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作业指导书TOC\o"1-2"\h\u28746第一章医学影像诊断基础 2129871.1影像诊断的基本原理 2261421.1.1X射线成像原理 3239971.1.2磁共振成像原理 3316711.1.3超声成像原理 394011.1.4核医学成像原理 3114131.2影像诊断的常用技术 3105681.2.1X射线成像技术 3244541.2.2磁共振成像技术 3154191.2.3超声成像技术 3231721.2.4核医学成像技术 42652第二章X线诊断 489372.1X线成像原理 4185522.2X线检查技术 450782.3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58328第三章CT诊断 513443.1CT成像原理 5289633.2CT检查技术 5286763.3CT诊断的临床应用 614769第四章磁共振成像诊断 681704.1磁共振成像原理 684304.2磁共振成像技术 7190814.2.1序列 7124724.2.2参数选择 7231314.2.3对比剂应用 7310534.3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7306134.3.1脑和脊髓成像 780234.3.2心脏成像 8257114.3.3肝脏成像 8131804.3.4骨骼和软组织成像 8125494.3.5血管成像 826444第五章超声诊断 8110065.1超声成像原理 848035.2超声检查技术 8203715.3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922202第六章核医学诊断 10314096.1核医学成像原理 10194496.2核医学检查技术 1092906.3核医学诊断的临床应用 1027596第七章医学影像诊断质量控制 11176847.1影像诊断质量标准 1116077.1.1设备功能标准 1115987.1.2影像采集标准 11316437.1.3影像处理标准 11153407.1.4影像诊断标准 11228307.2影像诊断质量控制方法 11267457.2.1设备维护与校准 12164667.2.2操作规程培训 12140267.2.3影像诊断一致性评价 12275957.2.4质量监控与反馈 1231287.2.5持续改进与培训 1247527.3影像诊断质量改进 1258567.3.1技术创新 1264907.3.2人才培养 1290487.3.3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2210057.3.4跨学科合作 1274447.3.5信息化管理 1216122第八章医学影像诊断与临床 12304758.1影像诊断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12167698.2影像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326195第九章医学影像治疗技术 1458079.1放射治疗技术 14263199.1.1外照射技术 14229779.1.2内照射技术 145529.1.3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14173259.2介入治疗技术 15214099.2.1经皮穿刺活检 15225719.2.2血管内介入治疗 15224139.2.3非血管内介入治疗 15296529.3影像引导的生物治疗技术 15193099.3.1影像引导的基因治疗 1531419.3.2影像引导的免疫治疗 15194579.3.3影像引导的生物靶向治疗 1514967第十章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伦理与法规 16225010.1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的伦理原则 161040110.2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的法律法规 16第一章医学影像诊断基础1.1影像诊断的基本原理医学影像诊断是指通过影像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识别、定位和定性的过程。影像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X射线成像原理X射线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电磁波,当其穿过人体时,由于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和散射程度不同,使得穿过人体的X射线强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经过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X射线影像。1.1.2磁共振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MRI)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下,产生核磁共振现象。通过检测氢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信号强度和弛豫时间等信息,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磁共振影像。1.1.3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特性,通过探头向人体发射超声波,并接收从人体内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根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反射强度和频率变化等信息,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超声影像。1.1.4核医学成像原理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特性,通过检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获得人体内部的核医学影像。常见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1.2影像诊断的常用技术1.2.1X射线成像技术X射线成像技术包括普通X射线成像、数字X射线成像(D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等。普通X射线成像适用于观察骨骼、肺部等组织的病变;DR成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组织成像;CT成像则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适用于观察人体内部复杂结构的病变。1.2.2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包括常规MRI、功能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常规MRI适用于观察脑、脊髓、关节等软组织病变;功能MRI可以检测脑功能区的活动情况;MRA则适用于观察血管病变。1.2.3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包括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多普勒超声等。二维超声适用于观察腹部、妇产科、心血管等领域的病变;三维超声可以提供更为直观的立体图像;多普勒超声则适用于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1.2.4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包括SPECT、PET等。SPECT适用于观察心脏、甲状腺等部位的病变;PET则具有较高的代谢分辨率,适用于观察肿瘤、神经系统等病变。第二章X线诊断2.1X线成像原理X线成像原理是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吸收差异以及荧光效应。当X射线穿过人体时,由于人体各组织的密度和原子序数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这种差异导致X射线穿过人体后,在荧光屏或探测器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从而呈现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具体来说,X线成像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X射线发生:通过X射线管产生高能电子流,撞击靶材产生X射线。(2)X射线穿透:X射线穿过人体各组织,部分被吸收。(3)形成影像:穿过人体的X射线在荧光屏或探测器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4)录像与显示:将荧光屏或探测器上的影像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器上。2.2X线检查技术X线检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普通X线摄影:包括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常规检查,以及特殊摄影技术,如高千伏摄影、软组织摄影等。(2)X线透视:通过实时观察X射线穿过人体时的影像,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如心脏、肺部等。(3)X线造影:通过向体内注入对比剂,增强图像对比度,提高诊断效果。常见的造影方法有胃肠造影、血管造影、尿路造影等。(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过减影技术,消除背景影像,突出血管结构,用于诊断血管性疾病。(5)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2.3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X线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心脏增大等。(2)骨折与骨病:如骨折、骨髓炎、骨肿瘤等。(3)腹部疾病:如胃肠穿孔、胆石症、泌尿系结石等。(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5)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6)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乳腺癌等。(7)其他疾病:如炎症、感染、外伤等。通过X线诊断,医生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X线检查具有简便、快捷、费用低廉等优点,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第三章CT诊断3.1CT成像原理CT(ComputerizedTomography),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进行人体内部结构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CT成像原理主要基于以下步骤:(1)X射线发生:X射线管产生的高能X射线穿透被检者身体。(2)数据采集: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射线,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3)图像重建:计算机利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学算法进行图像重建,横断面图像。(4)图像显示:将重建后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供医生观察和分析。3.2CT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平扫:无对比剂注射的CT检查,适用于观察体内软组织、血管、骨骼等结构。(2)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进行的CT检查,可以显示血管、肿瘤等病变的强化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3)多平面重建(MPR):通过旋转原始横断面图像,冠状面、矢状面等不同平面图像,以便更全面地观察病变。(4)容积重建:利用全部横断面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病变的三维形态。(5)CT灌注:注射对比剂后,通过连续采集图像,观察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3.3CT诊断的临床应用CT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广泛,以下列举几个主要方面:(1)神经系统:CT可以清晰显示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病变,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呼吸系统:CT可以显示肺部炎症、肿瘤、肺不张等病变,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循环系统:CT可以显示心脏、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瘤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4)消化系统:CT可以显示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病变,如肿瘤、结石等。(5)泌尿系统:CT可以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病变,如肾结石、肾癌等。(6)骨骼系统:CT可以清晰显示骨折、肿瘤等病变,对骨骼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7)其他:CT还可以应用于五官科、妇产科、肿瘤科等领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CT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第四章磁共振成像诊断4.1磁共振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的氢原子核进行激发,使其产生共振现象,并通过检测共振信号来重建图像。磁共振成像过程中,首先将患者置于强磁场中,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受到磁场的作用,排列整齐。通过射频脉冲对氢原子核进行激发,使其产生能量跃迁。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会释放出能量,并回到原始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不同组织的氢原子核在弛豫过程中释放能量的速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重建,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图像。磁共振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2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包括序列、参数选择、对比剂应用等方面。以下分别进行介绍:4.2.1序列磁共振成像序列主要包括自旋回波(SpinEcho,SE)、梯度回波(GradientEcho,GRE)和反转恢复(InversionRecovery,IR)等。不同序列具有不同的成像特点和适用范围。自旋回波序列具有较长的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适用于脑、脊髓等组织的成像;梯度回波序列具有较短的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适用于心脏、血管等动态成像;反转恢复序列则适用于脂肪抑制和液体抑制成像。4.2.2参数选择磁共振成像参数包括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翻转角(FA)等。合理选择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的图像对比度和信噪比。例如,短TR和短TE可以获得T1加权图像,有利于显示脂肪和出血等高信号;长TR和长TE可以获得T2加权图像,有利于显示水肿和坏死等低信号。4.2.3对比剂应用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分为阳性对比剂和阴性对比剂。阳性对比剂主要包括顺磁性对比剂和超顺磁性对比剂,可以缩短T1弛豫时间,使图像上的信号增强。阴性对比剂主要包括气体和液体,可以缩短T2弛豫时间,使图像上的信号降低。对比剂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对于肿瘤、炎症等病变的显示。4.3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领域:4.3.1脑和脊髓成像磁共振成像在脑和脊髓成像方面具有较高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灰质、白质、脑室系统等结构。对于脑肿瘤、脑梗塞、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3.2心脏成像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等。对于心脏病变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肿瘤等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4.3.3肝脏成像磁共振成像在肝脏成像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显示肝脏结构、血管和胆管等。对于肝脏肿瘤、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3.4骨骼和软组织成像磁共振成像在骨骼和软组织成像方面具有较高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骨骼、关节、肌肉、神经等结构。对于骨折、关节病变、软组织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3.5血管成像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血管结构,特别是通过对比剂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显示血管病变。对于动脉瘤、血管狭窄、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高分辨率、无创、无辐射等优点使其成为许多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第五章超声诊断5.1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特性,通过探头与人体组织间的相互作用,获取体内组织结构的图像信息。超声成像原理主要包括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与处理。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发生器通过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遇到不同密度的界面会产生反射、折射和衰减。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探头接收,形成回声信号。超声波的接收与处理:探头接收到的回声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数字扫描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超声图像。5.2超声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B型超声:B型超声是超声成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将超声波的回声信号以灰度等级的方式显示出来,形成二维图像。(2)M型超声:M型超声是一种将超声波的回声信号以时间序列的方式显示出来,用于观察组织结构的动态变化。(3)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血流速度和方向,用于观察血管内的血流情况。(4)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在多普勒超声的基础上,通过色彩编码技术显示血流速度和方向,使血流图像更加直观。(5)谐波成像:谐波成像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非线性传播特性,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5.3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超声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腹部脏器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腹部脏器的形态、大小、结构及病变情况。(2)心血管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3)妇产检查:超声检查在妇科和产科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如观察子宫、卵巢、胎儿发育情况等。(4)浅表器官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浅表器官的病变。(5)腔内超声检查:腔内超声检查是将探头置于体腔内,如食管、直肠等,对相应部位进行观察。(6)介入性超声:介入性超声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如穿刺活检、引流等。(7)急诊超声:在急诊科,超声检查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以上应用,超声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第六章核医学诊断6.1核医学成像原理核医学成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发射的射线进行医学成像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γ射线,通过探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图像。核医学成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原理:(1)γ相机成像原理:γ相机是一种平面成像设备,它由多个探测器组成,每个探测器由闪烁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当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γ射线进入探测器时,闪烁晶体将γ射线转换为可见光,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原理:SPECT是通过旋转γ相机,在不同角度采集放射性同位素的投影数据,再经过计算机重建得到三维图像的技术。(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原理:PET利用正电子发射型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正电子与电子发生湮灭反应,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γ射线。探测器接收这两个γ射线,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经过计算机重建得到三维图像。6.2核医学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γ相机检查:适用于心脏、甲状腺、肝脏等器官的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观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2)SPECT检查: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肿瘤、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获取三维图像,观察病变部位和功能。(3)PET检查:适用于肿瘤、神经系统、心脏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观察代谢和功能变化。(4)核素治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对肿瘤等病变组织进行治疗。6.3核医学诊断的临床应用核医学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下列举几个方面的应用:(1)肿瘤诊断:核医学成像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代谢状况等,有助于早期发觉肿瘤,指导临床治疗。(2)心血管疾病诊断:核医学成像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3)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核医学成像可以显示脑部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代谢状况,有助于诊断脑肿瘤、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4)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核医学成像可以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等,为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5)骨显像:核医学成像可以显示骨骼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代谢状况,有助于诊断骨折、骨转移瘤等疾病。(6)炎症和感染性疾病诊断:核医学成像可以检测炎症和感染灶的位置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第七章医学影像诊断质量控制7.1影像诊断质量标准医学影像诊断质量标准是保证影像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影像诊断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7.1.1设备功能标准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功能,包括分辨率、对比度、线性度、稳定性等,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7.1.2影像采集标准影像采集应遵循规范化操作流程,包括患者信息核对、扫描参数设置、影像重建等,保证影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7.1.3影像处理标准影像处理包括影像重建、后处理、影像存储和传输等,处理过程应遵循相关规范,保证影像质量。7.1.4影像诊断标准影像诊断应依据临床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特点,对病变进行准确描述和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7.2影像诊断质量控制方法为保证影像诊断质量,以下质量控制方法:7.2.1设备维护与校准定期对医学影像诊断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满足诊断需求。7.2.2操作规程培训加强操作规程培训,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规范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误差。7.2.3影像诊断一致性评价通过开展影像诊断一致性评价,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7.2.4质量监控与反馈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影像诊断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发觉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措施进行改进。7.2.5持续改进与培训针对影像诊断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开展持续改进与培训,提高诊断水平。7.3影像诊断质量改进影像诊断质量改进是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影像诊断质量改进的几个方面:7.3.1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7.3.2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影像诊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诊断水平。7.3.3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影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7.3.4跨学科合作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影像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7.3.5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影像诊断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第八章医学影像诊断与临床8.1影像诊断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医学影像诊断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影像诊断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像诊断能够直观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通过对病变组织、器官的形态、密度、信号等特征的观察,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发展阶段和病情严重程度。例如,在肿瘤诊断中,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侵犯范围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影像诊断有助于发觉潜在病变。在临床工作中,部分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就诊时可能已处于中晚期。而影像诊断可以提前发觉病变,为临床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如早期肺癌、乳腺癌等,通过胸部CT、乳腺MRI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觉和诊断。影像诊断有助于鉴别诊断。在临床疾病诊断中,有时多种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状和体征,单纯依靠临床表现难以鉴别。而影像诊断可以根据病变的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例如,肺炎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可以通过HRCT等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影像诊断在疾病监测和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动态观察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8.2影像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影像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广泛,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的病变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肿瘤治疗中,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放疗靶区等,以提高治疗效果。(2)评估治疗效果影像诊断可以客观评估治疗效果,如肿瘤治疗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判断治疗效果。(3)指导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影像诊断在介入治疗中具有关键作用。如肝癌的介入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实施靶向栓塞治疗。(4)监测疾病进展影像诊断可以定期监测疾病进展,及时发觉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如高血压患者的心脏MRI检查,可以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预防心衰等严重并发症。(5)诊断并发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影像诊断可以及时发觉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预警。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视网膜病变、肾病等,通过眼底成像、肾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影像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第九章医学影像治疗技术9.1放射治疗技术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进行破坏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主要技术包括:9.1.1外照射技术外照射技术是指将放射源置于体外部,通过射线穿透人体达到肿瘤部位进行治疗。根据射线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1)X射线外照射:利用高能X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2)γ射线外照射:利用γ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具有较好的穿透力和精确度。(3)质子治疗:利用质子束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具有剂量分布均匀、副作用小等优点。9.1.2内照射技术内照射技术是将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部进行治疗。根据放射源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1)近距离照射:将放射源植入肿瘤组织附近,对肿瘤进行近距离照射。(2)放射性核素治疗: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治疗。9.1.3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患者资料收集:包括病史、影像学资料、生物标志物等。(2)靶区勾画: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等确定照射范围。(3)剂量计算:根据靶区大小、周边正常组织耐受度等因素计算照射剂量。(4)治疗计划优化:调整照射参数,使剂量分布更加合理。9.2介入治疗技术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通过导管等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技术包括:9.2.1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活检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活检针穿刺至病变组织进行取材,以明确病理诊断。9.2.2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进入血管系统,对病变血管进行栓塞、扩张、支架植入等治疗。9.2.3非血管内介入治疗非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穿刺消融、经皮穿刺引流等。其中,经皮穿刺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用于治疗肝脏、肾脏等实质脏器的肿瘤。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信托贷款合同范文
- 2025中国邮政集团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招聘2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无心磨床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限公司总部社招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陕西省省属事业单位联考招聘377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湖北襄阳宜城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江苏响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广东广州增城区派潭镇招聘政府聘员4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安徽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限公司社会招聘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食管裂孔疝课件整理
- 南非介绍课件
- 米诺环素治疗痤疮进展课件
- 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直接启动试验报告(五篇)
- 电子商务概论题库(250道)
-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空白表盘图(每张20图)
- 移动互联网的实训报告优秀三篇
- 父爱深深 阅读附答案
- 读书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处理
- GB/T 9846.4-2004胶合板第4部分: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