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茶陵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茶陵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茶陵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茶陵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茶陵三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面是丁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沸点及熔点如下表所示:

异丁醇叔丁醇

OH

结构简式

沸点/℃10882.3

熔点rc-10825.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6

C.用蒸溜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同一种烯危

2、下列我国科技创新的产品设备在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A.AB.BC.C

3、下列有关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与使用操作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选项ABCD

名称250mL容量瓶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冷凝管

段水

图形水」

配制1.0mol•L

^NaCl溶液,定用酒精萃取碘水

用途与可用于量取

容时仰视刻度,中的碘,分液时,蒸慵实验中将蒸

使用操10.00mLNa£()3

则配得的溶液浓硬层需从上口放气冷凝为液体

作溶液

度小于1.0出

mol,L-1

A.AB.BC.CD.D

4、以下性质的比较可能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H>LiB.熔点Al2O3>MgO

C.结合质子(H+)的能力CO32->CI(yD.密度1-氯戊烷>1-氯己烷

5、0.1mol/L二元弱酸H2A溶液中滴加O.lmol/LNaOH溶液,溶液中的H2A、HA>A?-的物质的量分数6(x)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1.9时,c(Na+)<c(HA)+2c(A2-)

B.当以、a+)=c(H2A)+c(HA-)+c(A2-)时,溶液pH>7

+2

C.pH=6时,c(Na)>c(HA)>c(A)>c(H2A)

D.lg[Ka2(H2A)]=-7.2

6、下图是有机合成中的部分片段:

OCH,OC2H5

C.H-OH/(01/H*,HO

pii—rurun______2

CH]CHCHO无水HQ.CH=CHCH―—>CH—CHCHO

2\V尸2-yHCR2

①③

OC-H5OHOH℃2H5OHOH

abc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a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

B.有机物a~d都能使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

C.d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COOH和2个-CH,的有机物有4种

7、光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压,如下装置可以实现光能源的充分利用,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FT,并实

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

B.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

C.如阳极区为KOH深液,在光照过程中阳极区溶液中的c(OH)基本不变

D.再生池中的反应:2V2++2H+至L.2V3++H2f

8、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ImolB,发生反应:

,

2A(g)+B(g)一2D(g)AH=QkJ.moro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I实验II实验m

反应温度/*c700700750

达平衡时间/min40530

D.当电流计指针归零时,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1、下列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

A.可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测定该氯水的pH值

B.装Na2c03溶液的试剂瓶塞用玻璃塞

C.蒸储操作时先通冷却水再加热

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时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O.lmolCh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O.INA

B.标准状况下,6.72LN(h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l.OLl.OmolL_1的NaAK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13、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XWYZR

原子半径(pm)37646670154

主要化合价+1-1-2・5、-3+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

C.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H3>H2Y>HVV

D.R元素可分别与X、W、Y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NaH中氢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⑤)B.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I

15、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

催化剂C酒化酣一E连续氧化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l2。6属于糖类物质

B.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属于非电解质

16、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无水A1C1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

A.①的试管中盛装二氧化铳,用于常温下制备氯气

B.②、③、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浓FhSO」、饱和食盐水、浓HzSOj、NaOH溶液

C.滴加浓盐酸的同时点燃④的酒精灯

D.⑤用于收集A1CH⑥、⑦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

17、2Mo0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走够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C6H60+702需》6co2+3%。

B.该过程中BMO表现较强还原性

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分子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18、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环己烷在一定条件下最终可以生成苯,从而增加苯及芳香族化合物的产量

(<3>旦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步反应都属于加成反应

B.环己烯的链状同分异构体超过10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环己烷、环己烯、苯均易溶于水和乙醇

D.环己烷、环己烯、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

19、复旦大学士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埋如图所示。卜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PTI)结构式PTO-ZR结构式

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Zi?+向M极移动

C.放电时,每生成1moi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为260g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PTO-8c+4Zn2+=PTO-Zn2+

2

20、某溶液中有S2-、SO3\Br一、「四种阴离子各O.lmol。现通入CL,则通入CL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相

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1、人体血液中存在的平衡:H2CO35===±HCOa,使血液pH保持在7.35~7.45之间,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

c(HCO;1

中毒。已知pH随———工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H2coJ

c(HCO;)

1.017.820.022.4

c(Hg)

pH6.107.357.407.45

A.pH=7的血液中,C(HCO3)>C(H2CO3)

B.正常体温下人体发生碱中毒时,c(H+)・c(OH)变大

C.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aHCCh溶液解毒

u(HCO?)

D.-------<=20.0时,H2c03的电离程度小于HCCh•的水解程度

C(H2c。3)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4晶体中只含离子键

B.HCkHBr、HI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加热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D.NH3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一种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的药物J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o

(2)J的分子式是________o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o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已知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O(只需写出两个)

①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上的取代基;

②I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g氢气。

(5)请参照J的合成方法,完成下列合成路线:

0HOH

^(CHCQ)O

,2CO(OC:Hsh

一定条件'7人’

CH、

24、(12分)煤化工可制得甲醇,以下是合成聚合物M的路线图.

己知:①E、F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②[0+RX催化剂0述+HX完成下列填空:

(1)关于甲醇说法错误的是(选填序号).

a.甲醇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b.甲醇可以产生CH30cH3(乙醛)

c.甲醇有毒性,可使人双目失明d.甲醇与乙醇属于同系物

(2)甲醇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G的结构简式.

(4)取1.08gA物质(式量108)与足量饱和溟水完全反应能生成2.66g白色沉淀,写出A的结构简式

25、(12分)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制取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c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

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0c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1)指出图中的错误_、

(2)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_色,其中主要物质是一(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

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能看到一。(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C1.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4)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

①水洗、分离:

②将粗错基苯转移到盛有一的烧杯中洗涤、用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④干燥;

⑤_。

(5)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

分析:

①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一;

②产率高于理论值,原因是一。

26、(10分)某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利用反应2NH”3CuO揪v?N23Cu+3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

[nMH?。)]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中先称取氧化铜的质量[m(CuO)]为ago

(1)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制得NM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甲同学按B・A・E・C・D的顺序连接装置,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

(3)乙同学按BA-D-E-C的顺序连接装置,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测量的nVH?。)会偏高,理由是,你认为该如何改进?—

(5)若实验中测得m(H?O)=bg,则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若CuO中混有Cu,则该实验测定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7、(12分)四溟乙烷(CHBi>CHB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密度2.967g/mL,难溶于水,沸点244C,可用作制造

塑料的有效催化剂等。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Ca3P2、Ca3As2等)和Brz等为原料制备少量四漠乙烷的装

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如图所示。

(1)装置A中CaCz能与水剧烈发生反应;CaC2+2H2O->Ca(OH)2+HC=CHto为了得到平缓的C2H2气流,除可用饱和

食盐水代替水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o

⑵装置B可除去HzS、P%及AsH.“其中除去PH3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铜、硫酸和磷酸%

⑶装置C中在液溟液面上加入一层水的目的是_______;装置C中反应己完成的现象是;从装置C反应后

的体系得到并纯化产品,需要进行的操作有。

(4)一种制备CaMPO4)6(OH)2的原理为10Ca(OH)2+6H3P()4=Caio(P()4)6(OH)21+18H20,请设计用装置A得到的石灰乳

等为原料制备Caio(P04)6(OH)2的实验方案:向烧杯中加入0.25L含0.5mol/LCa(OH)2的石灰乳,,在100℃

烘箱中烘干lh。

已知:

①Caio(P04)“OH)2中比理论值为1.67。影响产品y-比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投料比及反应液pH。

③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含0.5moI/LCa(OH)2的石灰乳、0.3mol/L磷酸及蒸馆水。

28、(14分)硝酸工业中产生的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处理:2N0(g)+2C0(g)(g)+2C02(g);

△Hlo

-1-1

(1)已知:2CO(g)+O2(g)=2CO2(g);△H2=-566kJ-mol,N2(g)+OJ(g)2NO(g);△H3=+181kJ•mol,贝(J

△H产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O、2molCO。

①若为恒容密闭容器,在lO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压强为原来的14/15,这段时间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平衡常数为L-mor1,此时NO的转化率a%;平衡后,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再充入2molNO、1molCO,

重新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储

②若为恒压密闭容器,平衡后NO的转化率为b%,则a%b%(填“心、“二”或>”)

(3)工业上,NO与CO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和一定的比例,通过填充有A、B催化剂的反应器,在A、B两种催化剂作

用下,C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00

①工业上选择催化剂(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o

②在催化剂B作用下,高于550K时,C0转化率下降的理由可能是o

29、(10分)Ni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价层电子的排布式为—o

(2)科学家在研究金属矿物质组分的过程中,发现了Cu・Ni-Fe等多种金属互化物。确定某种金属互化物是晶体还是非

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

(3)Ni能与类卤素(SCN)z反应生成Ni(SCN)zoNi(SCN)2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SCN”分子中,硫原子的杂

化方式是—,。键和五键数目之比为o

(4)[Ni(NH3)6](NO3)2中,不存在的化学键为(填标号)。

a.离子键b.金属键c.配位键d.氢键

(5)银合金储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①图甲是一种银基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示意图。该合金储氢后,含ImolLa的合金可吸附出的数目为。

②MgzNihh是一种贮氢的金属氢化物。在MgzNiHj晶胞中,Ni原子占据如图乙的顶点和面心,Mg»处于乙图八个小

立方体的体心。Mg2+位于Ni原子形成的一(填“八面体空隙”或“四面体空隙")。若晶体的密度为dg/cnP,Mg2NiH4

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Mg2+和Ni原子的最短距离为—nm(用含d、M、NA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题分析】

A.醇的系统命名步骤:1.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

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3,侧链的位置编号和名称

写在醇前面。因此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故不选A;

B.有几种氢就有几组峰,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比;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1:6,

故选B;

C.根据表格可知,叔丁醇的沸点与异丁醇相差较大,所以用蒸馈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不

选C;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均得到2-甲基丙烯,故不选D;

答案:B

2、D

【解题分析】

A.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动车在行驶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手机电池放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答案选D。

3、A

【解题分析】

A、定容时仰视刻度,溶液体积偏大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A正确;

B、酒精易溶于水,不分层,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错误;

C、Na2cCh溶液显碱性,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C错误;

D、蒸馈实验中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错误;

答案选A。

4、B

【解题分析】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H->Li+,故A正确;

B.离子晶体中,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但氧化铝的离子性百分比小于MgO中离子性

百分比,则熔点为Al203VMgO,故B错误;

C.酸性是:HCOj<HC1O,所以结合质子(H+)的能力为CO.*-〉。。,故C正确;

D.两者结构相似,1-氯戊烷的碳链短,其密度大,则密度为1-氯戊烷>1-氯己烷,故D正确;

答案选及

【题目点拨】

结合质子的能力和电解质电解强弱有关,越弱越容易结合质子。

5、B

【解题分析】

A.根据图像,pH=1.9时,溶液显酸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HA>2以A~)+c(OH),

因此c(Na+)Vc(HA-)+2c(A2一),故A正确;

B.根据图像,当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溶液显酸性,pH<7,此时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H2A)+c(HA)+c(A2-),

故B错误;

C.根据图像,pH=6时,c(HA')>c(A2-),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和NazA,c(Na+)>c(HA)>c(A2")>c(H2A),故C正

确;

D.KaMH2A)=UA)(H),根据图像,当pH=7.2时,c(HA-)=c(A2"),则Ka2(H2A)=)=以船)=10・72,

c(HA)c(HA)

因此®Ka2(H2A)]=・7.2,故D正确;

故选Bo

6、D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意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题目详解】

A.a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取代,故不选A;

B.a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b中含有碳碳双键、c、d中均含有.CH2OH,它们能被酸性高锌酸钾氧化,故不选B;

C.d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所以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不选C;

D.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COOH和2个・CH3的有机物有HOOC-CH(CH3)CH2CH2CH2CH3、

HOOC-CH2CH(CH3)CH2cH2cH3、HOOC-CH2cH2cH(CH,)CH2cH、、

HOOC-CH2cH2cH2cH(CHjCHgHOOC-CH(C2H5)CH2CH2CH3、HOOC-CH2CH(C2H5)CH2CH3

等,故选D;

答案:D

【题目点拨】

易错选项B,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的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苯环相连的碳上有CH键,醇羟基(和羟基相连

的碳上含有C-H键)、酚、醛等。

7、C

【解题分析】

3+2+

由图上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右侧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T,左侧为阴极,反应式为2V+2e=2V;

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放电后的溶液进入再生池中在催化剂条件

下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V2++2H+催化剂2V3++H2T,由此来解题。

【题目详解】

A.由图可知,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A正确;

B.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则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

酸性和碱性,B正确;

C.光照过程中阳极区反应式为4OH--4e=2H2O+O2T,又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W,其中OH•进入阳极,所以

溶液中的〃(OH0基本不变,但HzO增多,使c(OH)降低,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再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V2++2H+催化剂2V3++H2T,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根据题中给出电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阴、阳极是解题关键。注意题干信息的应用,题目考

查了学生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

8、A

【解题分析】

A.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InwlB,发生反应:2A(g)+B(g)?±2D(g),实验III中,平衡时n(D)=lmol,

则n(A)=lmoLn(B)=0.5mol,因此c(D)=0.5mol/L,c(A)=0.5mol/I„c(B)=0.25mol/I„750'C的平衡常数

K='/J、…“2=4,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实验皿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

c-(A)c(B)0.25x05

I2

molD,则此时容器中c(A)=lmol/L,c(B)=0.25mol/L,c(D)=lmoI/L,此时浓度商Qc=~^~~——=4=K,则平衡不发生

rx0.25

移动,故A正确;

B.升高温度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能使部分非活化分子吸收热量而变为活化分子,即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机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Pm:Pi=nmTiii:niTio反应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1noi

A和ImolB,实验III达平衡时,n(D)=l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则平衡时n(A)=lmol,n(B)=0.5mol.实验I达平衡时,

n(D)=1.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n(A)=0.5mol,n(B)=0.25moL则实验III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与实验I达平衡后容

(1+0.5+1)x(750+273.15)

器内的压强之比=邦.9,故C错误;

(0.5+0.25+1.5)x(700+273.15)

D.反应为2A(g)+B(g)=2D(g),比较实验I和III,温度升高,平衡时D的量减少,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K3<KI,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则K尸K2,综上,则平衡常数的关系为:K3<K2=KI,故D错误;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本题的难点为C,需要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判断。本选项的另一种解法:实验III中平衡混合物的总

物质的量为2.5moL实验I中平衡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25moL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5:2.25=1.1,则在相同温

度下的框同容器的压强之比等于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1.1,由于实验III的温度更高,升高温度,气体的压强增

大,则两容器的压强之比大于L1。

9、D

【解题分析】

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该电极为正极。

【题目详解】

A、氧气得电子产生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通过交换膜进入右边得到浓的氢氧化钠,故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通过,是

阳离子交换膜,选项A正确;

B、根据图示,负极BH4•转化为BO灯故反应式为BH4,+8OIT-8e=BO2.+6H2O,选项B正确;

C、电解池是电解精炼铜,电解质溶液必须含有铜离子,可以选择CuSO4溶液,选项C正确;

D、A极连接正极,作为阳极,每消耗2.24LOM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4mol,A电极的铜的质量减轻32g,选项D不

正确;

答案选D。

10、D

【解题分析】

A.根据浓度商&和平衡常数K大小判断反应进行方向,从而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由Fe3+、Fe?+及Ag+的浓度,可

求得2尸I=0°L&小于K所以反应Fe3+」AgOFe2++Ag+正向进行,即原电池总反应为

c(Fe)().1

Fe^+Ag=Fc2++Ag+,F©3+作氧化剂,氧化了Ag,A错误;

B.根据A项分析,Ag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为负极,石墨作正极。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盐桥中的

阳离子是从右往左作定向移动,B错误;

C.根据A项分析,石墨作正极,石墨电极上发生反应,Fe^+e-=Fe2+,C错误;

D.当电流计读数为0时,说明该电路中无电流产生,表示电极上得失电子达到平衡,即该总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

正确。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该题通过浓度商a和平衡常数K大小判断反应进行方向,从而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

11、C

【解题分析】

A.依据氨水成分及性质漂白性判断;

B.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能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硅酸钠溶液;

C.后先通冷却水,一开始产生的水蒸气没有得到冷却;

D.多余的钠应放回试剂瓶。

【题目详解】

A.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试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能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硅酸钠溶液,将玻璃塞与试剂瓶粘到一起,故B

错误;

C.先通冷却水,保证冷凝管的管套中充满水,再开始加热,否则一开始产生的水蒸气没有得到冷却,故C正确;

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时多余的钠能放回原试剂瓶中,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化学中仪器的使用及试剂的保存,解题关键: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

操作的注意事项,易错点A,注意氯水的漂白性。

12、D

【解题分析】

A.氯气和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O.I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6.72LN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反应3NO2+H2O=2HN€h+NO可知,0.3mol二氧化氮完全反应

生成O.lmolNO,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故B错误;

C.NaAKh水溶液中,除了NaAlOz本身,水也含氧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2NA个,故C错误;

14?

D.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一7=0.5mol,含有1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故D

28g/mol

正确。

故答案选Do

13、C

【解题分析】

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最低负化合价=族序数-8,根据元素化合价知,X、R属于笫IA族

元素,W属于第VHA族元素,Y属于第VIA族元素,Z属于第VA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X原子

半径最小,则X为H元素,W、Y、Z原子半径相近,根据其族序数知,W是F元素、Y是O元素、Z是N元素,R

原子半径最大,且位于第IA族,则R是Na元素。

【题目详解】

A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H、F、O、N、Na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

B项、由H、O、N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晶体,如NH4NO3为离子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HNO3为

分子晶体,故B正确;

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W>Y>Z,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

强弱顺序为HW>H2Y>ZH3,故C错误;

D项、Na元素可分别与H元素、F元素和O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NaH、NaF和NazO(或NazCh),故D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利用题给表格信息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

14、B

【解题分析】

A.NaH中氢离子得到1个电子,因此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⑨),故A正确;

(^品,故B错误;

B.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质量数为10+8=18的氧原子:1O,故C正确;

D.次氯酸中氧共用两对电子,因此在中间,其结构式:H-O-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题目点拨】

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分子式、最简式一定要分清。

15、B

【解题分析】

淀粉(转化1)在人体内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发生

©6$206酒化幽2《2%014+2€:023且A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则A为C2H5OH,B为CH38OH,乙醇和乙酸反

应生成C为CH3COOC2H5,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转化1为淀粉水解反应,葡萄糖分解生成A为C2HsOH,A氧化生成B为CH3coOH,A、B

反应生成C为CH3COOC2H5,则

A.淀粉、C6Hl2。6属于糖类物质,故A错误;

B.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单糖葡萄糖,反应为:CHiQ)n+nHzO避粉眄nCMzOa,酶属

于蛋白质,所以R选项是正确的:

C.C为乙酸乙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COOC的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乙酸可在水中发生电离,为电解质,而乙醇不能,乙醇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6、D

【解题分析】

由实验装置可知,①为浓盐酸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氯气,②中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③中浓硫酸干燥氯气,

④中AI与氯气反应生成AlCh,⑤为收集氯化铝的装置;⑥中浓硫酸防止水进入④和⑤中引起氯化铝水解,⑦中NaOH

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以此来来解答。

【题目详解】

A.①的试管中盛装二氧化锦,常温与浓盐酸不反应,需要加热制备氯气,A项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②、③、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饱和食盐水、浓H2s0八浓H2so4、NaOH溶液,B项错误;

C.滴加浓盐酸使产生的氯气排出装置中的氧气,再点燃④的酒精灯,C项错误;

D.⑤用于收集AlCh,⑥、⑦两个装置要防止其水解,且要吸收尾气中的氯气,则⑥、⑦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

燥管代替,D项正确;

答案选D。

17、C

【解题分析】

A.根据图知,反应物是G,H6。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C6H6。+7。2^^f6C5+3H2。,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BM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体现较强的还原性,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判断消耗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过氧根离子生成氯离子得到3个电子、BMO+得1个电子,根据转

移电子守恒知,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8、B

【解题分析】

A.①②两步反应是脱氢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

B.环己烯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既有二烯烧,也有快烧等,存在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超

过10种,故B正确;

C环己烷、环己烯、苯均难溶于水,故C错误;

D.环己烯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答案:B

19、D

【解题分析】

放电时,金属Zn发生失电子的辄化反应生成Z/+,即M电极为负极,则N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PTO+8e+4Zn2+=PTO-Zn2+;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原电池的正极N,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原电池的负极。

【题目详解】

A.该原电池中,放电时M电极为负极,N电极为正极,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M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中阳离子Z/+移向阴极M,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守恒有4Zn〜PTO-Zl,

所以每生成ImolPTO-ZR,M极溶解Zn的质量=65g/molx4moi=260g,故C正确;

D.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N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PTO-Zn2+-8e=2PTO+4Zn2+,故D错误;

故选:D。

20、C

【解题分析】

离子还原性故首先发生反应S2-+CU=SJ+2CT,然后发生反应

+

SO;-+Cl2+H2O=SO:+2CE+2H,再发生反应2r+Cl2=I2+2CP,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E,

根据发生反应顺序计算离子开始反应到该离子反应完毕时氯气的体积。

【题目详解】

A.由S2-+C12=SJ+2C「可知,O.lmolS?一完全反应需要消耗O.lmol氯气,标准状况下的C12的体积为

0.Imolx22.4L•mo『=2.24L,图象中氯气的体积不符合,A错误;

B.0.1m。©-完全反应后,才发生SO:+CL+HzOrSO;一+2CT+2H"O.lmolS?一完全反应需要消耗0.Imol氯

气,故开始反应时氯气的体积为2.24L,0.1»11060,完全反应消耗0.111】。1氯气,故O.lmQlSO:完全反应时氯气的

体积为。2moix22.4L/mol=4.48L,图象中氯气的体积不符合,B错误;

C.O.lmo©-完全反应需要消耗O.lmol氯气,O.lmolSO;完全反应消耗0.1mol氯气,().1mol「完全反应消耗0.05

氯气,故溟离子开始反应时氯气的体积为0.25molx22.4L/mol=5.6L,由2Br-+CL=8%+2(2「可知,0.1田。山「一

完全反应消耗0.05mol氯气,故Br一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氯气体积为0.3molx22.4L/mol=6.72L,图象与实际符合,

c正确:

D.O.lmolS?-完全反应需要消耗O.lmol氯气,O.lmolSO1完全反应消耗0.1mol氯气,().1moll一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氯气,故「完全时消耗的氯气体积为0.25molx22.4L/mol=5.6L,图象中氯气的体积不符合,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氧化还原竞争型的离子反应,关键是熟记氧化性粒子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和还原性粒子还原性强弱顺序,然后按照越强

先反应原则依次分析。

21、B

【解题分析】

A.根据图中数据判断,当pH=6.10时,c(HCO3)=c(H2co3),当pH>6.10时,e(HCO3)>c(H2CO3).所以pH=7的血

液中,C(HCO3)>C(H2CO3),A正确;

B.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正常体温下c(H+)・c(OFF)不变,B错误;

C.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弱减性物质解毒,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所以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

一定浓度的NaHCO.i溶液解毒,C正确;

c(HCO;)

D.由表中数据可知,=20.1)时,溶液呈碱性,说明碳酸的电离程度小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D正确;

C(H2CO3)

故合理选项是Bo

22、B

【解题分析】

A、Na2sO4晶体中既有Na.和S(V-之间的离子键,又有S和。原子间的共价键,故A错误;B、由于HC1、HBr、HI分子

组成相同,结构相似,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超强,所以B正确;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只存在原子

间的共价键,故加热融化时只克服原子间的共价键,故C错误;D、NH3中H原子只能是2电子结构,故D错误。本

题正确答案为Bo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0H0

23、(酚)羟基消去反应C19H16O40CH-CIG-C-CH,

CH4,OH

(任写两个)

_CH+CO(OC2H5)2+2C2H5OH

【解题分析】

对比A、B的结构,可知A与乙酸肝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同时还生成CH3COOH,B、C互为同分异构体,B发生异

构生成C,对比C、D的结构可知,C组成多1个p、去掉2个H原子生成D,同时还生成C2HQH,由F的分子

式,结合G的结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