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环保意识是重要的公民意识,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监侧指标
的是()
A.COB.可吸入固体颗粒物
C.C02D.N02
2.(3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B.液氯C.玻璃D.氨水
3.(3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IO)2
B.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03?
C.NO、NO?都是酸性氧化物
(+10)^28
D.Na的结构示意图:')
22
4.(3分)某溶液含有匕Fe3,、SO4\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滴加
KSCN溶液后显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2
A.KB.IC.SOyD.CO3"
5.(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CL与足量的铁粉反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室温时,足量Zn与浓硫酸反应共产生2moi气体,转移电子数为4NA
C.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Imol二氧化氮气体久置后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6.(3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CL有漂白性,可立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②在〃黑面包〃实验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③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取样一灼烧一溶解〜过滤一萃取;
④有实验室中,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⑤将浓硝酸加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稀释;
⑥硅酸钠水溶液可作为木材防火剂;
⑦纳米材料粒子直径在109m与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A.③⑥⑦B.①⑤⑦C.②③④D.②©⑥
7.(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试剂操作的方法
AFeCb溶液(FeCL溶液)铜粉过滤
B洗气
C02(S02)NaHCCh溶液
CHCI(CL)饱和食盐水洗气
DNH4cl固体(卜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
A.AB.BC.CD.D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NaNO3,无任何现象
B.实验室检验氨气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
红色
C.灼热的伯丝与NH3、02混合气接触,珀丝持续红热,说明氮的氧化反应是放
热反应
D.大气污染气体很难处理,是因为NO等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9.(3分)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常温下铁和钳都不溶于浓硫酸
B.硫化钠和硅酸钠固体长期基露在空气中变质
C.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和漂白液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2
10.(3分)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
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两水〃中存在相同弱电解质的电离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11.(3分)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向漂白液中通入少量CO2:2CI0'+CO2-H2O=2HCIO+CO3"
B.用氨水吸收足量二氧化硫:SO2+NH3*H2O=HSO3+NH/
C.用足量的氧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3NO2+2OH'—2NO3'+NO+H2O
r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CI0'+SO2+H2O—CaSO3xl/+2HCIO
12.(3分)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分离印2和C04的混合物
C.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D.比较MnCh、CI2、S的氧化性
13.(3分)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lOO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02,所得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1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OSmohL
D.ab段反应是:SCh+2H2s-3SJ+2H2。
14.(3分)己知反应:①CI2+2KB1-2KQ+B「2②KCIO3+6HCI-3CI2+KCI+3H2。③
2KBrO3+CI2==Br2+2KC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都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性KCIOABr,还原性Br>C「
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最终只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无其他
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出、C02的体积比•
18.(12分)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
一种元索.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气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中的
已略去).
H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
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可由A、D直接化合得到
B.将少量碳酸钠粉末加入到新制A溶液中,pH增大
C.MnOz与浓盐酸反应,若MnOz过量,浓盐酸可全部被消耗
D.1.2molA气体与L5mclD的碘化物溶液反应,D元素被部分氧化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
①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运输A气体管道,若发生泄漏,则看到的现象
是.
②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气体可做喷泉实验,如图2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中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里最多的金
属:
①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工业上向C溶液中通入气体(填化学式),可制得B.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①实验室需要清洗B,可选用
②提出一点关丁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建议.
图1图2
19.(8分)含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变化复杂.
现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己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
物的成分.已知:①NO+NO2+2OK—2NO2+H2O,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
NO-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1右连接)
为_______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
是:.
(3)在关闭弹簧夹,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订棕色气体.
①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②实验确认有NO的现象是.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7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03和NH4NO3,如图1所示.
[±»31A,-------
戛1
【资料卡片】
a.NH4NO3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b.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个+。2个+4W0
c.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帅个+2NO2个+8或0
(1)如图2将水滴入盛有硝酸镂的试管中,观察到的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
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实验室可以用氯化筱和熟石灰反应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填"能〃或"不能〃)用硝酸镂代替氯化镂.
(3)在汽车发牛碰撞时,NaN,会产生(填化学式)气体充满安全气囊
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
4
(4)完成离子反应IV;N0+H20=++H.
21.(12分)两个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第一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I)称取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
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检验溶液X中含有SO’?的试剂是
②乙同学取89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滨水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足量
BaCb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
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如图1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固体喂粒则剂
(2)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F的作用
(4)简述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
第二组:拟用图2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5)实验需要配制KMnO4溶液,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填写字母),
A.容量瓶用蒸饰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B.定容时,观察液面帽视刻度线
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蒸储水
D.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中
(6)该实验中已经知道的数据有气体流速aL/min、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bL,
其浓度为cmol/L.若从气体通入到紫色恰好褪去,用时5分钟.则此次取样处
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g/L.
三、附加题
22.(5分)将2.78gFeSO4・7H2。样品隔绝空气加热脱水,其热重曲线(样品质量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100℃时,M的化学式为—
②FeSO4・H2。存在的最IWJ温度为.
③380℃的P加热至650°(:时反应的气体产物通入BaCb溶液中,生成的沉淀的化
学式为逸电的气体为,若通入稀溶液中.逸出的气
Ba(NO3)2
体则为.
23.(5分)称取含有KBrCh、KBr及惰性物质试样10.00g,溶解定容于100ml
容量瓶中.移取25.00ml试液,在H2s。4介质中以Na2s。3还原BrCh-至B1调
至中性,用O.lOmol/LAgNCh滴定至终点,用去70.00ml.另取25.00ml试液,用
硫酸酸化后,加热赶去印2,再调至中性,滴定剩余的Br\用去上述AgNO3的
标准溶液10.OOml.
(己知KBrCh、KBr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7.0g/mol,119.0g/mol)
①加入Na2sO3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计算试样中KBr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小数)
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环保意识是重要的公民意识,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监侧指标
的是()
A.COB.可吸入固体颗粒物
C.C02D.N02
【分析】空气日报的检测项目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
等空气的污染物,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空气质量日报中的项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的污染物主要包
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等.
A.CO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
B.可吸入固体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
C.C0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N02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选C.
2.(3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B.液氯C.玻璃D.氨水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
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液氯是单质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故B正确;
C.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zSiCh、CaSiO3>S0等,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混合
物,故C错误;
D.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3.(3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IO)2
2
B.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
C.NO、NO?都是酸性氧化物
(+10)^28
D.Na的结构示意图:')
【分析】A.漂白粉的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B.亚硫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离子,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C.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没有对应酸;
D.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1,不是10.
【解答】解:A.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IO)2,故A
正确;
B.亚硫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离子,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
式为:H2s。3工H+HS03,故B错误;
C.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没有对应的酸,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
故选A.
2
4.(3分)某溶液含有K+,Fe含S0?\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滴加
KSCN溶液后显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2
A.KB.IC.SO?'D.CO3"
【分析】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和碳酸根离
子、碘离子之间均能发生反应,溶液是电中性的,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
子具有氧化性,可以和碳酸根离子发生互促水解反应,与碘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
2
原反应,所以CO3\「一定不能共存,无需检验,但是溶液中性的条件下决定
溶液中必须含有阴离子,所以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即硫酸根离子无需椅崎,但
是钾离子是否存在需要检验.
故选A.
5.(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CL与足量的铁粉反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室温时,足量Zn与浓硫酸反应共产生2moi气体,转移电子数为4NA
C.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lmol二氧化氮气体久置后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分析】A、氯气和铁反应后变为・1价;
B、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为歧化反应来分析:
D、1\1。2中存在平衡:2NO2WN2O4.
【解答】解:A、氯气和铁反应后变为-1价,故lmol氯气反应转移2moi电子
即2NA个,故A错误;
B、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当生成lmol二氧化硫时转移2moi电子,故
当生成2moi二氧化硫时,转移4moi电子即4NA个,故B正确;
C、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O.lmoL而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为歧化反应,故
O.lmol过氧化钠转移O.INA个电子,故C错误;
D、NO?中存在平衡:2NO2WN2O4,故lmol二氧化氮久置后在标况下的体积小于
22.4L,故D错误.
故选B.
6.(3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CL有漂白性,可立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②在“黑面包〃实验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③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取样一灼烧一溶解〜过滤一萃取;
④有实验室中,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⑤将浓硝酸加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稀释;
⑥硅酸钠水溶液可作为木材防火剂;
⑦纳米材料粒子直径在109m与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A.③⑥⑦B.①⑤⑦C.②③④D.②④⑥
【分析】①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
②在〃黑面包〃实验中,浓硫酸使蔗糖碳化,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琉气
体;
③碘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加氧化剂氧化;
④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反应;
⑤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⑥硅酸钠具有阻燃的性质;
⑦胶体属于分散系.
【解答】解:①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错误:
②在“黑面包〃实验中,浓硫酸使蔗糖碳化,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
体,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正确;
③碘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加氧化剂氧化,则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3灼烧^溶解f过滤)氧化1萃取,故错误;
④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故正确;
⑤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溶液,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错误;
⑥硅酸钠不燃烧,具有阻燃的性质,可作为木材防火剂,故正确;
⑦胶体属于分散系,纳米不属于胶体,故错误.
故选D.
7.(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试剂操作的方法
AFeCb溶液(FeCb溶液)铜粉过滤
B溶液洗气
CO2(SO2)NaHCCh
CHCI(Ch)饱和食盐水洗气
DNH4CI固体(12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
A.AB.BC.CD.D
【分析】A.氯气可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B.酸性H2s03>H2c03,二氧化硫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I易溶于水;
D.碘单质升华变为碘蒸气,NH4cl固体也受热分解变为N&和HCI.
【解答】解:A.FeCb溶液中含有杂质FeCI2,可向其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
2FeCl2+CI2=2FeCI3,故A错误;
B.C02中含有杂质SOz,可利用酸性H2s03>H2c03,用NaHCCh溶液洗气,发生
反应:NaHCO3+SO2=NaHSO3+CO2,既净化了气体,同时也得到更多被提纯的气体,
故B正确;
C.HCI中含有杂质CL,若用饱和食盐水洗气,HCI被溶解,而CL剩余,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NH4CI固体含有杂质12固体,若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碘单质升华变为碘蒸
气,NH4cl固体也受热分解变为NH3和HCI,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NaNCh,无任何现象
B.实验室检验氨气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
红色
C.灼热的钳丝与NH3、02混合气接触,伯丝持续红热,说明氮的氧化反应是放
热反应
D.大气污染气体很难处理,是因为N0等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分析】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B.氨气可使红色石蕊状纸变蓝色;
C.伯丝持续红热,可说明反应放热;
D.N0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解答】解: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足量Cu与浓硫酸反
应后,向溶液中加入NaNC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溶解,且由气体生成,故A
错误;
B.氨气可使红色石蕊状纸变蓝色,故B错误;
C.氨气和氧气在伯丝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伯丝持续红热,可说明反应
放热,故C正确;
D.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9.(3分)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常温下铁和的都不溶于浓硫酸
B.硫化钠和硅酸钠固体长期基露在空气中变质
C.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D.SO?和漂白液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A.常温下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Pt金属性不活泼,与浓硫酸不反应;
B.硫化钠易被氧化,而硅酸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C.浓硝酸光照分解,氯水中HCIO光照分解;
D.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液利用强氧化性漂白.
【解答】解:A.常温下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Pt金属性不活泼,与浓硫酸不
反应,则原理不同,故A不选;
B.硫化钠易被氧化,而硅酸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前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后者发生复分解反应,原理不同,故B不选;
C.浓硝酸光照分解,氯水中HCIO光照分解,则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原理相同,
故C选;
D.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液利用强氧化性漂白,原理不同,
故D不选;
故选C.
10.(3分)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
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两水〃中存在相同弱电解质的电离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分析】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CL、H20和HCIO、Cl\CIO\H\OH',氨水
中存在的微粒有:NH3、HzO和NH3T2O、NH八中0H',结合对应粒子的性质
解答该题.
【解答】解:A.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02、出0和HCIO、Cl\CIO\H\OH',
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NW、出0和NWH2O、NH4\H\OH",故A错误;
B.一水合氨、次氯酸都是弱电解质,都是部分电离,故B正确;
C.氨水无漂白性,故C错误;
D.氯水变质是因为HCIO见光分解,氨水变质是由于氨气的挥发,故D错误;
故选:B.
11.(3分)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向漂白液中通入少量CO2:2CI0'+CO2+H2O=2HCIO+CO3"
B.用氨水吸收足量二氧化硫:SO2+NH3*H2O=HSO3+NH/
-
C.用足量的氧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3NO2+2OH=2NO3+NO+H2O
2+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CI0+SO2H2O-CaSO34<+2HCIO
【分析】A.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B.二氧化硫足量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核;
C.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D.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
【解答】解: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Car+2CIO"
+CO2+H2O=CdCO34/+2HCIO,故A错误;
f
B.用氨水吸收足量二氧化硫,离子方程式:SO2+NH3*H2O—HSO3"+NH4,故B
正确;
C.用足量的氧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离子方程式:2NO2+2OH=2NO3'+NO2
-+H2O,故C错误;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02的离子反应为Car+CIO-+SO2+H2O=
CaSO4xk+Cr+2H',故D错误;
故选:B.
12.(3分)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分离小2和C04的混合物
C.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D.比较MnCh、CL、S的氧化性
【分析】A.NH3密度比空气小;
B.温度计要在蒸饰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C.NO难溶于水;
D.锥形瓶不能加热.
【解答】解:A.NH3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故A错误;
B.Brz和CCI4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应该用蒸储的方法分离,但是温
度计要在蒸馄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不能在液面以下,故B错误;
C.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产生NO,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的方法收集,故C正
确;
D.浓盐酸与二氧化铸混合加热制取氯气,锥形瓶不能加热,所以不能制取得到
氯气,也就不能比较Mn02、CL、S的氧化性,故D借误.
故选C.
13.(3分)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lOO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02,所得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1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OSmohL
D.ab段反应是:SO2+2H2s-3SJ+2H2。
【分析】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Ch,发生反应:SO2+2H2s=3SJ+2H2。,随着反应
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减弱,但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二氧化硫过量,与水
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酸性逐渐增强,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反应时消耗二氧化硫
112mL,根据方程式可知原溶液中硫化氢为O.Olmol,通入336mL二氧化硫时,
亚硫酸的浓度与原氢硫酸浓度相等,二者都是二元酸,溶液中亚硫酸pH值更小,
故亚硫酸的酸性更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b点为中性,只有水,导电性最差,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反应时消耗二氧化硫112mL,n(SO2)=O"2L=.oosmol,
22.4L/mol
根据方程式可知原溶液中硫化氢为O.Olmol,通入336mL二氧化硫时,溶液中亚
硫酸为O.Olmol,亚硫酸的浓度与原氢硫酸浓度相等,二者都是二元酸,溶液中
亚硫酸pH值更小,故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更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112mLSO2与硫化氢恰好完全反应,则n(SO2)=」11%-=0.005mol,
22.4L/mol
由方程式可知n(H2S)=0.01mol,则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mol=0.lmo|/L,故c错误.
0.1L
D.ab段pH在增大,由酸性到中性,则发生的反应是SO2+2H2s=3S2H2。,故
D正确;
故选D.
14.(3分)已知反应:①Cl2+2KBi-2KQ+Br2②KCIO3+6HCI-3cI2+KCI+3H2。③
2KBrO?+Cb=-Br2+2KC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都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性KCIO>Br,还原性Br->C「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③中2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分析】A.置换反应中不仅有单质生成还必须有单质参加;
B.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
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C.根据氯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D.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
【解答】解:A、.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分析,反应②中生成物有单质生成但反应
物没有单质参加,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R,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浪,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漠,反应②
中氧化剂是氯酸钾,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气,反应③中氧化
剂是溟酸钾,氧化产物是氯酸钾,所以滨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酸钾,总之,氧化
性强弱顺序是KBrO3>KCIO3>CI2>Br2,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
越弱,所以还原性:还原性Br>C「,故B正确;
C.反应②KCIO3+6HCI=3Cl2+KCI+3H2。中,氧化剂是氯酸钾,还原剂是参加反应氯
化氢的酩,所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故C错误;
D.反应③中还原剂是氯气,氧化剂是溟酸钾,该反应式中2mol还原剂反应则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20moI,故D错误.
故选B.
15.(3分)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
和L5mol/L,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反应后溶液中H.剩余1.8mol
B.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C.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D.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分析】Fe(N03)3和H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1.5mol,n(Fe)
r14
=39.2g=o.7mo|,氧化性为HN03>Fe>H,先发生Fe+4H+N03'=
56g/mol
Fe3'+N0个+2出0、再发生Fe+2Fe3—3Fe2',若还有Fe剩余,则最后发生Fe与氢
离子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Fe(N03)3和H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1.5mol,n(Fe)
=39,2g=0.7mol,氧化性为HNO3>Fe3'>H,贝]
56g/inol
3/
Fe+4H+NO3'=Fe-NOr+2H2O
1411
0.62.40.60.6
Fe+2Fe3-3Fer,
123
0.10.20.3
Fe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溶液中存在0.6molFe3.、0.3molFe2\
A.反应后溶液中H'剩余1.5molX2-2.4mol=0.6mol,故A错误;
B.氧化性为HNO3>Fe3'>H,先发生Fe+4H+NO3-Fe^+NO个+2出0,有气体生
成,故B错误;
C.不发生Fe+2H-Fe*H2个,没有氢气生成,故C错误;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0.6molFe3'、0.3molFe2",反应后溶液中Fe?和Fe?物质的
量之和为0.9mol,故D正确;
故选D.
16.(3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50mL密度为1.40g・mri、质量分数为63%
的浓硝酸中,得到NO?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
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B.该浓硝酸稀释至100mL时,HN0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7mol・L1
C.该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之比是3:16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2O4的物质的量是O.Olmol
【分析】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
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l・yg=0Q6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
17g/mol
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最分别为xmol>ymol,则:
2x+2y=0.06,解得:
x=0.02,y=0.01,
64x+24尸1.52
A.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素守恒计算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钠离子
守恒可知n(NaOH)=n(NaNO3),再根据V=Z计算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c
B.根据c:竺皿曳计算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M
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稀释后硝酸溶液浓度;
C.根据分析计算出该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之比;
D.根据计算NO2和也。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amol,根据电子转移列方程计算.
【解答】解: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
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k02g=0.06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
17g/mol
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2x+2y=0.06,解得:x=002?y=0,0i,
64x+24尸1.52
A.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O.O5LX
14mol/L-0.04mol-(0.05-0.04)X2=0.64mol,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OH)
64inol
=n(NaNO3)=0.64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O-.=0.64L=640mL,
lmol/L
故A错误;
B.该浓硝酸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故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0,Xl.4X63%mQ|/L=14m0|/L>将50mL该浓硝酸稀释至100mL时,溶液浓度
63
变为原先的一半,为7moi/L,故B正确
C.该合金中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24g/molX0.01mol):(64g/molX0.02mol)
=3:16,故C正确;
D.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⑵~=0.05mol,设二氧化氮的物
22.4L/mol
质的量为a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05-a)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可知,aXl+(0.05-a)X2X1=0.06,解得a=0.04,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
O.OSmol-0.04mol=0.01mol»故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人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17.(13分)Na、Fe、Cl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I)含上述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中.呈淡黄色的是NH2O2(填化学式,下同),
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休产物Fe3O4.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写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Qz+2Ca(OH)2:CaCk+Ca(CO)2+2H2O•
(3)焰色反应的实验中,饴丝的清洗需要用到稀盐酸,观察K元素燃烧时
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钻玻璃片.
(4)实验室在制备Fe(OH)2时必须隔绝空气,否则发生的现象氢氧化亚铁
易被氧化•
(5)MgO与碳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MgCI2.若尾气可用足量NaOH
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NaCI、NaCIO、Na2cO3(写化学式).
(6)由NO、出、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NazCh充分反应后,再将
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最终只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无其他
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H2>CO2的体积比2:4:7•
【分析】(1)常见化合物中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
三铁和氢气;
(2)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
(3)焰色反应的操作为洗(盐酸洗)、烧、蘸、烧、洗;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
蓝色钻玻璃滤去黄光;
(4)制备Fe(OH)2时必须隔绝空气,因易被氧气;
(5)尾气含氯气、二氧化碳,均与足量NaOH反应;
(6)涉及的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2H2+02=2H20,
4NO+3O2+2H2O=4HNO3,得到浓度为70%的硝酸溶液,设硝酸为70g,则水为30g,
则有n(HNO3)=一三^—=AP.moLn(H2O)=——=-15.moL根据方程式结合
63/mol918g/mol9
质量守恒计算.
【解答】解:(1)含上述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中.呈淡黄色的是NazOz,铁与水蒸
气反应后的固休产物为Fe3CU,故答案为:Na2O2;Fe3O4;
(2)工业」.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写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12十2Ca
(OH)2=CaCI2+Ca(CIO)2+2H2O,故答案为:2Ch+2Ca(OH)2=CaCI2+Ca(CIO)
2+2H2O:
(3)焰色反应的实验中,钳丝的清洗需要用到稀盐酸,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
色需要透过蓝色钻玻璃片,故答案为:稀盐酸;蓝色钻玻璃片;
(4)实验室在制备Fe(OH)2时必须隔绝空气,否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
氧化铁,发生的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
(5)MgO与碳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Mg".尾气含氯气、二氧化
碳,可用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NaCI、NaCIO、Na2cO3,
故答案为:NaCLNaCIOsNa2co3;
(6)涉及的反应有2Na2O2+2CO2=2Na2c。3+。2,2H2-O2=2H2O,
4NO+3O2+2H2O=4HNO3,得到浓度为70%的硝酸溶液,设硝酸为70g,则水为30g,
g
则有n(HNO3)=---=-^-mol,n(H20)=-30g二至mol,
63/mol918g/mol9
则
4NO+3O2+2H2O=4HNO3
4324
n(NO)ni(O2)n(H2O)—mol
9
所以n(NO)=AP.moh
9
n(H2)=n(H2O)=-§.mol+—mol=—mol,
999
2H2+O2=2H2O
212
弱mol独mol
99
n(O2)=—mol+-X—mol=^'
9499
2Na2O2+2CO2=2Na2cO3P2
21
n(CO2)1.5mol
9
n(CO2)=2XlL_^_mol=—mol,
99
则n(NO):n(H2):n(CO2)=A2.mol:—mol:—mol=2:4:7,即体积比为
999
故答案为:2:4:7.
18.(12分)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
一种元索.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气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中的
H20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
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C可由A、D直接化合得到
B.将少量碳酸钠粉末加入到新制A溶液中,pH增大
C.MnO?与浓盐酸反应,若MnO2过量,浓盐酸可全部被消耗
D.1.2molA气体与1.5molD的碘化物溶液反应,D元素被部分氧化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
①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运输A气体管道,若发生泄漏,则看到的现象是
有白烟.
②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3+502-傕〉剂小0+6出0.
③A气体可做喷泉实验,如图2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打
开止水夹.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中的余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里最多的金
属:
①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一Al(OH)3+OH=AI02+2出0
②工业上向C溶液中通入C02气体(填化学式),可制得B.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①实验室需要清洗B,可选用CS2或热碱溶液
②提出一点关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建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进燃烧技术、
工业废气处理、汽车尾气处理等.
【分析】(1)若A可月于自来水消毒,应为Cl2,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
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应为Fe,则B为FeCb,C为FeCL;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应为NH3,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
空气会变色,应为NO,D为氧气;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中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里最多的金属即
为铝元素,则B为Al9H)3,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NaOH,C为NaAICh;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应为SO2,则A为
H2S,D为5,B为S,据此答题.
【解答】解:(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应为CL,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
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应为Fe,则B为FeCb,C为FeCL,
A.氯气和铁直接化合得到的是氯化铁,故A错误;
B.将少量碳酸钠粉末加入到新制氯水中,碳酸钠与溶液中的盐酸反应,使pH增
大,故B正确;
C.MnO?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若MnCh过量,浓盐酸也不可全部被消耗,故C
错误;
D.l.2moi氯气与1.5mol碘化亚铁溶液反应,铁元素不能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应为NW,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
空气会变色,应为NO.D为氧气,
①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运输A气体管道,若发生泄漏,则看到的现象是有
白烟,故答案为:有白烟;
②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傕,剂4N0+6H2。,故答案为:
A
4NH3+5O2-傕化”"4NO+6H2O;
A
③氨气可做喷泉实验,如图2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为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
止水夹,
故答案为: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止水夹;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中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里最多的金属即
为铝元素,则B为Al9H)3,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NaOH,C为NaAICh,
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
故答案为:Al(OH)3OH'=AIO2+2H2O;
②工业上向NaAICh溶液中通入C02气体,可制得Al(0H)3,
故答案为:CO2;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应为S02,则A为
H2S,D为5,B为S,据此答题;
①实验室需要清洗S,可选用CS2或热碱溶液,
故答案为:CS2或热碱溶液;
②关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进燃烧技术、工业废气
处理、汽车尾气处理等,
故答案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进燃烧技术、工业废气处理、汽车尾气处理等.
19.(8分)含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变化复杂.
现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己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
物的成分.已知:①NO+NO2+2OH—2NO2+H2O,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
NO-152℃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0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的干扰.
(3)在关闭弹簧夹,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实验确认有NO的现象是D中刚开始为无色,通入02后变为红棕色.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NO2+H2SO4(浓):NBSCVNO个+N02个+比0.
【分析】(1)根据各部分装置的作用进行连接,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
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却二氧化氮;
(2)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
(3)①依据图象和作用判断盛浓硫酸的仪器;
②根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判断,温度低于二氧化氮液
化温度时,二氧化氮变成液态;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
同时还有硫酸钠、水生成.
【解答】解:(1)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
却二氧化氮,利用D检验NO,所以装置的连接为A玲C玲E玲D玲B,故答案为:
ACEDB;
(2)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所以通氮气
的目的是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0被氧化生成N02,
故答案为: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0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
验的干扰;
(3)①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D中刚开始为无色,通入02后变为红棕色,D中无色气体变成红色,说明含
有N0气体,
故答案为:D中刚开始为无色,通入02后变为红棕色;
(4)通过以上分析知,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同时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过培训机构合同范本
- 劳工住宿合同范本
- 办公用品购置合同范本
- 共享菜园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外包收债合同范本
- 健康产业合同范本
- 农村修桥工程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松山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写退货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
- 安全主任在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画册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三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
- 文华财经“麦语言”函数手册
- 苏教版科学2023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典雅中国风诗词大会古风PPT模板
- Part 7 Formal and Informal Styles课件
- 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 油画人体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