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1页
《故都的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2页
《故都的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3页
《故都的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4页
《故都的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郁达夫学习目标1.通过赏析景物描写,品味故都秋日“清、静、悲凉”的特点。2.体会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理解他独特的审美情趣。3.从用词、句式等方面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別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五四”以后,现代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并称为最重要的文体。其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

——《辞海》(一)散文的分类1.叙事性散文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抒情散文(写景散文)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3.哲理性散文尼采的《我的灵魂》(二)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②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③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散文的鉴赏技法第一步:识“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第二步:抓线索,理思路,明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紧密联系。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第三步: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第四步: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第五步: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第六步: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散文的鉴赏技法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

指哪儿?故都的秋=北平的秋?落日故园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垒西边、故国神游休对故人思故国

任务一提纲挈领,划分层次抓住文眼深受作者眷恋的“故都的秋”有何特点?请找出全文的文眼句。文眼: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原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改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清,静,悲凉。

任务二细读入心,品味鉴赏选一幅最打动你的画面,做以下品读:(1)圈出描绘秋色的词语或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2)朗读描写秋声的句子,想象一下,这些声响交汇在一起,是喧闹还是宁静?(3)除了视觉和听觉,作者还从什么角度来品味秋天?品读景物1.郁达夫写故都的秋,为何不选诸多具有皇家气象的名胜,却要选取秋院、秋草、秋树、秋雨、秋蝉这些平凡细小的事物?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第3段)2.作者不远千里从南到北,赶去北平,是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南方也有秋天,在他看来,南方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南国之秋(第2、13段):慢、润、淡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黄酒——

白干稀饭——

馍馍鲈鱼——

大蟹黄犬——

骆驼喻体比喻味烈味深味浓沉稳味润味浅味淡机敏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对比衬托北国之秋——南国之秋味由食之味到秋之味

任务三比较阅读,深化理解《济南的秋天》(节选)老舍(1)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2)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3)先不用说別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洗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郁达夫写“秋”之特别享受悲凉之美把故都的秋味看饱,尝透,赏足,味咏。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槐树落蕊,轻踏。寒蝉凄切,北国特产,啼唱,视为宠物。秋风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念错的歧韵,来得正好。作者为什么会享受、喜爱这种悲凉呢?比如秋草,或许是因为秋草象征的生命之破败令我们回想起它曾经的繁盛。因为它很快就要走向死亡了,这个联想就让我们就更加地怜惜、眷念这个生命,从而产生不忍之心。那么这个秋草就比葱茏的春草似乎更有品味、玩赏的空间;又或者说在秋天,每一个生命刚经历了夏的绚烂即将走入冬日,走向消亡。那么在它行将逝去的那一刻,带来的无力感,静穆感,能给人带来更深的思考,更长久的震颤。这种回味之久,玩味之深,能带给我们一种审美上的享受。

“花无重开日,人无永少年”,其实逝去就是所有生命的常态,是最终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你,悲凉就有一种真实的美感。因为,它能够把自然万物和人类、所有的生命都打通了。这样一种相似的联想会让我们的生命境界更为开阔,更有美感。郁达夫翻译《徒然草》:“爱宕山野的朝露,鸟部山麓的青烟,若永无消失的时候,为人在世,也像这样的长活下去,那人生的风趣,还有什么?正唯其人世之无常,才感得到人生的有味。”从这段话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的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引起的一定是只有悲痛,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它能诞生审美价值。以悲凉为美,是郁达夫在审美层面的一种开拓,也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后,感受到郁达夫区别其他作家的所在。我们一定要感受到排它性,才真正读出了这个作家的价值。作者的审美心理有何独特之处?

任务四品味语言艺术故都的秋

总写(1—2段)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江南的秋:慢、润、淡分写(3—12段)记叙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观秋色:清听秋声:静品秋味:悲凉议论人皆感秋非到北方不可中国文人尤甚总写(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