹乐师的内在高洁与坚毅外表,笛声唤出“凉月”之奇景,呈现其技艺超群。而尾联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寄托了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情。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含蓄地表现了自己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错误。诗人写乐师的遭际是表达对孤独艺术家的同情和敬意,反映当时社会对于艺术的冷漠和不解,含蓄批评当时的社会现实。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颔联“喷清霜”和“呼凉月”都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笛声”本是听觉所闻,而“霜”“月”是视觉所见,“凉”则是触觉所感,这里将听觉与视觉、触觉相结合。这里将笛声比作清霜,不仅暗示了笛声的纯净清澈,同时也带有一种寒冷的感觉,使人联想到了秋天的凉爽。而“呼凉月出云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冷的感觉,仿佛笛声能够驱散云雾,让月亮显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夜晚场景。颈联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即通过描述其他声音来间接表达笛声的特点。在这里,诗人用受伤的马匹在寒冷的边塞哀鸣,以及失去伴侣的猿猴在山林中的悲号来形容笛声,这些声音都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尤其是悲伤与孤寂之感。这种手法不仅突显了笛声的凄美和哀愁,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笛声中所蕴含的情绪,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明由眼前所见景色转向对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2)珊珊假期去泰山看日出,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忽然想到姚鼐《登泰山记》中的句子“,”,不禁感叹云之变化与美丽。(3)单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两部分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如“朝晖夕阴”“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样的例子还有“”和“”。【答案】念往昔繁华竞逐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主人下马客在船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忘归客不发

烟笼寒水月笼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题。秋季来故宫参观,你或许会注意到不少区域种有紫薇。紫薇树皮平滑略带灰色。紫薇花是因为花序造型优美、花瓣繁密、花色丰富,其从初夏可以一直开到晚秋,所以成为夏秋时节紫禁城中的一个靓丽风景线。紫薇树除了外形优美,与紫禁城内的景致(

A)外,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紫薇花与紫薇星有所关联。紫微星是古人对北极星的称呼。古人经过长期观测,认为紫微星位于中天,位置永恒不移,为天帝的居所,因此①______。紫薇花与紫微星相关联的记载,较早的可见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书中载,西晋时期,民间园圃杂草滋生、狐狸兔子频频出没;朝中官员认为此象出现,是因为②______,如不制止,都城洛阳很可能被毁,于是皇帝下令在全国园林中广栽紫薇花,以压制这种不祥之兆。宋代刘敞在《答黄寺丞紫藏五言》中称,紫薇“名与星垣同”“应是天上花”,亦反映古人对紫薇花、紫微星的理解。③______。唐代的中书省设在皇宫内,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主官为中书令。唐玄宗开元时期,中书省曾改名为“紫微省”。相应的,唐代宫中广植紫薇花。明代周祈在《名义考》中分析认为:中书令掌佐天子执政,与天宫中“藩臣匡卫”之星功能相似,因而作此改名。所谓“藩臣匡卫”,即古人认为紫微宫周边有星星环绕,它们被视为藩臣,用于护卫天帝的安全。唐代诗人杜牧曾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古人有时会将紫薇与紫微混用,因此,他又被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紫薇花陪伴紫禁城走过了一岁又一岁,一团团(

B

)丰富了紫禁城的色彩,也飘散着历史的芬芳。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20.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第5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笋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C.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22.该文段中多处引用典籍,试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案】18.A相得益彰B姹紫嫣红19.紫薇花花序造型优美、花瓣繁密、花色丰富,其从初夏可以一直开到晚秋,成为夏秋时节紫禁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20.D21.(1)紫微星也被称为“紫微宫”(2)触犯天宫中的紫微星(3)紫薇花还与古代宫廷官职有所关联22.(1)引用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关于民间园圃荒芜的记载,和帝广栽紫薇花压制不祥之兆的故事,是为了证明紫薇花与紫薇星有所关联,增强历史的厚重感。(2)引用宋代刘敞《答黄寺丞紫藏五言》中诗句“名与星垣同”“应是天上花”,体现了古人对紫薇花与紫微星之间联系的认识,增添文学色彩。(3)引用明代周祈《名义考》解释了唐代中书省改名为紫微省的原因,以及诗人杜牧在中书省任职的经历及他被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的事实,表明紫薇花与古代宫廷官职相关联,展示了紫薇花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A处,结合“成为夏秋时节紫禁城中的一个靓丽风景线”可知语境说的是紫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