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展史_第1页
手足口病发展史_第2页
手足口病发展史_第3页
手足口病发展史_第4页
手足口病发展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病发展史演讲人:日期: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历史回顾病原学研究进展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更新治疗手段及药物研发动态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政策目录01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定义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病原学定义与病原学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易感人群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播方式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季节性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发病率和疫情严重程度因地区而异。地区性流行病学特点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主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临床表现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进行综合判断。诊断依据需与水痘、疱疹性咽峡炎、口蹄疫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加强环境消毒和通风换气,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等。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手足口病虽然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少数患儿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减轻疫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措施与重要性02手足口病历史回顾03早期研究在疾病发现初期,医学界对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等进行了初步研究。01初期症状观察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包括口痛、厌食、低热等,随后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02命名由来因患者手、足及口腔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而得名“手足口病”。早期发现与命名手足口病自发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多次爆发流行,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均有报道。其中,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人口密集的国家。流行病史及地理分布地理分布流行病史重大疫情爆发历史上曾发生多起手足口病大规模爆发事件,导致大量婴幼儿感染,部分重症患儿甚至死亡。疫情控制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防控措施的加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得到控制。重要疫情事件回顾初期防控措施早期手足口病的防控主要依靠隔离患者、消毒环境等措施。疫苗研发与应用随着疫苗的研发成功和广泛应用,手足口病的预防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防控策略目前,手足口病的防控已形成了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改善等在内的综合防控策略。防控策略演变03病原学研究进展肠道病毒种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等,目前已知有71个血清型。肠道病毒特点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无包膜球形颗粒,直径24~30nm,呈圆形或六角形,表面有壳粒,呈不规则排列。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在宿主细胞胞质内繁殖,耐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对高温、干燥、紫外线等敏感。肠道病毒种类及特点CoxA16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人类疱疹病毒的一种。该病毒对热、紫外线及干燥环境敏感,不能耐受酸性和碱性环境。CoxA16的生物学特性CoxA16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等。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CoxA16的致病性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研究VSEV71同样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该病毒对热和干燥环境敏感,但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期存活。EV71的致病性EV71感染可引起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EV71的生物学特性肠道病毒71型(EV71)研究其他相关病毒研究进展其他肠道病毒除了CoxA16和EV71外,其他肠道病毒如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但相对较少见。这些病毒在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方面与CoxA16和EV71有所不同。新型肠道病毒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肠道病毒被发现和鉴定。这些新型肠道病毒在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播中可能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对它们的研究还相对较少。04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更新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典型临床表现概述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疑似病例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0102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病原学检查中任何一项阳性表现者可确诊。诊断标准更新及意义鉴别诊断主要与疱疹性咽峡炎、风疹、水痘等疾病进行鉴别。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并发症处理对于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心肌炎患者,应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等药物治疗;对于肺水肿患者,应给予吸氧、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对于无菌性脑膜脑炎患者,应给予降颅压、止惊、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鉴别诊断与并发症处理05治疗手段及药物研发动态

对症治疗原则和方法发热处理针对手足口病患者常见的发热症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患者体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口腔护理针对口腔溃疡和口痛等症状,采用口腔喷雾剂、漱口液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皮疹处理对于手足口病患者出现的皮疹,采取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防止皮疹扩散和继发感染。研究针对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阻断病毒复制和传播途径来达到治疗目的。病毒抑制剂探索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以应对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广谱抗病毒药物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工作,以期通过预防接种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重症率。疫苗研发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免疫调节剂应用前景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机体对肠道病毒的抵抗能力,从而减轻病情和促进康复。免疫增强剂探索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来达到治疗手足口病的目的。免疫调节药物根据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特点,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疹等功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手足口病,以期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治疗探索与实践06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政策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进食前、如厕后等关键时刻。强调手卫生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者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保持餐具清洁。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123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严格晨检制度对玩具、餐具、便器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消毒措施向家长和儿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开展健康教育托幼机构卫生管理要求疫苗接种政策推广情况疫苗研发历程介绍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背景、过程和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