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表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以宗族关系为基础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权力的高度集中D.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的政治制度。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反映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在国家大事的决定上以占卜做决定,说明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王权以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的方式运行。所以选D。AB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当时并没有高度集权。故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商朝政治的特点2.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就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上的所用均为专用,别人不得擅用。材料中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的官爵和门第。隋唐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九品中正制的完善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答案】D【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故A项排除。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排除。C项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与题干无关。科举制的推行取代了凭门第家世做官的九品中正制,为九品中正制服务的谱局也就失去其政治作用,继而逐步消失了。故D项正确。4.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A.通判B.枢密使C.三司使D.转运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宋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专门设置通判去监督知州,所以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通判能够监督知州,具有监督知州的资格,所以“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的北宋官员应该就是通判,故答案选A。枢密使分相之军权,属于中央行政官员,与题意不符,排除B;三司使分相权,是北宋最高财政长官,排除C;转运使俗称漕司,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通判【名师点睛】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1)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掌行政)和枢密院(掌管军政,只有调兵权,统兵权归三衙);三司(掌管财政)(2)选官制度:实行科举制度,国策是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壮大,也使选官过冗过滥。实行恩荫制度,后来王安石变法时有所改变。(3)谏议制度:出现独立谏官机构——谏院。(4)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踪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背景下,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三省六部制度的实施,加强了皇权,故A项和C项是错误的。三省六部制下,行政决策方面皇权与三省之间有一定的制约关系,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不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皇权是至高无上的;B项中的“民主性”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三省六部制消弱相权加强皇权。【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对唐代政治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材料中不难发现三省六部体制对皇权的专制仍然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也成为其在唐代以后逐渐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6.“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朱元璋废除丞相,“那个庞然大物”是指丞相制度,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朱元璋时还没有内阁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朱元璋也没有毁掉宦官集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胡惟庸集团只是表面问题,丞相制度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是废除丞相制度。7.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削藩”,“藩”是指地方割据势力或者地方存在的对中央构成潜在威胁的势力,C项符合题干要求。8.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是A.尚书省B.门下省C.内阁D.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军机处,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该机构的官员“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没有决策权,只有上传下达的作用,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不符题意。9.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该故事主要反映了A.陶片放逐法毫无积极意义可言B.个别公民影响民主程序正常运行C.陶片放逐法限制了反民主势力D.古代雅典民主是一种粗糙的民主【答案】D【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公民素质影响的是决策,而非民主程序,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C项是陶片放逐法的积极意义,故排除。根据所学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公民的素质、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决策,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是一种粗糙的民主,故D项正确。10.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广大的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答案】B【解析】据材料“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民主的局限性之一是民主范围的有限性,即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故B项正确;直接民主制与民主范围的有限性不是同一概念,故A项错误;外邦人无选举权,也体现了民主范围的有限性,故C项错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仍然体现了民主范围的有限性,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实质的独裁”,学生再结合希腊民主的评价相关知识,即可得出民主范围的有限性、少数奴隶主掌握实权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超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注重保护平民利益B.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C.注童维护私有财产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答案】C【解析】材料的意思为,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应该注重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能只顾自己利益而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因此要规范公民的行为,所以选C;《十二铜表法》保护的是公民的权利,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B;从材料内容看,主要调节的是公民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调节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排除D。【名师点睛】12.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罗马法的作用,“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体现罗马法起到稳定帝国统治秩序的作用。13.《大国崛起》中说:“接下来在确定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A.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C.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可以判断该事件是光荣革命,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使得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到议会,这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光荣革命的史实,应排除。《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C项排除。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D项排除。点睛:解题时根据材料“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可以判断该事件是光荣革命,结合光荣革命的意义抓住变化一词即可得出答案。14.“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答案】B【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拥有较大权力,议会是立法机关,皇帝的确立由法律授予和规定,因此德国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故答案为B项。根据对皇帝权力的规定来看,材料反映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美国和法国确立的是共和制,没有皇帝,排除CD项。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复杂曲折,在宪法中表述含糊不清,都说明当时法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的产物,故C选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故不能说明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故A选项错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B选项错误;仅仅据材料的有限信息也不能说明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故D选项错误。故选C。16.“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D.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判断出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故选A。易错选B,B说法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不符合德国。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17.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德、英、法、美B.英、德、法、美C.法、美、德、英D.美、英、法、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是通过改革循序渐进;美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是通过创新独辟蹊径;德国皇帝保留绝对权力,是专制主义借尸还魂;法国通往共和的道路艰难曲折、循环往复。故答案是B。18.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认为洪仁玕的进步性在于“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所以A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错误,最早进行“器物”和政治改革的是洋务运动;B选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不是民主革命,所以宣传的思想也不是民主革命思想;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我们要明确两个时间段,一个是运动前期,代表性的著作有《天朝田亩制度》,是纯纯的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另一个是运动后期,代表著作是《资政新篇》,反映出的是资产阶级的一些思想。19.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B.外国商品滞销C.清政府的抵制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十年之后,英国仍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并不少,排除A。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而不是清政府的抵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鸦片能否输入中国的信息,且鸦片只是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借口,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排除D。20.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合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事件A.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推动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D.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答案】D【解析】【详解】这次“换约”事件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组成部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人中国内地,故D项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排除B项;《马关条约》允许各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排除D项。【点睛】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增开长江流域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通航,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由这次战争的影响来确定答案。21.“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A.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B.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局限C.指出了义和团的不足D.批评了戊戌变法的保守【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激进的理想主义”、“农民意识”、“基督上帝的外衣”、“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等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披着基督教的外衣,追求小农经济,主张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故B项正确。ACD与题意无关,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激进的理想主义”、“农民意识”、“基督上帝的外衣”、“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进行分析理解,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即可得出答案。22.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已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B.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D.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其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认为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B项不是李鸿章希望调停的原因,应排除;C项错在“长期实行友好政策”,应排除。所以答案选D。点睛: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为解决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此时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日本的侵略行径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3、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4、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而不认真备战。23.上谕“各省匪徒……开罪邻邦,贻误大局……尔百姓食毛贱土,具受国恩,乃敢逞其好勇斗狠之私,习为符咒邪妄之术,拒捕戕官,杀害各国人民,肆无忌惮,遂尔肇此奇祸,上贻君父之忧,追念之余,尤深痛恨”。“此奇祸”即为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杀害各国人民,肆无忌惮,遂尔肇此奇祸”,结合所学,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和英国交战,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和日本交战不符合“杀害各国人民”,排除AC;太平天国运动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国内战争,不符合“杀害各国人民,肆无忌惮,遂尔肇此奇祸”,排除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杀害各国人民,肆无忌惮,遂尔肇此奇祸”,联系所学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分析解答。24.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所以才会有上述情景的出现,故D项正确;A、B两项都没有提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问题;《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而《天津条约》中有公使驻京的内容,也就是说《北京条约》认可了公使驻京,但没体现出“东交民巷”,故C项错误。25.“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人间处处倡民主”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民主”,从“一朵红云旗五色”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五色旗”,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应该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与民主有关,更因为中华民国的旗帜即为五色旗,故此题应选B项。其它选项都不满足要求,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五色旗二、材料解析题:(50分)26.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民主与法制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的代议制民主不同。在雅典,城邦的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选举权、发言权和表决权,这是直接民主。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或国会),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的“间接民主”也是“民主”。、——改编自《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材料二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美国: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员议员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德国: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7条:“皇帝有权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政治文明历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直接民主”的典型代表是古代希腊哪个城邦;该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并从形式上比较近代西方民主制与古希腊民主制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分别出自英、美、法、德的什么法律文献?(3)综合上述材料,以英、美为例指出近代代议制的政体类型。【答案】(1)城邦:雅典。机构:公民大会。不同:古希腊民主制是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民主制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2)文献: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或1787年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或1871年帝国宪法)。(3)类型: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是古代希腊民主的典范。通过梭伦改革后,公民大会重新发挥其作用,逐步取代战神山议事会,成为雅典最高的权力机关。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知道“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的代议制民主不同。在雅典,城邦的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选举权、发言权和表决权,这是直接民主。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或国会),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由此可知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就是一个是直接民主,一个是间接民主。(2)通过英国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议会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的地位得到文献的肯定,故可以判断该文献是《权利法案》。通过美国文献可以看出分权与制衡等重要的历史原则,故可以看出,此文献为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法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文献可以看出这是宪法文件,故可知其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宪法。(3)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法国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结起来就是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大政治制度。故答出即可。同时有材料中可知,各国均以立法的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均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实行选举。故本题要答出选举和立法即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1787年宪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法国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史记>材料二如图材料三材料四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3)结合材料三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文明演进方面有何功绩?(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四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答案】(1)具体制度:A.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度。(2)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3)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4)同: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权力分工明确。异: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君主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可知是郡县制,依据“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商业领域中社交媒体的创新思维实践
- 2024年甲方对乙方出售汽车制造用厂房合同
- 20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松原市分公司招聘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工业缝制机械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2025中国电信湖北十堰分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限公司招聘实习生4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组织部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雇员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煤炭托盘合作协议书
- 2024年中国主轴产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简版报告)
- 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职位面试问题
- 大班春季班级工作计划下学期
- 2023年广东能源集团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古建工程监理规划(范本)
- 2024年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高中物理必修一前两章测试题(含答案)
- 研学教育项目商业计划书
- MOOC 创新思维与创业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