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_第1页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_第2页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_第3页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_第4页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

教师当期梭薛敖嗓

所属系(部):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一

课程:建筑设计基础—

班级: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至年第学期

#•#•考陇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年至年第二学期第1次课

校课班级:_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________年9月1—日

教学章节:第1章建筑和建筑设计

1.1认识建筑

1.1.1建筑的概念

1.1.2建筑的基本属性

1.1.3影响建筑的因素

1.1.4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1.1.5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目的要求:1.了解建筑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熟悉影响建筑的因素。

2.了解建筑的分类与分级,掌握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知识要点:1.建筑的概念

2.建筑的基本属性

3.影响建筑的因素

4.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5.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技能要点:本次课重在给学生建立一个认识建筑的大体概念,掌握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学步骤:1.首先自我介绍及点名,与学生互相熟悉.

2.介绍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及大体内容及学习方法,本节内容在实践中用到的知识技能.

3.开始授课.

教具及教学手段:口授一板书一多媒体相结合

作业布置情况:习题第1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授课教师签名: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开课讲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考核要求考核要求

第1章建筑和建筑设计

第1章建筑和建筑设计

认识建筑

1.11.1认识建筑

1.1.1建筑的概念1.1.1建筑的概念

1.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1.建筑的原始含义

原始人构筑建筑物,是为了寻求或创造一个使人们免受风霜2.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

雨雪和敌兽侵袭的场所。从这个角度上讲建筑首先包含人类生活3.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

需要的成分,即功能成分。4.其他提法。

2.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5.在《房屋建筑学》一书中

的空间认为:建筑是指建筑物与

建筑要围成一定的空间,必然要使用各种物质材料,按一定构筑物的总称。

的技术方法才能形成,但各种空间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

不是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

3.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是由三维的空间实体与时间组成的

统一体

建筑的时间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的存在是

有时间性的。②对建筑的使用具有时间性。③建筑的使用功能具

有时间性。④对建筑的审美具有时间性。

4.关于什么是建筑,还有一些其他提法1.1.2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住人的机器”;“建筑是一部石头⑴.实用性

的史书”等等。这些提法都从不周侧面反映了建筑的不同特征。(2).技术性

5.在《房屋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3).艺术性艺术性

的总称。建筑物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4).时空性

手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5).民族和地域性

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6).社会性

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桥梁、城墙、堤坝等。①.建筑与各种社会制度的

1.1.2建筑的基本属性关系

(1).实用性②.建筑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所以它首③.建筑与各种社会问题的

先是一个实用对象,应具有与其使用功能相适应的空间尺度、合关系

理的室内空间布置、必要的家具设施和良好的物理环境条件等。

(2).技术性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载体。

(3).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主要研究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与特征以及建

筑美学理论、空间和实体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包括建筑的构图、

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花

纹和雕塑以及庭园、家具陈设等,是设计师审美观念的物化,还

往往直接反映了业主或督造者、使用者的艺术情趣。

(4).时空性

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空间)存在来说,建筑的时空特性

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它的实休与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

和时间的统一性。

(5).民族和地域性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地域也有着不同

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气候、地貌、生态、生活人文要素、自然

资源等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如中原大地上封闭而华丽的合院建

筑、江南通透清灵的水乡建筑、黄土高原上淳厚朴实的窑洞建筑,

均充分体现出各自地域中不同的自然特征和人情风俗。

⑹.社会性

①.建筑与各种社会制度的关系

民主制度下的建筑与专制制度下的建筑明显不同。如现代建

筑在民主制度下蓬勃发展,而在专制制度下却被压制,建筑的型

制、屋顶的样式等也都要按等分级,这说明社会制度对建筑的发

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②.建筑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我国传统建筑中反映了封建伦理观念、唯心观念、迷信思

想,如北京四合院反映了我国封建伦理观念;纪念性建筑常常集

中地体现出时代或社会的思想意识特点,它记载着建造者对某些

重大事件、人物等的态度和评价。宗教几乎无例外地给世界民族

的建筑带来过影响,它力图通过建筑现象表现宗教意识。这些都

从一定的角度说明了社会意识对建筑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③.建筑与各种社会问题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映射出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

住宅问题、犯罪问题、社会老龄化问题、就业问题、青少年问题

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建筑业的发展。LL3影响建筑的因素

LL3影响建筑的因素1.建筑功能和建筑类型

1.建筑功能和建筑类型实例:上海大剧院。

建筑物的外部形体是内部功能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如:城2.材料性能、结构、构造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市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文化建筑。因此,不同功能和施工技术

要求的建筑类型,具有不同的内部空间的组合特点,建筑的外部①.混合结构(墙柱梁板结

体型和立面应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正确表现这些建筑类型的性构)

格特征。实例:东京国立博物馆

实例:上海大剧院,该建筑风格新颖别致,透明的水平墙面,②.框架结构

有韵律的垂直线条,有乐感的弯曲屋顶,多功能形体和技术空间实例:广州流花宾馆

的组合来突出了剧院建筑的性格特征。③.空间结构

2.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实例1:杜勒斯国际机场候

①.混合结构(墙柱梁板结构):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机楼,悬索结构

(墙,柱,楼板、屋盖)分别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构成的多种结构形实例2:巴黎国家工业与技

式。最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的混合。这种结构的最大特点术中心陈列馆,薄壳结构

是墙既用来维护、分割空间,又用来承担梁板所传递的荷载,从实例3:北京奥运会国家

而将受到结构的限制和约束。立面处理可通过外墙面的色彩、材游泳中心,ETFE膜

料质感、水平与垂直线条及门窗的合理组织等来表现混合结构建实例4:Habitat67,盒子

筑的简洁、稳重、质朴的外观特征。建筑

实例:东京国立博物馆,主馆建筑为混合结构,四面墙壁由实例5:深圳国际贸易中

混凝土浇筑,坚实厚重,楼身上落盖铺瓦屋顶。心,滑模建筑

②.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较接相连接而成,3.国家建筑标准和相应的

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结构和维护社会经济条件

结构分开。由于J啬体仅起维护作用,其立面开窗较自由,可形成实例:芝加哥橡树公园联

大面积的独立窗,也可组成带形窗,甚至底层可以完全取消窗间合教堂

墙形成完全通透的形式。建筑具有简洁、明快、轻巧的外观形象。4.城市规划及基地环境条

实例:广州流花宾馆,为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与件

客房、门厅等空间组合相配合,不仅平面布局紧凑合理,同时采①.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建

用横向开窗与水平线条的划分。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

③.空间结构:指结构构件三向受力的大跨度的,中间不放起状变化使建筑高低错

柱子,用特殊结构解决的叫做空间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大特点是落、层次分明、并与环境

可以跨越巨大的空间以适应某些特殊的功能需要。融为一体。

实例1: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悬索结构。该建筑大厅屋实例:流水别里

顶每隔3米有一对钢索悬挂在前后两排巨型钢筋混凝土柱墩,钢②.位于城市街道和广场

索上铺屋面板,中部下垂,形成自凹曲线形屋顶。柱墩向外倾斜,的建筑物,建筑造型设计

屋面向上翻起,具有动势,很有气派。要密切结合城市道路、基

实例2:巴黎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陈列馆,屋顶采用了分段地环境、周围原有建筑物

预制的双层双曲钢筋混凝上薄壳结构。双层混凝上壳体借鉴了扇的风格及城市规划部门的

贝波浪状起伏的表而形态,使壳体的刚度大大增加,总厚度仅为要求等。

120mm,实现了用最少材料建造最大使用空间的构想。实例:法国卡里艺术中心

实例3: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建筑的外围形采用似水

泡的透明的ETFE膜,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计而成的,创意十分奇特。

实例4:Habitat67,盒子建筑,该建筑将每一盒子式的住宅

单元都设定为统一的模块,然后预制建造出来,再像集装箱那样

以参差错落的形式堆积起来。

实例5:深圳国际贸易中心,滑模建筑,该建筑为双筒方形

塔式办公楼,筒内设有电梯、疏散梯、卫生间及设备用房。外墙

嵌白色铝板,主楼的垂直条窗与裙房3层高的玻璃幕墙成对比。

3.国家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

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和规模,必须严格

把握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在建筑标准、所用

材料、造型要求和外观装饰等方面要区别对待,防止片面强调建

筑的艺术性而忽略建筑设计的经济性。

实例:芝加哥橡树公园联合教堂,赖特将教堂设计为简洁的

正立方体形状,减小建筑的体形系数,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节省

模板°在材料的使用上选择廉价的混凝土,内外墙面均未修饰,

采用平屋顶,方便经济的施工。

4.城市规划及基地环境条件

①.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起状变化

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并与环境融为一体。

实例:流水别墅,该建筑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

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结合。

②.位于城市街道和广场的建筑物,建筑造型设计要密切结

合城市道路、基地环境、周围原有建筑物的风格及城市规划部门

的要求等。

实例:法国卡里艺术中心,该建筑能够协调基地上各种需求1.1.4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之间的冲突,尊重周边街道宜人的尺度,同时建筑的主立面又能1.1.4.1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够与前广场和梅森卡里神庙的庄严气氛相匹配。建筑的入口立面

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

在虚实关系上恰好与所对的神庙侧立面有着相似的比例关系。

农业建筑

1.1.4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1.1.4.1建筑的分类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1).居住建筑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

(2).公共建筑

性建筑两大类。其中,生产性建筑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

(3),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统称为民用

(4).农业建筑

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2.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

(1).大量性建筑

场,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大型性建筑

(2).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

3.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

物。如:托幼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

分类

建筑;交通建筑;通讯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1).低层建筑

(3).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辅助车间、(2).多层建筑

动力用房、仓贮等。(3).中高层建筑

(4):农业建筑:供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温室、

(4).高层建筑

畜禽饲养场、水产品养殖场、农畜产品加工厂、农产品仓库等。(5).超高层建筑

2.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4.按建筑物主要承重结

(1).大量性建筑:单体建筑规模不大,但兴建数量多,分布构的材料分类

面广的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所等。

(1).木结构建筑

(2).大型性建筑:单体建筑规模大,数量少,耗资多,影响

(2).砖木结构建筑

较大的建筑,如大城市火车站、机场候机厅、大型体育馆场、大

型影剧场、大型展览馆等。(3).砖混结构建筑

3.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

⑴.低层建筑:1〜3层筑:

(2).多层建筑:4〜6层(5).钢结构建筑

(3).中高层建筑:7〜9层(6).其他结构建筑

(4).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

5.按结构形式分类

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它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

(1).砌体结构:

(5).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

(2),框架结构:

4.按建筑物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3).特种结构:

(1).木结构建筑:木墙板、木楼梯、木屋顶。

1.1.4.2建筑的分级

(2).砖木结构建筑:砖石砌墙体、木楼梯、木屋顶。

L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

(3).砖混结构建筑:砖石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面板。

(耐久等级)

(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柱、梁、楼板及屋顶

共分为四级

等承重构件。

一类:5年,临时性建筑。

(5).钢结构建筑:全部用钢柱、钢梁组成承重骨架。

二类:25年,易于替换结

(6).其他结构建筑:生土建筑、充气建筑、塑料建筑等。

构构件的建筑。

5.按结构形式分类

三类:50年,普通建筑和

(1).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

构筑物。

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它包括成结构、石结构

匹类:100年,纪念性建筑

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2).框架结构: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较接相连接而成,构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成承重体系的结构。该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犷和分

高层民用建筑:分为一类

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

和二类。

砖、蛭石、陶粒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民用建筑:分为一、二、

(3).特种结构:是指具有特种用途的工程结构,包括高耸结

三、四级。

构、海洋工程结构、管道结构和容器结构等。

1.1.4.2建筑的分级

1.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耐久等级)

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耐久等级)共分为四级,是根据建

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大小、建筑等级和重要程度来划分,是基

本建设投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耐久等级确定之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后,其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类:5年,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类:25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三类:50年,适用于易于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四类:100年,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耐火等级

的确定,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

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

不应低于一级;

(2)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

应低于二级。

根据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高层民用

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

二类.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

1.1.5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是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统1.5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称建筑的三要素。1.建筑功能

1.建筑功能2.建筑技术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需满足的使用要(1).建筑结构

求。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例如交通建筑要求人(2).建筑材料

流线路流畅,观演建筑要求有良好的视听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3).建筑施工

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等等;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4).建筑设备

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以及人的生理要求。3.建筑形象

2.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

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其中材料是物质基础,结构是

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

设备是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

(1).建筑结构

结构是为建筑提供合乎使用的空间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载

荷,抵抗由于风雪、地震、土壤沉陷、温度变化等可能对建筑引

起的损坏。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柱、

梁板和拱券结构是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钢和钢筋混凝

土是目前所常用的结构形式。此外,还有桁架、钢架和悬挑结构。

(2).建筑材料

砖的出现,使拱券结构得以发展,钢和水泥的出现促进了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高层框架结构和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而塑胶材料则带来了面

目全新的充气建筑。玻璃的出现给建筑的采光带来了方便,油毡

的出现解决了平屋顶的防水问题,而用胶合板和各种其它材料的

饰面板则正在取代各种抹灰中的湿操作。

(3).建筑施工

建筑物通过施工,把设计变为现实。建筑施工一般包括两个

方面: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

装配化、机械化和工厂化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速度,但

它们必须以设计的定型化为前提。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

的民用建筑,正逐步形成了设计与施工配套的全装配大板、框架

挂板、现浇大模板等工业化体系。

(4).建筑设备

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以及电气照明等。这类暖

通、空调都需要一套相应的设备,包括锅炉房、冷冻机房、空气

调节机房以及风道、管道、散热器、送风口、回风口等,它们都

占有一定建筑空间,因此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都应密切的关系。

3.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建筑的观感或美观问题。构成建建筑构图法则:

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1).统一与变化

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①.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

建筑构图法则既是指导建筑造型设计的原则,又是检验建筑统一,例如:埃及金字塔、

造型美观与否的标准。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

(1).统一与变化等。

①.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②.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

任何简单的几何形体如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

球体等,由于它们的形状简单、明确与肯定,很自然取得统一。a.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

例如埃及金字塔、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等。主体,例如中国革命与历

②.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史博物馆

复杂体量的建筑根据功能的要求常包括有主要部分和从属b.以低衬高突出主体,例如

部分,主要体量和次要体量。在外形设计中,应恰当地处理好主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要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使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次衬主,C.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

以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例如悉尼歌剧院

a.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采用对称的手法在建筑中运用

可以创造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外观形象。一般将主要部分在主轴线(2).均衡与稳定

上,从属部分在主轴线的两侧或周围。例如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对称均衡:例如列宁墓

馆,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的中央,不仅地位突不对称均衡:例如湛江市

出,主从关系异常分明,具有庄重、肃穆的感觉。移动通信综合楼

b.以低衬高突出主体:在建筑外形设计中,充分利用建筑功动态均衡:例如古根汉姆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能要求所形成的高低不同,采取以低衬高,以高控制整体的处理博物馆

手法是取得完整统一的有效措施。例如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该建稳定:

筑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①.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比,高低错落、宏伟壮丽。天坛

C.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在建筑造型上运用圆形、折线形②.底层架空,利用悬臂结

或比较复杂的轮廊线都可取得突出主体、控制全局的效果。例如构:例如萨伏伊别塞

悉尼歌剧院,该建筑外形由大平台上的10片巨型壳片组成,各⑶.对比与微差:例如巴黎

种房间隐藏在它的内部。这些壳片如同花瓣似的指向天空,构成圣母院

奇异的造型,与平静的海面相映成辉。(4).韵律与节奏:

(2).均衡与稳定①.重复的韵律:例如北京

均衡是指建筑综合整体的关系,主要形容建筑体型中各部分人民大会堂

的前后、左右之间保持平衡的美感。建筑的均衡感是由视觉造成②.渐变的韵律:例如河南

的,主要表现在体量及其与均衡中心的距离上。根据均衡中心位开封祐国寺铁塔

置的不同,以及时间和空间对人们视角的影响,均衡形式可分为③.交错的韵律:例如西班

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静态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

对称均衡的形式,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强调两侧馆

对称,易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庄严肃穆。例如列宁墓外观为阶⑶.对比与微差

梯状的3个立方体,下大上小,对称均衡、简洁、朴素而庄重。对比:指的是要素之间显

不对称均衡将均衡中心偏于建筑的一侧,利用不同体量、材著的差异

料、色彩、虚实变化等的平衡达到不对称均衡,显得轻巧活泼。微差;指的是不显著的差

例如湛江市移动通信综合楼,该建筑两部分靠3层高圆形大厅联异。例如巴黎圣母院,

系起来,主体高耸敦实的体量与裙房底矮平缓的体量形成对比。(4).韵律与节奏

古根汉姆博物馆,该建筑的体形上大下小的螺旋形体,沉重①.重复的韵律:例如北京

封闭的外貌,不显眼的入口,异常尺度等等,是动态均衡的代表。人民大会堂

稳定是指建筑物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应给人安全可靠②.渐变的韵律:例如河南

的稳定感。处理建筑物稳定的不同手法:开封祐国寺铁塔

①.有较宽大的底面,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如天坛。③.交错的韵律:例如西班

②.底层架空,利用悬臂结构的特性、粗糙材料的质感和浓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

郁的色彩加强底层的厚重感,同样达到稳定的效果。例如萨伏伊馆

别墅,采用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底层三面透空,平面和空间布⑸.比例与尺度

局灵活,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

(3).对比与微差法:

对比:指的是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微差指的是不显著的差①.自然的尺度:例如某住

异。对比可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宅小区。

化;微差则可以借相互之间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谐。例如巴黎圣母②.夸张的尺度:例如南京

院,依靠门窗在形状上的对比与微差,而使得整个立面处理既和中山陵

谐统一又富有变化。③亲切的尺度:例如苏州

(4).韵律与节奏园林建筑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__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

复,使变化与重复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使建筑形体以至细

部可以给人以美而深刻的感受。

①.重复的韵律:一种或几种建筑要素或构件连续运用和有

组织排列所产生的韵律感。例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几十根柱子的

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简单

重复C这种重复构成的连续韵律,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②.渐变的韵律:通过相似形的建筑要素或构件,在体量的

高低、大小、色彩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细、轻重等方面,作

有规律的增减,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例如开封祐国寺铁塔,

运用相似的每层檐部与墙身的重复与变化而形成的渐变韵律。

③.交错的韵律: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如体型的大小,空间

的虚实,细部的疏密等手法,作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的

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

国馆,空间布局和体形组合,运用交错韵律取得的丰富空间。

(5).比例与尺度

“比例”,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①,建筑物的整体或它

的局部,或者局部的某个构件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

②.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尺度”,则是建筑整体和某些局部与人或人们所习见的某

些建筑细部之间的尺寸关系,给人的大小与真实的感觉。

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

①.自然的尺度:是以人体大小来度量建筑物的实际大小,

从而给人的印象与建筑物真实大小一致。常用于住宅、办公楼、

学校等建筑。如某住宅小区。

②.夸张的尺度:运用夸张的手法给人以超过真实大小的尺

度感C常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现庄严、雄伟的

气氛C如南京中山陵。

③.亲切的尺度:以较小的尺度获得小于真实的感觉,从而

给人以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常用来创造小巧、亲切、舒适的气氛,

如苏州园林建筑。

总的来说,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是建筑功能,

起主导作用;第二是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技术对功

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

但在一定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得更加美观。

#•#•考陇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年至年第二学期第2次课

校课班级:编制日期:年月日

教学单元(章节):第1章建筑概沦

单元1.1认识建筑设计

1.2.1设计概念

1.2.2建筑设计的属性

1.2.3建筑设计的特征

1.2.4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25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目的要求:1.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其属性,熟悉建筑设计的特征

2.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掌握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知识要点:1.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其属性

2.建筑设计的特征

3.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4.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技能要点:本次课重在给学生建立二个认识建筑设计的大体概念;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

序,掌握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教学步骤:1.首先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2.讲授本次课.

3.本课总结

教具及教学手段:口授一板书一多媒体相结合

作业布置情况:习题2-3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授课教师签名: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1.2认识建筑设计

1.2认识建筑设计1.2.1设计概念

1.2.1设计概念1设.计

1.设计广义上:是人类有

从广义上来说,设计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的意识活动。从狭义上目的的意识活动。

来说,是人们有目的的寻求尚不存在的事物,或称为发明、创造。设狭义上:是人们有

计与科学的特征不同,科学是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探索其客观规律,目的的寻求尚不存

称其为发现。而设计则创造出籽的人为事物,包括创造物质的产品和在的事物,或称为

环境与创造精神的产品和环境,有时两者兼而创造之。发明、创造。

设计包括设想和计•划,并用文字、图纸和模型等形式表现出来。设计包括设想和计

建筑设计还要包括计算的工作,计算面积、投资及各种经济指标。戈IJ,并用文字、图

2.建筑设计纸和模型等形式表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现出来。

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建筑设计,还要包

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括计算的工作,计

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算面积、投资及各

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种经济指标。

生产和生活环境。2.建筑设计

1.2.2建筑设计的属性建筑设计着重解决

1.建筑设计是创作建筑物内部各种使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创造性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建筑师用功能和使用空间

从狭义来讲,是为人们创造了生活空间;从广义来讲,他为人们创造的合理安排,建筑

生活舒适而和谐的室内外的生活环境。物与周围环境、与

2.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各种外部条件的协

建筑设计既要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要考虑结构与设备的合理,调配合,内部和外

既要适用经济,又要造型美观。此外,建筑要重视和表现建筑的时代表的艺术效果,各

感,强调建筑的文化性,尊重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地质学的内涵;建筑个细部的构造方式

还要群体和谐,充分考虑它所史的环境,使建筑物能与周围自然环境等等。

达成和谐的关系。因此,建筑设计也就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122建筑设计的属

3.建筑设计是工程实践的过程性

建筑设计创作是一项工程设计目的是为了付诸工程实践,是为了1.建筑设计是创作

最终按设计建造起来。因此,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材料、2.建筑设计是一个

场地,时间等各方面的要素,以便设计做到更经济、合理、安全。综合的过程

1.2.3建筑设计的特征3.建筑设计是工程

1.建筑设计是一种图示思维与解决矛盾的过程实践的过程

根据建筑学专业特点,这种逻辑思维需要转换为图示思维,以便

借助徒手草图形式把思维活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并通过视觉反复验证

达到刺激方案的生成和发展。这就形成了建筑学专业独特的图示思维

方式。因此,图示思维是建筑师应具备的特有素质,其熟练程度直接L2.3建筑设计的特

影响到建筑设计过程的速度和最终成果的质量。征

2.建筑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空间环境建构过程1.建筑设计是一种

建筑设计是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宜的人空间环境,大到区域规划、图示思维与解决矛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群体设计、建筑设计,小至室内设计、产品设盾的过程

计等等。因此,建筑师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建筑空间与环境空间的适2.建筑设计是一种

应问题,还要妥善处理建筑内部各组成空间相互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有目的的空间环境

直至推敲单一空间的体量、尺度、比例等细节,更深一层的空间建构建构过程

还需预测它能给人以何种精神体验,达到何种气氛、意境。从空间到3.建筑设计是一种

空间感都是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进行空间建构所要达到的目标。创造生活的过程

(3).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生活的过程1.2.4建筑设计的

建筑设计是人类为多种目的进行的生活创造,赋于空间以生命的内容和程序

建筑设计

关键就是因为纳入了人的因素。建筑师不仅要考虑空间中人行为的正1.2.4.1

的内容

常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和谐,而且综合运用技术、艺术的手段创造出

1.建筑设计

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空间环境。包括总体设计和个

1.2.4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体设计,一般是由

1.2.4.1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师来完成。具

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体内容为:

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筑空间环境

1.建筑设计的组合设计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建筑设计包

⑵建筑空间环境

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一般是由建筑师来完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