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可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其中根系在百万年前,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A项正确;创新性、统一性以及包容性通过时间线索并不能得出,排除B、C、D项。故选A项。2.西周洛邑(图)的建设,经历了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王“宅兹中国”的过程。周初统治者持续营建洛邑的历史背景是()A.疆域的扩展 B.生产力的飞跃 C.镐京的陷落 D.分封制的衰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西周初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成王时,随着疆域的扩展,为了控制东方,威服南土,根据周武王的遗愿,由召公、周公主持,在河南境内营建洛邑,作为东方的统治中心,A项正确;生产力的飞跃发生在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使用,排除B项;镐京的陷落发生在西周末期,题干时间是西周初期,排除C项;分封制的衰落发生在春秋时期时期,题干时间是西周初期,排除D项。故选A项。3.记录西周、春秋时期历史的《国语》一书中,记载了大夫以上的贵族食牛羊猪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的生活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争霸战争的破坏 B.等级秩序的影响C.百家争鸣的兴起 D.各国变法的推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记载了大夫以上的贵族食牛羊猪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的生活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士、庶人的生活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B项正确;争霸战争的破坏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百家争鸣的兴起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各国变法的推动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4.我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出现了大量的“孝子图”,描绘了丁兰刻木、闵子骞御车失锤、董永侍父等孝亲故事。这反映出汉代()A.社会矛盾尖锐 B.血缘观念强化C.儒学影响扩大 D.绘画技艺高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描绘了丁兰刻木、闵子骞御车失锤、董永侍父等孝亲故事”可知,汉代画像石(砖)中,“孝子图”大量出现,且分布地域广泛,说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渗透的深入,意味着儒学影响较大,C项正确;《孝子图》分布并不能反映出社会矛盾情况,排除A项;孝子图反映的是儒家伦理观念,并不能由此证明血缘观念强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到绘画艺术本身,排除D项。故选C项。5.它“有时是一股一股的丝线,延伸开来,有的线路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有时又像一张大网,涵盖广阔,时时出现绚烂的织锦”。“它”是()A.秦代驰道 B.丝绸之路 C.隋唐大运河 D.明代长城【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丝线”“大网”“织锦”等信息可知,“它”与丝绸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B项正确;秦代的驰道与丝绸无关,排除A项;隋唐大运河、明代长城覆盖的范围是一条线,而非一张网,排除C项、D项。故选B项。6.下图为晚唐大将、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永陵地宫“二十四伎乐”浮雕(局部)。该浮雕可以用来说明唐代()A.藩镇的分裂割据 B.社会的奢靡腐化C.经济的繁华富庶 D.文化的多元包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浮雕“二十四伎乐”属东西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集大成者,造型生动,精美绝伦,对研究唐五代音乐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体现了唐代多元包容的文化特征,D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唐朝后期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是政治统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奢靡腐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的情况,无法得出繁华富庶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7.“澶渊之盟”后,沈括两次出任谈判特使,以“澶渊之盟”条约为基础、《天下郡守图》为依据,辅以木制地形模型,铁证如山,据理而争,使辽国放弃了无理的边界要求。这表明()A.地理研究需要实地勘察 B.重文轻武难以解决边防危机C.科学技术助益谈判效果 D.宋辽议和无法维持长期和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以‘澶渊之盟’条约为基础、《天下郡守图》为依据,辅以木制地形模型,铁证如山,据理而争,使辽国放弃了无理的边界要求。”及所学可知,沈括引用《天下郡守图》及地形模型的方式划定了辽宋的边界,体现了地理知识对边界纠纷的处理效果,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地理研究与实地勘察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澶渊之盟的签订结束了宋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使得两国之间再未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为随后的一百多年创造了持久的和平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8.元代中期,吏部统计结果显示,汉人、南人在中央政府官员中占比超过50%,在地方官员中占比超过70%。这反映出()A.蒙古贵族控制了主要官职 B.南方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材料“汉人、南人在中央政府官员中占比超过50%,在地方官员中占比超过70%。”及所学可知,元朝初期,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建立了四等人制。元朝中期,汉人、南人在中央及地方的官员所占得比例较大,说明汉族地主成为其重要阶级基础,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蒙古贵族任职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南方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元朝选官制度变化的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中变化所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疆域历经变动基本定型C.民族间差异逐步消失 D.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图中展示的是中国不同时期的疆域图,从中可以看出虽有变动,但整体上疆域范围到清时基本定型,B项正确;图片展示的是秦、西晋、元、清时期,都是国家统一时期,故不能呈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排除A项;民族间差异逐渐消失不符史实,排除C项;受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0.据图推断()A.汉唐时期农业得到持续发展 B.宋元粮食增产依赖于中原开发C.明清时期人地矛盾走向尖锐 D.古代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题干呈现秦至清粮食总产量、粮食总需求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其中的粮食总产量和粮食总需求量的差距最大,需求量高于产量,这意味着明清时期,人地矛盾逐渐走向尖锐,C项正确;汉唐时期的粮食总产量有曲折变化,有升有降,“持续”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明显的波动,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明清低于秦汉,这说明当时的民众生活水平有升有降,最终是下降的,“不断提高”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1.19世纪后半期以来,列强热衷于在中国修建铁路。日本报纸《朝日新闻》曾称:“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这反映出()A.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中国近代交通体系完善 D.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根据材料“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热衷于在中国修建铁路是为了扩大在华的权力,这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B项正确;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是在鸦片战争后,和铁路建设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对华的侵略,不能体现中国近代交通体系完善,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2.武昌起义后,军政府以“十八星旗”为国旗,意在建立一个以中原汉地为核心的单一民族国家。后来,孙中山顺应形势发展,改国旗为“五色旗”,强调“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孙中山意在()A.宣扬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B.推动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吸引群众积极参与革命 D.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11年(中国)。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并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说明近代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国家观念增强,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D项正确;五色旗主要在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无法证明新生政权的合法性,排除A项;推动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属于孙中山的目的,排除B项;采用五色旗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孙中山目的不在于吸引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13.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前夕的短短6年时间里,由起初的50多人,发展成拥有近5.8万名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和970余万农民的政党。据此可知,大革命A.教育和锻炼了中国社会各阶级 B.提高了的政治威望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前夕的短短6年时间里,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依附于中共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数量迅速增加,这充分体现了的影响力增加,这有利于提高的政治威望,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大革命提升了的影响力,材料不能说明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在成立之前已经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印证的历史事件是()A.井冈山会师 B.古田会议 C.土地革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近代中国。根据图片中“土地分配证”“一千九百三十一年”可知,这是土地革命时期,在根据地推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C项正确;井冈山会师是在1928年,排除A项;1929年召开古田会议,排除B项;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但是与材料中的土地分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表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的表态。据表可知()苏联“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美国“蒋介石是整个东亚最有权力的人”,他的生死将“危及中国在过去十年所取得的进步”日本“相机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扩大到(华北)五省”国民党亲日派“武装扫荡”,使“领导即刻恢复自由”A.各方政治诉求基本一致 B.事变走向影响国家命运C.全国统一抗战局面形成 D.国民政府主导事态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苏联、美国、日本、国民党亲日派等各方势力都希望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这说明西安事变的走向影响国家命运,B项正确;各方政治诉求并不一致,排除A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统一抗战局面形成,排除C项;国民政府主导事态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收回时间租界名称1917.9.1天津、汉口德租界1927.3.15汉口、九江英租界1945.11.24苏州、沙市、福州、汉口、厦门、天津、杭州日租界;鼓浪屿、上海的公共租界;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A.中国抗战期间收回全部租界 B.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C.战争影响中国收回租界进程 D.平等互利成为国际关系主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表中可知,1917年和1927年,仅有部分租界收回,到了抗日战争结束,租界收回数额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影响力提高,收回租界进程也在加快,反映出战争影响中国收回租界进程,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抗战时期,中国没有收回全部租界,排除A项;B项错在“持续提高”,排除B项;近代中国不可能与西方国家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17.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中共中央准备将机关驻地迁至与南京仅一江之隔的淮安,以利于共商国是;苏皖边区政府也将自己的办事机构搬出,以备延安来的中央同志居住。这表明当时()A.坚持议会斗争的革命道路 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C.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D.积极致力于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46年(中国)。根据材料“以利于共商国是”“以备延安来的中央同志居住”可知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追求和平,反对内战,积极致力于实现和平民主建国,D项正确;坚持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坚持议会斗争的革命道路说法不符合的革命路线,排除A项;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排除B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使得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C项。故选D项。18.1947年石家庄解放时,饱受战火的大兴纱厂处在崩溃边缘。人民政府接管后,大力扶持,纱厂规模猛增。1949年春夏,大兴纱厂董事会要求将工厂发还资方。经过调查和协商,人民政府将纱厂移交资方私营。这一移交反映出()A.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运用 B.三大改造运动的试点C.城市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大兴纱厂最后交由资方私营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存在,是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运用,A项正确;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城市管理效率的问题,排除C项;不能以大兴纱厂一个企业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19.在一片荒野上,“长春一汽”项目克服严寒、多雨等各种困难,仅用三年时间就于1956年建成投产。该项目的迅速建成()A.展现了民众建设新中国的空前热情 B.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C.改变了东北在全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标志着中国制造工业的起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在一片荒野上,‘长春一汽’项目克服严寒、多雨等各种困难,仅用三年时间就于1956年建成投产”可知,“长春一汽”项目的迅速建成,展现了民众建设新中国的空前热情,A项正确;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排除B项;“长春一汽”项目的迅速建成,并不能改变东北在全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此时一五计划尚未完成,排除C项;据材料不能反映长春一汽标志着中国制造工业的起步,材料反映出民众建设新中国的空前热情推动了长春一汽的投产,排除D项。故选A项。20.下表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序号史实结论①中共八大宣布国内阶级矛盾基本解决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②1958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③1961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左”倾错误在各个领域得到清除④“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时期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具有奠基性意义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具有奠基性意义,④正确,D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①错误,排除A项;1958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属于受“左”倾思想影响的产物,不利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②错误,排除B项;1961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但是“左”倾错误并没得到彻底清除,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21.1963年底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10国时,阐述了中国政府提供对外经济援助的8项原则,如尊重受援国主权、尽量减少受援国负担、助力受援国发展而非依赖中国、侧重投资少收益快的项目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A.适用于所有国家 B.旨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C.扩大了对外开放 D.利于增进亚非国家团结【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底1964年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尊重受援国主权,帮助受援国发展,这有利于增进亚非国家团结,因此这时期我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有利于增进亚非国家团结,D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所述政策有利于亚非拉地区,排除A项;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的目的是增进亚非国家团结,而不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排除B项;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与对外开放无关,并且改革开放后才进行的对外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2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迅速予以转载,带动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从而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日报》的这一行为()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 B.营造了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5月(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而推动了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营造了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排除D项。故选B项。23.下表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部分剧集的内容。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悦宾饭馆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国内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山东棉花生产大户赵汝兰家第一批被媒体报道的农村万元户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国第一批小商品市场A.前赴后继追求民族解放 B.白手起家创建社会主义C解放思想顺应历史转折 D.乘势而上建成小康社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是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摄制的大型纪录片。根据材料“第一家个体饭店”“国内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中国第一批小商品市场”“第一批被媒体报道的农村万元户”可知发生在改革开放后初期,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经济形式更加多元,经济发展状况更好,反映了解放思想顺应历史转折,C项正确;前赴后继追求民族解放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排除A项;白手起家创建社会主义发生在建国后初期,和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乘势而上建成小康社会发生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和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24.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众对孙中山、袁隆平、雷锋等英雄模范的崇拜一度被对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的崇拜所冲淡。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榜样人物的热度逐渐回升。这一回升反映出()A.国家建设方针发生了重大调整 B.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众对明星较为崇拜,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较为急切,而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榜样人物的热度逐渐回升,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渐增强,这一回升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建设方针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我国国际影响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渐增强,未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成立前,为了改变中华民族备受屈辱和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曾经作过多种试验,最终都失败了。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为了在中国国土上摧毁旧社会势力,建立起一个新社会,需要几个条件……——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美国《时代》和《生活》杂志的驻华记者对抗日根据地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而且他的父亲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痛苦感情都转移给了他。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给予他权力,让他决定自己应缴纳多少赋税,让他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帮助他耕种土地、收割庄稼。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必然会拥护这个政党……和人民一起创造了自己新的正义事业。——据(美)西奥多·怀特、安娜·雅各布《风暴遍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成立前,民族资产阶级曾经作过哪些“试验”,并分析其失败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农民“拥护这个政党”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新社会”所需要的条件。【答案】(1)试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要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领导等。(2)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农民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减轻了农民负担;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义革命。(3)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的领导);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革命政党的自身建设。【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试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主要原因:结合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发展状况、革命纲领、人民群众、革命政党领导等因素进行分析。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领导等。【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给予他权力,让他决定自己应缴纳多少赋税,让他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可分析出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农民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结合减租减息可分析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增加了农民收入;根据材料“帮助他耕种土地、收割庄稼”可分析出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减轻了农民负担;结合所学可知,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义革命。【小问3】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条件: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革命政党正确领导、科学的理论指导、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及革命政党的自身建设等角度进行分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开始,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狐子决口,武帝派汲黯(人名)和郑当时(人名)主持堵口工程,但随堵随决。当时外威田蚡(人名)任丞相,因怕治河影响其封邑收成,故劝武帝:“江河的决口都是天意。”受其影响,武帝不再堵口。公元前109年,正好天旱,黄河水浅,武帝终下决心堵口。汲仁(人名)和郭昌(人名)率领数万兵士投入工程,武帝亲临现场。经过一番努力,决口终于堵住,黄河恢复了故道,分两股入海。——据葛剑雄《汉代对黄河的治理》材料二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仓促建立的治黄体制,是一种双重管隶、三方关联的架构。在形式上,黄河水利委员会接受第一战区司令部与行政院经济部的双重指挥,以体现战时河政与军政的协调与配合。实际结果则是,治黄责任主体不明,军权、财权、事权各自分离,相互掣肘,黄泛区治黄工程寸步难行,最后还牺牲了河防与民生。——据张岩《战时国民政府治黄体制的运行及其困境——以黄泛区治黄工程为中心》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把黄河治理当作事关安民兴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视。1950年1月,中央决定把黄河水利委员会改为流域性机构,统筹全河水利事业。同时,中央政府对黄河的投资不断加大,以1951年为例,仅工程费一项就比国民党统治时最好的年份还高五十七倍。在水利部和黄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劳动的热情高涨,成效很大。——据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汉武帝时期黄河治理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黄泛区治理的弊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黄河治理的成功经验。【答案】(1)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国家能力;政治体制;思想观念。(2)行事仓促;体制混乱;管理无序;互相掣肘。(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治黄事业统筹规划;治黄思路标本兼治;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自然条件;结合古代生产力水平可分析出技术水平,国家能力;根据材料“受其影响,武帝不再堵口”可分析出政治体制,思想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