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分析】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因素:生物的环境包括生物周围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无机盐等,所有生物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合作关系: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可以是互助的。(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现象。5.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1)合作关系:有的互助互利。(2)竞争关系:也有的为生存而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3)寄生关系:生物界中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身上,吸取营养。(4)共生关系: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2.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3.保护色:生物可以改变自身颜色与环境类似保护自己,如变色龙。4.警戒色:生物改变自身颜色,警示其他生物。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的适应,每一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6.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这就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三.种群1.物种:是由一群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2.种群:在一个区域里,常有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我们把这些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四.群落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4.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垂直结构:生活在同一森林里的各种植物种群,常具有极不相同的外形,有的长得高些,有的长得矮些;有的挺拔粗壮,有些则纤细矮小。这样就出现了植物群落的层次性或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时间结构:群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内其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群落的时间结构。5.种间关系与种群数量变化曲线(1)竞争关系:此消彼长,二者呈现相反的趋势。(2)捕食关系:呈动态上下关系,食物减少,带动捕食者减少,食物增加,捕食者一样。(3)互利共生关系:二者基本平行,同上同下。【例题分析】一、单选题1.苞叶雪莲生长于高原地区。其全株密被白色的绒毛,既能防寒又能保湿,还能反射高原上强烈的太阳辐射。这体现了()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狐三种生物间的关系,曲线B、C分别表示(
)A.草、鼠 B.草、狐 C.鼠、狐 D.狐、鼠3.如图为小麦田示意图,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A.②⑤⑦⑧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4.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地带,全球60%的雪豹栖息在中国境内。如图所示,雪豹有许多“秘密装备”,其中与捕猎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装备1 B.装备2 C.装备3 D.装备45.图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田鼠与鹰的数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1代表田鼠B.图甲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1代表鹰C.图乙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2代表田鼠D.图乙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2代表鹰6.如图,一群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这体现了蚂蚁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7.滇叶潃[xū],是一种珍惜的竹节虫品种。成虫大约10厘米长,5厘米宽,仔细一看,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这种现象属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8.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态瓶中金鱼的死亡率也呈升高趋势,他们推测水温对金鱼的呼吸产生影响。他们取了多条金鱼平均分为3组,并测量了金鱼在不同的水温中的呼吸频率,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从兴趣小组测得的数据可以看出,金鱼呼吸频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A.随着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会一直加快B.随着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会一直减弱C.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没有影响D.在28℃时,金鱼的呼吸频率最快9.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身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C.a环境下的身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b环境下的身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而与环境无关10.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11.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图1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得到图2数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对照组是丁B.若要探究温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可选择甲丁两组形成对照C.根据图2中数据可知,从第6分钟开始,丁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D.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12.随着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环境的不断改善,引来野鸭等成群水鸟栖息,形成一幅和谐、宜居的生态画面。以下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博览园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大规模植树造林可以为各种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C.野鸭脚趾间有蹼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D.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指的是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13.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C.“北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14.下列关于谚语、俗语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B.“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15.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下列实例符合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骆驼的排尿和出汗少 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影响环境17.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2022年植树节主题为“约会灿烂春天,拥抱绿色草原”。有关植物栽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温炎热的天气不适合移栽树木,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移栽时往往根部带有“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D.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8.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分19.下列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选项是()选项成语或诗句影响因素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水分C南橘北枳温度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A.A B.B C.C D.D20.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在生物学上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环境因素C.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说明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D.两种生物之间如果存在捕食关系,则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2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是海拔高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干旱少雨环境的适应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密切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无关22.车前草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地接受光照。这一实例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环境适应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23.春天去当地湿地公园踏青,你会看到一些现象。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B.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D.盛开的桃花,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24.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实例的是()A.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变为灰色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C.枯叶蝶的形态像一片枯叶D.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25.以下几种生物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两只狗争夺一块骨头是种间竞争关系B.人体内的蛔虫与人属于寄生关系C.蚊子吸食人血属于捕食关系D.杂草和小麦共同生活在一块田里属于共生关系26.下列有关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C.“人肚子里的蛔虫”——蛔虫和人是共生关系D.“一山难容二虎”——生物间的争斗关系27.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形成了保护色,下列不属于生物保护色的是()A.鲫鱼的体色背灰腹白 B.变色龙能根据外界环境的颜色改变体色C.冬天雷鸟白色的羽毛 D.枯叶蝶翅的形状和周围枯叶一样28.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明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 D.29.下图是亚马逊河流的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这些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高积木培训
- 微针美容行业报告
- 古筝店创业计划书
- 中国语言规范要求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固定搭配和句型
- 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 电梯主要出口国法规标准规定及认证要求
- 四上数学6.2 用计算器探索奥秘
- 教育是服务客户是学生
- 小班安全教育:排队过马路
- 2025养殖场租赁合同(合同版本)
- 多彩三月三,民族文化韵 走进传统节日,感受民族风情 2024-2025学年班会课件
- 2025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 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
- 佛山市电梯维修安装工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 滁州全椒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2024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知识培训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保安反恐防暴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