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真题演练含解析_第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真题演练含解析_第2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真题演练含解析_第3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真题演练含解析_第4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真题演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PAGE1练习2024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真题演练(原卷版)第二章声现象(11大考点)TOC\o"1-3"\h\u一.声音的产生(共5小题)二.声音的传播条件(共3小题)三.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6小题)四.响度(共4小题)五.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共4小题)六.音色(共4小题)七.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共5小题)八.声与信息(共5小题)九.声与能量(共3小题)一十.噪声及其来源(共3小题)一十一.防治噪声的途径(共8小题)一.声音的产生(共5小题)1.(2023•无锡)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2.(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3.(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经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4.(2023•辽宁)如图是小明用发卡制作的发卡琴,发卡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卡产生的,弹奏时一手压紧发卡,手感到痛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小明把制作发卡琴的过程录制成视频,用手机发到班级群中进行分享交流,发布视频是利用波完成的。5.(2022•西藏)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产生的,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不同。二.声音的传播条件(共3小题)6.(2022•贵阳)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A.重力 B.空气 C.热量 D.磁场7.(2022•晋中)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8.(2022•遵义)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同学们听到闹铃的声音逐渐减小,但始终可以听见声音。请你分析始终可以听见声音的原因。三.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6小题)9.(2023•枣庄)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10.(2023•营口)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和响度11.(2023•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12.(2022•恩施州)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13.(2023•安徽)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2022•河南)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四.响度(共4小题)15.(2023•湘潭)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16.(2023•淮安)通过调节蓝牙音箱上的“+”“﹣”按钮可以改变音量大小,这是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17.(2023•盐城)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剧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播出。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18.(2023•重庆)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而运动,“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增大。五.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共4小题)19.(2023•沈阳)小明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0.(2023•四川)如图是2022年红原大草原第五届“雅克音乐节”上歌手弹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吉他声是弦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光速传播的 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声响度相同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声音调相同21.(2022•宜昌)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22.(2023•连云港)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六.音色(共4小题)23.(2023•襄阳)小明在球场上踢足球时,听到物理老师在喊他。他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24.(2023•永州)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25.(2023•海南)4月22日海南黎族苗族举行“三月三”节庆活动,其中大型竹竿舞表演尤为吸人耳目。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主要是由竹竿产生的;观众能听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器的分辨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6.(2023•宿迁)琴和瑟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琴和瑟可以发声,是由于弦的产生的,能辨别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七.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共5小题)27.(2023•泰山区校级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8.(2023•南通)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29.(2023•牡丹江)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30.(2023•凉山州)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31.(2022•黑龙江)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的音调相同,的响度相同。八.声与信息(共5小题)32.(2023•内蒙古)下列诗句或俗语中蕴含的声学知识正确的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33.(2022•赤峰)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34.(2023•乐山)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35.(2023•娄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36.(2023•辽宁)如图,化学老师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或很小的声音,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氢气纯度,说明声可以传递(填“信息”或“能量”)。其中“很小”是指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小。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所以检验时试管口要朝下,防止氢气溢出。九.声与能量(共3小题)37.(2023•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38.(2023•攀枝花)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39.(2022•云南)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一十.噪声及其来源(共3小题)40.(2023•娄底)“双减”后,校园更加活跃,如图是学生课后乐器表演的场景。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同学们的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41.(2022•桂林)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 B.教室里的读书声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 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42.(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乐音/噪声)。一十一.防治噪声的途径(共8小题)43.(2023•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4.(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响铃声音太大音调高 C.校内广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 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45.(2023•西宁)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使用扩音器时,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用B超检查身体时,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D.中考时,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6.(2023•哈尔滨)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B.乙图:拨动粗细不同绷紧的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不同 C.丙图:因真空不能传声,航天员间利用电磁波通话 D.丁图: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7.(2023•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48.(2022•娄底)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49.(2023•绥化)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我们在教学楼周围植树,这是在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50.(2023•辽宁)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传过来的。2024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真题演练(解析版)第二章声现象(11大考点)TOC\o"1-3"\h\u一.声音的产生(共5小题)二.声音的传播条件(共3小题)三.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6小题)四.响度(共4小题)五.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共4小题)六.音色(共4小题)七.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共5小题)八.声与信息(共5小题)九.声与能量(共3小题)一十.噪声及其来源(共3小题)一十一.防治噪声的途径(共8小题)一.声音的产生(共5小题)1.(2023•无锡)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中。【答案】振动;空气。【解答】解: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乒乓球且轻触乒乓球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了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发声体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2.(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振动;音调。【解答】解:箫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振动;音调。3.(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经空气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答案】振动;空气;大。【解答】解: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聆听者耳中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大。4.(2023•辽宁)如图是小明用发卡制作的发卡琴,发卡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卡振动产生的,弹奏时一手压紧发卡,手感到痛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把制作发卡琴的过程录制成视频,用手机发到班级群中进行分享交流,发布视频是利用电磁波完成的。【答案】振动;相互;电磁。【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卡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卡振动产生的;(2)弹奏时一手压紧发卡,手给发卡一个力,发卡会给手一个反作用力,手感到痛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小明把制作发卡琴的过程录制成视频,用手机发到班级群中进行分享交流,发布视频是利用电磁波完成的。故答案为:振动;相互;电磁。5.(2022•西藏)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答案】振动;音色。【解答】解:同学们的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观众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二.声音的传播条件(共3小题)6.(2022•贵阳)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A.重力 B.空气 C.热量 D.磁场【答案】B【解答】解: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空气。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7.(2022•晋中)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答案】A【解答】解:A、“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故A正确;B、“鱼洗”发出嗡嗡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人能听到“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变的,故D错误。故选:A。8.(2022•遵义)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同学们听到闹铃的声音逐渐减小,但始终可以听见声音。请你分析始终可以听见声音的原因。【答案】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同学们听到闹铃的声音逐渐减小,是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但始终可以听见声音,是由于玻璃罩内不能完全达到真空的状态,另外玻璃罩与闹钟接触,固体也能传声。【解答】答: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同学们听到闹铃的声音逐渐减小,是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但始终可以听见声音,是由于玻璃罩内不能完全达到真空的状态,另外玻璃罩与闹钟接触,固体也能传声。三.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6小题)9.(2023•枣庄)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答案】D【解答】解: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则钢尺振动得越慢,因此听到声音的音调变低。故选:D。10.(2023•营口)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答案】A【解答】解: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不容易振动,音调越低,所以,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音调。故选:A。11.(2023•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答案】D【解答】解: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橡皮筋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与振动快慢无关,故B错误;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有可能相同,故C错误;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12.(2022•恩施州)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答案】B【解答】解: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甲、乙两音叉相比甲音调低;由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它们发声的响度大小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2023•安徽)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音调【解答】解: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则琴弦的振动快慢不同,即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音调。14.(2022•河南)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右(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答案】空气柱;右。【解答】解:用力在瓶口吹气,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增大,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瓶子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会越来越高。故答案为:空气柱;右。四.响度(共4小题)15.(2023•湘潭)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答案】C【解答】解: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让声音变大,即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2023•淮安)通过调节蓝牙音箱上的“+”“﹣”按钮可以改变音量大小,这是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B【解答】解:通过调节蓝牙音箱上的“+”“﹣”按钮可以改变音量大小,这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2023•盐城)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剧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播出。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B【解答】解: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2023•重庆)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响度增大。【答案】力;响度【解答】解: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响度增大。故答案为:力;响度。五.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共4小题)19.(2023•沈阳)小明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答案】D【解答】解:A、敲击有水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敲击时,瓶内的水越少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故B错误;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它们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D正确。故选:D。20.(2023•四川)如图是2022年红原大草原第五届“雅克音乐节”上歌手弹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吉他声是弦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光速传播的 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声响度相同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声音调相同【答案】A【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观众听到的吉他声是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速度传播的,15℃空气中歌声约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其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振动快慢不同,弦声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21.(2022•宜昌)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答案】B【解答】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错误;B、演奏古筝时靠的是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B正确;C、琴弦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与琴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D、拨动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B。22.(2023•连云港)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响度,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响度,响度变大,则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大。故答案为:响度;变大。六.音色(共4小题)23.(2023•襄阳)小明在球场上踢足球时,听到物理老师在喊他。他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C【解答】解:音色可以区分或辨别发声体,故小明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选:C。24.(2023•永州)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答案】A【解答】解:钟声是钟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选:A。25.(2023•海南)4月22日海南黎族苗族举行“三月三”节庆活动,其中大型竹竿舞表演尤为吸人耳目。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主要是由竹竿振动产生的;观众能听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器的音色分辨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振动;音色【解答】解: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主要是由竹竿振动产生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故答案为:振动;音色。26.(2023•宿迁)琴和瑟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琴和瑟可以发声,是由于弦的振动产生的,能辨别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琴和瑟可以发声,是由于弦的振动产生的。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辨别琴和瑟发出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七.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共5小题)27.(2023•泰山区校级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答】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28.(2023•南通)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答案】B【解答】解: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音调、频率以及传播速度无关,故B正确。故选:B。29.(2023•牡丹江)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答案】C【解答】解: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30.(2023•凉山州)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答案】音色;响度。【解答】解: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大,太大了会对人耳有影响。故答案为:音色;响度。31.(2022•黑龙江)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A、B、D的音调相同,A、B、C的响度相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音调和频率有关,响度和振幅有关;由波形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B、D的振动次数相同,即它们的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A、B、C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故答案为:A、B、D;A、B、C。八.声与信息(共5小题)32.(2023•内蒙古)下列诗句或俗语中蕴含的声学知识正确的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答案】B【解答】解: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断的,故B正确;C、“响鼓也要重锤”说明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33.(2022•赤峰)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答案】D【解答】解: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34.(2023•乐山)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D【解答】解: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色,故B错误;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错误;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35.(2023•娄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超声波;信息。【解答】解:由题意知,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其体内的雷达可以发射超声波,通过接收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超声波;信息。36.(2023•辽宁)如图,化学老师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或很小的声音,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氢气纯度,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填“信息”或“能量”)。其中“很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填声音的特性)小。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检验时试管口要朝下,防止氢气溢出。【答案】信息;响度;小。【解答】解:(1)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氢气纯度,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2)“很小”是指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小;(3)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检验时试管口要朝下,防止氢气溢出。故答案为:信息;响度;小。九.声与能量(共3小题)37.(2023•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答】解:A、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改变声音的大小,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38.(2023•攀枝花)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答案】D【解答】解: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通过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将附着在眼镜上的污垢击落,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39.(2022•云南)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音调;能量。【解答】解:(1)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故答案为:音调;能量。一十.噪声及其来源(共3小题)40.(2023•娄底)“双减”后,校园更加活跃,如图是学生课后乐器表演的场景。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同学们的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答案】B【解答】解:A、琴声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故B正确;C、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与声音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优美的音乐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了也是噪音,故D错误。故选:B。41.(2022•桂林)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 B.教室里的读书声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 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答案】D【解答】解: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属于乐音,没有影响他人,不是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教室里的读书声没有影响别人的学习,不是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没有影响他人,不是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生活,属于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音色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噪声(乐音/噪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音色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钢琴声影响了学习,属于噪声。故答案为:音色;噪声。一十一.防治噪声的途径(共8小题)43.(2023•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答】解: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B。44.(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响铃声音太大音调高 C.校内广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 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答案】C【解答】解: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音,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