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4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游泳比赛过程中,机体需要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赛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比赛过程中,机体出汗有助于维持体温的稳定C.比赛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使血浆中葡萄糖浓度明显下降D.比赛过程中,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答案】B〖祥解〗跑过程中,体温平衡的原理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详析】A、比赛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B、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B正确;C、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消耗血糖,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可促进肌糖原分解,维持血糖的稳定,C错误;D、产热增加,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散热也会加快,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2.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是细胞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越高越容易发生组织水肿 B.血浆中的无机盐主要来源于消化道的吸收C.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在血浆中由氨基酸合成的 D.人体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答案】B〖祥解〗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所谓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物质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详析】A、所谓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越高越不容易发生组织水肿,A错误;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血浆中的无机盐主要来源于消化道的吸收,B正确;C、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的,C错误;D、正常情况下,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可见人体血浆渗透压不会明显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D错误。故选B。3.进入高原环境,人体可能会产生高原反应,如呼吸困难、发热和尿量减少等。某个体从初抵高原时的不适到完全适应期间,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趋势如图所示。重返低海拔后,部分个体可能会出现低原反应,俗称“醉氧”,表现为疲倦、无力、嗜睡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引起的发热是内环境温度稳态失衡的表现B.乳酸能被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C.“醉氧”的原因是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增多,导致运输氧气能力过强D.“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C〖祥解〗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乳酸浓度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乳酸浓度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以及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机体供氧逐渐充足。【详析】A、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的地区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高原反应引起的发热是内环境温度稳态失衡的表现,A正确;B、在高原反应过程中,无氧呼吸产生的部分乳酸可能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B正确;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醉氧”是由于人的机体刚刚适应高原地区的低氧环境,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而发应的不适应。“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C。4.为探究生物体pH的调节机制,某同学以某种动物血浆为材料进行的实验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步骤1号烧杯2号烧杯3号烧杯4号烧杯5号烧杯6号烧杯①25mL清水?25ml动物血浆25mI清水?25mL动物血浆②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③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1的HCl溶液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1的NaOH溶液④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A.步骤①中的2号和5号烧杯各加入25mL缓冲溶液B.实验中作为对照的组别是1号和4号,其余为实验组C.步骤③滴加试剂的种类和滴数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D.预计3号与1号烧杯的pH变化相同,6号与4号烧杯的相同【答案】A〖祥解〗所谓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物质有关。【详析】A、实验遵循对照原则,根据题意可知,步骤①中的2号和5号烧杯各加入25mL缓冲溶液,起对照作用,A正确;B、实验中作为对照的组别是1号和4号,2号和5号,B错误;C、步骤③滴加试剂的种类和滴数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C错误;D、动物血浆类似缓冲液,具有缓冲pH的功能。故预计3号与2号烧杯的pH变化相同,6号与5号烧杯的相同,D错误。故选A。5.组成人体的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对躯体的感觉、运动及内脏器官的支配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脑神经,支配躯体的神经属于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答案】D〖祥解〗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详析】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髓组成,A错误;B、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B错误;C、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C错误;D、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D正确。故选D。6.支配人体右上肢的部分神经示意图如图所示。若d处神经受损,则用针刺右手手指,下列可能发生的是()A.有感觉,能运动 B.有感觉,不能运动 C.无感觉,能运动 D.无感觉,不能运动【答案】B〖祥解〗分析图,a属于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属于脊髓中枢,d是传出神经。【详析】若d处神经受损,则用针刺右手手指,d是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是把中枢的兴奋传导至效应器,引起相应的反应。如果这部分结构损伤,只影响该肢体的运动,而对感受器把兴奋传入神经传给中枢形成感觉不产生影响,因此d处神经受损,则用针刺右手手指,有感觉,但不能运动,ACD错误,B正确。故选B。7.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和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B.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D.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答案】B【详析】A、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A正确;B、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B错误;CD、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D正确。故选B。8.“人逢喜事精神爽”,此刻机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交感神经兴奋,血管舒张 B.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扩张C.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加强 D.副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收缩【答案】B〖祥解〗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析】“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血管收缩,瞳孔放大,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ACD错误,B正确。故选B。9.手机和电脑发出的蓝光会使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递至棕色脂肪细胞(BAT)后,引起BAT兴奋性下降,使BAT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感光细胞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棕色脂肪细胞是效应器B.兴奋传至BAT时,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兴奋传至BAT时,BAT对Na+的通透性增强D.夜间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答案】C〖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板、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详析】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板、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据题干信息可知,感光细胞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棕色脂肪细胞是效应器,A正确;B、兴奋传至BAT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存在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正确;C、兴奋传至BAT时,BAT兴奋性下降,BAT对K+的通透性增强,C错误;D、手机、电脑发出蓝光会使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兴奋传递至BAT后,可使BAT兴奋性下降,导致其葡萄糖的利用率明显降低,因此夜间长时间玩手机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D正确。故选C。10.某离体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没有接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同C.在神经纤维膜外的液体中加入Ca2+,会导致静息电位下降D.在图示部位给予有效刺激,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答案】D〖祥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钾离子外流,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内流,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传导方向与膜内一致,与膜外相反。【详析】A、测量静息电位时,电表的一极在膜内,另一极在膜外,图示电表的电极均在膜外,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C、在神经纤维膜外的液体中加入Ca2+,则K+外流减少,会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静息电位(负值)变大,C错误;D、在图示部位给予有效刺激,当兴奋到达a处时,电表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到达b处时,电表指针向右偏转,故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故选D。11.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运动员听到指令时,在空中完成特定的动作,最终以特定姿势入水,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跳水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听到指令开始跳水,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图中动作的完成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C.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D.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下丘脑【答案】D〖祥解〗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是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还能调节生物节律;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详析】AB、听到指令开始跳水,需要大脑皮层接受处理信息,并控制躯体运动,完成跳水动作,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AB正确;C、调节人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在空中完成特定动作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D、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D错误。故选D。12.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出现记忆丧失、语言障碍的症状。研究发现,AD与神经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积累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有关。若患者能看得懂文字,但听不懂话,则损伤的神经细胞可能位于大脑皮层的区域为()A.S区 B.H区 C.V区 D.W区【答案】B〖祥解〗大脑皮层言语区:W失写症,发生障碍时不能写字;V失读症,发生障碍时不能看懂文字;S运动性失语症,发生障碍只是不能讲话;H听觉性失语症,发生障碍时不能听懂他人讲话。【详析】患者能看得懂文字,说明V区没有问题,但听不懂话,说明H有问题,则损伤的神经细胞可能位于大脑皮层的区域为H区,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下列激素对应的内分泌腺或细胞及其功能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激素内分泌腺或细胞功能A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B生长激素下丘脑调节生长发育C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提高机体应激能力D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A.A B.B C.C D.D【答案】C〖祥解〗由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通过血液传递各种信息,激素运输方向是不定的,可以全身运输,但是起作用的细胞却各不相同。【详析】A、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A错误;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错误;C、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能提高机体应激能力,C正确;D、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其内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D错误。故选C。14.某研究人员以雄性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性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幼年小鼠的垂体,会导致小鼠性腺发育减慢B.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促性腺激素后,其性腺功能恢复C.切除成年小鼠的性腺后,其生殖功能减退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性腺功能恢复【答案】D〖祥解〗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产生性激素,当性激素过量时,可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相应的激素,最终使性激素的含量减少。【详析】AB、垂体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发育,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后,补偿其缺失的促性腺激素,其性腺功能将恢复,AB正确;C、切除成年小鼠的性腺后,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功能减退,C正确;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切除垂体后,性腺功能不能恢复,D错误。故选D。15.激素种类多,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分泌后可通过导管或血管运输 B.激素在代谢时发挥催化作用C.激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但是高效 D.激素可为靶细胞或靶器官提供能量【答案】C〖祥解〗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各异,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等。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详析】A、激素分泌后可通过体液运输,A错误;B、酶在代谢时发挥催化作用,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B错误;C、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即激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但是高效,C正确;D、激素属于信息分子,发挥调节作用,不为靶细胞或靶器官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16.糖皮质激素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甲是下丘脑,其分泌的激素a是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B.结构乙是垂体,其分泌的激素b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的作用,抑制甲的作用C.糖皮质激素能够作用于甲和乙,是因为甲和乙上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存在图示调节机制的激素还有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等【答案】C〖祥解〗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详析】A、结构甲是下丘脑,其分泌的激素a是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B、结构乙是垂体,其分泌的激素b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的作用,但不能抑制甲的作用,B错误;C、激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作用于甲和乙,是因为甲和乙上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C正确;D、图中调节机制为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生长激素不存在这两种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C。17.冬泳是一项有益于健康的运动。初入水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寒冷环境。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心跳加快,皮肤血管收缩C.汗腺分泌汗液减少,散热减少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物质代谢加快【答案】A〖祥解〗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析】A、冬泳时,人体体温维持在37℃左右,产热量=散热量,符合题意,A正确;BC、寒冷环境中,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以减少散热量,不符合题意,BC错误;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18.梅尼埃病,也称为内淋巴积水,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被认为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的失衡有关。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会被回收B.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与正常人相比,同等饮水条件下,患者尿量增多D.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及时补充钠盐【答案】B〖祥解〗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稳定;相反,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详析】A、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A错误;B、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离子,B正确;C、与正常人相比,患者抗利尿激素水平高,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同等饮水条件下,患者尿量更少,C错误;D、患者醛固酮含量更高,促进了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降低钠盐的摄入,D错误。故选B。19.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视、嗅、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射中,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B.在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经属于传出神经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作用于胰腺D.与迷走神经相比,促胰液素对胰腺的作用时间更短暂【答案】D【详析】A、在视、嗅、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射中,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A正确;B、在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C、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激素调节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C正确;D、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作用时间更长,D错误。故选D。20.外界的细菌或病毒侵入时,机体可通过三道防线防御病原体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体液中含有的溶菌酶,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B.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在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下死亡,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C.机体感染某种细菌后产生的抗体对病毒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D.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答案】C〖祥解〗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以上两道防线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详析】A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例如溶菌酶)和巨噬细胞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AB正确;C、抗体具有特异性,机体感染某种细菌后产生的抗体对病毒没有防御作用,C错误;D、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C。21.树突状细胞(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各种抗原。DC含多个突起,在不同的突起上分布有与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相关的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C是由骨髓中的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B.DC含多个突起,有利于与抗原进行接触C.DC突起上可能分布有与多种抗原结合的受体D.DC对抗原进行处理后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答案】A〖祥解〗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详析】A、DC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A错误;BC、根据题意可知,DC含多个突起,在不同的突起上分布有与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相关的分子,可见DC含多个突起,有利于与抗原进行接触,DC可结合多种抗原,其突起上可能分布有与多种抗原结合的受体,BC正确;D、树突状细胞(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各种抗原,可见DC对抗原进行处理后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D正确。故选A。22.研究人员发现病原体X感染机体后,会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中储存大量记忆T细胞,下图表示实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X是能够引发实验鼠免疫反应的抗原B.实验鼠A能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X,这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C.病原体X会引起实验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病原体X感染图示中的实验鼠B后,记忆T细胞会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X感染的靶细胞【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实验鼠A注射病原体X,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将脂肪组织移植到实验鼠B中,当其感染病原体X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因而不患病。【详析】A、据题干信息“研究人员发现病原体X感染机体后,会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中储存大量记忆T细胞”可知,病原体X是能够引发实验鼠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故病原体X是抗原,A正确;B、实验鼠A在注入病原体X后能够产生大量记忆T细胞,识别和清除病原体X,这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B正确;C、病原体X在内环境中则会引起实验鼠产生体液免疫,病原体X进入细胞后则会引发细胞免疫,C正确;D、病原体X感染图示中的实验鼠B后,记忆T细胞会识别被病原体X感染的靶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新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X感染的靶细胞,D错误。故选D。23.γ疱疹病毒(如EBV)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在EBV感染潜伏期,EBV会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在裂解期却会主动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并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被邻近细胞吞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BV侵入人体后,人体不能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B.EBV侵入B淋巴细胞前,需要辅助性T细胞进行呈递C.在EBV感染潜伏期,EBV抑制宿主细胞凋亡不利于自身增殖D.子代EBV包裹在凋亡小体中可避免与抗体接触,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答案】D〖祥解〗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特异性免疫系统。【详析】A、γ疱疹病毒(如EBV)虽然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但机体能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A错误;B、EBV侵入B淋巴细胞前,需要识别B淋巴细胞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进行呈递,B错误;C、在EBV感染潜伏期,EBV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有利于自身增殖,C错误;D、子代EBV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目的是避免与抗体接触,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D正确。故选D。24.下列人体免疫过程中不涉及特异性识别过程的是()A.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HIV攻击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答案】B〖祥解〗特异性识别是指免疫细胞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特定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免疫反应中,不同的免疫过程涉及的识别机制有所不同。

【详析】A、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的过程,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A不符合题意;B、抗原呈递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抗原呈递细胞可以非特异性地吞噬病原体,此过程一般不涉及特异性识别,B符合题意;C、HIV侵染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HIV能够特异性识别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C不符合题意;D、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需要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上的受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当乙型肝炎病毒(HBV)入侵人体肝脏后,会引起一系列免疫应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细胞1的活化都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B.细胞2分泌的物质为抗体,可与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HBV特异性结合C.图中B细胞只要接受了HBV的直接刺激,就会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细胞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答案】C【详析】AC、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1)的分裂、分化,A正确,C错误;B、据图可知,细胞2为浆细胞,分泌的物质是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HBV属于抗原,故可与之特异性结合,B正确;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分泌的物质,与免疫应答、调节,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细胞因子、溶菌酶、抗体等,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6.急性肠炎通常需要通过注射头孢类药物来治疗以消除炎症。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①~③为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类药物治疗炎症时,药物首先分别进入的体液为图1中的_____和_____;图1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填序号)(2)严重腹泻时,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血浆渗透压可能会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3)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图2为酒精代谢示意图。已知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简述使用头孢类药物需要忌酒的原因;_____。【答案】(1)①.①②.②③.②(2)①.下降②.无机盐和蛋白质(3)头孢类药物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肝脏中的乙醛不能转化成乙酸,乙醛积累在肝脏中会导致肝细胞中毒〖祥解〗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体血浆近中性,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小问1详析】据图可知,①为组织液,②为血浆,③淋巴,肌肉注射头孢类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①组织液中;静脉滴注头孢类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②血浆中;图1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②血浆。【小问2详析】严重腹泻时,机体会丢失水和无机盐,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血浆渗透压可能会下降;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小问3详析】使用头孢类药物需要忌酒的原因是头孢类药物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肝脏中的乙醛不能转化成乙酸,乙醛积累在肝脏中会导致肝细胞中毒。27.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下图表示神经系统中5-HT的释放及代谢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据题意可知,5-HT是一种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引起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2)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数量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10只0.69模型组10只0.99由表中的结果分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比正常人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结合题图,尝试提出治疗抑郁症的对策:_____(答出1点)。【答案】(1)①.兴奋性②.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①.抑郁症患者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高,5-HT的回收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②.减少突触前膜上SERT的数量,抑制5-HT的回收;降低单胺氧化酶的数量或者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祥解〗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小问1详析】据题干信息“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可知,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引起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小问2详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比正常人低的原因可能是抑郁症患者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高,5-HT的回收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结合题图可知,治疗抑郁症的对策有减少突触前膜上SERT的数量,抑制5-HT的回收;降低单胺氧化酶的数量或者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等。28.雌二醇是一种性激素,属于雌激素中最主要且活性最强的类型。雌二醇水平的测定可以帮助判断卵巢功能、预测妊娠结局以及协助诊断如黄体(黄体为卵巢的一部分)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雌二醇的分泌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通过垂体对卵巢分泌的雌二醇进行调节,这种分层调控属于_____调节。雌二醇在作用于靶细胞时,能以_____方式跨膜运输。(2)胰岛素在抑制血糖来源方面的作用是_____。(3)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患者往往会出现卵巢功能异常,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机体分泌的胰岛素水平降低导致_____,影响到卵巢的功能;同时卵巢功能的异常使雌二醇分泌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导致黄体生成素分泌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进一步加深对到卵巢功能的影响。【答案】(1)①.分级②.自由扩散(2)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3)①.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②.减少③.减少〖祥解〗分析题图: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受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分级调节。【小问1详析】下丘脑通过垂体对卵巢分泌的雌二醇进行调节,这种分层调控属于分级调节;雌二醇为脂溶性物质,故能以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小问2详析】胰岛素在抑制血糖来源方面的作用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来源。【小问3详析】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卵巢功能异常,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机体分泌的胰岛素水平降低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影响到卵巢的功能;同时卵巢功能的异常使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进一步加深对卵巢功能的影响。29.体温调定点指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正常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机体感染流感病毒产生的致热性细胞因子会导致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升,从而引起机体发热。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从产热和散热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2)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此时,_____感受器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通过_____使机体产热增加。另一方面,促进_____(答出2种)等激素分泌,使肝脏及其他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导致产热增加。(3)药物X是一种常用的退热药,为了验证该药物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实验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小鼠处理成发热模型小鼠,丙组小鼠处理成发热模型小鼠并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测定三组小鼠的体温,均高于正常体温。②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小鼠和丙组小鼠分别注射_____。③测定三组小鼠的体温,预期结果为甲组小鼠体温不变,乙组小鼠_____;丙组小鼠_____。【答案】(1)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2)①.冷觉②.骨骼肌战栗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3)①.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X②.体温下降③.体温不变〖祥解〗人体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而这种恒定使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