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卷(全解全析)_第1页
拔高卷(全解全析)_第2页
拔高卷(全解全析)_第3页
拔高卷(全解全析)_第4页
拔高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天津专用)拔高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九上全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理查德·迈尔斯指出,古埃及的国王在国家的日常运作中起决策作用,而且还为宇宙和地球的秩序提供保证。这反映了古埃及(

)A.统治非洲大陆 B.采用集权制度 C.推行等级制度 D.推崇民主政治【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古埃及的国王在国家的日常运作中起决策作用,而且还为宇宙和地球的秩序提供保证”可知,古埃及国王掌握国家权力,实行集权制度,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古埃及统治非洲,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古埃及推行等级制度,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古埃及推崇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图所示《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意在(

)第196条若自由民毁坏贵族的眼睛,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第198条若贵族毁坏平民的眼睛,应赔偿-米纳白银。A.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提高奴隶的政治地位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若自由民毁坏贵族的眼睛,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第198条若贵族毁坏平民的眼睛,应赔偿米纳白银”可知,该规定强调对奴隶的残酷惩罚,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是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是对奴隶的残酷惩罚,旨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奴隶没有政治地位可言,排除B项;材料中的规定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实行的是奴隶制统治,没有建立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3.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阿拉伯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亚非文明【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材料中“陆地和海岛居民”“自然资源极其匮乏”“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等信息的只有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且以民主政治著称于世。根据题意,C项正确;阿拉伯文明、亚非文明都不属于欧洲的西方文明,排除AD项;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由此可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C项。4.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沿道路地区的所有者应沿道路构筑围墙,假如他们未曾用石头捣固道路,则可在任何地方通行驮载的牲口。这一规定说明该法(

)A.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倾向 B.有利于私有财产的保护C.体现对奴隶主利益的维护 D.旨在维护帝国统治秩序【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沿道路地区的所有者应沿道路构筑围墙,假如他们未曾用石头捣固道路,则可在任何地方通行驮载的牲口。”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体现出古罗马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倾向,A项正确;有利于私有财产的保护,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对奴隶主利益的维护,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5.“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仍然4年一闰,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上述材料反映了(

)A.罗马历法的起源 B.罗马历法的不断完善C.罗马历法的作用 D.罗马历法与宗教的渊源【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但是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可见材料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历法也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罗马历法的起源或作用,而是反映了罗马历法不断完善的历程,排除AC项;题干虽然涉及罗马教皇对历法进行改革,但只是对应题干的部分意思,题干的主旨是反映罗马历法不断完善的历程,不是说明罗马历法与宗教的渊源,排除D项。故选B项。6.它使法兰克王国在封建贵族内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提高了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A.庄园法庭的出现 B.封君封臣制 C.大学的兴起 D.种姓制度【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它使法兰克王国在封建贵族内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因此封君封臣制使法兰克王国在封建贵族内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提高了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B项正确;庄园法庭设立于庄园内,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与题干中“提高了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不符,排除C项;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与题干“法兰克王国”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图像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像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封臣宣誓效忠封君

僧侣、骑士、农民

一个庄园的图解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封臣宣誓效忠封君”是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到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一个庄园的图解”反映的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庄园,庄园的耕地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故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B项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排除ACD项。故选B项。8.下面是中世纪大学教学情况,从表格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大学教学情况1210年巴黎教会宗教会议决定不准大学师生公开或私下阅读阿维罗约斯的《评注》1215年教皇使节训令巴黎大学,禁止阅读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的著作A.中世纪大学教学内容受教会的限制 B.巴黎大学十分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C.教会厌恶阿维罗约斯和亚里士多德 D.这些著作不符合大学师生们的喜好【答案】A【详解】根据“巴黎教会宗教会议决定不准大学师生公开或私下阅读”“教皇使节训令巴黎大学,禁止阅读”可知,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受到教会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巴黎大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排除B项;教会限制阅读阿维罗约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无法体现教会阿维罗约斯和亚里士多德,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这些著作是否符合大学师生们的喜好,排除D项。故选A项。9.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经济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闭关自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拜占庭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B.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状况C.拜占庭帝国兴起的原因 D.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经济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闭关自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拜占庭帝国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导致拜占庭帝国衰落,材料是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对许多西方国家、东欧和中欧以及俄罗斯的宗教、艺术、建筑和法律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对世界的影响,排除A项;拜占庭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本社会,帝国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材料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状况,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始于罗马分裂,东罗马帝国就是日后的拜占庭帝国,材料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兴起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0.《作坊里的日本》里写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日本在“第一位老师”影响下进行的重要改革(

)A.使日本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效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C.标志着日本从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使大和政权实现了统一【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7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几次了日本统治者。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唐朝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是在大化年间进行的,因此称为“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日本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项正确;日本仿效的是中国唐朝制度,排除B项;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打败了平氏武士集团,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排除C项;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排除D项。故选A项。11.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信奉并传播伊斯兰教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帝国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信奉并传播伊斯兰教,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没有建立并完善民主政体,排除C项。故选D项。12.“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手工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人文主义的兴起C.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 D.工业革命的兴起【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并依据所学可知,中世纪末,庄园经济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农村出现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手工工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即生产的资本主义化,A项正确;人文主义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排除B项;此题意在强调生产领域的资本主义化,而非对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进行评价,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市民阶层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3.彼特拉克在《歌集》中写道:“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这里是那邪教徒的寺院,引人邪途的学堂。”这反映出作者(

)A.提倡探索人与大自然的奥秘 B.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C.号召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这里是那邪教徒的寺院,引人邪途的学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代表,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材料内容反映了彼特拉克猛烈抨击教廷的黑暗,说明他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无法得出相关的结论,排除A项;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借助方式,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彼特拉克批判教廷的黑暗和陈腐说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方面的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14.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玉米和马铃薯开始在欧、亚、非大陆传播;16世纪时,玉米在欧洲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粮食作物;17世纪时,玉米已经传遍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的开展 D.欧洲饮食的变化【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玉米和马铃薯开始在欧、亚、非大陆传播……17世纪时,玉米已经传遍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能传播到其它大洲,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B项正确;丝绸之路没有到达美洲,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与物种的交流无关,排除C项;欧洲饮食的变化是玉米和马铃薯传播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5.“……经过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终于发现了陆地。这个救世主拯救了刚刚兴起的欧洲,但是也许在改变历史的同时,也给其他大洲带去了灾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拯救了欧洲”是指(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C.为欧洲带去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打开了通往东方的航道【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此后欧洲对美洲进行了殖民掠夺,从而为欧洲带去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对于欧洲的意义,而非对于世界的意义,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实现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排除B项;哥伦布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并没有打开通往东方的航道,排除D项。故选C项。16.14-17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的欧洲发展阶段是(

)A.走向近代 B.进人中世纪C.开启民主进程 D.揭开殖民帷幕【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4-17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世界进入近代。因此题干描述反映欧洲发展阶段是走向近代,A项正确;欧洲中世纪是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欧洲民主化的进程,新航路开辟揭开了欧洲殖民掠夺的帷幕,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17.这是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目的在于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该贸易形式是指的是(

)A.掠夺矿产 B.倾销商品 C.抢占土地 D.贩卖黑奴【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描述“目的在于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在18世纪中期繁荣,并在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可以判断这种贸易形式与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经济需求和英国的贸易关系有关。根据所学知识,这种贸易形式就是指的贩卖黑奴,“绕圈子”贸易是指“三角贸易”,它使得非洲失去近亿精壮劳力,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掠夺矿产,而且这个选项与保持贸易平衡和满足经济需要的目的不符,排除A项;倾销商品可能会破坏贸易平衡,与材料中的目的不符,排除B项;抢占土地与保持贸易平衡和满足经济需要的目的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18.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里的“收效最好”主要体现在(

)A.以和平方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传统C.以和平手段巩固了国王的统治 D.终结了土地贵族大权独揽局面【答案】A【详解】根据“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迎立威廉和玛丽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以和平方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A项正确;BD项无法体现“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排除BD项;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国王的权力被削弱了,排除C项。故选A项。19.保守主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政治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反对激进变革,但并不一味守旧,而是主张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发秩序的自然演进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下列符合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的文件是(

)A.《共产党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保守主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政治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反对激进变革,但并不一味守旧,而是主张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发秩序的自然演进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保留了君主制,但是通过法律限制了国王的权利,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符合保守主义政治理念,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主张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与保守主义不符,排除A项;《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与保守主义不符,排除C项;《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与保守主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全球通史〉中写道,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13个殖民地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这场革命和新学说指(

)A.法国大革命

人民主权 B.美国独立战争

三权分立C.光荣革命

人民主权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权分立【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75年到1783年,美国进行了独立战争,之后,1787年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将启蒙运动的学说付诸实践,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项正确;材料是说,在英国的13个殖民地爆发了一场革命,法国是独立国家,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A项;材料是说,在英国的13个殖民地爆发了一场革命,不是说英国本土,排除CD项。故选B项。21.“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D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排除A项;宗教改革时期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并不能驾驭自然,排除B项;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22.1793年、1794年、1796年,起草者先后将三种文本交立法机构讨论,均未获通过。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于1801年1月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并正式公布实行,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材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A.成为欧洲国家的立法蓝本 B.保留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C.制定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性 D.重视平等性和契约精神【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起草者先后将三种文本交立法机构讨论,均未获通过。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于1801年1月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拿破仑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为此召开多次会议,持续多年时间才制定了《拿破仑法典》,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制定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性,C项正确;“成为欧洲国家的立法蓝本”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宣传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因此“保留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重视平等性和契约精神”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3.下表数据来自《全球通史》,此时间段英国财富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革新 B.海外掠夺的暴增C.工业革命的促进 D.对外战争的获胜【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750年——1865年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段,蒸汽机诞生开启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升,经济自然高速增长。典型的例子比如纺织业和煤矿在蒸汽机器的帮助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进程,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让经济飞速增长。依据以上所述,“此时间段”英国财富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促进,C项正确;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故政治制度的革新只是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排除A项;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排除B项;对外战争的获胜,加速了英国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同样,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24.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珍妮机的广泛使用【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来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C项正确;从1760年到1850年间,是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排除A项;1850年,英国已确立工厂制度,“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表述错误,排除B项;世界市场对原棉数量的需求,是珍妮机等生产技术改进和发明的动力,排除D项。故选C项。25.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可用于阐释(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出版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71年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A.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B.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涨C.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D.欧洲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可用于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宪章运动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但是工人运动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后来又创作了《资本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宣告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A项正确;英国宪章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运动,排除B项;英国宪章运动主要是争取普选权,并没有明确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欧洲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8分,28题14分。26.(18分)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材料二:《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判断颁布这部法典出自于哪里?法典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什么地位?(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制定带来什么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2分)(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人类法治建设历史的认识。(2分)【答案】(1)出自于:古巴比伦(或两河流域)。真正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6分)(2)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罗马习惯法的传统。影响: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有利于维护平民利益;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8分)(3)目的:巩固皇权(或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2分)(4)认识:人类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言之有理即可)(2分)【详解】(1)出自于:据材料一“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真正目的: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背景:据材料二“《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可知,《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影响:《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据材料三“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4)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法治发展的历程、作用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如人类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依法治国。27.(18分)西欧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九年级(一)班同学以“封建制度的逐步瓦解”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呈现笔记——城市•兴起】(1)一组同学整理了课堂簿记。根据下面的笔记摘要,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的历史价值,并分析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4分)时间:10—13世纪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结果: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成为自由城市时间:12—13世纪地点:西欧大学谚语:“最美好的花朵”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任务二【解读史料——经济・推动】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他们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拼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乡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二组同学搜集到以上史料。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名称,并简述这一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的影响。(4分)(3)概括当时欧洲生产经营方式变化与社会结构变化之间二者的关系。(2分)任务三【构建思维导图——思想・奠基】(4)三组同学绘制了一副思维导图。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结合相关史实,以“解放进步”为题,写一篇150字的小短文。(8分)【答案】(1)历史价值: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原因: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教会为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4分)(2)名称:租地农场。影响:推动了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使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本;开始改变中了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4分)(3)关系: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指庄园制度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这一过程中蕴含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这种变化又促使生产和经营方式更深入的变革,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2分)(4)主题: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论述: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采取复兴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方式,涌现出了先驱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他们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总结: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解放进步的思想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8分)【详解】(1)历史价值:依据任务一的笔记摘要中的“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可以得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的历史价值是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原因: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是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教会为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2)名称:依据任务二的史料中的“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他们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名称是租地农场。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租地农场推动了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使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本;开始改变中了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3)关系:依据任务二的史料中的“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乡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可以得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当时欧洲生产经营方式变化与社会结构变化之间二者的关系是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指庄园制度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这一过程中蕴含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这种变化又促使生产和经营方式更深入的变革,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