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第7页2024-2025江苏省名校协作体12月高一联考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3*16=48分)1.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表明(
)A.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C.以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产生 D.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2.春秋战国时期,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向中原地区聚集。为了争得“正统”地位,他们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争得“诸夏”的身份和地位。这反映了(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了发展 B.多元文化互动加强了中央集权C.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依旧稳固3.下表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该记载可用来研究(
)十七年,攻韩。十八年,攻赵……十九年,□□□□南郡备敬[警]。廿年,……韩王居□山。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廿二年,攻魏粱[梁]。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A.春秋的兼并战争B.秦统一六国 C.战国七雄的形成 D.秦走向灭亡4.如图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A.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C.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D.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5.《汉书·艺文志》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然而先秦诸子虽“各引一端”,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
)著作相关论述《孟子》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吕氏春秋》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A.尊崇天子的意义 B.诸子思想的统一C.社会转型的诉求 D.中央集权的确立6.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该图最能直观反映出该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逐步走向统一政权 B.民族交融达到顶峰 C.南北政权对峙加剧 D.政局持久动荡不安7.下表为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和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岁入总数和岁入钱数统计表。造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种类岁入总数岁入钱数唐玄宗天宝八年钱、粟、绢、棉、布52,300,000+2,000,000+唐德宗建中元年钱、谷27,065,000(包括盐利)10,898,000+A.赋税制度的调整 B.经济重心的南移C.土地买卖的盛行 D.商品经济的发展8.唐朝一位来中国礼偈的梵僧作词:“汉家法度礼将深,四方取则慕华钦。”《旧唐书》记载新罗商人热切搜求中国名著“自云本国宰相每以一金换一篇。”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则强调:“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制,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也。”这些史事说明(
)A.唐朝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C.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力 D.隋唐制度创新深受欢迎9.宋人笔记记载“通州狼山广教寺,在唐为慈航院,在江中山上,……近年江水南徙,山之前后皆陆田。后人又有诗云:昔年船浪,今日马蹄痕。”。据此可推断,宋代农业发展受益于(
)A.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 B.经济重心的持续南移C.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高产作物的不断推广10.“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西夏基本模仿北宋制度,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
)A.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 B.已经被中原文明所完全同化C.交往交流交融并未中断 D.维持了较为持久的和平局面11.明太祖曾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借鉴历代经验 B.提高行政效率C.改革中枢机构 D.加强君主专制12.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年以前谕旨的发布多为“谕内阁”“谕大学士”等,十年后则常是“谕办理军机大臣”,且次数远多于“谕内阁”的次数。这些变化表明,雍正时(
)A.密折制度强化了皇权 B.中枢运行机制发生调整C.内阁被剥夺了票拟权 D.军国事务由军机处裁决13.如表为康熙时期的资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谕荆州将军噶尔汉,令其自将领到兵丁,都要严行禁止侵占市肆要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谕大学士等,财赋出于百姓,凡钱粮查核必须彻底澄清,不额外科派。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议政王会议议决,今海内一统,实现了和平,满汉人民,俱同一体,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政府废除重农抑商政策C.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D.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14.清朝徽商葛士巽,少学书,长大后因家贫弃书行贾,“家既饶,因大治茔墓,经田畴,建庐舍而求名师以课诸子甚严”。这反映了(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传统观念影响深刻C.徽商勤俭致富的精神 D.科举制度不断完善15.程朱理学获得官方推崇后,逐渐失去活力。明朝中期,王守仁主张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渐成分庭抗礼之势。这说明心学(
)A.取代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C.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 D.推动了儒家思想发展16.近代魏源、徐继畲、姚莹等人编撰书籍介绍外洋知识,主要限于欧洲列国史地时事和与军事有关的科技知识,没有对西方文化作全面介绍和理性审度,对于欧美之外的地区介绍甚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编撰活动(
)A.面临守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B.出于抗御外敌入侵的急切需要C.固守夷夏之防的保守观念 D.力图提供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二、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材料二
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西南的吐蕃和南诏、东北的契丹和靺鞨。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使大唐出现了“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的盛世局面。——摘自田宁《武则天与唐朝前期的边疆民族治理》(1)据材料一,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的边疆治理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唐与吐蕃关系”为例对该政策加以说明。(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唐两朝经略边疆的意义。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形势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满人入住中原后,清廷依然采取向周边扩展进取的策略,在占领足够大的疆域之后再按照各地习俗分而治之。清廷视周边民族地区与中原为一体,却在治理政策上有高度的灵活性。如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在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也就是一种遴选当地贵族作为首领的制度,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在藏区实施达赖和班禅为首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此同时清廷又在边疆地区直接派遣将领,如在漠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等,都是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摘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开拓疆域和稳固边疆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19.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察举制度创立的背景和积极作用。(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并依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的弊端。(3)据材料二、三,分析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官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20.明清小说成就显著,有许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说名称部分内容概括《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皇帝的宠臣专权误国,陷害忠良。《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遂安富民汪信之到安庆冶铁,聚集上千人,烧炭、采矿、冶炼一条龙生产,成了大富,连当地官府都与之往来。货币往来皆以白银计。《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江西饶州景德镇制瓷业发达,镇上百姓都以烧瓷器为生,四方商贾,都来载往苏杭到处贩卖。雇工邱大乙、刘二旺同被一个窑主聘为工人,轮流当班。《许蔡院感梦擒僧》陕西王录入学不久,便废业不学,转而从事商贾。有的地区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科举为次。商人归家,只看你得利多少,多则敬爱奉承,少则轻薄鄙笑。提取材料信息,以“小说·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历史联考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BCAACA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BCBDB17.(1)特点: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因俗而治;恩威并施;方式多样;以和平交往为主。(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怀柔与攻伐相结合。说明:贞观十二年,吐蕃松赞干布威胁唐朝,唐太宗派军反击,唐军胜。后松赞干布遣使谢罪、请婚,唐太宗许之,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退,吐蕃趁机扩张。821年,唐朝与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使唐蕃双方的政治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3)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边防,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18.(1)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设置西域都护府;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开发治理。(任答2点)(2)因俗而治(分而治之);高度灵活;加强直接控制。(任答2点)(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边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任答3点)19.(1)背景:西汉初期“贤良”推荐制度的弊端显现,以及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的需求。积极作用: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得更多有才之人得以进入官场;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为平民提供了上升通道,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和凝聚力。(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选拔标准过于主观,易受个人情感和偏见影响;选拔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易于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选拔结果往往偏离实际政治需求,难以选拔出真正具备政治能力和经验的人才。(3)变化:选拔标准从注重门第和品德转变为注重才学和能力:选拔方式从依赖官员推荐转变为公开考试、平等竞争;选拔结果从由官员主观决定转变为依据考试成绩客观判定。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促进了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社会的良性流动和阶层的流动。20.小说·缩影明清小说,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权臣当道,陷害忠良,政治腐败的阴影笼罩朝野,这是明清时期政治现实的真实写照。而《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则描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餐饮业加盟合同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撤销的具体内容
- 2025家居建材采购合同范本
- 高一英语自我小测:SectionⅠ()
- 《2025技术顾问聘请合同书聘请方》
- 2024年秦皇岛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孟州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河南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招聘招聘真题
- 2024年安陆工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综合实践活动《我和水果交朋友》55
- 关羽单刀赴会
- 2020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公共基础组-市级一等奖-(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报告
- 论王安忆小说《米尼》的女性悲剧
- 暂缓执行申请书
- 国际海事组织标准航海通信用语中英文对照
-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讲义
- 药物开发时的晶型研究详解演示文稿
- 幼儿园课件:《不动手打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