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践指南_第1页
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践指南_第2页
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践指南_第3页
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践指南_第4页
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践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践指南TOC\o"1-2"\h\u10284第一章工业自动化概述 246211.1工业自动化的定义与发展 2236751.2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316874第二章自动化设备选型与配置 3278122.1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381482.1.1兼顾功能与成本 4242842.1.2保证设备兼容性 4327452.1.3适应生产需求 426932.1.4考虑未来发展 4186472.2设备配置与优化 4156452.2.1设备配置 4137052.2.2设备优化 425535第三章传感器与执行器应用 533533.1传感器的分类与选择 5178623.1.1传感器的分类 5193283.1.2传感器的选择 53223.2执行器的类型与控制 6185883.2.1执行器的类型 6164833.2.2执行器的控制 66269第四章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659044.1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6304994.1.1控制对象 6128534.1.2控制器 7253564.1.3执行机构 737344.1.4反馈环节 7259164.2控制算法与应用 7233364.2.1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 7150334.2.2预测控制算法 728764.2.3模糊控制算法 7293104.2.4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7325174.2.5串级控制算法 8277684.2.6优化控制算法 87483第五章工业网络与通信 8187045.1工业网络的类型与特点 8202015.2通信协议与数据传输 95700第六章工业技术 1058066.1工业的基本原理 10118836.1.1感知 1017826.1.2决策 1076876.1.3执行 10140616.2编程与控制 10208326.2.1编程 1051926.2.1.1示教编程 1040266.2.1.2图形编程 1082146.2.1.3语言编程 10146846.2.2控制 11223146.2.2.1硬件控制 1199336.2.2.2软件控制 1119180第七章生产线优化与调度 11150837.1生产线平衡与优化 11218987.2生产调度策略与方法 111737第八章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分析 12278778.1工业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254998.1.1工业大数据的采集 12290998.1.2工业大数据的处理 13264208.2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 1311508.2.1数据分析方法 1377798.2.2智能决策应用 1331002第九章安全生产与故障诊断 14140059.1安全生产措施与规范 14327229.1.1安全生产概述 1474599.1.2安全生产措施 1481639.1.3安全生产规范 14310969.2故障诊断与处理 15126519.2.1故障诊断概述 15155979.2.2故障诊断方法 15153649.2.3故障处理 1526324第十章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15188010.1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51418110.2未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方向 16第一章工业自动化概述1.1工业自动化的定义与发展工业自动化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控制、优化和管理,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能耗和优质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旨在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推动工业生产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主要用于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简单重复劳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2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为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制造业: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包括汽车、电子、家电、机械制造等行业。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2)冶金工业: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炼钢、炼铁、轧钢等环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环境下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控制。(3)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化工生产等环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和故障诊断。(4)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等。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交通运输设备的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5)能源领域:工业自动化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新能源发电等。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和故障诊断。(6)农业生产: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方面。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7)环保领域: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等。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环保设施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运行。(8)医疗卫生: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远程诊断、智能医疗设备等。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二章自动化设备选型与配置2.1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自动化设备的选型是工业自动化系统构建的关键环节,其基本原则如下:2.1.1兼顾功能与成本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功能与成本。功能指标包括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适应性等,而成本包括设备购置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力求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2.1.2保证设备兼容性在自动化设备选型时,应保证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这包括设备与控制系统、执行器、传感器等部件的接口匹配,以及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兼容。兼容性良好的设备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稳定,降低故障率。2.1.3适应生产需求设备选型应紧密结合生产需求,充分考虑生产规模、生产效率、产品种类等因素。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生产过程中的变化。2.1.4考虑未来发展在设备选型时,应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选择具备一定扩展能力的设备,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2.2设备配置与优化设备配置与优化是自动化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以下为设备配置与优化方面的内容:2.2.1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应根据生产需求、设备功能、成本等因素进行。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确定设备类型及数量: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及数量,保证生产线的顺畅运行。(2)确定设备布局: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料运输成本。(3)确定设备接口:保证设备与控制系统、执行器、传感器等部件的接口匹配,实现设备之间的有效通信。2.2.2设备优化设备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提高设备功能:通过改进设备结构、选用高功能零部件等手段,提高设备的功能。(2)降低设备能耗:通过优化设备设计、选用节能型零部件等手段,降低设备的能耗。(3)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加强设备维护、选用高质量零部件等手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4)提高设备适应性:通过增加设备的功能模块、选用可编程控制器等手段,提高设备的适应性。(5)降低设备成本:通过优化设备设计、选用性价比高的零部件等手段,降低设备的成本。通过以上设备配置与优化措施,可以为企业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自动化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第三章传感器与执行器应用3.1传感器的分类与选择传感器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信号。为了更好地应用传感器,首先需要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3.1.1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测量对象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接触式传感器:如限位开关、行程开关等,主要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2)非接触式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主要用于检测物体的距离、速度等参数。(3)温度传感器:如热电阻、热电偶等,用于测量温度。(4)压力传感器:如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等,用于测量压力。(5)流量传感器:如电磁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等,用于测量流体流量。(6)湿度传感器:如湿度控制器、湿度变送器等,用于测量环境湿度。(7)力传感器:如测力计、称重传感器等,用于测量力。(8)位移传感器:如位移变送器、光栅尺等,用于测量位移。3.1.2传感器的选择选择传感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2)考虑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功能指标。(3)考虑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尺寸、接口等实际需求。(4)考虑传感器的成本和售后服务。3.2执行器的类型与控制执行器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根据控制信号对设备进行操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3.2.1执行器的类型执行器根据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电动执行器:如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等,用于驱动机械装置。(2)气动执行器:如气缸、气动阀门等,利用压缩空气驱动。(3)液压执行器:如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利用液压油驱动。(4)电磁执行器:如电磁阀、电磁铁等,利用电磁力驱动。(5)热能执行器:如热驱动器、热膨胀阀等,利用热能驱动。3.2.2执行器的控制执行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开关控制:根据控制信号,使执行器处于开或关的状态。(2)比例控制:根据控制信号的大小,调整执行器的输出。(3)伺服控制:根据控制信号,精确控制执行器的位置、速度等参数。(4)模糊控制: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实现执行器的非线性控制。(5)网络控制:通过通信网络,实现执行器的远程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执行器的类型和控制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同时还需考虑执行器的响应速度、精度、功耗等功能指标,以满足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第四章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4.1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核心部分,其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1.1控制对象控制对象是指需要控制的工业生产过程或设备,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控制对象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其功能直接影响控制效果。4.1.2控制器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决策单元,负责对控制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并控制信号。控制器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软件则包括控制算法和应用程序。4.1.3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控制系统的执行部分,负责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控制对象的实际动作。执行机构包括电磁阀、电机、气动执行器等。4.1.4反馈环节反馈环节是指控制系统中的反馈信号,用于检测控制对象的状态,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反馈环节主要包括传感器、变送器等。4.2控制算法与应用控制算法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算法及其应用:4.2.1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它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PID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控制。4.2.2预测控制算法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对控制对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状态进行预测,最优控制信号。预测控制算法具有控制精度高、适应性强、鲁棒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的生产过程控制。4.2.3模糊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对控制对象的模糊输入进行处理,控制信号。模糊控制算法具有鲁棒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4.2.4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它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建模和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4.2.5串级控制算法串级控制算法是一种将多个控制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多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串级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适用于多变量、多干扰的控制场合。4.2.6优化控制算法优化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优化理论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对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最优控制策略。优化控制算法具有控制效果优良、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高精度、高功能的控制场合。第五章工业网络与通信5.1工业网络的类型与特点工业网络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各种设备、系统和平台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共享。根据网络结构、传输介质和通信协议等方面的差异,工业网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有线网络:有线网络主要包括以太网、现场总线等。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传输速率较高,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现场总线则采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net等,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2)无线网络:无线网络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网络具有安装方便、扩展性强等特点,但受限于传输距离和信号干扰等因素,实时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3)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各种工业设备、系统和平台连接起来,实现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网络。工业物联网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高度的可靠性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工业网络的特点如下:(1)实时性:工业网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可靠性:工业网络需要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正常运行。(3)安全性:工业网络涉及生产过程中的敏感数据,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4)扩展性:工业网络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工业生产需求。(5)兼容性:工业网络需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设备,以实现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5.2通信协议与数据传输通信协议是工业网络中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约定规则。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通信协议:(1)Modbus: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总线。它具有简单、易用、通用性强等特点,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如串行线、TCP/IP网络等。(2)Profinet:Profine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工业通信协议,适用于实时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它支持实时通信和标准以太网通信,具有高速、高可靠性等特点。(3)OPC:OPC(OLEforProcessControl)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数据交换的通信协议。它基于微软的OLE技术,实现了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4)EtherCAT:EtherCA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实时通信协议,适用于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应用。它具有高速传输、分布式时钟同步等特点。数据传输是工业网络中的核心环节,以下几种数据传输方式:(1)单播:单播是指数据从一个设备发送到另一个设备,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2)多播:多播是指数据从一个设备发送到多个设备,适用于一对多的通信。(3)广播:广播是指数据从一个设备发送到所有设备,适用于广播式的通信。(4)环形传输:环形传输是指数据在网络中按环形路径传输,适用于环状网络结构。(5)冗余传输:冗余传输是指数据在网络中通过多条路径传输,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第六章工业技术6.1工业的基本原理工业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操作,完成特定任务的高自动化设备。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环节。6.1.1感知工业通过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获取任务执行所需的信息。传感器类型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能够实现对物体位置、姿态、速度等参数的检测。感知环节是完成复杂任务的基础。6.1.2决策决策环节是工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路径规划、运动规划、任务分配等。根据感知环节获取的信息,结合自身知识库,制定出合理的动作策略。决策环节保证了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6.1.3执行执行环节是工业实现任务的最终阶段。根据决策环节制定的策略,通过驱动系统实现机械臂的运动。驱动系统包括电机、液压、气动等,能够实现对机械臂关节的精确控制。6.2编程与控制6.2.1编程编程是指通过编写程序,使能够按照预定的动作执行任务。编程方法包括示教编程、图形编程、语言编程等。6.2.1.1示教编程示教编程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编程方法。操作者通过手动操纵,使其完成一系列动作,将这些动作记录下来,形成程序。示教编程适用于简单、重复性的任务。6.2.1.2图形编程图形编程是通过图形界面,将的动作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操作者可以直观地调整的运动轨迹、速度等参数。图形编程适用于复杂、多变的任务。6.2.1.3语言编程语言编程是指使用高级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实现复杂的任务。语言编程适用于高精度、高速度的任务。6.2.2控制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实时调整的运动状态,使其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任务。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6.2.2.1硬件控制硬件控制主要包括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等。控制器负责解析程序,控制信号;驱动器负责驱动机械臂的运动;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的状态。6.2.2.2软件控制软件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算法、通信协议等。控制算法负责调整的运动轨迹、速度等参数;通信协议负责实现控制器与驱动器、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以上编程与控制方法,工业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各种复杂任务,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章生产线优化与调度7.1生产线平衡与优化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线平衡与优化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生产线平衡与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线布局优化: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提高物料流动的顺畅性,减少物料搬运时间和距离。布局优化应考虑设备、人员、物料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行。(2)生产流程优化: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具体措施包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在制品库存、提高设备利用率等。(3)生产线设备优化:选择高效、稳定的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设备优化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适应性等因素。(4)生产线人员优化:合理配置生产线人员,提高人员利用率。人员优化包括:培训员工技能、提高员工素质、合理安排工作内容等。7.2生产调度策略与方法生产调度是生产线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生产调度策略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调度策略与方法:(1)先进先出(FIFO)策略:按照物料到达生产线的顺序进行生产,保证物料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方向一致,减少物料拥堵现象。(2)后进先出(LIFO)策略:按照物料到达生产线的逆序进行生产,适用于部分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3)最短加工时间(SPT)策略:优先安排加工时间短的任务,以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4)最早交货期(EDD)策略:优先安排交货期早的任务,保证按时完成订单。(5)关键比例调度法:根据生产线的瓶颈环节,合理安排任务,使瓶颈环节的利用率最高。(6)动态调度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生产任务,以适应生产线的变化。(7)启发式调度法: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和专家知识,制定合理的调度策略。(8)智能调度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自动调整生产任务,实现高效调度。通过以上生产调度策略与方法,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线的有效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八章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分析8.1工业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工业4.0的兴起,工业大数据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8.1.1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工业大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速度等。(2)生产线数据采集:采集生产线上各环节的数据,如生产进度、物料消耗、设备状态等。(3)质量数据采集: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如不良品率、缺陷率等。(4)供应链数据采集: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如采购、库存、销售、物流等。8.1.2工业大数据的处理工业大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去重、缺失值处理等,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存储:将清洗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便于后续分析。(3)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格式、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4)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8.2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与智能决策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8.2.1数据分析方法(1)描述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均值、方差、分布等,了解生产过程的现状。(2)关联性分析:分析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找出潜在的规律和趋势。(3)聚类分析:将相似的数据进行归类,发觉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4)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的生产趋势进行预测。8.2.2智能决策应用(1)生产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生产计划、设备参数等,提高生产效率。(2)质量控制:通过数据分析,发觉产品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3)库存管理:根据销售数据和供应链数据,优化库存策略,降低库存成本。(4)设备维护:通过预测分析,提前发觉设备故障,实现故障预警和预防性维护。(5)供应链优化:基于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安全生产与故障诊断9.1安全生产措施与规范9.1.1安全生产概述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人员、设备、环境安全,避免的发生。本节主要介绍安全生产措施与规范,以保障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9.1.2安全生产措施(1)设备安全措施(1)设备选型:选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备,保证设备本身具备良好的安全功能。(2)设备安装: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设备安装,保证设备安装牢固、可靠。(3)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正常。(2)人员安全措施(1)安全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2)劳动保护: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3)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3)环境安全措施(1)环境保护:保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2)防火防爆:加强防火防爆措施,保证生产环境安全。9.1.3安全生产规范(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2)行业标准:遵循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如《工业自动化系统安全规范》等。(3)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生产安全。9.2故障诊断与处理9.2.1故障诊断概述故障诊断是指对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线路、控制系统等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过程。故障诊断的目的是及时发觉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9.2.2故障诊断方法(1)信号检测法:通过检测系统中的各种信号,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