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研修汇报材料_第1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研修汇报材料_第2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研修汇报材料_第3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研修汇报材料_第4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研修汇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们是柳江县里高中心小学数学科的研修团队。我们组的成员有5人,虽然我们学校数学科只有8位老师,平时上课时间很紧,聚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及网上交流这个平台进行了积极研修。真正做到“集中集体智慧,推进教学水平。”那么我们如何对这次的课例进行研修呢?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出发:一、主题研制在这个研修过程中,我们围绕新课程理念下的研修主题:“如何基于教材解读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结论——实践验证——总结法则”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数学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我们将选定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为本次研修的课例。二、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教材。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只是计数的范围由整数扩充到了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提供三个情境:一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入分数加法的学习。这样选材有以下用处:eq\o\ac(○,1)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eq\o\ac(○,2)用圆形中的某些部分表示分数相加的直观图形,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放手让学生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利用在三年级已掌握的分数加法的计算知识进行计算,并说出算理和写出计算过程。(3)在学生自主列式、写计算过程的基础上,教材给出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规范书写过程。(4)利用直观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4/8就是1/2。由此引出结果的表达要求:“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并在上面算式的后面补上“1/2”。(5)通过例1的学习,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加法的含义。二是例2中的小朋友喝矿泉水情景图,由此引入同分母分数相减的问题。三是课本第106页的小组合作讨论图。从运算的含义出发,通过若干个具体实例,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合理的计算方法,用于指导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是计算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材安排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活动,意在通过合作交流,集中集体智慧,把对例1、例2中的共同点找出来,然后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整个过程我们有效的利用了课程的资源,把教材给用活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于是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基础与经验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只是计数的范围由整数扩充到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一些简单(分母不超过10)的,有一定基础。但当时只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的计算方法。2、在学习中的困难与思考由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一般法则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它的算理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学生在学习本课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作为重点,并借助分数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相加得多少来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便于学生接受。四、磨课历程我们的研修模式是:三步曲,两改进,一精品。“三步曲”的第一步:选材,集体备课,进行第一次实践,完成第一次改进。通过实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挖掘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第二次试教积累经验。第二步:修改教案,再次实践,完成第二次改进。由于教师积极介入备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这种介入既是对教师已有的教学行为、习惯的冲击,又是一个理念与经验、交锋与对话的过程。第三步:再次修改教案,然后第三次实践,最后形成精品教案。第一次试教,存在的现象:1、重、难点没突破2、引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太唐突,学生愣住了。3、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老师讲得太多。4、教师的语言不精炼。5、课堂的评价欠缺。6、课堂要求不明确。基于以上原因,本内容不能在35分钟里完成。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团队再次对教材解读、学情进行分析。建议如下:1、在突破重难点这块:首先让学生合作涂色,直观理解1/8+3/8=4/8的结果是正确的。预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一个圆里表示1/8,第二个圆里涂3/8,第三个圆里表示合起来是4/8,让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出算理,即1个1/8加3个1/8就是4个1/8,也就是4/8,另一种是直接在一个圆里涂色表示1/8加3/8等于4/8,让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讲清算法,即分母相同,分子相加。2、分数加法含义的引出,可在复习环节时简单复习整数加法的含义,上完例题1后,这样过度:回想刚才复习时整数加法的含义,同学们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做到知识的迁移类推,归纳总结。3、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相信学生一定能行,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4、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要重复。5、课堂评价方面。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当一个学生表达得很完整,我们可以说:你表达得很清楚、到位。反之,你离成功还差一点点,如果再加上······就更完整了等。总之评价学生不能只说好,要点出该生说得好在哪里。因为学生期望别人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期望自己被别人赏识,期望获得成功的快乐。6、课堂要求要明确。例如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验证1/8+3/8=4/8的?尽管学生手中有圆片,但学生愣在那,无从下手。应该明确指出:你能通过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吗?如果不涂色,你又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明确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及时就是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带着以上的建议进行二次上课,但还是不能在35分钟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分析原因是:学生展示涂色这环节,教师的追问不够,学生对算理、算法理解不透彻,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尝试计算减法),也正因为学生表达的不清楚,老师又重复概括,所以显得啰嗦,时间超时了。针对第二次的试教我们又进行教学的调整,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时,一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交流,汇报时,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及时追问、引导、总结,学生理解了它的算理与算法,那么同分母分数减法不用教,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从而归纳总结出它的计算方法。五、我们的思考经过反复研修,我们仍然存在一些未解的困惑,需要向各位领导、老师们请教:短短三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师如何有效把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并未完全融合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有效调控?课堂上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的评价如何做到有效的发挥?六、我们的感悟与收获经过本次的研修活动,使我们再一次深刻的感悟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饱含着我们的心血和智慧;留给我们的是欣喜和改进。我们想,如果我们的课堂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学习实践,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水平,那么,这节课就成功的了。

我们的收获也很多,更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力量的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