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副词重叠现象研究目录TOC\o"1-3"\h\u22597目录 I26148摘要 III24002关键词:副词重叠;语法意义;语义功能;归因 III14931Abstract IV25720Keywords IV4211引言 121166一、副词重叠的定义与范围 326987(一)区分两对概念 3156411.副词重叠式和重叠式副词 3107042.语法重叠和副词叠用 524088(二)副词重叠的范围 6319751.副词重叠范围的确定 6114482.副词重叠的兼类情况 831483二、副词重叠的类型 912223(一)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副词重叠 10186191.单音节副词重叠 10220432.双音节副词重叠 1027250(二)副词的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 1126550(三)副词重叠的自由与黏着 1112804(四)副词重叠的次类归属 1231228三、副词重叠的语义分析 139689(一)义项减少 13280661.将将 13287002.常常 1426461(二)义项增多 1484421.苦苦 149502.万万 149151(三)语义的分化 15179481.好好 1515462.早早 151505(四)语义的“等同” 15269881.语义的轻与重 16286152.语义的强与弱 16315333.语体的文与白 1710565四、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与产生的原因 1727406(一)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 18191211.副词重叠的形成与发展 18248932.副词重叠的成熟与繁荣 1920460(二)副词重叠现象产生的原因 20135321.语言的内部原因 20233662.语言的外部原因 2217590五、结语 2321079参考文献 25致谢26摘要: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变化表义功能的重要语法手段,学界对于重叠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对于实词的研究,而对于虚词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副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虚词词类,对副词重叠现象的研究可以对整个词类重叠系统进行补充与完善。本文主要从宏观上,采用共性与个性、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副词重叠现象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介绍了副词重叠的定义标准、范围确定、类型划分三个争议较大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副词重叠后多种语义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对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副词重叠现象的出现进行内外归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说明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现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因为对副词重叠现象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副词重叠,但是又不局限于副词重叠,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汉语重叠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人们的语言规范性意识。关键词:副词重叠;语法意义;语义功能;归因引言重叠是一种一直为大量学者所关注的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以往学者们对副词重叠现象的研究较困难的原因是副词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以至于学界对于副词重叠难以精确研究。但副词的重叠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语言的表义程度、使用的规范性等,所以,现代汉语中副词的重叠现象是非常需要关注和学习的。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的薄弱点、热点和重点,首先明确研究的对象是副词重叠而不是重叠式副词,对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的定义、范围、类型、语义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且,依托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现象的形成动因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解释。到目前为止,关于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现象的探究达到了必然的广度和深度,但各家分歧仍然很大,如能重叠的副词有多少个,统计的范围并不一致;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副词重叠标准和分类界定;目前副词重叠的研究以单音节为主的理论多于双音节;缺乏深入探讨其根源、共时和历时的结合研究等。本文研究主要针对上述问题,从副词重叠的定义的明确、范围的确定、类型的划分、语义的分析、来源与发展的探索、形成原因的探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学者们对于副词重叠现象的研究争议主要是副词能不能进行重叠的问题,即副词重叠是否就是基式的问题。王松茂、郭翼舟等学者认为副词不能进行重叠,如“渐渐”等形式就是副词原来的形式,不存在副词重叠式一说。持这类想法的学者认为该类副词的双音形式与单音形式无语义上的变化,双音形式并不是由单音式重叠而来的,如“渐渐”并不是由“渐”重叠而来的。与此观点相反的则是“副词可以重叠”,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丁声树、朱德熙。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后期,关于副词能否进行重叠的争论,学者们一致认为副词可以重叠。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范围和分类、分布和特征、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在微观层面,如孙太来认为程度副词“最”没有重叠式,而王群生则认为程度副词“最”有其对应的重叠式“最最”,两位学者对于副词重叠设立的标准不同,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学者们基于更大的范围,从副词重叠的分类、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学者有段业辉、王继同等;对于单音节副词基式和重叠式的异同,张谊生、宋艳丽等学者进行了论述。前辈学者们在副词重叠现象的微观与宏观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副词重叠的类型和范围划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在范围和分类方面,各学者对副词重叠划分的范围不同,如尹钟宏则根据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分类表》,对其中80个副词的重叠式进行了统计。副词本身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类,要对其进行精确统计尚存在较大困难,所以各家对于副词重叠的划分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统一的标准。对于副词重叠的分类,张谊生的四分法在学界获得普遍认同。在副词重叠的分布和特点上,学者们主要在句中位序、后缀、音节搭配和否定式这四个方面做出了贡献。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总结出副词基式和重叠式具有紧贴被修饰的谓语的特点;位于表示方式和状态的其他状语前;放在介词短语之前;位于句首充当句首状语;在易位句中充当后置状语。在后缀方面,学者们都注意到副词基式与重叠式带不带“地”的问题,杨德峰总结出带“地”是因为副词与谓语的概念距离较远。在音节搭配方面,学者们在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搭配自由和搭配限制的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对副词重叠的否定形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较少,仅有齐沪扬、王继同、尹钟宏等人。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学者们都一致认为副词重叠式比基式的语义更重,王继同认为这种语法意义与“级”有关,赵芳认为这种语义的变化体现着“度量”的变化。段业辉认为,副词在语用上重叠式与基式的区别表现在“语气递增式”、“语气递减式”两个方面;华玉明则提出“强化式”和“弱化式”。总的来说,学者们都认为副词基式多用于较为严肃的语境中,重叠式多用在氛围较轻松的语境中。综上可见,学者们在副词重叠宏观与微观、范围与分类、分布与特征、语义与语用方面均有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广度还有待开拓,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提高,研究的角度还有待更新。有鉴于此,本课题拟在继承先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先进的语言思想,用共性与个性、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的副词重叠做一个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以一定程度的补充完善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的系统。对副词重叠现象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汉语重叠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本课题正文主要从四个层面对副词重叠现象展开研究。分别为:副词重叠的定义和范围、副词重叠的类型、副词重叠的语义分析、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与形成原因。内容和结构的布置与安排如下:设定符合副词重叠的定义标准与明确副词重叠的范围。首先,分类并举例说明副词重叠式与重叠式副词、语法重叠与副词叠用的区别,明确本文讨论的对象并设立副词重叠的标准。其次,划分副词的范围,并根据收集到的语料,进而确定副词重叠的具体条目。对副词重叠的类型进行多维度地划分。明确副词重叠有单音节副词重叠和双音节副词重叠的划分,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的划分,自由和黏着的划分,次类归属的划分,在举例分析中概括副词重叠的共性与个性。在副词重叠与基式的对比中探讨语义的变化。从四个层面分析:义项的缩减、义项的增加、语义的分化以及语义的等同,主要分析副词重叠式和基式表义变化的不同现象。探索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与发展并归结该现象形成的原因。从副词重叠式的形成与发展、成熟与繁荣进行历时角度的分析,分析各个时期副词重叠式的消失与新兴。最后,从汉语的内外两方面因素对副词重叠现象的出现进行归因,明确副词重叠现象产生的动机。一、副词重叠的定义与范围要系统地探究副词重叠现象,第一步要弄清楚什么是副词重叠,哪些副词重叠属于该定义范围内的。下文主要从明确副词重叠的定义与确定副词重叠的范围两个方面来研究,首先要分清两对概念,即弄清本文要讨论的是副词重叠式还是重叠式副词,是语法重叠还是副词叠用,提出副词重叠的定义标准;其次,把本文讨论的副词重叠划分范围,确定副词重叠的具体成员,并排除副词重叠兼类情况。(一)区分两对概念1.副词重叠式和重叠式副词有些学者并不严格区分副词重叠式与重叠式副词,虽然二者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性质却不完全相同。因此,如果要对副词重叠进行细化研究,那么对于副词重叠式和重叠式副词分化思维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1)副词重叠式副词重叠式是指一个词的基本形式是可以重叠的副词,其重叠之后仍是副词。一个词可以重叠,说明重叠式和基式之间既是相互关联的,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副词重叠同理。例如:“刚”有四个义项:a.刚好;b.仅仅;c.才;d.后接“就”,表示两件事紧接。路遥《人生》:“刚能把狐子吓跑!”路遥.人生.[M路遥.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163.路遥.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163.粗粗、苦苦、特特、速速、真真、确确、好好、历历等都处于副词重叠式的范围中。(2)重叠式副词重叠式副词是指一个词重叠之后才成为副词,重叠前的词性并不是副词,即无对应的副词基式,只有对应的非副词基式。笔者归纳了重叠式副词的三种分类:①叠音式重叠叠音式重叠是指组成要素只是单纯地重叠音节,组成成分是固定的,既无法拆开也不能单独使用,更不具有意义的单独性。叠音式重叠词句法功能较少,一般仅作状语修饰双音节谓词,修饰的对象具有特定性。例如:史铁生《病隙碎笔》:“科学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史铁生.病隙碎笔.[M史铁生.病隙碎笔.[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419.史铁生.病隙碎笔.[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342.类似的还有:冉冉、侃侃、孜孜、姗姗等。②叠素式重叠叠素式重叠是指将语素重叠,被重叠的语素不存在对应的基式。如:“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没吃饱”中的“口口声声”就是叠素式重叠,“口口声声”是副词形式,但是“口声”一词单独的的用法没见到,只是单纯地把语素“口声”进行重叠。路遥《人生》:“他后来只听见老景断断续续说”路遥.人生路遥.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443.③叠词式重叠叠词式重叠是指基式是非副词的其他词类,如: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将其重叠变成副词的形式。如:史铁生《我与地坛》:“晚饭草草结束”史铁生.我与地坛[M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400.茅盾.邻家铺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355.类似的还有:齐齐、木木、妥妥等。经以上讨论可知,在一个词可重叠并且重叠后为副词的前提下,判断一个词是副词重叠式还是重叠式副词,可先判断词的基式是否是副词。如果是,则该词重叠后为副词重叠式,如不是,则该词重叠后为重叠式副词。所以,将副词重叠式与重叠式副词混为一谈的做法是不严谨的。本文谈论的是副词重叠式而非重叠式副词。2.语法重叠和副词叠用(1)语法重叠副词重叠是一种在语法上的重叠,并不是副词的单纯堆叠。重叠之后的副词在语法意义大多有了新的变化。对比汪曾祺《大淖记事》:“连拍三四下”汪曾祺.大淖记事[M].江苏:译林出版社,2020:139.汪曾祺.大淖记事[M].江苏:译林出版社,2020:139.莫言.蛙[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116.茅盾.邻家铺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211.(2)副词叠用副词叠用是修辞手法的一种,而非语法手段的一种。即为了强调某种情感,将副词重复使用。例如:王朔《许爷》:“刘会元说别别别惹事”王朔.许爷.上海文学.1992年第四期.中的“别别别”将“别”重叠了两次,是副词“别”的叠用。王朔.许爷.上海文学.1992年第四期.谢湖伟.忆苦思甜四年间,忆当初范大将军不禁潸然泪下[J].华西都市报,2001.谌容.梦中的河[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所以,以上例句中的副词形式并非副词重叠,而是副词叠用。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副词语法重叠的三个标准:一是语法重叠只允许进行一次重叠,第二,语法重叠的词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第三,语法重叠内部一般是不能被中断的。本文讨论的是语法重叠而非副词叠用。综上,本文为副词重叠设立的定义标准是:一个词的基本形式是可以重叠的副词,经语法重叠之后仍是副词的词则为副词重叠。(二)副词重叠的范围1.副词重叠范围的确定历来各学者对副词范围的选定不一,所以出现了统计出的副词重叠式的个数不一的现象。下表是各学者对于副词重叠具体个数的统计情况:表一:各家副词重叠统计情况段业辉(1987)许光烈(1990)张谊生(1997)尹钟宏(2002)李媚乐(2005)赵芳(2008)副词重叠个数733770806584占副词总数的百分比9.75%5%7.26%7.3%9.3%6.47%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家统计的副词重叠个数不一,出现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副词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伴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与旧成员的淘汰,各学者选择和调查副词的范围是不同的,这样统计出来的可重叠数也是不同的。如段业辉(1987)和赵芳(2008)对副词的调查范围的书目并不重合。二是有些学者将没有注意重叠式副词和副词重叠的不同,也没有注意副词的叠用形式,一并归入副词重叠的讨论范围。如:段业辉(1987)重叠了毫无意义的音节“冉”,又把它归入副词重叠中。许光烈(1990)将副词叠用“永远永远”也列入副词重叠式中。本研究的副词范围选定为《5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全新版,2015版),对副词的选定范围以该词典标注的副词为准,据统计该词典共有893个副词,其中单音节副词316个;双音节副词563个;三音节副词13个;四音节副词1个。根据所搜集到的语料,统计出能够重叠的副词共有71个,其中单音节副词重叠式有53个,占副词总数的5.94%;双音节副词重叠式有18个,占副词总数的2.01%。表二:《50000现代汉语词典》副词及副词重叠统计情况副词个数可重叠个数占副词总数的百分比单音节316535.94%双音节563182.01%三音节1300四音节100总数893717.95%经整理,本文的讨论可将副词重叠式确定在以下范围内:白——白白常——常常大——大大单——单单刚——刚刚好——好好活——活活渐——渐渐仅——仅仅连——连连屡——屡屡略——略略累——累累每——每每明——明明偏——偏偏频——频频窃——窃窃切——切切恰——恰恰稍——稍稍时——时时偷——偷偷统——统统万——万万微——微微早——早早将——将将各——各各独——独独粗——粗粗顶——顶顶光——光光亟——亟亟苦——苦苦快——快快生——生生特——特特死——死死最——最最忽——忽忽乍——乍乍真——真真定——定定亲——亲亲确——确确正——正正实——实实足——足足在——在在好——好好多——多多历——历历永远——永永远远陆续——陆陆续续急忙——急急忙忙时刻——时时刻刻分明——分分明明早晚——早早晚晚着实——着着实实实在——实实在在委实——委委实实真正——真真正正的确——的的确确干脆——干干脆脆好歹——好好歹歹原本——原原本本轻易——轻轻易易贸然——贸贸然然几乎——几几乎贸然——贸贸然2.副词重叠的兼类情况在讨论副词重叠的过程中,词的兼类情况需要我们注意。词的兼类是指在语法中,一个词可以归于若干个不同的词类或词性之间的兼类关系。在传统的语法分类中,每个词类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和形式特征,然而,有些词在使用中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词类的特征。所以,在本文谈论的副词重叠式范围中,某些词并不单单是副词,其在某些语境下还表现为其他的词性。对词的兼类情况的区分,本文主要根据《5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全新版,2015版)对各词的标注。经分析,得出副词重叠有以下兼类情况:(1)名副重叠兼类鲁锦虹《漂》:“那些天,早早晚晚,社员们从道德门前的街巷里走过”中的“早早晚晚”鲁锦虹.漂[M].北京线装书局,2023.鲁锦虹.漂[M].北京线装书局,2023.迟子建.原野上的羊群[M].外文出版社,2005(01).属于名副重叠兼类的还有:时时、原原本本、时时刻刻、好好歹歹等。(2)形副重叠兼类《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19人民论坛、人民时评、评论员观察》:“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19人民论坛、人民时评、评论员观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102.中的“实实在在”是形容词而非副词,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利益”,其基式是形容词“实在”。陈嘉映《走出唯一真理观》:“你实实在在相信一些什么”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19人民论坛、人民时评、评论员观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102.陈嘉映.走出唯一真理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05).张炜.你在高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属于形副重叠兼类的词较多,还有:白白、大大、好好、分分明明、真真正正、干干脆脆等。(3)动副重叠兼类远月《狼笑》:“我闭上眼睛,定定心神”中的“定定”是动词,修饰名词“心神”,其基式是动词“定”。梁晓声《梁晓声文集》:“乔乔那双黑围棋子般的大眼睛定定地望着乔守义”梁晓声.梁晓声文集梁晓声.梁晓声文集[M].山东:青岛出版社,2015:10169.本文讨论的双音节副词重叠式无动词用法,属于动副重叠兼类的还有:偷偷、切切等。(4)量副重叠兼类厉彦林《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田野里的顶顶草帽或苇笠在浮动”厉彦林.春天住在我的村庄[M厉彦林.春天住在我的村庄[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04).张洁.张洁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9150.本文只探讨副词的重叠,不包括其他词类的重叠。二、副词重叠的类型给副词重叠下定义后,需要进一步对副词重叠的类型进行划分。下文主要从单音节和双音节、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自由和黏着、词类归属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清晰地探讨副词重叠内部的共性与个性。(一)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副词重叠由上文的表2的统计中可知,三音节和四音节副词无重叠形式,故此处重点谈论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副词重叠现象。1.单音节副词重叠单音节副词的重叠式,一般是把副词的基式重叠一次,以AA的形式表现出来。音强上一般为前重后轻,在日常口语中可带儿化音尾,而在较严肃的语体中一般不带儿化音尾。张炜《你在高原》:“历史上记载的那场毁灭人类的大水渐渐落下”张炜.你在高原张炜.你在高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12540.2、双音节副词重叠双音节副词的重叠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两个成分依次各重叠一次,即AABB式;另一种是只对前一个成分重叠一次,即AAB式。在统计的18个双音节副词重叠式中,有16个是AABB式,有2个是AAB式。双音节副词重叠现象,特别是AAB式的现象,相对于单音节副词重叠而言,学者们的讨论比较少。下面以“好好歹歹”、“几几乎”和“贸贸然”为例分析。马识途《马识途文集》:“他的五个孩子好好歹歹都上了学”马识途.马识途文集马识途.马识途文集[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05).又如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李孟汉说着,几几乎要哭出来的样子”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M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文津出版社,2022.(二)副词的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因为汉语不是形态语言,所以构词与构形存在着交织,这就意味着副词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之间的界限相当模糊,以往学者对于两者之间的讨论存在争议。笔者把副词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的划分建立在《5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对重叠词所收录的条目上,词典中已出现的副词重叠式为构词重叠,反之则为构形重叠。据统计,副词的构词重叠共20个,即:常常、活活、渐渐、仅仅、屡屡、略略、累累、每每、明明、偏偏、频频、窃窃、切切、恰恰、时时、统统、万万、微微、在在。双音节副词重叠式均无构词重叠。上述副词的构词重叠,因其重叠式的频繁使用,逐渐凝固成同义词了。例如:在《5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用“偏偏”释义“偏”,可见重叠式“偏偏”使用的频繁。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加强,单音节副词大多出现在书面语中,而其重叠式大多出现在日常的口语中。如:“频—频频”,“频”的结合面比“频频”狭窄,多出现在带有凝固化倾向的四字组合中,如“捷报频传”,而“频频”的结合范围相对较广,能出现的环境也相对较为轻松。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副词的构形重叠会随着双音节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构词重叠。(三)副词重叠的自由与黏着副词重叠的自由与黏着主要是根据基式与重叠式的使用自由度来决定的。跟据其成词状况可将副词重叠的自由与黏着分成以下三类:其一,副词基式可以自由运用,而副词重叠式只是构形形态,不独立成词。对比老舍《离婚》:“可是张大哥永远不瞎炸烟”老舍.离婚[M老舍.离婚[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25.亦舒.玫瑰盛放.“旧欢如梦”辑[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最最、光光、特特、正正、确确、实实等单音节副词重叠式及所有双音节副词重叠都属于这种情况。其二,副词基式和重叠式都可以自由运用,都独立成词,副词重叠式逐渐向构词重叠转化。小桥老树《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1—7)》:“这个会原本不用这样急切”小桥老树.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1—7)[M小桥老树.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1—7)[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2:641.<纵横>30年典藏(1999卷)[M].中国文史出版社.白白、早早、略略、刚刚、仅仅、连连等均属此例。其三,副词基式具有语素化倾向,只能在特定组合中使用,不能自由运用,不能独立成词,而副词重叠式可以自由运用,独立成词。对比叶圣陶《火灾·两样》:“他在那里默叹”叶圣陶.火灾·两样[M叶圣陶.火灾·两样[M].江苏:南京出版社,2020.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2004.类似的副词重叠式还有:频频、恰恰、在在等。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影响,一类会逐渐转化成二类,二类又会逐渐演变成三类。二类的重叠式比一类的重叠式独立性强,三类的基式比二类的基式语素化的程度更深。(四)副词重叠的次类归属副词重叠式具有描摹性、评注性和限定性,所以还可以按语义功能来进行次类划分。描摹性副词主要用以描述情状和方式;评注性副词表明说话人的立场;限定性副词用于表达特定的信息,但表达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和情态又有细微差别。描摹性副词个数最少,有7个,其中单音节副词重叠式有6个,如:偷偷、历历等;双音节副词重叠式只有一个:贸贸然。评注性副词次少,有31个,其中单音节副词重叠式占20个,如:万万、连连、活活等;双音节副词重叠式有11个,如:好好歹歹、原原本本、几几乎等。限定性副词最多,有37个,其中时间副词占9个,如:快快、永永远远等;范围副词占9个如:足足、偏偏等;程度副词占8个,如:死死、最最等;频率副词占8个,如:每每、陆陆续续等;情态副词只有3个,分别是白白、轻轻易易、贸贸然然。在上述分类中,“偏偏”、“刚刚”、“每每”、“连连”可以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同时划分到两个次类中,以“偏偏”为例,既属于评注性副词,又属于范围副词。如“不叫他去,他偏去”,“偏”表示故意跟别人的要求相反的态度。又如“大家都在认真听讲,偏他一个人搞小动作”,“偏”表示范围,意思与“单单”相似。三、副词重叠的语义分析副词的重叠式在语义功能上与基式相比,是有区别的。副词的重叠式是由基式重叠而来,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义发生了变化。据收集到的语料并分析发现,副词重叠的语义变化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义项减少;义项增多;语义的分化;语义的“等同”。(一)义项减少所谓义项的减少,是指副词重叠式指继承了副词基式的部分义项,其他部分并未继承,主要强调继承部分的作用,重叠式的义项较基式的义项有所减少。1.将将“将”有四个义项:a.将要;b.又,且;c.必将发生;d.勉强达到。而“将将”只继承了义项d.勉强达到。鲁迅《药》:“那三三两两的人……将到丁字街口”卢亮.同根相煎何太急风雨飘摇皆浮萍——对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与"被围观的不幸者"的鉴赏[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5(3):1.中的“将”表示“将要”,即“将要到丁字街口”。王蒙《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
70年全稿:1—61卷》:“他不应该对一切美好的与善良的东西将信将疑”王蒙.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1—6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5506.卢亮.同根相煎何太急风雨飘摇皆浮萍——对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与"被围观的不幸者"的鉴赏[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5(3):1.王蒙.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1—6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5506.周兴发.塑造青年灵魂——读贾献文的长篇小说《刘和珍》随想[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04,3(004):156—158.王小波.黄金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67.老舍.四世同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常常“常”有两个义项。分别是:a.时常,常常;b.表示行为或动作的长久。而“常常”只继承了“时常,常常”这一义项。例如鲁迅《彷徨》:“但我常看外国的文章”鲁迅.彷徨[M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从上述讨论可以得出,副词重叠式所继承的义项,一般是现代社会中较常用的部分。属于义项减少的副词重叠式还有:明明、好好、独独、生生、特特、正正等。(二)义项增多所谓义项增多,是指副词重叠式具有基式全部义项的意思,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增添其他义项,使得重叠式的义项较基式有所增多。1.苦苦“苦”和“苦苦”都表示“有耐心地;尽力地”,但是“苦苦”还表示“很痛苦”。“埋头苦练”中的“苦”和欧阳山《苦斗》:“值得你这么苦苦追求”欧阳山.苦斗欧阳山.苦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901.2.万万“万”和“万万”都可以表示“绝对”,但是“万万”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十分”。刘一达《八珍席》:“他万没想到赫二爷能……”中的“万”和《<纵横>30年典藏》:“这是万万办不到的”中的“万万”都可以表示为“绝对”,“万没想到”即“绝对没想到”,“万万办不到”可以理解为“绝对办不到”。杜鹏程《保卫延安》:“给胡先生拟了个万万火急的电报”杜鹏程.保卫延安.杜鹏程.保卫延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277.现代汉语所增加的义项的常用化是这类副词重叠式义项增加的首要因素。类似的还有:刚刚、时时等。(三)语义的分化所谓语义的分化,是指副词的重叠式在语义上与基式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表义功能上,二者之间的差异已经很大。1.好好“好”的义项有三个:a.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或久。如:“好多好多都是”中的“好”。b.用在形容词、动词前面,表明程度。如:张恨水《大江东去》:“笑道好香好香”张恨水.大江东去.[M]张恨水.大江东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刘震云.一地鸡毛[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134.2.早早“早”表示“很久以前”,后常接“已,就”等副词。如张炜《你在高原》:“再说他早就退休了”张炜.你在高原[张炜.你在高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12540.这类副词的重叠式是由形容词而非副词重叠而来,所以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副词重叠。但由于该类词与本文设置的副词重叠的标准相符,所以也将它们归入本文的讨论中。类似的副词重叠式还有:亲亲、定定等。(四)语义的“等同”语义的“等同”是指副词的基式与副词重叠式在语义上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二者在表达效果上却不同。下文将从轻与重、强与弱、文与白三个方面阐述其差异。1.语义的轻与重语义的轻与重,是指在语义上,副词基式与重叠式有轻重之分。一般情况下,副词重叠式的表述效果会重于基式。例如张贤亮《绿化树》:“还时时刻刻带着忌恨嘲讽我”张贤亮.绿化树[M张贤亮.绿化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梁晓声文集[M].山东:青岛出版社,2015:2567.对比郭沫若《沫若自传》:“我们三个人真真正正学起了桃源结拜的故事来了”郭沫若.沫若自传[M郭沫若.沫若自传[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2.赵树理.张来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99.类似的还有:刚刚、稍稍、微微等。2.语义的强与弱语义的强与弱,是指在语义上,副词基式与重叠式有强弱之分。一般情况下,副词重叠式的表述效果会强于基式。梁晓生《人世间》:“他们正想借此机会证明他们的的确确是不容忽视的很有名气的一些年轻人”梁晓生.人世间[M梁晓生.人世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刘春勇."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解读鲁迅的小说《弟兄》[J].荆楚学刊,2007,008(002):30-32,36.“偏要在这时候”中的“偏”和“偏偏要在这时候”中的“偏偏”都有“怎么”之义,即“对该现象的发生的反感”,但是明显“偏偏”比“偏”的语气更强,“偏偏”的表达效果比“偏”更突出,更能表现说话人强烈的不情愿。“偏”和“偏偏”还可以表示“故意与别人的要求相反”,如“让他不去,他偏偏要去”中的“偏偏”比“让他不去,他偏要去”中的“偏”的表达效果更强烈。类似的还有:恰恰、万万、着着实实等。3.语体的文与白语体的文与白,是指副词基式与副词重叠式在语体风格上的差异,副词基式具有较为庄重、正式的语言形式,更注重修辞与表达的精确性,体现文言体的色彩。而副词重叠式具有较为通俗、自然的语言形式,简洁、通顺、易于理解,体现着白话体的色彩。副词基式的文言风格色彩,可以从现代大量的成语中看出,如:大快人心的“大”;明知故问中的“明”;屡教不改的“屡”等等。基式的文言色彩还体现在四字短语中,如:略感不快的“略”;大有可为的“大”;埋头苦干的“苦”;“疼痛稍减的“稍”等等。它们一般是不可以替换为副词重叠式的。副词重叠式则多出现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如:余华《世事如烟》:“如今他屡屡出现在她的梦中”余华.世事如烟[余华.世事如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梁晓声文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正是由于副词基式具有的文言色彩,所以更多的是用在书面语中。相反,副词重叠式带有的白话色彩,因此更多地被用在了口语中。对比曹禺《雷雨》的剧中说明:“舞台渐暗”中的“渐”和人物周冲说的话:“她会渐渐明白我的”中的“渐渐”,显然,将“舞台渐暗”改为“舞台渐渐暗了”则无法体现剧中说明较为庄重的语言形式。同理,将“她会渐渐明白我的”改为“她会渐明的”则人物的语言将不易于理解。那么为什么副词基式与重叠式会有轻与重、强与弱、文与白之分呢?李宇明(1996)认为:“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01):11-20.,将“量”的范畴分为物量、数量、动量和度量。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01):11-20.四、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与产生的原因上文已经分析解决了副词重叠现象的共时问题,那么该现象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呢?这是本部分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对副词重叠现象来源的探讨,就是对该现象在历时方面的深入探究,下文主要从副词重叠的形成与发展、成熟与繁荣两个方面进行解答。经研究发现,副词重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语言的内部原因,还有外部的原因,下文主要从语言的结构类型;韵类机制;类推手段;突出焦点的影响;语用习惯的影响和语言接触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1.副词重叠的形成与发展经研究发现,副词重叠最早的形成是在先秦时期,即上古时期。笔者认为从上古到宋代,是副词重叠现象孕育与成长的时期。例如:“稍—稍稍”。先秦时期“稍”是副词,意为“逐渐”,在《左传·哀公二年》中出现用例。又如《玉篇》中“稍”解释为“渐也”。“稍稍”也在同时期出现,在《战国策·卷十九·赵二》:“稍稍蚕食之”中的“稍稍”表示“渐渐”,也是副词,所以副词“稍”有重叠式“稍稍”。上古形成的副词重叠式还有:常常、各各等。先秦时,副词主要以单音节为主,重叠式还较少,东汉时期已经形成的副词重叠式继续发展,例如“稍稍”的用例逐渐变多。此时也产生了“切切”、“连连”等新出现的副词重叠式。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单音节副词仍然居主要的地位,但是双音节副词也得到慢速发展。较常用的单音节副词重叠式继续发展,例如书中“渐渐”的用例大大增加,如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渐渐诱进说法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2017(09).长阿含经卷第十一第二分阿㝹夷经第十一.隋唐至宋朝是副词变革最大的时期,虽然上古出现的少部分副词重叠式消失了,但是出现了大批量的新兴副词重叠式。屡屡、将将、明明、单单、特特、苦苦、历历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苦”的副词用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诞生,南朝时也有用例,如《世说新语》的方正篇中有“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M世说新语[M].中华书局.\t"/item/%E6%9C%B1%E5%AD%90%E8%AF%AD%E7%B1%BB/_blank"黎靖德.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6.2.副词重叠的成熟与繁荣笔者认为,副词重叠的成熟与繁荣时期是元明清至现代,我国的副词重叠系统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的完善。元明清时期,不仅大量的新兴的单音节副词重叠式开始出现,双音节副词重叠式也在这一时期大量产生。此时,“最最”开始出现,如《八仙得道传》:“实在是人生最最犯不上的算的事呀”无垢道人.八仙得道传[M].凤凰出版社,2008.09.。与此同时,“仅仅”和“顶顶”也开始兴起,如《醒世姻缘传》:“仅仅问了‘遣戍’”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无垢道人.八仙得道传[M].凤凰出版社,2008.09.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崇文书局,2018-01.无垢道人.八仙得道传[M].凤凰出版社,2008.09.王允.论衡[M].中华书局.二南里人.三宝太监临西洋记[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10.随着副词重叠的发展与成熟,小部分的双音节副词重叠式到了现在才出现,如:委委实实、永永远远、好好歹歹等。“委委实实在”在孙见喜的《贾平凹的情感历程》中有用例:“却委委实实是一个闪电”孙见喜.贾平凹的情感历程.。又如蔡康将“永永远远”用在《花烛泪诉人间情》中:“同这个充满苦难的家永永远远地分离了么”孙见喜.贾平凹的情感历程.蔡康.花烛泪诉人间情.(二)副词重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副词重叠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是内外联动的,探究内部因素的同时,外部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1.语言的内部原因(1)语言的结构类型戴庆厦(2000)指出:“一种语言出现某种比较突出的特点,都不是孤立出现的,必然是受该语言结构系统特点的制约而产生的。所以,从语言结构系统特点的分析中,能找出某种语言特点成因的线索。”戴庆厦.景颇语重叠式的特点及其成因[J].语言研究,2000(01):120-127.戴庆厦.景颇语重叠式的特点及其成因[J].语言研究,2000(01):120-127.唐贤清.《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类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韵律机制从上文副词重叠式的来源分析中可知:从上古至汉朝,单音节副词基式多于副词重叠式,可见那段时间的副词重叠式并不占优势,行文或者言语还是以单音节词为主。可见上古至东汉的韵律更倾向于单音。双音节副词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出现,但是韵律还是以单音为主。从元明清时期开始,汉语韵律的双音化趋势开始明显,如双音节副词重叠式开始诞生,单音节副词重叠式大量出现。直至今日,汉语的追求双音化的特点也一直延续。从A式至AA式;A式至AB式;AB式至AAB式和AABB式,从重叠一个音节至重叠两个音节,都是汉语从单音节占优势向双音节占优势的韵律机制的表现。词的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和语法发展的必然方向,双音节化是语言语法系统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双音化趋势不仅体现在副词重叠中,也出现在汉语的其他词汇中。例如:“蹇叔之子与师”左丘明.左丘明.蹇叔哭师.(3)类推手段曹聪孙(1985)曾提出过“类推法”,他认为用已有的模型为基础,可以另外造成和生成一些新的语言成份。曹聪孙.论类推法在语言和语言学中的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曹聪孙.论类推法在语言和语言学中的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突出焦点的影响在句子的表达中,为了重点表明某一重要的信息、主题或现象,我们一般会采取“强调”和“重叠”手段。而“强调”和“重叠”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焦点的影响。试对比“这是使不得的”和“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两个句子,后一句子使用副词重叠式“万万”,表示“十分,非常”,在语气上更重,表现出强烈的强调意味。所以,为了突出“使不得”这一焦点,带有强调意味的副词重叠式“万万”恰好符合这一要求。类似的还有“明明”、“偏偏”等。这一类的副词重叠式的使用使得句子重点更加突出,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从上文的分析可知,汉语是一种强分析性语言,缺乏词形的变化,在“突出焦点”时并不能使用与英语结构一样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语副词发生了新的变形来产生语义的变化和实现量的变化,那就是语法重叠。在表述某个观点时,在没有修饰的情况下几个信息同时出现,这时重点就强调了一次。如果用副词重叠式修饰某个重点,则该重点就被强调了两次。而不同的副词重叠式变化的量不同,因此,在强调两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不同的变化程度。所以,副词重叠式的修饰不仅有语义上的强调,也有形式上的强调。而在突出焦点影响下的副词重叠,满足了人们不同程度的情感需求。2.语言的外部原因(1)语用习惯的影响语用习惯对副词重叠的产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是服务于语用的,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定究其目的都是为了交流的有效与便捷。汉语也是如此,汉语的语法结构会受到语言使用的制约,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则会继续发展,反之则逐渐消退。在古代,单音节词占优势,如“故人不独亲其亲”戴圣.戴圣.礼记·大道之行也.(2)语言接触的作用汉语并不是唯一的语言,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其他语言和汉语的接触也是形成副词重叠式的重要因素。中古时期,汉语与梵语交流密切,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大量传入中国。这些梵文词汇在汉语中被音译为汉字,形成了一批佛教专用词汇。这些词汇很大意义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扩展了汉语的表达能力。汉译佛经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叠式,这对汉语的重叠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梵语中的重叠式十分丰富,随着佛经的传入,这对汉语的重叠式起到了参照作用。例如“在在”就是佛经中的重叠式,而“在在”在汉语中出现的时期是魏晋六朝时,二者在时间上是可以对应的,这也更能解释语言接触的作用。中古的汉译佛经大多是语素和词的重叠,不仅包括所讨论的副词重叠式,还包括名词、形容词、代词等许多新兴的重叠式。随着佛经的不断的传入,渐渐地为更多的群众所接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副词重叠式的延续。五、结语前文笔者主要针对副词重叠的定义与范围、副词重叠的类型、副词重叠的语义分析以及副词重叠现象的来源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明确了副词重叠的定义与范围。严格区分了副词重叠式与重叠式副词;语法重叠和副词叠用。首先,副词重叠和重叠式副词虽然有一定关联,但是性质不完全相同,本文明确谈论的对象是副词重叠式。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摩托车买卖2024年法律文件3篇
- 2025版土地租赁期满及转让中介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3篇
- 个人与个人之间股权转让合同(2024版)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产权分割与共有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储煤场租赁及煤炭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谷颖的离婚协议书c
- 2025年度智能厨房设备升级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中考英语真题
- DL-T573-2021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 绘本《图书馆狮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网络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欧洲食品与饮料行业数据与趋势
-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中职阶段)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 浙江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推荐)
- 目视讲义.的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