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摩擦力1 七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 答案_第1页
3.6 摩擦力1 七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 答案_第2页
3.6 摩擦力1 七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 答案_第3页
3.6 摩擦力1 七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 答案_第4页
3.6 摩擦力1 七下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 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6摩擦力1考点目录考点一、摩擦力的存在,方向与概念考点二、摩擦力的利与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考点三、实验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习题训练:考点一、摩擦力的存在,方向与概念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擦力产生在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会产生摩擦力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有摩擦力产生D.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答案】B【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错

2.(2020七下·湖州期末)小科在游玩意大利比萨斜塔时买了一个斜塔模型,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对模型塔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及方向的分析,正确的是(

)A.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模型塔受到沿塔身向上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处于静止状态,相对桌面没有运动的趋势,因此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而B、C、D错误。

3.(2019•德惠市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A.木块静止 B.木块匀速运动 C.木块匀速下滑 D.木块静止【答案】A【解析】A、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符合题意。B、物体受到拉力作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和地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体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存在相对运动,物体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有下滑的趋势,物体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4.(2019七下·三门期末)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答案】B【解析】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故A错误;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故B正确;

C.因为牙刷做匀速运动,所以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D错误。

5.(2020七下·台州月考)一块三角形木块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而长方形木块A静止在B的斜面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静止在B的斜面上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B的重力与桌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A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于B的重力【答案】D【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由于重力作用,A在B上面时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会产生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错误;

桌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肯定大于B的重力,那么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D正确;

A的重力竖直向下,B对A的支持力跟斜面垂直且向上,二者不在同一直线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6.小敏到商场购物,她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面上匀速上楼(如图),对于小敏受到的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她对踏板的压力和踏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A.小敏站在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也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与扶梯保持相对静止,因此不受力,故A正确,B错误;

因为小敏在水平方向与扶梯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她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

她对踏板的压力和踏板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它们是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考点二、摩擦力的利与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答案】C【解析】脚踏板上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要增大,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要增大,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是减小摩擦.故B错误;车闸与车脚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故用力捏刹车把.故C正确;在转动的部分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但不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2.(2018•重庆)《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答】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B、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3.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答案】B【解析】①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为了防止人走路时摔倒,也要用到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因此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汽车的前进,因此这个摩擦属于有害摩擦;对前轮来说,与地面的摩擦阻碍了车子的前进,因此属于有害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阻碍车轮转动属于有害摩擦。④皮带转动时,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带动了皮带的转动;同时皮带与被动轮之间的摩擦带动了被动轮的转动。若这种摩擦力过小,将会出现皮带打滑的现象。因此说这两者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故②③符合题意。4.(2019•北京一模)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 D.磁浮列车运行时车身与轨道间形成间隙【答案】D【解析】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B、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磁浮列车运行时车身与轨道间形成间隙,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考点三、实验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1.(2020七下·长兴期末)下图是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此实验是根据_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3N,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3)改正错误后,小明完成了探究过程,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1)二力平衡

(2)变大;没有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解析】(1)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此时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摩擦力的变化。当测力计的示数为3N时,木块做加速运动,此时它受到的不是平衡力,即拉力F>f;

(3)分析乙、丙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到结论。【解答】(1)此实验是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那么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变大;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3N,他操作中的错误:没有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3)乙和丙实验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毛巾的接触面更粗糙,因此测力计的示数更大,那么得到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2020七下·越城期末)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步骤一:将铁块挡在木板上,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实验次数质量不同的铁块压力传感器示数(牛)拉力传感器示数(牛)1小5.002.102中5.002.113大5.002.11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1)2.10

(2)实验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

(3)当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相同【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2)钩码的质量比细沙的质量大的多,因此在添加钩码时,质量不是连续的,而是跳跃的,且相邻两次之间的改变量太大,不利于准确的得到测量数据;

(3)分析表格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得到结论。【解答】(1)在第1次实验中,铁块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那么摩擦力f=F=2.1N;

(2)实验中,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理由是:实验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

(3)根据表格可知,当铁块的质量不断改变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几乎保持不变,那么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当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保持不比,那么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最终得到结论:当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相同。3.(2020七下·下城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金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①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棉布、塑料板;②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③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在3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继续滑行至静止时小车速度大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滑行至斜面底端时所需的时间均为t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回答:(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2)由步骤③的信息可知,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下滑,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3)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0,则小车从斜面底端开始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是怎样的?请在图中画出小车从斜面底部开始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答案】(1)3

(2)相同

(3)如图(红线表示)【解析】(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摩擦力,因此受到3个力的作用;

(2)由步骤③可知,每次小车都从同一高度下滑,因此每次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3)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0,那么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而是以到底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和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所示:

4.(2020七下·新昌期末)小明同学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实验器材】氢气充气机(氢气球可充气)、台式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白纸、金属盒、细线若干。【提出猜想】猜想一: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猜想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步骤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如图1),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步骤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如图2),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步骤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用氢气充气机往氢气球中充气,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数据】实验次数金属盒总重力G/N台式测力计示数F1/N弹簧测力计示数F2/N14.84.81.824.83.21.236.44.81.8(1)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____

(选填“压力”或“重力”)。(2)实验中__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白纸。(3)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来改变金属盒总重力的。(4)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答案】(1)压力(2)不需要(3)往金属盒内注入沙子(4)二【解析】(1)如果没有氢气球,那么金属盒对白纸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如果有氢气球,那么金属盒对白纸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和浮力的差,因此可以改变金属盒对白纸的压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金属盒中加入的沙子越多,金属盒的重力越大;

(4)分别将1和2,1和3进行比较,得到滑动摩擦力与金属盒的重力和压力的关系,从而确定哪个猜想正确。【解答】(1)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压力;

(2)无论白纸的运动是否匀速,但是金属盒对它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白纸;

(3)实验中通过往金属盒内注入沙子来改变金属盒总重力。

(4)比较实验1和2可知,当金属盒重力相同时,压力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也就是摩擦力越大;

比较实验1和3可知,当金属盒的压力相同时,金属盒的重力增大,但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摩擦力不变。

最终得到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猜想二正确。

5.(2020七下·萧山期末)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丽所在小组的实验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A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实验中很难控制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她重新设计实验如图乙,当她水平向左加速拉动木板时,待木块A稳定后,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填“<”、“>”或“=”)弹簧秤示数。(2)小丽按图乙,只改变砝码,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实验次数1234砝码重G(N)3579木块G(N)1111弹簧秤示数F(N)0.81.21.62.0(3)实验中,小丽拿掉木块A上的砝码,对木块A、以及对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分别测量,测得截去后的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完整时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4)小张用如图丙的方式来测定滑动摩擦力,但实验屡次失败。在弹簧秤符合实验要求,且不改变木块放置、不换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答案】(1)=

(2)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变量不只是接触面积一个,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4)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作用点向下移,保持和摩擦力在一条直线【解析】(1)她重新设计实验如图乙,当她水平向左加速拉动木板时,待木块A稳定后,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弹簧秤示数。

(2)根据表格可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砝码的质量增大,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增大,那么测力计的示数越大,因此得到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将对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积都同时减小一半,那么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变量不只是接触面积一个,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4)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必须使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摩擦力和拉力F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进意见是: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作用点向下移,保持和摩擦力在一条直线。6.(2020七下·椒江期末)小柯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均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1)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2)小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时,他先将木块切去一半,以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再匀速拉动木块,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小柯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小柯选择了甲、乙实验,甲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1,乙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2,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4)在进行乙实验时,小柯突然想到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于是他加速拉动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3.6N,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答案】(1)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3)D

(4)2.8【解析】(1)比较甲和丙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最后根据控制变量法描述结论;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据此分析即可;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摩擦力就等于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状态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只要是匀速直线匀速状态即可。

(4)首先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判断摩擦力是否发生改变,然后根据乙图确定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答】(1)比较甲和丙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但是接触面种类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因此得到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将木块切掉一块后,木块的重力变小了,它对桌面的压力也变小了,因此小柯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3)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需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可,与速度大小无关,因此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故选D。

(4)根据乙图可知,当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为2.8N,那么此时摩擦力与拉力相等,也是2.8N。当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6N时,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还是2.8N。

7.(2020七下·吴兴期末)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2)在实验过程中,小江同学记录了开始拉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的关系,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图象。在进行实验丙的探究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曲线________(选填“A”、“B”或“C”)来表示。图像中“d”点表示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类型是________。(3)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另一组的小华得出的结论则不同,小华设计的是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受力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华的结论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1)二力平衡(物体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A;静摩擦力

(3)不正确,出现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解析】(1)只有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f;

(2)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对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三个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进而进行判断。将d点的拉力与a点进行比较,确定此时A是否在运动,如果在运动,那么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如果没有运动,那么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解答】(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的依据是二力平衡,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2)丙图和乙图比较,压力相同,丙的接触面更粗糙,所以摩擦力f丙>f乙;乙图和甲图比较,接触面相同,乙中的压力大,所以摩擦力f乙>f甲;那么摩擦力的排序为:f丙>f乙>f甲,因此图像中的曲线A表示丙图。图像中的“d”点的测力计示数小于f丙,那么此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必须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再改变接触面的大小,而小华的实验中出现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因此不正确。8.(2019七下·台州期末)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步骤一:小科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平板小车1,在4秒钟内观察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步骤二:如图丙,用电动机水平向左拉动上表面比小车1光滑的平板小车2,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铁块,读出弹簧测力计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如下表(拉线足够长)。实验次数铁块重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拉力传感器示数/N1401.6240.51.4341.01.2(1)步骤一中1~4秒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2)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示数比步骤一1~4秒时小的原因是________。(3)步骤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有人认为如果加快步骤二实验中电动机的转速,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将增大,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1)2N

(2)压力相同时,小车2的接触面比小车1光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小,根据二力平衡,其受到的拉力也较小

(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4)不同意。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解析】根据乙图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铁块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才等于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铁块对小车的压力=铁块的重力-测力计的拉力,拉力越大,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1)据乙图可知,在0~1s内,小车和铁块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这时铁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拉力增大到2N时,小车相对于铁块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铁块保持静止状态,这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传感器的示数,也就是2N;

(2)两种情况下,铁块对小车的压力都等于铁块的重力,但是小车2比小车1更光滑,因此滑动摩擦力更小,因此: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示数比步骤一1~4秒时小的原因是:压力相同时,小车2的接触面比小车1光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小,根据二力平衡,其受到的拉力也较小;

(3)有人认为如果加快步骤二实验中电动机的转速,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将增大,我不同意,因为: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9.(2019七下·台州月考)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木板表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1平放木板61.22平放木板81.63平放木板102.04平放木板上铺棉布61.85平放木板上铺毛巾63.0(1)a.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________。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2)小明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

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1)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1.4.5(2)2.3;C【解析】(1)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中保持不变的量和改变的量,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